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369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369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逵无力地挥挥手,对鲁达道:“你下去吧,先把人训练起来再说。”

    鲁达站在原地纠结了一会儿,硬着头皮试探着问:“大人,不是应该先好吃好喝的养起来吗?”

    “你意如何?”

    李逵问。

    鲁达见自己的建议有被采纳的可能,露出整齐的大白牙,嘿嘿笑个不停:“喝酒,卑职以为至少要喝痛快了,喝一场大酒才能让兄弟们高兴。”

    高兴?

    别说了李逵了,就连程知节都对鲁达的奇妙想法给说愣了。当上司的竟然还想着让属下高兴,你咋想的?不让属下背地里骂你祖宗八辈,已经算是不错的上司了,还想要让属下高兴。这哪里是军队的路数,完全像是山贼的路数。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真有这么好的事,谁还会说当兵苦?

    就连程知节都看不下去了,沉下脸对鲁达怒道:“滚!”

    “回去问问年熹、丰璋,如何做好一个指挥。”鲁达临走的时候,李逵还是忍不住提点了两句。等人离开了之后,程知节对着鲁达的背影若有所思,突然冷不丁对李逵好奇地问道:“人杰,你似乎对他很有好感?”

    这话听着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李逵当然不能承认,反驳道:“没有的事。”

    程知节怕表达不清楚,解释道:“不单单是他,还有庞万春也是,加上鲁达,李云就不说了,他是你族弟任何帮衬都是应该的。但是鲁达和庞万春就不同了,鲁达不过是你在街头胡乱招来的家丁护卫,庞万春当初也只不过是和你有过一面之间,你就亲自出面写信举荐给我。这么多年,除了他俩,似乎连老五都没有让你如此上心过?”

    回忆了过往,似乎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李逵越听,越是心虚。鲁达的武力值很强,可以说鲁达的身体天赋几乎和他不相上下,而且有情有义,是个能够作为死忠培养的人才。鲁达的模板,最次也是个能够阵前冲锋陷阵的大将。

    至于庞万春,留在身边可以作为保命的手段。庞万春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而庞万春的统兵能力,在李逵看来比鲁达更加出色,这是个放出去能统领大军的将才。

    要是李逵这么说,肯定没有人相信。

    李逵总不能说,自己对他俩如雷贯耳吧?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一个人要表示善意,却说不出理由的话,最好的解释莫过于:“可能他们俩人看着顺眼吧?”

    这个说辞虽然敷衍,但也能说得过去。

    正说着,突然在军营里看守大营的丰璋跑到帅帐里,嚷嚷道:“不好了,大人、将军,不好了,秦凤路的将领带着兵马堵住了营门,在门口骂人呢?”

    “带头的人数是谁,带武器了吗?”

    李逵早就料到了这种局面,不慌不忙的问:“没有弓弩,只是携带了随身的直刀和笔刀。为首的秦凤路军中的一位都虞侯,今日看守营区。”

    这种纤细且短的刀具,在宋军中的地位和匕首差不多,基本上每个士兵都有。防身、砍柴、修建营地,就是在战场上使用的机会不多。

    李逵松了一口气道:“拦住他们不要让人踏入营区一步。对了将大炮推到营门口,装装样子。”

    丢了数千人,别说军中的都虞侯了,就连刘延年也会赶来。

    听到营门被堵住了,程知节顿时着急了起来,嘟哝道:“怎么办,人杰怎么办?他们要冲进来了怎么办?”

    “让人拦着,拖延一阵。说不定章学士会帮我们摆平。”李逵故作轻松道。

    程知节却脸色蜡黄,宛如病入膏肓的样子,眼神中满满都是惶恐和不安:“人杰,要不把人送回去吧?”

    “送回去?扩军之后还还想要从京营之中要来兵源不成?”李逵说中了程知节的痛处:“二姐夫,你训练京营士兵多久才有一战之力,你应该清楚。秦凤路的士兵拉出去就能打硬仗,但是京营的老爷兵能把主将仍在战场,自己就跑了你信不信?”

    程知节嘴角发苦,李逵的话句句在理,他信。猛虎营已经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甚至岳父刘葆晟都搭进去了无数的人情。中层军官都是折优而选,士兵也是从京营之中优中选优。但实际上,没有李逵弹压,没有高俅的一千来从战场上死战退下来的士卒打底,程知节和他的猛虎营根本就无法在野战中和西夏人对峙,并站住阵脚。

    更不要说大破西夏数万大军了,没有全军覆灭,都已经是万幸了。

    能够又磨练士兵的意志,又保全大部分士兵的性命,这样的战斗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就连李逵也不相信,能够再次遇上。

    尤其是火炮在战场上强悍的杀伤力,已经让党项人有了血的教训。以后想要单用火炮奠定战场优势也是千难万难。

    毕竟,如今的武器还无法凭借杀伤力就能统治战场。

    李逵虽想着灭西夏,今后的苦战和硬仗多了去了,没有战场意志坚定的士兵,如何在今后的战场上获得胜利?

    猛虎营被围之后,很快消息传递到了吕惠卿等人的耳朵里。

    苏辙没开口。

    章楶不好意思开口。

    但是刘延年气地直哆嗦,猛然地将书案一巴掌拍散架之后,怒不可遏地大骂:“这两个兔崽子,简直欠管教。老夫今日非要给他们立一立规矩。”

    几个人老成精的文臣,怎么可能听不出刘延年的言外之意吗?

    几个人正头痛呢?

    要说李逵做事不地道,还真是如此。但问题是,他们不能说李逵的不好,都是文臣,面对武将的时候立场要明确。

    这就为难了,责罚李逵不可能,寒了刘延年的心更是不妥。但刘延年对程知节和李逵的称呼,让他们想到了解决办法。

    章楶呵呵笑道:“家务事?”

    刘延年嘿嘿笑道:“没错,家务事。”

    苏辙仰头盯着房梁看了一阵,悠悠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吕惠卿附和道:“老夫也是有心无力。”

    刘延年得到了几个西北最大的文官承诺不掺和的答复,自然是信心满满。带着亲卫直扑了猛虎营的营寨,在马上,他琢磨着:李逵和程知节至少缴获了西夏两万战马,老夫要一万不过分吧?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和战马相比,士兵算个屁。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上报枢密院,秦凤路大军战损多出五千人,这人随时随地都能补充进入他的军队。甚至自己不用出一个大子。但是战马就不一样了,朝廷也没有多余的战马,李逵手里的两万战马,顿时成了刘延年嘴边的一块肥肉。

    这要是不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上一口,都对不起亲戚的关系。

    要不然,他堂堂一方大帅,还用在校场对两个小辈给好脸色,美的他们?

    心里想着好事,路程就变得特别短暂,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猛虎营的营寨外,属下的都虞侯看到自家主帅来了,哭哭啼啼地跑到了刘延年的马前,噗通跪在马前哭诉道:“大帅啊!敷衍路的禁军太无礼,用犒赏三军的由头,竟然来我军中拉人。”

    刘延年看都没看属下,抬起手中的马鞭对营门大喊道:“让你家将军出营门来见老夫!”

    “你谁啊!”

    趴在营门上头的正是鲁达,猛虎营有一个算一个,比力气,鲁达不比李逵差;比嗓门更是不相伯仲,喊话的事自然落在了鲁达的身上。

    “你是何人?”

    鲁达早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只不过他装傻充愣很有心得,假装不认识。

    趴在营门上摇头晃脑地挺胸道:“我乃营中指挥鲁达,有事说话,别动不动喊我家将军,将军忙着呢!”

    “你能做主?”

    刘延年看不起鲁达,他们之间差着天和地的距离。小小军中指挥而已,就敢对自己如此口出狂言,看来自己要一半战马还是少了。

    此时刘延年边上的都虞侯开口控诉道:“大帅,此人就是来我军营之中哄骗我军士卒的贼子头,不能放过他!”

    鲁达瞪眼看向对面的从五品武将,丝毫没有位卑的直觉,怒道:“我给兄弟们找好营生,何错之有?”

    刘延年看出来了,鲁达就是个夯货,多说无益:“告诉程知节,让他来见我。我是他奶娘家大伯。”

    唉,原来是亲戚。

    鲁达愣住了,从营门上下来,程知节和李逵就在营门下面躲着,鲁达没辙了,只能求救地看向了李逵。

    “要人没有,谈补偿吧?”

    行了,鲁达再次爬上营门,居高临下的对刘延年喊道:“要人没有,谈补偿可否?”

    刘延年满意的点点头,直截了当道:“你们缴获了两万战马,我刘某人也不多要,给我一万五,这事就算了。”

    鲁达忙上忙下的传话,最后一句,李逵根本就不可能答应,让鲁达拒绝。

    鲁达趴在营门上,对着刘延年嚎丧似的嚷道:“直娘贼,想要战马,门都没有!”

    刘延年的脸顿时黑了。

    而躲在营门下的程知节也吓得哆嗦起来:“要命的东西,让你拒绝,可没让你骂人啊?”

 第485章 蔡学士,你我一见如故!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

    能让李逵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人,也就是在府衙看好戏的几个老奸巨猾的文臣了。可李逵面对这几个,只有干瞪眼的份,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程知节在边上长吁短叹,听了李逵的感慨之后,很认同的点头。虽说这话流传在明朝年间,北宋没有这种说法。有道是经验的共鸣都是相通的,程知节作为武将,肯定不会认为读书人是好人。

    只不过他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人杰骂人,把自己都给圈进去了呢?

    可程知节完全被刘延年愤怒离开的背影给吓住了,双方似乎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之中。尤其当章楶拒绝了李逵的求援之后,程知节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反倒是李逵并不在意,武将再有道理,还能动手打文官不成?

    “人杰,要不我们把人还回去吧?”

    程知节没辙了,有低头认错的打算。

    李逵却毅然决然的拒绝,且说明了理由和立场:“姐夫,你要是怂了,以后谁还会把你当回事?再说了,刘延年既然开口要战马,说明士兵对他来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毕竟军官的待遇在禁军之中都是一样的,甚至品级相同,差遣相当的官职,禁军和厢军中的军官都没有区别。你即便想要拉过来,别人也不会来。有区别的是士兵,也只有士兵能被更好的待遇给吸引过来。兵没了,他可以去招,但可恨的是他看中了我们的战马。”

    “战马绝对不能给他。”程知节虽说胆子不大,但也是个知轻重的人。郝随这家伙说什么也要将一半的战马进献给皇帝,这个要求程知节也好,李逵也罢,都不能拒绝。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再说了,二姐夫,你想过没有?真要是把士兵还了回去,以后西军之中的将领就不好说了,肯定对你颇有怨恨。因为他们啥都没有捞着,还让你这个京城来的将军羞辱了一把。就连西军的士兵都会对你畏如蛇蝎。原本是好意,给西军的兄弟们找个好营生。可到头来呢?成了一场空。不仅是如此,你以为,士卒要是回去了,还能和以前一样在军中安稳?”

    “挨顿打,以后肯定给小鞋穿?要是战事紧密一些,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命令去做必死的事。”程知节终于明白了李逵一定要他死撑到底的原因。原来开弓没有回头箭,想要收手都没了可能。做将军的,说什么也不能让士兵寒心。

    两万战马,除去郝随坚持要送去京城的战马。留下的一半,李逵打算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这种单纯的兵种,只有在西军之中才有可能组建。中原的禁军,步兵管步兵,骑兵管骑兵,都分在不同的指挥之下。朝廷设置了单兵种的指挥使,步兵指挥使和马军指挥使。而骑兵有马军指挥,归于殿前马军直指挥使管辖。打仗的时候,步兵出步兵,骑兵出骑兵,然后枢密院出将军,都事堂出文官主帅,最后宫中中侍(也就是宦官)选监军。这才是大宋朝廷出兵的路数。地方上的监军因为宦官稀缺,经常由文官出面。

    这样组建出来的军队,很难有默契可言。大家平时训练都不在一起。

    近乎于乌合之众的军队,能在战场上打赢真的成了奇迹。

    唯独西军,大宋已经默认了西军的募兵法,同时也默认了西军之中的置将法。这也是为什么,大宋初期的将门渐渐退出了军界实际控制权之后,西军之中将门开始涌现出来的原因。只有将军,士兵,都稳固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加稳固的利益关系和抱团。这才是将门出现的原因,同时也是被朝堂非常忌惮的‘隐患’。

    至于说为什么李逵要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

    他是琢磨着骑炮协同可能很有搞头。步炮协同,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主要是开花弹他没琢磨出来,而实心炮弹对步兵非常不友好。加上步兵武器攻击距离太短,行动太缓慢,尤其是穿着铠甲的步兵,在战场上行动不便,经常作为站桩卫士。战场追击,根本就不是步兵的长项。因为步兵行动距离太短,跑一两里路就没劲了。

    步兵不穿铠甲吧?

    这在战场上等于是找死。

    李逵想了好几宿,最后还是觉得骑炮协同才有搞头。

    来如风,去无影。大炮开火就能祸祸步兵方阵,打乱步兵阵型,骑兵出击如同切瓜砍菜,想想都带感。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将步兵装备变成鸟枪,甚至燧发枪?主要是饭要一口口的吃,炮兵还没有搞明白,就上马火枪,有点浪过头了。

    再说了,热武器的打造价格,可不是普通的冷兵器能相提并论的。动不动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贯,甚至还远远不够。而且消耗也大,一个士兵,只要没死,他从军后领取的武器,可能就能贯穿他的军旅生涯。但是热武器,使用一两年肯定要换一批,要不然不仅无法杀敌,自己人都要死在不堪重负的武器上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