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365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365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楶说这话,显然是把李逵当成晚辈看,根本就没有将李逵的身份当成是官员。这种做法在相对谨慎的官场并不多见,反正李逵对章楶看的挺顺眼,这位比他那个师叔祖要好打交道的多了。

    要是能和章楶在西北合作,肯定要比苏辙要强多了。

    苏辙哪里知道,李逵早就嫌弃他不要不要的,见到了章楶之后,都想要一脚踢开他。

    “老伯是前辈,哪有给晚辈礼物的道理,应该是晚辈孝敬前辈。”李逵客套了一句。

    没想到章楶觉得很有道理,点头对李逵道:“好呀!”

    李逵愣了愣,什么叫‘好呀’!他真没有给章楶准备礼物,不过随后恍然,笑道:“有道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你要送我夜光杯?”章楶知道李逵很有钱,这都不是秘密,反正苏轼已经享受了太湖边上桃花坞的美景和庄园。但这些对章楶吸引力不大,可是夜光杯,似乎很罕见不是?他可以拿来做传家宝。

    李逵有点头痛,他没说要送夜光杯,他只是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梁乙述的随身携带的享用之物。葡萄酒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有胡姬。

    胡姬有异域风情,五官立体,身材凹凸有致,和中原女子迥异。

    这种别样的风情,让猛虎营的不少将校眼馋,都暗地里向李逵讨要。主要是才两个胡姬,不好分。李逵原本想要送苏辙,苏辙还以为李逵将他看成是好色之徒,发了好一通脾气。吕惠卿更是个对自己发狠的人,啥都不追求,就想要当宰相。

    任何可能成为旁人攻讦他的缺点,都让他给阉了。

    眼瞅着要砸手里,关键是两个胡姬看他的眼神还很不对劲,似乎要空手套白狼,赚他的童子身。

    留在手里是个祸害,送出去,底下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干脆送给谁也得罪不起的大人物。章楶就是个理想的对象。

    李逵硬着头皮道:“琥珀啖如金,藕臂枕琼台。这世上没有比葡萄酒和胡姬更适合的撘配了,老伯,要是喜欢,今晚就送你府中。”

    果然,章楶眼前一亮,开心道:“真哒!”

    “比真金还真。”

    李逵肯定的点头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章楶能和苏轼成为好友,这好奇心能小了?他出身福建章家,出生就是公子哥,什么稀罕物没有见过?但胡姬确实在大宋很少见。主要是西域的丝绸之路被西夏给断了之后,从西域而来的胡人商队几乎绝迹。反而在福建,因为有很多阿拉伯的商人,总会带来波斯女郎。章楶很想知道,这胡姬和波斯女郎有什么不同?

    “人杰,不得无理!”

    “人杰,军中莫开玩笑!”

    章楶出现之后,吕惠卿和苏辙都站了起来。可是没想到章楶的兴趣完全落在了李逵的身上,根本就没有和他叙旧的样子。

    吕惠卿就不说了,他和章楶的关系一般。但苏辙和章楶还是不错的,没想到章楶直接对一个小辈如此感兴趣。

    当然,凡事有因必有果。

    苏辙多少能猜到,章楶对李逵感兴趣,多半是因为之前李逵的高谈阔论的原因。有的人,高谈阔论不过是吹牛,而有的人,因为出色的才能,说的话虽不着边际,但也会有人信服。李逵虽然没有在苏辙心目中成为后者,那是因为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沉淀。

    假以时日,成就必不可限量。

    但李逵毕竟初入官场才不到一年,如此抬举李逵,势必将李逵成为众矢之的。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京城,李逵有皇帝支持,又有刘太师,苏颂等朝堂上的高官护持,必然不用担心有人嫉妒。但是在西北,这样真的好吗?

    “吉甫老弟,子由,为兄来晚了,心中有愧,还请恕罪!”

    章楶这才放过了李逵,转而对苏辙和吕惠卿客套起来。在官场,排资论辈很重要,吕惠卿比苏辙早一科,章楶虽然中进士晚,但进入官场比谁都早。谁让他叔父是当时的宰相章得象呢?

    当然,章楶中进士晚,他当年因为父亲章访入狱,而放弃了科举,转而为父亲申冤。这才荒废了举业,要不然,就他的才学,在章家和章惇年轻时就是齐名的俊杰,怎么可能在科举上落败?

    吕惠卿作为地主,自然要起身招呼:“质夫兄,你能来,吕某已经感激不尽。如今西北困顿,非质夫兄到来不能力挽狂澜。此乃国之大幸,百姓之大幸。”

    正因为关系一般,吕惠卿才会开口就送高帽子。

    章楶对此不置可否,反而坐在下首作陪的李逵挤眉弄眼,偷偷道:“你小子不老实,你师祖天天在信里吹嘘你如何老实,没想到从军竟然还带着酒和胡姬。也是少年爱慕,当年老夫刚入官场的时候,也是万众瞩目一般的存在。”

    “老伯,不是我带来的,是战场缴获,底下人争来争去,最后因为东西稀罕,人少,不好分。才送到我这里的。”李逵虽不是主将,但他在战场上的作用,比主将都要重要。不管是高俅的部下,还是程知节的部下,都将李逵当成上司来看待。

    加上他监军的身份,分配战利品的权力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但谁知道,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加上程知节这家伙惧内,也不敢收胡姬,李逵只好暂时留在身边。

    章楶肯定不信啊!葡萄酒不说了,胡姬?能够在军中养着胡姬的人,除了军中主帅还能是谁?

    章楶没有接到鄜延路的战报,还以为鄜延路的西夏军队不过是退兵了。既然是退兵,自然主次有序,主帅的贴身侍女怎么可能落在李逵的手中?

    能够连打仗的时候都带在身边,显然是西夏主帅的心爱之人。

    怎么可能被宋军俘虏?

    想到这里,章楶的心头就痒痒起来,他想要拉着李逵迫不及待的询问,这鄜延路,确切的说是金明寨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惠卿有点无奈,章楶的性格,向来不拉帮结派,只和自己合得来的朋友交往。加上他从来不掺和党争之事,在神宗和元祐时期,显得格格不入。要不是资历原因,他也不会阴差阳错的被吕大防和范纯仁等朝中重臣推荐去了西北。

    从来没有军旅生涯的章楶,自从来到了西北,就开启了他一流帅才的能力,也是个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尤其是章楶似乎和李逵聊的热络,但章楶有自己的想法。

    堂上,一个是保守派的中坚苏辙,一个是变法派的死硬,还是被抛弃的死硬派吕惠卿,这俩人聚在一起,谈论战争,对西夏的战略,怎么可能,别傻了,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结果。章楶可不想浪费自己的唾沫星子,反而李逵这家伙引起了他的好奇。

    被苏轼吹嘘到天花乱坠,就章楶对自己的老朋友的了解,这个被吹嘘的人大概率不是什么人才,但绝对是个有趣的人。

    而章楶就喜欢和有趣的人打交道。

    吕惠卿无奈之下,只能打断章楶对李逵的好奇之心,开口道:“质夫兄,如今我延安府很多堡垒寨子都在西夏人的手中,我军兵力不足,无力收复。质夫兄前来,不知带兵多少?”

    “三万人马。”章楶淡淡道。

    只不过,让他帮着延安府去收服堡垒和寨子,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还要看刘延年的意思。章楶也不想拍着胸脯替刘延年做主。只是看了一眼李逵,然后问吕惠卿:“吉甫老弟,听人杰的意思,金明寨西夏退兵是另有玄机,可否告知为兄。”

    “应该的,应该的。”吕惠卿心头咯噔一下,他倒不是为了麻烦,或者是因为忘记而没有将金明寨大胜的消息告诉环庆路。主要是另有原因,鄜延路是胜了西夏大军,但问题是鄜延路的军队不多。按理说,鄜延路大胜之后,就应该帮着环庆路去打退西路的西夏大军。

    可这件事,被吕惠卿拖了下来。

    鄜延路伤亡也不小,能够出兵的兵力不多。加上,吕惠卿私心作祟,鄜延路才是他的地盘,环庆路军队比鄜延路更多,还有刘延年的援军,去不去作用不大。于是,他故意将金明寨的大胜并没有和环庆路通报,只是上报了朝廷。

    这也是章楶不知情的原因,路上还遇到了个不靠谱的陈琦,让这位古道柔肠的老人,空担心了一场。

    吕惠卿耷拉着眼皮子,自顾自的说着:“金明寨大战,我鄜延路虽说大胜西夏大军,但是伤亡惨重,尤其是野战击溃党项大军的京营,伤亡达到了一半左右。士卒虽有报国之心,无奈其力不殆,惭愧,惭愧!”

    “野战击溃西夏大军?”章楶没有纠结吕惠卿的小心思,反而兴奋地起身道:“谁指挥的此战?不对,张舆此人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其他鄜延路的将领也难有野战之力的,吉甫老弟,不知可否为为兄引荐此战主帅一二。”

    吕惠卿好不容易打断了章楶和李逵的悄悄话,回头来,转悠了一圈之后,发现自己的存在感真的很低。

    当然,他也理解章楶的态度。此人出自章家,在大宋的官场,谁的面子都不用给,这是章氏超一流世家的底气。加上,章楶这些年的心血都在西北,对于能统军之人,自然会特别在意。

    苏辙开口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

    从章楶的眼神中,苏辙没来由的颇为屈辱。心说:我虽然不擅长邢军打仗,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手段。但分析历史战略还是非常擅长的,《六国论》了解一下。

    可惜,他也知道,多说无益。只好指着李逵道:“他是此战监军,同时也代主将程知节指挥了此战,以七千人拒四万多西夏大军,正面击溃,并斩杀铁鹞子大将讹其满。俘虏斩首近三万党项军,质夫兄有要问的,大可以问。”

    “小友!”

    章楶目光炙热的看向了李逵。

    吕惠卿和苏辙同时认可,这份战绩肯定没有大问题。

    可是李逵却有种被一头老狼给盯上的感觉,心里心虚不已。要是山林里的野兽,他倒是不怕,就怕对方是长辈,还是个很不正经的长辈。

    果然,章楶拉着李逵的手,相见恨晚道:“小友,你送老夫的礼物,老夫很满意。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夫和你换。老夫在京城的宅子里有两个波斯女郎,绝不让小友吃亏。”

 第481章 书生有毒

    是夜。

    苏辙在临时住处宴请章楶。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错,章楶能够在西北独揽大权将近五年,没有朝堂上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苏辙无疑是元祐时期大宋朝堂上最重要的几个重臣之一。

    加上苏轼也是个好热闹的人,经常拉着弟弟参加各种聚会,一来二去自然成了朋友。

    只不过,章氏兄弟都和苏轼关系莫逆,但和苏辙的关系稍微生冷了一些。即便是生冷了一些,但相对于和吕惠卿来说,苏辙无疑是能说真心话的人,而吕惠卿不是。

    “质夫兄,为何在府衙几次错开话题?难道有不妥之处?”苏辙是个谨慎的人,发现章楶几次都和无关紧要的李逵交头接耳,似乎根本就没有谈论军略的意思。这让他很奇怪,同时在心中也提了个醒。

    担心章楶有其他的心思。

    可章楶却摇头道:“非也,子由。你会支持战争吗?大宋和西夏的国战?”

    章楶语气一次比一次重,这让苏辙不吭声了,微微蹙眉凝思片刻才缓缓道:“我支持。”

    “哈……”

    章楶吭哧了一声,之后接连咳嗽起来,显然是被酒给呛了一口。好不容易缓和之后,却像是看怪物似的盯着苏辙。

    苏辙不自在的讪笑道:“质夫兄,难道小弟说错了不成?”

    “之前宣仁太后当政,吕兄和范兄是颇有担当之人,加上西夏屡次袭扰我大宋边境,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同意对西夏用兵,也不足为奇。可如今,你也知道的我那个族弟子厚,性格执拗,又傲慢。过于刚直而少柔,大宋对西夏用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按照为兄对你的了解,你应该劝解陛下慎用兵戈才对,为何你?”

    说到这里,章楶对着苏辙不解的摇了摇头,似乎很不可思议。

    苏辙脸上有点挂不住,心说:自己以前保守,那是因为看不到对西夏用兵胜利的希望。这种情绪在很多大臣心里都有。并不是打不赢西夏,而是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夏。这是两个概念,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夏,大宋如果被西夏拖住,每年增加的军费将是千万计。

    这对大宋来说已经是个沉重的负担了。

    大宋为什么要变法,还不是钱没了,才要变法。

    有道是穷则思变,大宋就像是个富有家庭出来的公子,以前很有钱,敞开了花也不要紧。突然有一天,钱不够了。大手大脚习惯了的大宋朝廷,自然是左右为难。只能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王朝的安全。

    但如果牺牲是值得的,大宋的官员,至少在神宗时期的官员还是有担当的,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损失,而和朝堂背道而驰。

    可万一看不到希望呢?

    神宗对西夏进攻的破灭,就是这种绝望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的导火索。而仁宗也不得不放弃变法,最后求稳。苏辙也是其中一员,他很难说服自己,大宋能够灭亡西夏的可能,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西北边患问题。

    可要是西夏是软柿子呢?

    根本就不用皇帝在前劝,苏辙等人也能撩起袖子大干一场。现在,经历过一场边塞的大胜之后,苏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西夏不过如此,大宋很有可能在几年之内灭亡西夏的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苏辙也不可能承认,自己以前有点怂!

    苏辙沉声道:“西北苦党项异族苦矣,百姓朝不保夕,如此惨状,让我等朝廷重臣,如何心忍目睹。”

    “装,继续装。”章楶虽说和苏辙是朋友,但他根本就不信苏辙是那种会那么容易变通的人。

    可没想到的是,苏辙腆着脸道:“小弟受命于陛下,委任于危难之间,诚惶诚恐。一则百姓之苦,如剜肉之痛;而来君王所望,不可欺。而如今,小弟刚来西北,却受此大功,要是再不为西北百姓做点事,岂不当人子?”

    这话出自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