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152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52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惇也是把旧党用在他身上的手段,一件不落的用到了曾经施展软暴力的对手身上。

    朝堂上,曾经有学士官职的旧党之人,已经被清空了。

    唯一还留下来的就是苏轼。

    当然苏轼也没有去京城,他似乎被章惇给遗忘了,在扬州已经待了快一年,也没有人告诉他要让他挪地方的风声。

    其实苏轼也被吓傻了,他倒不是害怕丢官,而是被章惇的手段给吓没底气了。别人当官,多少能有点余财。像吕大防等人,更是关中豪门,几千里的路费不会要他们的命,这笔钱拿出来,眼睛不带眨一下的轻松。但苏轼就不一样了,他的存款从来就没有超过一百贯,这是个忧伤的数字。

    贬谪虽然薪俸照发,但也要到了任上才能拿。路上是没钱可以领取薪俸的,加上雇人雇船雇车马,哪样不要花钱?

    苏轼发现自己的存款在最节省的状况下只够被贬谪三个月的路费,就有告罄的危险。

    路上没钱的日子怎么过?

    骗吃骗喝。

    苏轼当年在常州就是这样,没钱了,只能写奏章告诉朝廷,路费没有了,让我筹备些好上路。当时他在常州就住了小半年。如今,那些被贬谪的官员已经在路上辗转了大半年,这得多少钱填补这个大窟窿?

    想起这可怕的结果,他心有余悸。

    于是苏家人对李逵多了一份感激,要不是当初李逵劝苏轼认怂,说不定,庞大的贬谪大军之中,就有他苏轼的一个位子。连带着扬州通判晁补之对李逵这个师侄有着莫名的感激。托老师苏轼的福,他似乎也被章惇遗忘了。

    当初,他发现老师在京城不受待见,愤然离京,不愿意在京城做官,请求外调。才有了扬州通判的官职。虽说,他当初上奏的理由是京官钱太少,想要个钱多的官职。这才从秘书省出来,来到了扬州。其实这点钱对他来说无所谓。

    晁家是世代官宦,北宋初年就有高官,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地方豪门,在地方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乡绅大户,根本就不在乎这点俸禄。

    主要是在京城做官不开心,想换个心情。

    要是苏轼被章惇惦记上的话,他这个弟子恐怕也逃不掉。不仅他要倒霉,连带着在京城的黄庭坚也要倒霉。

    如今大家都好好的,虽然没有升官,但至少没有被章惇折腾的死去活来。都是快五十岁的老头子了,受不了旅途的折磨。真要是他在路上被贬谪一年半载,估计也不会荣归故里了,直接是棺材到家算了。

    有了这份恩情,晁补之对李逵也是另眼相看。

    李逵和李云也安心在扬州住下来了,安心读书。扬州辖连通江淮的运河,地理位置重要,商业繁荣,颍州真比不上。尤其是扬州因为有大量的驻军,地方上宵小几乎绝迹。这让李逵想要出门折腾一番的可能也被堵死了。

    这日,李逵匆匆来到衙门远远看到了师伯晁补之,追问:“师伯,最近有京城来的信吗?”

    晁补之虽觉得李逵是个可造之材,属于爱屋及乌的原因。但是却对李逵的做法有点摸不着头脑,李逵似乎热衷于和他大师兄黄庭坚写信。

    一开始,他也纳闷。

    李逵完全和黄庭坚聊不起来啊!

    黄庭坚的才学虽比不上苏轼,也不差多少。在苏门之中,也是弟子之中最为出彩的一杆大旗。甚至还有人尊称苏轼和黄庭坚为苏黄,显然这对亦师亦友的师徒的才华,是被世人广泛认可的。

    就李逵的水平,根本和黄庭坚说不上话。

    可奇怪的是,大师兄和李逵往来的信还挺多,甚至有时候会有包裹。

    好奇心作祟之下,晁补之偷偷趁着李逵看信的时候瞄上两眼,看多了,就觉察出味来了。这帮小子似乎不务正业。

    为什么黄庭坚送来的都是仁宗和神宗时期的科举策论?

    难不成?

    心里有了这么个猜测之后,晁补之也被自己的猜测吓出了一声冷汗。

    早就知道李逵这小子看是忠厚老实也不对,耿直吧!这个词多少沾边。但实际上是一肚子花花肠子,鬼灵鬼灵的。

    科举是朝廷论才大典,容不得一丝的偷奸耍滑。

    可李逵

    晁补之四十多岁的人了,却如同十多岁的孩子般,贼头贼脑的在衙门里左右查看。随即拉着李逵去了他的官舍,嘱咐身边亲近之人:“今日谁也不见,一干人等都老爷我拦着。”

    “师伯,衙门里都是我们的人,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师祖顶着,至于这样小心谨慎吗?”

    李逵觉得晁补之有些和往常不一样,甚至给人一种神头神脑的样子。可问题是,没有章惇找麻烦的苏门,就是大宋朝廷里最大的一群咸鱼。

    天大的篓子找不上他们。

    属于犯错都没机会的边缘人。

    甚至有可能在章惇的授意下,朝廷选择性的将苏轼这位龙图阁学士给忘记了。而在地方上,苏门子弟最然官都不大,但也没有人会来找晦气。因为苏门之中人确实不少,而且还特别团结。

    晁补之一反常态的不苟言笑,从书架上拿下一个包裹,推到李逵面前,沉声道:“拆开了。”

    李逵听命行事。

    “信我能看吗?”

    “师伯请自便。”

    李逵似乎觉察到了晁补之突然间疑神疑鬼的原因,心中不免好笑。

    晁补之看完信之后,脸色突变,猛地将信件拍在书案上,嘴角抽搐道:“你们这是邪魔歪道,让朝廷知道了,是要万劫不复的啊!”

    李逵傻眼了,看着包裹中装订好的册子,有点傻眼道:“复习资料也算邪魔歪道?”

    晁补之愣神道:“什么复习资料?”

    “科举复习资料啊!”李逵拿起装订好的册子道:“就是这个。”

 第235章 科考真秘笈

    科举宝典。

    研习资料。

    这话要是出自苏过之口,晁补之说什么也要相信。毕竟,天下的厚道人不多,但苏过绝对是晁补之见过的最为厚道的人之一。

    文章学问功底扎实,性格朴实无华,这样的人,要么被埋没到无人知,要么一旦成名,名扬天下。

    只不过,苏过想要名扬天下还有一道坎,就是他爹苏轼,他叔叔苏辙。这是苏门弟子无法翻越的两座大山。几百年才出这么一个人物,想要获得旁人称赞一句——青出于来而胜于蓝,难之又难。何况苏家一门之内出了两个,加上故去的老苏苏洵,就是三个,苏家的子孙们实在是太艰难了。在晁补之看来,苏过的学问扎实是扎实,但距离他爹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

    这还是同时期相比,十九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过,他们就有一道实力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苏门之中,能够和苏轼才华接近的也就是黄庭坚了。

    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甚至有些方面黄庭坚已经超越了苏轼。但对一个文人来说,奠定他文坛大宗师的考量只有一个,文章。

    如今的苏轼,他的文章只有小苏学士苏辙可以比肩,但也差了一些。除此之外,活着的,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按理说,李逵、李云能够拜入苏门,并且在苏轼跟前读书,文章不说沾仙气吧,总该有点苏门的味道。

    可让晁补之疑惑的是,李逵的文章风格多变,诡异到让他干瞪眼也没法子;李云更是……算了,李云的文章简直就是不知所云。

    一直对李逵琢磨不透的晁补之,这才发现了真正的端倪。

    抄文。

    文抄公不丢人,但要是被人发现的文抄公,那就丢人了。

    很快,李云、高俅也被人叫来。

    晁补之虎着脸,从李云手里夺走了一卷手稿。看上面的字,晁补之有点天旋地转。就算是脾气很不错的他,也忍不住卷起书落在了李云的脑袋上,愤恨不已道:“你这小子,就你的字,县试都过不去,还想着读书成功名,做梦去吧!”

    李云茫然的看着晁补之,嘟哝道:“师伯,您老又打人了!”

    “有吗?”

    晁补之有些尴尬,他堂堂礼部省试会元,被一群小崽子气地整日喝人参汤提神,他容易吗?人参如今不算是什么大补药,但是苏轼很喜欢,认为人参近乎仙丹的功效,能让他延年益寿。连带着苏门的弟子多半会购买人参作为孝敬老师的礼物。

    很廉价,但买的多了,就少不了吃一些。

    晁补之瞪眼威胁李云道:“我打你了吗?”

    李云愣住了,想要点头。

    “真打了吗?你哪儿疼?”

    李云觉得自己肯定又替李逵背锅了,他哪儿都不疼,晁补之这等弱鸡能用书打疼他?这不是笑话吗?可事实不该是这样啊?

    等晁补之转身之后,李云才愤恨的对李逵道:“李逵,你又惹师伯不高兴。”

    “没有。”李逵撇干净自己,张口就反驳。

    李云怒道:“没有为何打我?”

    李逵不屑道:“昨日的功课你做了吗?”

    李云顿时惊慌失措起来,惊呼道:“昨日还有功课,夭寿呐!我竟然又给忘了。”

    为什么是‘又’,因为对李云来说,晁补之布置的功课,他从来没有完完本本的完成过。时间长了,他习惯了,晁补之也习惯了。

    沉冤昭雪,李云也消停了。

    反倒是高俅看的好笑,他也准备参加科举。说起来完全是受到了李逵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做,一来,苏轼有了辞官养老的打算,他这个苏轼专职小秘书有失业的危险;二来,他偷听了李逵对李云的科举法门的蛊惑。

    觉得自己也有机会。

    只要过了解试,别说省试那么遥远的事了,就算是他投军,有了举子的身份,他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前程。于是,只要有空,他就和李逵、李云一起读书,最近也开始学着写文章。以前他对文章策论一窍不通,但是通过李逵的办法,他发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

    晁补之愤恨不已的盯着李逵,他认定了李逵肯定是始作俑者,而高俅性格奸滑,俩人连带着将李云这个朴实的小子给带坏了。

    要是李云能听到晁补之的这话,顿时会感激涕零的诉苦道:“师伯,您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李逵这厮的奸计。”

    不过,晁补之是来验证自己想法的,而不是来听李云心声的。

    对他来说,李逵、高俅的根基不稳,读书太少,李云更是不知所谓,连根基都没有打好。这样三个人,还信誓旦旦地想要参加科举,着实让他窝火。当初他十七岁的时候,还在琢磨自己的文章,凝练文字,不敢轻易下场赶考。

    可看看李逵等人,半桶水都不满,就想着大庆殿上高中的美梦,着实让他心塞。

    说起来,殿试并不在民间名气很响的紫宸殿,紫宸殿不过是皇帝处理朝政的重要宫殿,朝会的举办宫殿,但是大庆殿是朝廷举办大典的宫殿。科举殿试是抡才大典,殿试自然要去大庆殿。

    不过,如今晁补之没有证据,他也不能无端的指责李逵等人的不是,他找来这几个小子,就是为了收集证据的,轻轻的咳嗽一声之后,晁补之开口道:“今日做文,作一篇策论。”

    “请师伯出题。”

    “还请大人出题。”

    三人称呼晁补之都不同。李逵李云称呼晁补之为师伯,而高俅只能称其为大人,算是尊称。虽然苏轼把他看成是家人,但要让苏门之中最出彩的几个弟子接纳他,还有点费劲。主要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才华横溢,见不得不学无术之辈。

    高俅的水平不错,至少要是去沂水县赶考的话,很有希望通过县试。

    但可惜的是,他是开封府人氏。

    科举第一厮杀战场,就是在开封府。

    官宦子弟,太学学生,足以将开封府打造成为一座学子们噩梦连连的绝地。好在开封府每次解试都不会少于一百五十个名额,要是和其他州府一样,十几个,二十来个名额的话,开封府的富贵人家起码要逃离一半。

    晁补之看了眼高俅,要说李逵李云还有机会,但高俅……机会渺茫。开封府的解试不好过啊!当然,这是对高俅来说。对晁补之来说,完全不是个事,只是单纯的鄙视了一把高俅。毕竟当年晁补之是开封府解试出去的人,不管是开封府府试,还是省试,他都是第一,科举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晁补之顿了顿,随便出了个题目:“国之废兴存亡。”

    李逵听到这题目,有种被小瞧了的样子,嘴角不屑的冷笑了一声,心中顿时琢磨起文章来了。

    李云茫然的看着晁补之,很紧张的憋着气,偷偷问晁补之:“师伯,是《孟子》题吗?”

    考试的时候学生问监考,这会有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言,铁定要被赶出考场的渣渣。晁补之瞪眼看过去,训斥道:“禁言,认真破题。”

    感谢王安石。

    自从神宗之后,王安石虽然注重变法,但他的文采也是当世大才,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要不是他活着的时候,对手实在太强大,欧阳修,曾巩,苏轼,苏辙,都活的好好的,还都是文章大成的年纪,以至于他没机会成为大宋文坛的文宗。

    苏轼也是熬死了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才成为文坛宗主的身份。

    王安石的文章是复古流,拙朴中寓意明确,本身又是个性格执拗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事,他动手就办了。大宋的科举在王安石的手里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取士不再注重诗词歌赋,而是注重策论。这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旧党极力废除王安石在朝堂的痕迹,司马光也没有对王安石时代的科举选拔士子的标准做出改变。

    策论,成为王安石之后,考中进士的唯一途径。

    即便大宋进士科里还有诗词一科,但这一科的考试的选拔的重点,还是策论。

    而策论的考题出自五经《易》、《诗》、《书》、《周礼》、《礼记》,这这部书考生只要选考一经即可,加上《论语》和《孟子》。这也是李云问晁补之是《孟子》题的原因。

    考场众生百态。

    晁补之高高在上的坐着,看到李云抓耳挠腮的凄苦样子,看到李逵念念有词的模样,还有高俅眼珠子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