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175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75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云没有这么说,但还是很讨厌地在边上吹凉风:“妹子,你想多了,二哥说你不难看,同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好看。”

    这是真话,被戳破了真相的庞秋霞气地横眉怒目的盯着李云,然后咬牙踢了李云一脚,愤恨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一个妮子,李云是不怕的。但是李逵回过头看他的那一眼,立刻让他警觉起来,似乎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吓得跑到了庞万春的身边找安全。

    庞万春也不待见李云,可是没办法,谁让吃人最短?

    不过,李云是个善于搭话的人,没两句,就问到了庞万春的去处。庞万春也不觉得自己从军是个了不得机密。只是觉得李云太自来熟了,让他有点接受不了。皱着眉道:“是从军。”

    “禁军对不对?”

    庞万春无奈点头道:“猛虎营。”

    李云懵了,哪有这个营?觉得庞万春是在故意敷衍他,打发他,自己把他当朋友,却没想到遭冷落,弃之如敝履。气鼓鼓道:“庞兄是看不起小弟?”

    庞万春无奈,遇到李云这样的,动不动喜欢刨根问底的主,他也是怕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存着心事宁人的心思,庞万春将他的调令拿出来,递给了李云道:“李兄弟识字,不妨替我看看,是否是猛虎营。毕竟,禁军说起来,都是成军的,突然冒出来一个猛虎营,在下也是一头雾水。”

    李云接过调令,看了一眼,还真的是猛虎营。

    调令上说来是简单,但也透露了不少消息。比如说,这个猛虎营是刚刚组建的,士兵从驻扎在各个地区的军中挑选。军队编制可能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三千人。而当他看到这个营的主将竟然是程知节的时候,顿时跳了起来。

    “怎么会是他?”

    “真的假的?”

    ……

    见李云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庞万春好奇道:“贤弟,你认识调令上的人?”

    “不是,我认识你家将军。”

    李云指着庞万春调令上的字,对庞万春解释道:“这位之前是淮安军致果校尉,如今是游击将军。我虽然和他不熟,但是二哥和他挺熟。庞兄弟,我去找二哥,求他给你写封信,说不定去了京城,你直接当官了呢?”

    说完,李云拿着调令跑到了李逵的面前,道:“二哥,是二姐夫,二姐夫当官了!”

    “胡说八道些什么?二姐夫,哪里来的二姐夫?”李逵根本就没有姐姐,李云家里行大,也没有姐姐。

    李逵自然不相信李云说的什么二姐夫。

    接过庞万春的调令,看到了程知节的名字。这位虽然乍一听,和唐朝的开国功臣程咬金是一样的名字。可说起来,他们并不算是一个旁支的程氏,俩个旁支之间还有过节,这才取了一个恶心人的名字。

    当然程知节这个名字也不是一开始程咬金就用的,这位是当官之后,才求人改的。原先就叫程咬金。

    不过名字也很普通。

    论语有云,仓廪足而知礼节。

    程知节的名字,多半是从这里来的。如果他有个大哥的话,叫富贵也能用。

    李逵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他倒不是觉得程知节当将军有点抬举了他了,主要是不对劲。因为程知节这个军营明显是抽调各地军队之中年轻人,而且有特长的军卒。这种情况在大宋很少见,除非有一种情况,要打仗了。

    听说要打仗,上前线,庞秋霞拉着哥哥的手臂担心起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就算武艺再高强,千军万马之中,想要保住性命也不容易。

    李逵询问道:“庞兄,是否听说过主将的来历?”

    庞万春是去当小兵的,当然也不是什么什么小兵,而是弓手什长,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官。管十来个人的小兵头子。他哪有渠道知道将军的来历,不过他似乎接到军令的时候,听过自家校尉说过一句话:“你小子去了,该是要撞大运了。猛虎营虽是新组建的军队,但是和贵人有关系,你去了好好表现,别坠落了我广德军的威风。”

    想到这些,庞万春也有点紧张,道:“听说和宫中贵人有关系。也不知是真假。”

    “那没错了,应该是程家的二姐夫。这样,我给你修书一封给二姐夫,相比去了军营,他会照应一二。”没等李逵说完,李云就从马车上搬下了书箱。

    打开书箱的那一刻,庞氏兄妹顿时有点傻眼。庞秋霞紧张道:“真的是读书人啊!”

    没想到李逵和李云真的是读书人,至少读书人的装备一点都不缺。

    研墨,展纸,李逵开始写起来。

    面对读书人,庞万春还是心中有点惴惴不安起来,大宋是文人当政,读书人见人就高一等。再看李云的眼神也不一样,不会这厮也是读书人吧?

    不过也可能是书童。

    只是李云丝毫没有这种感悟,而是大大咧咧道:“庞兄,别担心,二姐夫性格豪爽,和我家二哥还是亲戚。”

    咚——

    李逵可不会惯着让李云胡说八道。刘家的亲事可不是他说了算,个中关系没有捋顺,这时候说大话,少不了最后让人嘲笑。

    李云抱着脑袋委屈道:“二哥,你又下手这么重!”

    庞万春看着有点好笑,不过他一点也不怀疑李逵是否能帮到他。很快,李逵的信写好了,等墨干之后,放入信纸之中,交给庞万春道:“庞兄,此去京城如果投书不成,就去纸条上这个地方。是我族兄的生意。告诉我家嫂嫂,她会给你安排。”

    虽说程知节出征的可能不大,但如今的刘家已经彻底的起来,程知节作为刘家最拿得出手的人才,自然会被委以重任。府邸中出现招揽了一些眼皮子浅薄的下人,拦着故旧也说不定。

    “李兄,这可如何是好?”庞万春觉得自己除了一个妹妹,根本就没有报答李逵的希望。再说了,他妹妹……如此性格,找婆家都难,真要是托付给李逵,说不定是害人!

    再说了,他也舍不得!

    说到心大,李云真的是如此。刚被李逵打过,可这会儿,又活过来了。凑到李逵的跟前贼兮兮的问:“二哥,要不等考完解试,我们也去投靠二姐夫吧?”

    “你又有什么坏心思?”李逵根本就不信李云真心投靠。

    李云自信道:“我估摸着肯定是打西夏,你我兄弟一起出马,抢他一波。虽说西夏穷的没啥抢头,但是西夏的马是不错的。二哥缺一匹好马,我的马比二哥的还不如。”

    偷听到李云说话的庞万春真不想搭理这位,西夏,虽说是土鳖,但是不好抢啊!

    反倒是西夏人经常抢大宋的百姓。

    李逵有点心动,不过他没有考完科举是不会去西北的。再说了,李云这厮也别想着跑。真以为苏轼对他的期望值就是解试通过那么简单吗?

    “你小子要是省试过不了,看师祖怎么对付你?”

    “这才是我想去西夏的原因啊!二哥,你不知道,我肯定考不上啊!杀几个西夏狗,也好过一事无成吧?”李云说出的理由无比强大,也是无奈之举。

    西夏人虽然很蛮横,但是毫无信义,经常违反承诺,是无耻小人。

    甚至比无耻小人更不招大宋人待见。

    毕竟,大宋人傲娇的将周围王国的人不当人看,土鳖辽人,土鳖西夏人,土鳖大理人……反正不服王化的都是禽兽。

    这话还不是随那个大宋人说的,大宋的皇帝和宰相都这么说。几年前,当今的官家登基不久之后,就有过一次接受辽国使臣觐见大宋皇帝的经历。当时宰相吕公著担心皇帝太年幼,有点担忧,毕竟是邦交礼节,要是皇帝被辽人野蛮的言语惊吓,有辱大宋的威仪。

    不过小皇帝当时虽然只有十来岁,但是眼清目明,对吕公著问道:“辽人是人吗?”

    宰相吕公著心头一颤,果断道:“非也,畜牲尔!”

    吕公著顿时心中大定,麻溜的去找高太皇太后打小报告:“陛下,人君也,威仪天下,福泽八方。”

    于是,辽国使臣稀里糊涂的被一群大宋的文武百官当成耍猴的一样,观瞻了一番。这种自信,完全是源于强大的文化积淀。

    可实际上,大宋面对辽国军队的时候,心态并不像鄙夷对方的粗鲁一样有优越感。

    但并不妨碍李云鄙视西夏人。

    临沂。

    州学附近的来福客栈之中,一个大汉拿着紫金锤,旁人见状,匆忙躲闪,大汉茫然不知,径直去了后院:“大哥,打虎的李逵来了!”

    “好,我解氏双雄就会一会这沂水县的打虎英雄。”

 第262章 解氏双雄

    “此去京城,路途遥远,花费不小。这里有二十两白银,为庞兄路上壮行色!还请庞兄不要推辞。”李逵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主要是庞万春太穷了,他虽然置办了牲口,还带着妹妹一起去从军。但是一路上的开销都是靠着他路途上的打,去集市上卖钱之后获取。

    显然,庞万春兜里真没有几个钱。

    如果庞万春手里有足够的花销的话,李逵还不至于弄出送钱的戏码,在他看来,这种戏码太低级,太没有水平了。

    “李兄,你我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出手就二十两银子。庞万春迟疑的不敢接受。无功不受禄,突如其来的好意,总是会让人担心对方的用意。

    庞万春就算再傻也觉得李逵的盛情别有动机。可是他低头看了一眼还有点不舍的妹妹,顿时把心放在肚子里。就算李逵有不好的心思,也是针对自己,不可能对他妹妹。就妹妹庞秋霞的姿色还真入不了李逵的眼,既然李逵对自己的妹妹没有企图,他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其实,他还是觉得自己家的妹子容貌有点清秀,也仅止于清秀,还是因为沾了自己是亲大哥的光。毕竟,自家的妹子,连他这个亲大哥都不护着,自己死去爹妈恐怕要来梦里找他麻烦。

    倒是庞秋霞看向李逵的眼神有点迷,认准了李逵是说什么也不会欺骗他们兄妹的,拉着大哥的手臂低声道:“大哥,且收起来,大街上让人看到也不好。”

    庞万春呵呵一乐,疼爱的看着自家妹子,道:“行,大哥给你收起来,日后给你当嫁妆。”

    庞万春不古板,甚至还有点无良大哥的潜质。经常用言语吓唬妹妹,之前骗庞秋霞被马蜂蛰了会变麻子,不过是他吓唬妹妹的日常而已。

    “你胡说什么?”庞秋霞闹了个大红脸,十来岁的年纪对于嫁人还是懵懂的概念,但也知道嫁人之后就要和一个男人一起生活,就算是没心没肺的她,也忍不住害羞起来。

    庞万春看得有趣,但好笑之余,也知道他们和李逵的身份差的实在是太远了。既然拿了银子,再扭扭捏捏的显得不爽快,当即点头道:“这份情谊,庞某几下了。刀山火海,只要以后兄弟言语一声,庞某绝不推辞。”

    李逵真的是读书人,来临沂并非是顺路,而是来参加解试。知道这个身份之后,庞万春就觉得李逵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读书人身份的李逵,庞家能攀附的上吗?就算是庞万春是个骄傲的人,箭术独步天下,也不免担忧起来。好在妹子才十来岁,嫁人还早着呢?说不定,今后几年里,李逵混的很不好呢?加上自己妹妹没心没肺的性格,说不定过两年就忘记了她的李逵哥哥。

    虽然有这种想法很对不住人,可为了妹子,他也多了一些私心。

    “庞兄,就此别过。”

    “保重!”

    “保重!”

    “要是我没考上进士的话,说好了,大伙一起去关中干一票大买卖。”

    也只有李云这厮没心没肺的喊着,引起路人啧啧称奇。沂州人豪爽,也喜欢说些个做不到的大话,大宋人虽看不上西夏人的野蛮,但要说欺负西夏人,还是想多了。这得是喝了多少酒之后才能说出的醉话?可李云,没喝酒,就已经醉的不轻。不仅欺负西夏人,靠进士对于沂州士子来说也近乎是痴人说梦。沂州的士子,除了颜氏这样的少数几个家族之外,大宋百年,有几个能考上进士的?

    这也是不怕风大闪了自己的舌头。

    李逵打马转身,往临沂城赶去。

    他没打算和李云一同回去,甚至没打算继续这家伙跟在身边。太丢人了,作为读书人,没信心也就罢了,还把落第说的如此随意,你以为读书是闹着玩呐!

    其实也不能怪李云,他对自己参加科举的期望本来就不高,读书差些,他也不在乎。反正从一开始,他都不觉得自己是能中进士的料。再说了,他老师苏过第一次下场参加省试,还不是落榜了嘛!做弟子的要是头次下场就超过了老师,岂不是让苏过这个做老师的没面子?

    李云倒是挺会照顾人的感情,但也不知苏过那头是怎么想了。

    至于李逵,他真看不上宋江动不动往刚认识的江湖豪杰的手里塞二十两银子的把戏。用小恩小惠,骗人卖命,太不是东西了。可是到头来,自己也做了宋江一样的事,让他心里头不舒服起来。更让他生气的是效果很好。

    江湖人不同于读书人,重情义,重承诺。

    尤其像庞万春这样的人,可以说一口唾沫一个钉,他说把这条命交给李逵,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把命真的交给李逵了。

    其实不用李逵这么麻烦,庞万春如果真的是进入程知节的军营之中,想要招揽他并不难。毕竟程知节和李逵的关系不错,而且刘家的几个女婿和李逵的关系都走的非常近,韩大虎就不说了,大女婿秦广甚至已经赖在苏轼的身边不走了。

    老刘家没儿子,几个女婿虽然都不是独当一面的干才。但如果秦广的儿子要是拜在苏门门下,说不定还能出个进士。岂不是要好过一家子落魄将门出身?

    出于师门情谊,总不能驳了李逵的面子。

    只是这样的招揽,更多的是上下级的赏识,关系并不稳固。除非有大利益,小恩小惠拉拢不到人心。就像是掌柜的跟伙计的关系,他有钱发,才是掌柜的,要是没有了恩惠,就是路人,甚至是仇人。哪里比得上虚情假意的拉拢,用交心的手段,骗对方替他卖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