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177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77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相公又捐钱了吗?”

    李逵挺惊讶,范家人不做生意,收入都靠着田产和俸禄,而且田产也不多。只能供养族人的数目。可是范氏义学里读书的学子听说有好几百。普通家庭供养一个读书人都困难,得亏是范纯仁是宰相,收入着实不低,才能勉强支撑。

    范双庆小达人似的,叹气道:“这是个无底洞!我家老爷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填补不了这个饥荒。”

    “你不是范相的祖孙吗?怎么还是叫范相老爷?”

    李云说话间,捧着街头的不少吃食。甚至还有一包不便宜的果脯。双庆两眼放光,却舍不得吃,抱着零食就邀请俩人去衙门。一边引路,一边还解释:“大概是老爷认为礼不能废,在家里自然能以祖父相称,但是在外,不合礼。”

    “既然这样,范相应该给你开份工钱。”李逵说笑道,他也知道绝迹不可能。

    沂州州衙,范纯仁的书房里,茶房送来了茶碗,李逵低头一看,得,是白开水。

    反倒是范纯仁很热情,对俩人说道:“两位小友来访,少不了老夫做个东道,今日留下老夫要宴请两位。”

    范纯仁许是想到了当年在颍州混吃混喝,可能是良心发现了,嚷嚷着竟然要破财请客。吓得双庆在边上,还以为自己老爷犯糊涂了呢?

    “老爷!”

    “吩咐厨房,加菜。煮一只兔子。”

    “老爷,兔子是你去巡视厨房的时候从房顶上找到的风干肉,还不是我们的,不知道放了多久,用来待客不好吧?”

    李逵有点担心起来他的肚子。即便自己有碉堡一样的肠胃,恐怕面对范纯仁请客,也要三思而后行。

    这位慷他人之慨也就罢了,连食物历来都说不清楚,还敢用来待客,饶是李逵有心求人,也不敢坐下被主人当试验品。

    见自己的族孙戳穿了自己,范纯仁也不着恼,反而笑道:“你个小子,吃里扒外,有道是见面分一半,拿来!”

    范双庆反击道:“老爷,你连小孩子的东西都要骗?”

    “不识逗的孩子。”

    范纯仁挥手让双庆去门口站着,这里是沂州的衙门,可不是自己在汴梁的府邸。里里外外,他老人家能够相信的就这么一个人身边人了。

    等到书房里就剩下范纯仁,李逵和李云三人的时候,范纯仁突然对李逵眨眼睛,颇为有点老顽童的做派,可是当他一开口,却让李逵和李云惊住了。只见范纯仁一脸慈祥的对李逵道:“老夫会照顾你们的,放宽心,解试而已,老夫还能做这个主。”

    李逵倒是没什么,李云却惊的连吸了两口气。他对解试已经放弃了,知道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恐怕这辈子解试都过不去。可是范纯仁这么一说,岂不是说,他李云发达的日子就要来了?

    想到此处,李云眉开眼笑的范纯仁道:“老伯,还是你仗义。”

    范纯仁腆着脸道:“那是。”说话间,从书案上抽出一张纸,递向了李逵,道:“这些考题回去多做做,事半功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云忙不迭的站起来伸手就要接考题。范纯仁是主考官,说出要照顾他们俩,自然不会胡说八道吧!

    拿出的靠考题,自然是这次沂州解试的考题。

    可是李逵却伸手拦住了李云,急的李云差点和李逵翻脸:“二哥,拦着我做甚?”

    “不合规矩。”李逵沉声道,眼睛却死死的盯着范纯仁,理智告诉他,范纯仁绝对不会做出泄露考题的事来。

    范纯仁被李逵的目光看毛了,讪笑道:“考题虽然是假的,但是多做一些,也是有帮助的。”

    说完还用力点点头,似乎为自己的说词证明。

    听到这话,李云气地差点蹦起来,指着范纯仁嚷嚷道:“老伯,您也太不靠谱了!”

    “考题虽然是假的,但是老夫可以保你们通过解试是真的。”范纯仁拍着胸脯表示,他也是有节操的人。

    李云看看李逵,再看看范纯仁,到底他该相信谁,他觉得自己好难!

    lt;/tentgt;

    李逵的逆袭之路 lt;/pgt;

 第264章 范老的提点

    本站域名更换为ow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264章 范老的提点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lt;tentgt;

    “老伯,我可以胡写一气,您偷偷让我的卷子过解试吗?”

    李云也是光棍,不过语气上很怂,他估摸着真要靠真才实学,就算是研究透了范纯仁对文章的喜好又有什么用。

    押题成功的机会又多大,他还能看不出来吗?

    至于师伯周元,这位比较惨,是被实力压制了,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至于为什么被压制,原因很简单,苏门的弟子,总不能连县试都被刷下去吧?这等丢人的事绝不允许发生,为此几位师伯偷偷摩拳擦掌撩起袖子,背着小师弟周元大干了一场。至于毫无存在感的师弟周元,这属于误伤。

    可范纯仁不一样,他可是宰相,虽说已经被章惇取代,但他端明殿大学士的身份还在,如今不是宰相,但也是副相执政官,贵为尚书右丞,身份也没差多少。加上他还是八大顾命大臣之一,身份哪里是周元可以比拟的,欺负谁,也不敢欺负他呀!

    遇到了李云,也是范纯仁倒霉,他脸色黑的锅底似的,对李云气笑道:“你小子,不如交白卷,让老夫替你写岂不是更好?”

    “这也行?”李云顿觉幸福满满,期盼的看着范纯仁。

    “趁早死了这份心吧!”范纯仁头痛不已,李云这孩子以前看着挺淳朴啊!为什么如今变得奸滑至此?难道是苏轼对几个徒孙期望太大,以至于连李云压力之下,信心全无不得已铤而走险不成?

    可是解试,真的有那么难吗?

    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毕竟他没有参加过解试。

    范纯仁虽说是进士,可他恩荫补了县令,之后还是在通判的官位上参加科举,他参加的自然不会是普通学子的科举之路,直接参加锁厅试,高中进士。

    这是大宋对有官职,爵禄的官员特别开增的进士考场,同省试一起举办,考题也一样,唯独主考官不同,阅卷的考官不一样而已。

    时间上,也是同礼部的省试一起举办。说起来,算是不在同一个考场的省试而已。

    到了殿试阶段,考试方式是一样的。

    李云耷拉着脑袋,懊恼道:“老伯,你说好了要照应我们,岂能说话不算数?”

    范纯仁气地敲了敲书案上的书,对李云道:“你就不能靠着真才实学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李云茫然的看着范纯仁,良久,才心虚道:“老伯,我没有想要中进士啊!”

    “咦!”

    范纯仁顿时词穷,随即气地大骂起来:“混小子,你不想中进士,为何要参加解试?尔等所为,岂不是戏弄朝廷抡才大典,误人误己?”

    “我父亲,我爷爷,对小子的期待就是解试过了,能够去县里做个书吏。这是家人对小子的期望,老伯,要是过不了解试,我回不去了?”

    李云说的有点夸张,但也相差不是太多,就算是解试铩羽而归,李清还能不认李云这个儿子不成?

    只不过,对于李云来说,一旦解试没有通过,他都不知道会被自己的老爹送去那个书院读书。这比坐牢都要憋屈,岂不是让人愁死?

    苏轼的徒孙,徂徕书院收不收?

    求之不得。

    苏轼的徒孙,应天府书院要不要?

    肯定要啊!这是进士种子,得好好培养。

    真去这些大宋顶尖的书院,李云觉得他只剩下替苏门丢人一条路可走了。

    范纯仁对李云失望透顶,扭头气鼓鼓的问:“李逵,你也是如此?”

    “我比他志向大一点,中进士即可!”

    李逵一直以来都不会应该自己的野心,好吧,姑且说这种得过且过的想法是野心吧!他压根就不在意范纯仁问他的进取心。至少,表面上看,李逵的进取心很足。附和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最求。

    果然,听了李逵的目标,范纯仁脸色稍霁,颔首道:“人杰不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随后她立刻瞪眼警告道:“李云,读书人要的是逆流而上的勇气,要有远大的目标。你怎可以如此堕落?”

    感觉到李云接受了灵魂深处的攻击,范纯仁就此作罢,他是老好人一个,要不是小辈关系不错,根本就不会说这些话。

    说完之后,他看着李逵却带着深深的担忧,良久才沉吟道:“人杰,你的志向是好的,但是科举之难,贵在坚持,老夫相信你终有一日达到自己的目标。当然,你可能有点着急,想要为你师叔祖做事,但可知此事千难万难,想要帮人,先要顾己,安生立命,才能为百姓谋福,为朝廷尽职……”

    范纯仁的谈性很浓,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可是李逵却傻眼了。

    他啥时候要说自己要帮苏辙了,啥时候说要为百姓谋福了,要为朝廷尽忠了?

    这老头坏滴很,想要哄骗小爷送命?

    仅帮苏辙这一条,就能害死自己。他疯了去这么招惹一群疯狗一般的变法派?

    想到这里,李逵对范纯仁有了深深的防范,这老头子坏的很,话里话外就想要哄骗自己当炮灰。

    别看范纯仁说得高兴,但他谨慎的性格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于是问李逵:“人杰,可有不妥之处?”

    “范相,小子没有远大抱负!”

    李逵羞愧道,这话要是理直气壮说出来,他怕老头气地背过气去。

    范纯仁怒道:“你中进士,就能入朝为官。虽说能帮到子由的地方很少。但拳拳之心总不该是假的吧?”

    “那个,范相,你不知道我家师叔祖的官职吗?”李逵反问。

    “中书省门下侍郎,怎么了?”范纯仁看李逵的眼神有点奇怪,他不认为李逵不清楚苏辙的官职,中书省门下侍郎,也就是副相,第一副相,辅佐宰相处理政务。如今章惇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俩人共同执掌中书省。拟订大宋的国政。

    李逵心说:“知道你还说?”不过他可不能在范纯仁面前露出有怨言的样子,只好解释道:“范相,你看我,出身不太好,是个猎户,见识浅薄;加上脾气也不好,控制不住,经常惹事,做官的话,恐怕不太合适。”

    “那你为何要考进士?”

    范纯仁纳闷了,在大宋参加科举,且目标进士的士子,那个有不想当官的道理?难不成,李逵不一样?

    还真不一样。

    李逵掰开手指头说道:“只要中了进士,我不要实缺,只要一个文散官的身份即可。之后徭役赋税都能免去,岂不是省心。再说了,即便是当官也不过是九品的学正和教授,连个县令都不是,官场上是个人都能在我头上耍威风,岂不是无趣?”

    即便李逵没有故意气范纯仁的心思,老范也被气地捂着胸口,问:“你想要中进士,又不想当官,到底是为何?”

    “且看着。再说有了文散官的官爵,每个月也能有一二十贯的收入,也不错。”李逵理所当然道,他觉得让真要是中了进士,让他去做什么教授之类的官,肯定会把他给逼疯的,这官很没意思,不做也罢!

    可这些话听在了范纯仁的耳朵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合着你费劲巴拉的参加科举,啥事也不相干,就为了看上文散官的俸禄,这为了挖大宋的墙角?

    不当人子!

    他不明白李逵的心思,还以为李逵没有从他这里得到解试的提点,故意拿话气他。他更不知道,李逵说的都是真心话。他想着即便中了进士也不在京城做不入流的小吏,他想跟着程知节去西夏游历一番。不留在京城的原因,他知道,范纯仁多半也清楚,接下来他的师叔祖铁定要倒霉了。可这话只能放在心里,不能往外说,多亲近的关系也不能说。

    至于,为什么会倒霉?

    怼人。

    怼谁?

    章惇。

    苏辙成为了保守派最后的中流砥柱,开始对变法派的绝地反击。苏辙也不是没有依仗,他的依仗是向太后。可是谁知道,向太后根本就不是高太皇太后,压根就没有干预朝政的心思。虽说,向太后是坚定的保守派,但皇帝亲政了,她要是搅和朝政,难免会让人诟病。

    更别说给朝臣站台的心思了。

    再说了,她的想法也简单,她没有亲儿子,连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谁在庙堂上蹦哒,她都不开心。她是太后不假,同时她还是个女人,一个在深宫之中,被丈夫冷落了多年的女人,妥妥的深宫怨妇一个。看着当年后宫中‘狐狸精’们生养的儿子慢慢长大,就够糟心了。还敢在她眼前晃荡,不被气死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不像高太皇太后,神宗是高氏的亲儿子,如今的官家是他亲孙子,都宝贝的不行。唯独就是管教上严厉了一些。

    而向太后连管教的心思都没有,如今高太皇太后薨了,后宫虽是她当家做主,但清心寡欲,不理世事。

    苏辙将希望寄托在向太后身上,无疑是所托非人。

    李逵傻乎乎的凑上去,帮着忙里忙外的摇旗呐喊,苏辙无所谓,他老人家是副相,是伯爵,正二品的高官,就算是被贬谪了,日子也能过。最多就是仕途失意。

    可李逵呢?他即便明年考中了进士,朝廷授予他九品文官。

    别多想,大宋就是这样,给官很不痛快。

    只有进士及第,也就是殿试前三,才有直接授予官职。并且一上任就七品官的身份,状元更是通判起步,从六的品级。其他都是九品小官的身份。

    说白了,蔡京等人弄不死苏辙,难道还弄不死他吗?

    面对李逵和李云俩不上进的家伙,范纯仁气地大怒,就差拉着他们俩的耳朵大声提醒,大道理说了一大堆,却收效甚微。

    一个时辰之后,范纯仁口干舌燥的喝下双庆送来的茶汤,李逵和李云没份。然后三人不说话,范纯仁翻开《尚书》自顾自的看起来,时间又是过去一个时辰,见李逵和李云还算老实,终于有种驯服了两头小狼的满足感,这才放下书,手指不停的在书页上扣着,问:“可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