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113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13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的谁养得起?当然要死的。”

    李云道:“没错,巡检当时也是这么说的。于是李逵这厮就举起拳头一拳一拳,将一头活生生的老虎给打死了。”

    “唉,等等,你是说李逵空手,按住了老虎的脑袋,用拳头打死了老虎?”高俅吓得毛骨悚然,他一来觉得李云吹牛皮。二来,要是真的,他刚才得多不知死活啊!这会儿看李云的也不善起来,这才有了差点被害死的后怕:“你为什么之前不说?”

    李云没有说话,紧张的看了一眼茅房,点了点头。

    突然他起身如同猎豹般窜了出去,一转眼就消失在了高俅的视线之中。高俅还在纳闷,迟疑,李云这厮到底是什么毛病?

    却发现头顶的光线有点暗淡下来,一抬头,正是李逵那张黑脸。不过,现在的李逵更黑了一些。

    高俅的脸色顿时惨白了起来!苦叫道:“李云这厮也忒不讲义气了!”

    随后挤出一丝笑意,哆嗦道:“人杰,你听我说,你听我说……”

    打高俅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以前是高俅这厮没有让李逵动手的理由,而今天,这厮胆子肥到竟然敢堵着茅厕不让他用,还敢威胁他!

    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这还能忍?

    哺食,高俅凄惨的寻了一根竹竿,拄着竹竿来到了饭堂。

    苏轼见高俅整张脸都花了,青一块,紫一块,好不凄惨,好奇的问道:“高俅,善泳者溺的道理你可明白?”

    “学士,小子错了!”即便高俅全身痛楚,还是躬身对苏轼恭敬道。显然苏轼还以为高俅仗着自己棍棒了得,找人动手,不过遇到了硬茬子。

    苏轼满意的点点头,觉得他管教的差不多了,于是对李逵道:“人杰,听周元说你功夫很好,如今高俅被人打了,就算是万般不对,也不能对老夫仆从下如此狠手,你陪着高俅去跟人理论一番,不能让人吃亏了。”

    高俅是苏轼的仆从,仆从挨打了,他这个当主人的自然脸上无光。

    “是,师祖。我定然让高兄满意,不找到仇人,誓不罢休。”李逵答应的贼爽快,这可把高俅吓坏了。他吃猪油蒙了心了,才想着和李逵在一起,他这辈子都不想和李逵单独相处。

    高俅小心的偷看了一眼李逵,这厮竟然在冷笑,顿时吓得哆嗦起来。急忙告罪道:“学士,挨打虽然不该,但小子也有不当之处。切不要耽误人杰读书,小子的伤虽然看着重,但都是皮外伤,不碍事。学士,最近可有小子需要大跑腿的活计,小子断不会耽误学士的大事。”

    苏轼想了想,觉得最近整理颍州的公文,需要个得力的帮手。高俅正是不二人选。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明日里,就在书房候着吧!”

    高俅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想到李逵这厮凶恶的目光。他真的怕了。

    好在以后可以跟在苏轼身边,至少不用担心被李逵堵住了。

    春风拂面,水面荡漾。

    春日的淮水之上,处处透露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排大船,首尾相连的缓慢地在淮河上航行,大船似乎满载货物,但吃水并不深。张帆之后,速度也不见得慢了。

    首船上,章授和苏过面对面而坐,在船上,也没有可以娱乐的事。抓鱼倒是趣事,但对章授和苏过来说,这不过是渔家的乐趣,并不是他们读书人的乐趣。

    两人对面而弈,算是打发着无聊的水上时光。

    “两位公子,你们看?”

    突然,一艘小船从岸边朝着船队冲过来,也不说多快吧。但大船掉头不易,速度又没有小船快,肯定躲不过去。

    船老大别看年纪不大,但颇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对方的目的就是船队。顿时警觉的召集水手,深怕遇到水匪。水上,官府衙门都管不着,甭管多高的身份,命只有一条。在江河上航行还好一些,如果是在大海上航行,有时候并非深仇大恨,却动手就是置人于死地。茫茫大海之上,没有了约束,每一个心中的魔鬼都可能会跳出来。

    船老大根本就不敢懈怠,招呼水手道:“你们几个,将两位公子保护好,小心船上贼人。”

    表忠心倒是不至于,但是淮水之上,往来河岔,沼泽,沟壑众多。长年在这条航道上航行的船老大,深怕遇上了靠着水发财的胆大妄为之徒。

    也不能说他们就是匪徒。

    平日里打渔,渡人的活都会干一些,没钱了,才会拦过往船只,打秋风的行当。

    不过,等到小船靠近了,船老大却咧开嘴笑了:“原来是个旱鸭子!”

    史文恭看着浩瀚的河水,脸吓得蜡黄蜡黄的,他虽说武艺高超,但一身的功夫不是在马上,就是在双手之中。作为北方人,不会水不丢人。可是李逵这厮竟然给他安排了个接引保护从江宁来的船队,他都在淮河水边等了六七天了。

    看到大船来了,就命令雇来的小船从岸边的芦苇荡中冲出去,好几次都让人误会是水匪,差点被报官。

    而他每次站在船头,都有种生死一念间的恐怖,席卷全身。

    即便他身上捆绑了不少竹筒,还有腰间绑着两个大葫芦,拥有了这些保护措施,却从来都不会给他来带来丝毫的安全感。反而对他来说,似乎更加紧张。因为他怕伸胳膊,蹬腿的功夫,这些保命的家伙给弄碎了。

    “史大哥!”

    “可使不得,两位公子,我来接你们来了。”

    史文恭小心翼翼的攀爬上了大船,很想赖在船板上不站起来了,可终归不雅。毕竟对于怕水的人来说,趴在船板上的安全感,是说什么也换不来的。

    苏过有心将史文恭介绍给章授,开口引荐道:“这位是淮阳军中刘将军的虞候,史大哥,可是京城御拳馆出来的高手。”

    这个时代的文人对武夫,多半有种轻蔑。

    但是苏过身上没有,他眼见家里潦倒到父亲苏轼都要帮忙下地的程度,怎么还会有文人那种看谁都低他一等的高高在上之态?

    再说了,他曾经也靠着种地贴补家用。算起来,苏过也算是个种地小能手。人只要放下了身段,就会让自己带有敬畏之心。

    文人该有的臭毛病,在他身上根本就看不到。尤其是刘葆晟出人有出钱,帮自己父亲,苏过于情于理也不会怠慢了史文恭。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苏过这样敏感的人,从小就尝过人情人暖的书生,更明白一个人的德要比才华更加让人值得敬重。

    不过,这些优点,章授身上完全没有。

    章授虽然被他老爹章惇压的死死的,可是他是宰相的儿子,还是进士出身,他可不会对一个禁军将领冒出敬重的念头。

    更何况,淮阳军中倒是有个人在他脑海中有点印象,倒是也姓刘。

    是个都虞候,不过如今已经水涨船高了,成了三品的将军。靠着女儿,也算是步入了高级将领的阶层。但是刘葆晟面对章惇那种畏首畏尾的胆怯,他可一点都看不上。

    不过,苏过的面子不能不给,章授只是微微颔首就算过去了。

    史文恭也不在乎,苏过他见到过,也认识。在他这等武夫看来,苏家的家教一流,当然章授他不认识,但是章惇折腾他家老爷刘葆晟的高高在上,他也领教过。没敢发飙,人家曾经是相爷,位高权重,权侵朝野。他不过是个武夫而已,连在章惇面前开口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史文恭小心翼翼的躬身道:“两位公子,小人在岸边恭候多日,有书信转交。”

    苏过接过之后,看完之后,觉得小心是应该的,将信递给章授,后者不过是走个过场。拿主意的还是苏过。

    章授道:“贤弟定下就好。”

    苏过也知道不是谦让的时候,点头道:“小弟就越俎代庖了。”

    回头命令船老大,道:“给后面的船传令,靠岸,卸货。”

    船老大吓了一跳,看着荒郊野外的地方,连个码头都没有。担忧道:“两位公子,这可不容易,人手也不够。”

    “没事,岸边有禁军帮忙。”

    整整花了一天时间,船队再次出发,不过这一次,船老大脸上一脸古怪。他当然不会怀疑章授等人会偷逃商税,他这些船可是江宁知府的派人雇的,这些大老爷真要是不想交税,谁敢收税?

    来来回回的折腾,可把这位船老大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可惜,面对两位身份尊贵的雇主,他也不敢问。

    颖州水陆码头,船队靠岸的消息不胫而走。

    而一个个桐木制作的大油桶从船上卸下来的那一刻,顿时引起了人群中有些人的惊呼:“是茶油,茶油的味道。”

    说话间,一个油桶裂开,浓稠的茶油亮晶晶的散落在地上。空气中都弥漫着茶油的香味。

    交易所内,孙卓坐在人群中,最近几天,他总是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不仅仅是他,连很多和他一样的大户都有这种感觉。

    突然,门外突然乱了起来,惊呼声不断。

    而孙卓却怔怔地看着交易所墙壁上悬挂的价格牌子,宛如坠入冰窟之中,心底都冒出丝丝寒气。口中喃喃道:“跌了,跌了,跌了!”

 第178章 第一个破产的倒霉蛋

    孙卓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被捞上来的似的,整个人都汗如雨下,给人虚脱不成样子的狼狈。

    他猛地扑倒交易所柜台前,拉住近前的伙计,大喊道:“把我的单子都撤下来,快,一张单子都不要剩下!”

    伙计无奈道:“孙爷,你也是知道规矩的,交易匹配的单子是没办法撤,您老怎么说岂不是为难小人?”

    “去,把亢金给我找来,我和他当面说!”孙卓已经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想要好好说话的可能几乎没有。

    伙计别扭的转了转上身,似乎想要挣脱孙卓抓住他衣襟的束缚,却没能如愿,苦笑道:“孙官人,您也是颍州地面上的体面人,何苦为难小人呢?码头上出现茶油的那一刻,掌柜的就带着人去码头了。都以为今年的茶油要冲上天,哪里会想到会横插这么一杠子。”

    “对,码头。”孙卓突然想起来交易的规则,他可以去码头,采购大量的茶油,兴许不会出现亏损,还能小赚一笔。

    想到就做,孙卓推开众人冲到了大街上,跳上自家的马车,冲向了码头。

    可惜,码头上人来人往,根本就没人搭理他。在临近码头的货栈前,不少从交易所跑出来的客商都围聚在一起。叫嚷着想要购买茶油。

    “我出价三十贯一石,有多少要多少!”

    “三十五贯,价格可以商量!”

    “我带钱来了!”

    码头被商人们堵住了。有些却往回跑,孙卓也跟着稀里糊涂的跑着,脑子却晕晕沉沉的不听使唤。他失魂落魄的去了钱庄,不少商人大户都等着。

    孙卓的耳畔听到的都是这样的话:

    “把码头上所有的茶油都吃下来,有多少要多少。只要市面上没有茶油可卖,价格还是我等说了算。”

    有见地的商人在大宋遍地都是,他们不知道供需关系,也不知道价格理论,但是他们都懂的一个道理,商人,想要做大商人,就必须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

    只要把货源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挣多少钱,都是他们说了算。

    孙卓想到这里,咬牙挤入了柜台钱,摸出身上的地契拍在了柜台上:“抵押,全部抵押。”

    伙计翻看了几张地契之后,不敢做主,急忙将掌柜的请客来。邱掌柜吃惊的看了看孙卓,抱拳轻声道:“孙官人,有这些好地,何苦呢?”

    “我……”孙卓的嗓子眼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似的,嘶哑,且刺痛着他。但他目光突然坚定了起来,恶狠狠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爷们就拼了这次。”

    邱掌柜有种替老朋友为难的样子,突然间难受了起来。脸上浮现着不忍的假慈悲,张了张嘴,却终于放弃了,开口道:“孙官人,在商言商,我这里有你交易所的记录。按理说你的地契按照市价的七成还,钱庄就能放钱。但是你也知道,你在交易所向来胆大,真要是这次在茶油上有了闪失,如果给了七成的抵押,钱庄就要亏了,要不你去别处问问?”

    孙卓急切不已:“如今颍州城还有谁能贷出大笔款子?谁家贷出的款子,利比你家都要高。七成不行,六成总该可以吧?”

    邱掌柜摇头道:“最多四成。”

    段时间内,谁能给他借来大笔的款子。没了钱庄,孙卓就要等着交割,到时候的后果更加严重。孙卓闻听立刻就怒了,撑着双臂凑近道:“邱掌柜,你也想坑我?”

    “非也,是不能也。我老邱也不过是个跑腿做事的小人物,孙官人是有身份的乡绅,在下的为难为何置之不问?”邱掌柜诉苦道:“还请孙官人体谅些个!”

    “你休要诓我,把你家主人叫来,我孙某人好好和他说道说道,做生意哪能如此坑蒙客人,这岂不是做断头生意?”孙卓肯定不能同意,他拿出了十顷的地契,按照往年的市价,总价不会低于四万贯,但是邱掌柜却上下嘴皮子碰了碰,就黑掉他两万四千贯的本。这能让孙卓不生气?

    要问别的,邱掌柜不见的敢说。但是要说主人家,邱掌柜就怕对方不知道如今老刘家的地位有多高?

    邱掌柜神神叨叨的指了指房顶,对孙卓道:“我家老爷去京城了。”

    “难道他不敢留在颍州,非要去京城避祸。”

    “错了,是去看女儿。”

    “小姐在哪里?”

    “宫里。”

    孙卓倒吸一口凉气,真要是在皇宫做宫女,也置办不起这么大的产业,肯定是皇亲国戚。这玩意自己小小的仓监似乎怼不过皇亲国戚啊!

    怼不过!

    但是钱必须得借,孙卓咬牙道:“四成就四成。爷认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当然区别就是赚多少,亏多少。

    孙卓作为颍州地面上的大户,拥有田产几十顷,要说实力,自然是有的。但要说多强,也称不上。颍州的土地兼并实在严重,以至于出现了两极风化的现状,有田产的大户,一个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