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法师乔安 >

第623章

法师乔安-第623章

小说: 法师乔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的四位随行人员,远东外交部的武官,实力也都不差。”

    “昆体良一行此次秘密来访,包括我们的总督大人在内,殖民地的大小官僚对此毫不知情,没有谁会存心为难这些远东来客,况且还有我们协会的高手暗中保护,考察团在城里的安全保障不用你们操心。”

    “真正需要你们出力的是护送考察团前往深渊矿区,我们协会的力量无法延伸到幽暗地域,到了地底世界,就得全靠你们多加提防了。”

    “多谢您的指点,亚当斯先生,我们会多留意的。”奥黛丽郑重地回答。

    一行五人边走边聊,穿过国王大桥,在客运码头的栈桥边等候了大约半个钟头,远远传来汽笛声,一艘蒸汽客轮靠向港口。

    “龙王鲸号客轮,就是昆体良他们乘坐的那艘船!”霍尔顿指着远处那艘蓝色轮船,兴奋地嚷道。

    蒸汽客轮缓缓靠港,进入锚地,而后落下通往栈桥的跳板,不多时,一行五人下船走来。

    为首的是一位须发斑白的老绅士,脸上挂着和气的笑容。

    老人身后跟着四名员打扮的青年,手里提着公包,然而高大的身材、矫健的步伐以及冷峻的气质,都显得比乔安他们更像保镖。

    “费比乌斯老哥,多年不见,您的风采更胜往昔,真是越活越年轻了啊!”

    亚当斯先生张开双臂,大笑着迎了上去,与费比乌斯昆体良热情拥抱,过后为他介绍身后的年轻人。

    “这是我的侄女海拉尔格林,就读于米德加德大学骑士学院。”

    “这位是我侄女的同学,本年度奥法新星奖得主乔安维达先生,米德加德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奥法博士。”

    昆体良听了亚当斯的介绍,眼睛一亮,主动握住乔安的手,笑容格外热情。

    “原来您就是新大陆的奥法天才维达先生!前不久我回北海湾探亲,听老友艾德里克爵士还有维克托莉亚殿下说起你的事,今日一见,没想到您比我预想中的更年轻,真是失敬!噢!不好意思,我应该称您维达博士才对。”

    远东外交大臣出乎预料的热情,使乔安很是难为情,他可没想到对方居然认得自己,只得红着脸勉强应酬了几句。

    “很荣幸认识您,昆体良先生,对我这个晚辈,您不必这么客气。”

    其实乔安不大喜欢别人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博士”头衔。

    按照学术圈的惯例,一个人只有在博士毕业、拿到学位以后,才有资格自称“博士”。

    但是学术圈之外的普通人可不管这些,对正在就读的博士研究生也用上了这个头衔。

    尤其是在社交场上,“博士”头衔就如同“教授”那般,除了学位本身的含义,还被额外赋予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乔安不认同这种把学位当成头衔的做法,却也不便纠正,况且这已经成为社交场合约定俗成的用法,他个人的看法无关紧要。

    亚当斯向昆体良介绍乔安过后,转向锡安姐弟:“这两位是奥黛丽小姐和霍尔顿先生,来自迦南古老家族的留学生,也是我侄女和维达博士的至交好友。”

    他还在犹豫,要不要透露锡安姐弟的王室成员身份,昆体良笑着说:“这两位嘛,亚当斯老弟就不必介绍了,临来之前,我们的王子殿下特别叮嘱,让我向两位锡安殿下问好,我们在米德加德地区的行程安排,也全由两位殿下做主。”

    “您太客气了,昆体良先生,其实我和霍尔顿也很怀念与罗兰殿下共同冒险的那段美好时光。”

    奥黛丽提起裙摆,优雅的向远东外交大臣微微屈膝还礼。

    亚当斯看出昆体良对迦南小公主特别恭敬,就问奥黛丽:“考察团下榻的地方,需要我来安排吗?”

    “这就不必麻烦您了,亚当斯先生,我已经在杜乐丽大饭店为昆体良先生及其随员订下一套独栋别墅,作为旅居期间的栖身之所。”

    “今天中午,亚当斯先生要是抽得出两三个钟头的闲暇,来杜乐丽大饭店参加午宴,陪我们一起招待来自远东的贵客可好?”奥黛丽含笑问道。

    “不胜荣幸。”

    亚当斯右手按在胸前,向公主殿下鞠躬致谢。

    远东外交大臣费比乌斯昆体良及其四名随员,于9月27日抵达米德加德港,进城后就去酒店休息,缓解一路舟车劳顿,第二天上午,正式开始考察。

    乔安作为考察团的安保人员,已经从昆体良先生那里了解到他们此行有三个着重考察的地点,其中第一处就是米德加德大学,这让他颇感意外。

    怀着好奇,乔安向昆体良打听,为什么考察团对米德加德大学特别感兴趣,将之列为重点考察目标。

    昆体良坦率地告诉他,远东独立以后,先后进行了工农业改革和教育改革,立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寇拉斯政府对中等教育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已经建立起覆盖远东大部分地区的、比较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现在唯独欠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学府。

    远东政府的教育部门,正在首都寇拉斯堡积极筹建一所大学,但是白手起家,在很多方面都欠缺经验。

    昆体良等人这次出国考察,临行之前远东王储罗兰殿下以及教育大臣梅林阁下特地嘱托他们,借着这次走出国门的机会,深入考察一下国外名牌学府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为正在筹建中的寇拉斯堡大学提供借鉴。

 第164章:考察

    听了昆体良的解释,乔安在释然之余也感到一丝惊讶。

    远东独立才两年,就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体系,其中小学还是义务教育,这可能吗?

    乔安对旧世界的教育普及情况不甚了解,仅就他所熟知的新大陆两大殖民地亚尔夫海姆地区和米德加德地区来说,青少年入学率非常低,别说义务教育,乡村地区识字人群都不超过五分之一。

    比如乔安这种自耕农家庭出身的孩子,有机会上中学的都很少,接受高等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新大陆,包括米德加德大学还有乔安的母校莱顿学院,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都会设立高昂的学费门槛把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排除在大学校门之外。大学生要么是贵族或者官宦子弟,要么出身于种植园主、工厂主和银行家之类的富有家庭,最次也是律师和医生之类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女。

    正因为了解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多么难得,乔安才对远东政府大力推行的国民教育方针感到惊讶。

    换做一年之前,他绝不相信一个独立才刚满两年的国家,在受到重重封锁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有余力推行什么“义务教育”,充其量不过是官僚们拿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空头支票而已。

    然而自从今年暑假为了搜集石化生物样本亲自去了一趟远东,乔安对这个隔海相望的国度印象大变。

    从谷地村到北海湾,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无数次刷新他的旧观念。

    乔安的亲身经历可以作证,远东人如今的生活水平,比起新大陆的平均水平高得多。在远东看不到绵延万亩的私人种植园,但是在乡村公社和国有农场,没有人被迫为奴出卖自由,劳动者最起码可以保证吃饱穿暖以及比温饱更奢侈的、做人的基本尊严。

    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广义务教育还真就未必只是一句空话。

    乔安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就此又向昆体良请教了很多,进而了解到远东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方案,其实与乡村改革密切相关。

    比如乔安在谷地村旅行期间结识的驻村牧师彼得,还承担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主持村办小学,传授当地乡村儿童读书、写字和算数等基本技能。

    像彼得这样的乡村牧师兼小学教师,在远东的各个乡镇还有成百上千,是这些无私奉献的圣职者,共同奠定远东义务教育体系的根基。

    最初听昆体良提出参观米德加德大学的打算,乔安还有点担心校方不允许这些母国的“叛乱分子”进入校园,不过事后证明他多虑了。

    海拉尔私下里告诉他,学校已经得到高层授意,不会阻拦昆体良一行进入校园参观,而且还会暗中提供方便。

    乔安没有追问她所说的“高层”究竟指谁。亚当斯先生固然能量很大,却还影响不到大学校园,乔安猜测卡斯蒂斯爵士多半已经知道远东考察团的来访,并且做出相应的安排。

    这位身患重病的爵爷非常低调,但是了解内情的人绝不敢低估他手中掌握的权力米德加德大学的董事会主席,就是卡斯蒂斯爵士的众多头衔当中不甚起眼的一项。

    越是了解独立后的远东,乔安对这个叛乱起家的异端国度好感越深,欣然陪同昆体良一行参观大学校园,为他们介绍校内设施,院系专业划分,还有学生管理制度。

    昆体良对米德加德大学最具特色的“学分制度”尤其感兴趣,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的时候,拉着乔安就这个话题讨论了很多。

    乔安在陌生人面前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不过对于昆体良提出的问题,比如“学分制度”的好处和弊端,他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毫不讳言的如实相告,希望将来远东人创办寇拉斯堡大学的时候,多少可以借鉴一下他提供的这些看法。

    接下来两天,9月29日30日,昆体良领衔的远东考察团参观了米德嘉德城的商业区,重点考察位于金融街的几家兼营信贷业务的大商行,还有证券与期货交易所。

    乔安对商业和金融都不甚了解,在这两天的考察期间无法为昆体良先生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倒是海拉尔表现得更为活跃,显示出非凡的商业嗅觉,真不愧是海湾商行的少东家“财迷姐”。

    考察团参观证券交易所的这一天,乔安特地跟导师打了声招呼,本来是想介绍这位近来沉迷证券投机的教授先生结识一下远东来客,顺带请莫里亚蒂教授为昆体良一行介绍一下当前魔晶期货的行情走势。

    然而很奇怪。

    莫里亚蒂教授最初得知乔安请他出面接待朋友,还显得挺热情,而且很高兴自己这位孤僻的学生有机会结识外国友人。

    可是当乔安透露访客是北海湾出身的名律师兼政治家,现任远东寇拉斯王国的外交大臣,莫里亚蒂教授立刻变了脸色,吞吞吐吐的说脱不开身,不方便亲自出面招待来自远东的贵客。

    这过于僵硬的转折,使乔安不得不怀疑导师心里有鬼,就直接问他是不是与费比乌斯昆体良有什么恩怨。

    在他的一再追问下,莫里亚蒂教授只得吐露实情。

    “三年前,我还没有在米德加德大学谋得教职的时候,不得不四处奔波,自行寻找赞助人,支持我的学术研究。”

    “其中一位对我慷慨解囊的赞助人,就是当时北海湾地区很有名望的海盗女王克拉肯。”

    “我接受克拉肯女士盛情邀请,在她的领地巨妖岛住了半年,在此期间完成了一项关于半魔像的研究课题,后来相关论发表在了奥法通讯上。”

    “昆体良所属的北海联邦,包括后来的寇拉斯王国,与我的赞助人克拉肯女士恰好属于敌对阵营。”

    “就在我结束研究工作,离开巨妖岛不久,得知一个噩耗巨妖岛被北海联邦的舰队攻陷,克拉肯女士也在与远东王子罗兰寇拉斯的决斗中不幸战败身亡。”

 第165章:考察(Ⅱ)

    “乔安,我的确拿了克拉肯女士提供的科研经费,但是我并非这位海盗女王的下属,更不是北海联邦与寇拉斯王国的敌人,但是人家可未必这么想!”

    “昆体良作为前任北海联邦议员,现任远东外交大臣,很可能听说过克拉肯女士资助我搞研究的传闻,如果他把我视为巨妖岛海盗团的余孽,你让我怎么解释呢?”

    “其实我本人不在乎昆体良的看法,但是对方毕竟是你的客人,我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往,害得你也受到牵连,被人怀疑,所以还是不与那些远东人见面为好。”

    听导师诉说苦衷过后,乔安很是同情。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宗旨,他也觉得莫里亚蒂教授还是不要与昆体良先生碰面为好,省得双方都尴尬。

    虽然莫里亚蒂教授不方便出面接待远东来客,不过从证券交易所的魔晶期货行情来看,他这一个多月的“不务正业”,可没有白费功夫。

    正如莫里亚蒂教授当初预测的那样,发现特大魔晶矿脉的消息登报过后,新大陆社会各界为之震动。

    金融市场率先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普遍预期特大魔晶矿投入开采将促使魔晶产量激增,而在短期内国际市场对魔晶矿石的需求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继而导致魔晶矿石期货价格跳水。

    这样一来,莫里亚蒂教授提前大量买入的大宗魔晶矿石看跌期权就算是押对了宝,不仅获利甚丰,还为后续的投机操作开了一个好头。

    以乔安的头脑,不难理解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起起落落,但是哪怕他再聪明,也无法精确预测人们的贪婪与恐慌,无法断言明天股价是涨是跌,具体涨到什么程度,或者跌到什么程度。

    因此他对证券交易的观点并未因莫里亚蒂教授的旗开得胜而改变。

    证券交易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赌场,除了极少数“套期保值”之类规避风险的操作,其他那些能够使人一夜暴富的交易,同时也会使人一夜之间赔光底裤。

    莫里亚蒂教授声称,乔安借给他的11万投机资本,如今已经获利翻倍,而且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还将大赚特赚。

    这诚然是一个值得开心的好消息,可是乔安也知道导师没有明言的潜台词。

    现在赚的这些钱,不过是纸面上的财富,既然教授先生转手又将全部赢得的筹码推向赌桌,那么万一将来赔光血本,也不会令乔安感到意外。

    他不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浪费在无意义的投机博弈上。

    莫里亚蒂教授对这种被虚拟财富与镀金泡沫包围的生活乐此不疲,同样的生活方式,却只会令乔安感到空虚无聊。

    有这份精力,他还不如多学几个法术,多写几篇论这才是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