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394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394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攀飞习聪氯ィ新褚獾氖芳饨呛屠畋酌芙哟サ哪且豢蹋透芯醯酱掏创蛹棺低飞洗堋U庵指芯醴路鹁拖袷亲谝惶醢胨啦换畹囊笆奚砩希偎酪豢诘脑苟尽

    想到被俘虏的憋屈,李秉乾决定不再开口说话。

    “你是李秉乾?”

    “不说话,解决不了问题。你小子不开眼,瞅瞅这是什么地方?坦白才是出路。”

    李秉乾轻蔑的撇了一眼李逵,目光平视对方,这气度根本就看不出是个俘虏,反而像是个贵族,面对胥吏的袭扰,表现权贵该有的冷静和鄙夷。

    良久,才缓缓道:“你没资格审问我?”

    李逵摸着鼻子,思量了起来,他怎么感觉眼前这厮在戳破了身份之后,想要破罐子破摔要寻死的感觉?不过他不慌,活的李秉乾是功劳,死了的李秉乾也是功劳。甚至他琢磨着要是假扮成李秉乾的身份,在西夏境内搞风搞雨,岂不是爽快?

    李逵没生气,反倒是鲁达等人气地够呛。

    俘虏嚣张要寻死的他们见过,可没见过如此嚣张的,堂堂李大人还审问不了一个西夏的敌酋?虽说这个敌酋的身份有点高,但又如何?如今他们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捏死李秉乾。

    “信不信某将你埋了?”

    鲁达恶狠狠地怒目圆睁,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将人置于死地。

    没人怀疑鲁达是否有这等胆量,这厮自从跟了李逵之后,整个人都流露出悍匪的气质。即便他如今当官了,也浑然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

    李秉乾看都没看鲁达,而是缓慢逼上眼睛,轻声道:“来吧!”

    要是遇到个百折不饶的,就鲁达的性子,说不定就手中的长刀就高高举起,砍下这厮的狗头。可明显鲁达这家伙吃软不吃硬,遇到个逆来顺受的却没了方寸,傻乎乎地看向李逵,为难道:“大人,这厮忒气人!”

    李逵叹了口气,心说:就你这粗鲁的样子,人能给你好脸色?人家大小也是个王爷,能用正眼看你吗?

    “退下!”

    “你们都退下,周围警戒。另外放狼烟给李云传消息,让他带人过来。”

    等到周围人都散了,只剩下李逵,聂石渠,仁多彦,还有一心求死的李秉乾,李逵才笑着开口道:“你要是死了,你们西夏皇族的谋划,岂不是前功尽弃?

    “大人!”听李逵话的意思,似乎并没有想要让李秉乾死。这对于仁多彦来说非常不利,甚至是巨大的威胁,万一李秉乾将仁多部落想要投宋的消息传递回去,岂不是仁多家族要成为李逵心善的牺牲品?

    可是,面对仁多彦的请求,李逵却一口回绝:“这厮大有用处。”

    随即,李逵像狼外婆似的对李秉乾道:“七王爷,想活吗?”

    想!

    是个人谁想死?

    李秉乾的喉咙里像是堵住了似的,让他难受不已。他想要活,可是活着就要出卖皇族,成为西夏皇族的耻辱,这不符合他的骄傲。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明知道落在敌人手里必死无疑,反而会很强硬。可一旦活着的念头和希望出现,就像是一颗有毒的种子,在李秉乾的心头发芽生长,没多久,就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李秉乾嗓子沙哑道:“我不和大宋合作。”

    “不用和大宋,和我就成。”李逵笑眯眯地对李秉乾蛊惑道:“人活着多好,你年纪也不大,万一要是死了,你的妻妾怎么办?你的儿子怎么办?我可听说你们西夏有父死子娶母的习俗……”

    “你不要污蔑我党项人,我们的习俗近似大唐。”

    李秉乾听着李逵的话,就像是吃了只活蹦乱跳的苍蝇似的让他难受。李逵说的习俗是匈奴、突厥的习俗,西夏人受到隋唐三百年教化,在很多习俗上都有所改变了。再说了,西夏人是羌族的一支,又不是草原部落。

    李逵瞪眼道:“没有吗?我以为你们都差不多!”

    李秉乾嘴角无力地扯动了几下,他也没心思和李逵去掰扯西夏是西夏,草原部落是草原部落。尤其羞耻的是,西夏没有文字,很多数百年前的习俗只要中原人说错的,他们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在中原,传承的书籍上记录的,就算是错的,也是对的。这叫铁证如山。

    西夏人根本就没有史籍和证据证明,他们不野蛮。

    “这都不重要!”李逵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错误掩盖了过去,随后却有点意味深长的对李秉乾道:“不过七王爷,李某很好奇你去黑水城的目的。”

    “你不是说自己都已经猜到了吗?”

    李逵心说这是你让我说的,他就不客气了:“就算是李某不清楚你为何要去黑水城,但是我可以猜测,西夏连年战争之后,国内库房肯定已经空了。没有财富赏赐有功之臣,对于国君来说,就将失去了威信和臣民的信赖。长此以往,国家会陷入国君无法控制的局面。可惜,西夏的皇族太让人失望,竟然被两个女人控制了将近三十多年,我李某是宋人,都替你们害臊。”

    这席话,让李秉乾听得面红耳赤,西夏的情况就是如此,让两个女人接连掌权近三十年。外戚梁氏,两代皇太后,都是心狠手辣之辈,一旦威胁到她们,梁家的女人可是连亲哥哥都杀过。

    外戚梁家,对皇族李氏的压制,已经到了要改朝换代的地步。

    可是身为皇族,李秉乾总不能承认李逵说的对吧?

    家丑不外传,他可不想和一个宋人说西夏王族的悲哀。

    可是李逵却没打算让李秉乾附和他,而是自顾自道:“你去黑水城,肯定打上了黑水军的主意。这些仁多彦都给我说过,不过我认为没那么简单,护国寺的国师才是你的目的。如今李氏式微,仅仅凭借几万黑水军如何和梁氏掌控的大军相比,你们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只有国师和军队联合起来,将百姓煽动起来,才是正途,目的自然是覆灭梁氏,重振皇族……”

    李秉乾越听越惊,目瞪口呆地看向李逵,却又不敢盯着对方的视线,仿佛自己让人看透了一般,无所隐藏。

    李逵舔舔嘴唇,见李秉乾不像是个好听众,喝彩的机会给他了都不知道珍惜。索然无趣道:“不过,七王爷,你带着的货物似乎太少了一些,又要邀买人心,又要说动护国寺,同时还要筹备粮食,这点钱不够吧?”

    李秉乾觉得李逵关心的方向不太正常。

    你一个宋人,担心我西夏的政变力量不足,难道有别的想法?

    当李秉乾被戳穿了身份之后,他骨子里王爷的气度再次回到身体之中,冷漠道:“这位大人,听你这话不像是皇城司的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听好了,本官是大宋直秘阁,延安府通判李逵。”

    “你就是李逵?”

    “怎么了,你认识我?”

    “殿试第三的李逵,李人杰?”

    “你这厮,都知道本官的跟脚还不信?”

    李逵很生气,他花了多少心思才混了张文官的皮,转眼被一帮不要脸的货当成了武将,他岂不是要冤死?

    尤其是李秉乾得目光上下打量李逵之后,眼神中流露出的反应明显是不相信。李秉乾觉得李逵这样的家伙怎么可能是文官?他一直在大宋境内筹备颠覆梁氏的资金,接触的文官可不少,大宋的文官附庸风雅的做派,在李逵身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因为在西夏,他根本就无法躲避梁氏的眼线。所以,李秉乾在大宋生活了多年。

    李逵也放弃了想要说服李秉乾的打算,直接了当的对李秉乾道:“你看你,筹谋政变,还没实施就落败。连给贿赂军方和护国寺的财货都是骗来的,甚至这点钱要打动这么多人明显不够用,所以本官断定你们肯定会失败!”

    李秉乾目光黯然道:“那又如何?我是皇族,不容两个女人欺负我皇族三十年!即便身死,也无愧于李氏先祖。”

    “好汉子,有种!”

    李逵很少夸人,但是李秉乾却受到了他的夸奖,但是他不是真心佩服,而是立刻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实力不够不要紧,需要选对了帮手,一样能梦想成真。”

    李秉乾刚从不惧生死的精神状态中缓过来,心头满是激荡。可当他看到李逵炙热的如同火焰一般的热情,顿时紧张起来,急忙反应过来:“我不需要帮手。”

    他猜不透李逵的心思。明明是个宋人,却给他一种上赶着要搀和西夏的事,你闲不闲啊!

    可是李逵却一脸向往,搓着双手,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道:“政变,多难得的机会,要是没赶上也就算了,可这不是赶上了吗,不掺和一脚,我睡不着。再说了你们西夏,梁氏当权也就罢了,还牝鸡司晨,是可忍孰不可忍!明明是寡妇,整日就知道打打杀杀,是个大老爷们都看不下去。就你这样的,看着一脸丧气相,注定是个事败身死的结局。所以,你需要我帮手!”

    聂石渠急忙拉着李逵劝解道:“姐夫,这等大事我们帮不上!”政变,即便是西夏要闹政变,他们怎么可能帮得上忙?

    他只想带着让李秉乾赊账出来的锦缎,送回去,希望能够填补端王府的损失。

    可李逵压根就没这打算。他中进士之后就有点放飞自我了,如今他连京城都要皇帝诏命才能回去,再说去西夏,挖几条堤坝这等小动作能是他的风格?

    主要是太闲了,而李逵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遇到西夏搞政变,他忍不住想要搀和!

 第512章 太后克星

    敌军要帮忙,这事说起来就让人觉得古怪。

    正常人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可李秉乾又找不出李逵故意要欺骗他的原因。

    更让他无语的是,为了给潜在合作者以信心,李逵拍着李秉乾的肩膀,很自信道:“放心,对付太后,我有经验。”

    可不是有经验嘛!

    要不然,他一个前程似锦的殿试第三名,堂堂的探花郎,在秘书省如此有前途的衙门里做官,怎么会灰溜溜地被赶到了西北?

    还不是这厮看不惯女人欺负女人,母子不能相认的惨剧吗?向太后将赵煦养在身边,却让朱太妃只能以母妃的身份觐见亲生儿子,见皇帝还要行礼,这等荒唐的事,李逵看着就闹心。加上他是个胆子大到无法无边的主,就咬牙做了!

    之后越闹越大,向太后不得不承认邢恕几个弄出来的假诏书是真的……

    李清臣、邢恕、章惇这些朝堂大佬,向太后拿他们真没什么办法,但是李逵就倒霉了。向太后的所有怒气就倾泄到了他的头上。

    而且李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大,想躲也没办法躲。当初向太后的寿宴上,要不是李逵关键时刻出头,邢恕等人的谋划或许就付之东流了。当然,李逵要说自己有对付太后的丰富经验,全天下,估计也没有第二个人敢说比他强。

    只是李秉乾奇怪,按照西夏的朝堂规矩,李逵这样的货色应该早死了啊!

    为何这厮活得好好的,被打发到了大宋西北边境,还要支持他这个西夏王爷造西夏梁太后的反?

    与李逵合作,对李秉乾来说,并不是一句‘有经验’就能接纳的,接纳李逵加入的条件不是李逵对付太后的经验有多丰富,而是他这个人的身份。如果李逵是党项人,李秉乾一点担心都没有,可以立刻接受李逵,并且委以重任。

    可李逵是宋人。

    这也不是问题,宋人在西夏做官的多了去了。西夏的实际控制区是唐朝在夏州设立的节度使控制区,不少汉人在当地居住繁衍生息。在西夏,汉人数量也不算少。汉人在西夏做官,也很普遍。就像是西夏的外戚梁氏,就是汉人。所以,李秉乾不嫌弃李逵的汉人身份,关键在李逵的另外一个身份——大宋文官。还是进士出身的精英官僚。

    西夏建国五十年,汉人在西夏朝堂做官的不计其数。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大宋进士出身的文官,会投靠西夏。

    可以说,李逵即便想要帮他发动政变,也是憋着坏,根本就想要让西夏好过。这才是李秉乾迟迟难以决断的原因。

    再说,仁多家族已经想好要投宋,可是仁多彦却并不愿意被李逵绑在战车上,他但心李逵一旦插手李秉乾发动的政变,仁多家族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就不得不大举迁移到宋朝。而这对仁多家族来说非常不利。更不利的是,李逵此举已经断绝了仁多家族和宋王朝要价的资本。

    看似李逵乱打一起,却有种一箭双雕的深谋远虑。

    一则,可以立刻让仁多家族投靠宋王朝,从而削弱西夏的实力,震慑西夏朝野。

    其次,可以通过政变挑动西夏皇族和后族的交战,扰乱西夏内政。当年大宋几十万人都没有达到的作战目的,却让李逵轻而易举的完成。明明是待价而沽,却在李逵手里成了棋子,仁多彦说什么也不答应。

    所以,他是最坚决要求李逵立刻处死李秉乾的人,而且态度坚决到甚至想要用人仁多家族的投靠为筹码。

    可惜,李逵对李秉乾好脸色,并不代表对仁多彦会有好脸色。

    这货本来就是李逵的俘虏,去了京城一圈之后,竟然成精了。不仅获得了官职,还比李逵的官职都大,好在没实权,李逵早就瞧他不顺眼。说话的语气可没有当初那么好说话了:“仁多彦,本官做事还轮不到你来评头论足。你爹既然说要投入我大宋,我不管枢密院许诺了你们父子什么好处,但是你们父子想什么风险都不担,就想将好处吞下去,别人我不管,在我这里,门都没有。”

    “李逵,你敢违抗枢密院的命令?”

    要不是打不过李逵,仁多彦真想要掐死眼前这蛮不讲理的黑厮,他们父子要是投靠了大宋,一旦进入将门,可要比折家风光多了,他爹仁多保忠至少也是个节度使的爵位。可是李逵一个小小的六品通判,却敢明着逼仁多保忠立刻起事?

    李逵不屑道:“有本事去京城告状啊!还有,你对西夏李氏比我熟悉,拟订一份有可能对西夏李氏忠心的名单出来,只要皇族和部落首领。”

    “我要是不写呢?”

    李逵笑了,露出惨白惨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