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429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29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接连的失败,而分崩离析。到时候,大王就是以守为攻的好机会。”

    李逵的建议绝对是如今最好的办法。

    留给李秉乾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打,一个是逃。

    硬打肯定是不成的,他也没有这份自信。

    逃是死路一条,与其横竖是死局,不如让李逵去试一试。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李秉乾有点担心,李逵要带走多少兵马。

    “两万?”

    李秉乾惊愕地看向李逵。两万人马就能击败十几万大军吗?

    可李逵似乎很有自信道:“两万足矣。”

    这份自信,或许感染了李秉乾,他对李逵郑重道:“李兄弟,只要我还有一兵一卒,绝不会让梁氏从北岸抽调兵力南下。”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逵要就没必要继续掰扯了。

    再说了,李秉乾如今的局面是逃不了,也不能逃。但李逵有机会的。难道他带着两万骑兵去硬碰硬梁氏在南岸的十几万大军,真要是打不过了,他不会跑吗?

    “大王放心,我必然不会让大王失望。”

    李秉乾感动了,拉着李逵道:“你我一路相扶,如今是患难见真情,只要我能成为西夏国主,将与弟共富贵。”

    李秉乾说的豪气万丈,李逵有点小心动。

    可惜,西夏太小了,存不住他的理想。

    抽调精兵的时候,没想到城内的士卒非但没有沮丧,反而非常踊跃的争抢六选一的名额。

    “大帅,让我跟着大帅去吧?”

    “愿为大帅效死!”

    说实在的,李逵走在军营之中,真的有点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在西夏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似乎李秉乾的号召力也不如他。

    时间紧促,一切从简。

    李逵选择时机很准,梁氏真的没想过给李秉乾逃跑的机会。李逵率两万大军离开王城不久,梁氏的大军就抵达了怀州城下。先锋斥候游弋在王城附近。怀州是兴庆府边上的大城,同时也可以和兴庆府在防御上成为倚角之势,共同守望。

    可面对强大的梁氏精锐,怀州抵挡了不到两天,就沦陷了。

    “只诛首恶,从者不杀!”

    怀州的沦陷,彻底让兴庆府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尤其是李秉乾,他就是梁氏口中的‘首恶’,是梁氏永远也不能赦免的叛徒。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李秉乾只能和当初的李元昊一样,胡乱许愿。

    把能分出去的城池,草场,田地都分了出去。将不能分出去的也分了不少。

    这期间,李逵也顺利渡河。他靠近卓罗军的韦州附近过河,大军过河之后,李逵找到了仁多部落的首领,仁多保忠。

    后者对这次的见面非常吃惊,他知道梁氏主力已经过河。但留在南岸的西夏军队还有十几万,李逵带着两万人马想要击败这十几万人,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是他又不得不佩服于李逵的勇气。

    这厮是个宋人,却作为了西夏国内的叛王,用两万人马去撞十几万大军的这堵墙。这是什么精神?

    仁多保忠说什么也理解不了,李逵这厮的想法。当然,他也担心,李逵找死的时候,拉着他一起去死。

    卓罗军有左右两军,分别在不同的地方驻守。仁多保忠指挥的是左军,也就是韦州方向的防御和进攻。

    面对李逵,他也很纠结,一方面,李逵算是他们父子将来在大宋朝堂上的引荐人,要是引荐人死了,他们在宋国的处境将很不妙。可要是不帮忙,将来万一李逵对此事怀恨在心,连引荐人都要在他父子头上踩一脚,相比日子将更为艰难。

    为此,仁多保忠迟疑之后,做出决定:“李大人,不如让犬子带领一军追随大人您看如何?”

    “不妥!”

    李逵的回答过于干脆,干脆的仁多保忠还以为李逵真要拉着仁多部落一起去攻打梁氏留在南岸地十几万大军。

    这还是主要仁多保忠这些年因为连年征战,部落损失很大。整个部落能征召的战士也不过一万多人。这点人面对十几万大军,还是不够看。

    可没想到的是,李逵根本就没有想要仁多保忠出兵的打算,反而诚恳道:“仁多大人,你归宋之后,陛下虽然没说,但一个节度使的官职,一州之地,是不会吝啬的。你要是带着人去的少了,难免会让人看轻。如今梁氏视线不在南岸,韦州又在鏖战。如果此时,你帅领部落归宋,将是最好的时机。不仅可以立下大功,还能顺利带着部落一起离开西夏。本官的意思很简单,仁多部落马上举旗归宋,如能帮着拿下韦州最好。要是没能拿下,也不强求。”

    李逵顿了顿,让仁多保忠思量其中的得失。

    像仁多保忠这样的人,早就是人精般的人物,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关键?

    思索李逵的要求,发现对仁多部落来说,确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即点头答应道:“就依大人来办。”

    “陆谦,我这里修书一份,你带着去给在环州的章龙图,章大人。”

    “尊令!”

    九月中,西夏大臣仁多保忠,率领五万多部族,围困韦州。

    不日,韦州破城。

    仁多保忠宣布,仁多部落归宋。

    这则消息要在平日,在西夏也激不起浪花来。可是如今的西夏,已经是分崩离析的状态,真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尤其是在南岸的大军,在消息传播之初就开始出现了逃兵。

    而这一切都是李逵所希望看到的,瞅着地图上的西夏黄河南岸,对一干手下道:“你们看这舆图上,那个城池最难打下来?”

    花柯驷撇撇嘴,浑不在意道:“谁都知道平西府是翔庆军驻地,精锐数万,如今又有大军驻扎,且收集了从夏州、银州、石州等地的粮草,乃南岸最为难攻的城池。别看我军有两万人马,就是多十倍的人马,想要拿下平西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逵的目光也盯着平西府。

    这是西夏境内少有的几个大城市之一,规模虽不及兴庆府,但无疑是整个西夏南岸物资的转运中心。

    同时,过河的梁氏大军也需要翔庆军不停的运送粮草。

    这时候,去碰平西府,似乎不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李逵却心动了起来。

    李逵带着一群贼兵一路攻,一路抢,把北岸弄得焦土遍地,如同蝗虫一般,过境之后,寸草不生。这也给过河的梁氏精锐带来了巨大的后勤补给上的麻烦。

    只要平西府沦陷,对于梁氏来说,不亚于胸口插了一刀。

    很快,花柯驷为之前的多嘴后悔了。他认为要是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平西府作为他们过河之后的首要目标。可李逵就不是个正常人,那块骨头硬,他就忍不住亮着大门牙要上去啃一口,平西府也是如此。

    李逵当机立断,下令:“花柯驷,本帅命你带三千兵马,即刻启程,攻打平西府。”

    “啊!”

    花柯驷脑袋摇晃了一阵,立刻瞪着眼珠子不满的叫嚷起来:“李逵你这是公报私仇!”

    “不听号令者……”

    花柯驷猛地打了个激灵,李逵说这话的次数不少,每次说,每次都有倒霉蛋人头落地。花柯驷可不想就这么死在李逵手里,太冤了。急忙抢在李逵之前,大声道:“大帅,我去!”

 第550章 梁家的废物

    为了安慰花柯驷,李逵拍着对方颇为抗拒的肩膀道:“小花,看好你呦!”

    这话说什么花柯驷是不会相信的,李逵这厮坏的很,明明想要自己去送死,却还要表现出一副很器重的样子。

    花柯驷知道自己年轻,但不代表他就一定傻。

    想要说两句好话,就让他去送死,门都没有。面对花柯驷的冷淡反应,可是李逵似乎并没有在意,反而接着鼓舞道:“花家世代镇守黑水城,面对百万辽国铁骑都从未退缩过。如今一个梁永能而已,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放心吧,我亲率领大军在你身后。”

    他很想告诉李逵,黑水军没有面对过大辽的百万大军。辽国对于黑水城根本就没什么兴趣。辽国的幅员辽阔,对于土地,辽国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追求。西夏的土地论肥沃,比不上辽国。论牧草,也不如辽国的辽阔。对于辽国来说,西夏就是一块梗在大宋和辽国中间的鸡肋。

    相比之下辽国更希望入主中原。可惜,辽国不是没有努力过,但都没有得逞。这才勉为其难的收下西夏这个附属国,作为对付大宋的一颗闲棋。

    黑水城北方是草场,都是辽国的土地。其他地方都是戈壁和沙漠,就一条河谷能种地,辽国怎么会看得上。几十年来,除了打仗,花柯驷在黑水城连一个辽国骑兵都没有见到过。可见,他们固守的城池,对于辽国来说有多么不重要了吧?

    花柯驷原本想着逃跑,后来觉得出工不出力也可以做。

    没想到李逵阴险到这个地步,总共才三千人,让他送死也就算了,还要带着一万七千人马督战。这厮的心比狼都黑。

    花柯驷觉得自己死定了,却听李逵豪放地大笑起来:“梁永能而已,废物一个,他只要敢出城,本大帅斩杀了他!”

    花柯驷这才明白,李逵并不是让自己去送死。当然了,面对数万大军,要是他连命都保不住,他心中笃定,李逵肯定会见死不救。可实际上,他不算是孤军奋战。只不过是他堂堂黑水军的少将军,竟然还给李逵这个汉人做棋子,这种感觉很不好。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大人,让这厮去,成吗?”

    “成不成的,也就听天由命吧?”

    李逵叹了口气,他不看好花柯驷。同时内心也略微有些烦躁。面对黄河南岸的党项大军,他发现,围点打援没条件,攻其不备没机会,就算是运动战,也不见得梁家人会上钩。想来想去,最后只能把视线落在了南岸兵力最强的梁永能身上。只有破了平西府的六万梁家主力,才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整个黄河南岸席卷。

    作为梁家人,梁永能人如其名,绝对的废物一个。

    就因为姓梁,却窃取高位,统领大军。这样的人,在军中的影响力是很低的。之所以能够统帅大军,正因为是外戚的身份。

    虽说梁永能控制的平西府是快硬骨头,李逵发现,只要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这西夏的天真有可能变了。

    甚至连已经过河,并对叛军行程绝对威慑的梁太后,都可能会因为梁永能的失败,聚拢的十多万大军,最后会分崩离析。

    看到了这个可能,李逵的心思就只有一个——打。

    军营内,准备出发的黑水军精锐之中,中年党项汉子对花柯驷不停的嘀咕着:“少将军,出征的时候,大帅一直嘱咐要和黑大帅搞好关系,可如今……”

    花柯驷能忍受部下们的这种无端的非议吗?

    他可是受害者,是被李逵陷害的苦主啊!可花柯驷也无可奈何,他似乎总是因为耿直的性格,欠揍的嘴,无形中得罪人。加上李逵对他颇有不满,成了他被李逵针对的局面。反正李逵不会承认他针对花柯驷,但黑水军之中有点心思的人都看出来了,自家少将军不被黑大帅待见。

    花柯驷怒道:“你们以为黑大帅是故意针对我们吗?”

    怀疑的眼神不是一两双,足以说明问题。

    花柯驷心头一阵绞痛,可是他却要装出自信满满的样子,对部下们道:“你们还不知道,这先锋官可是我好说歹说给争取来的,这要不是黑大帅的信任,你们以为我能抢来如此重要的军务吗?”

    “少将军您是说?”

    “没错,黑大帅信任我黑水军,才给了先锋的任务。”

    “少将军,那我们要好好谋划一阵,等见到了梁家的叛军,非要给黑大帅挣足了脸面。”

    “你们想要干什么?”

    说不慌,这是假的。花柯驷认准了,李逵这厮要祸害他,只是他没证据。可底下人的话,却让他有种被坑还傻乐的可爱。他不好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的,李逵这厮真的想要害死他啊!

    “少将军,我们要挫一挫梁氏的锐气,就算是只有一次,也要让梁氏叛军的锐气受损。”

    “你们说骑兵冲锋?”

    “没错,我军虽然人少,但都是精锐,加上从王城获取的铠甲和武器,有如此后手,我们值得冒险。”

    花柯驷无语了,他发现有时候,和手下们商量作战,绝对是个错误。他们会不着痕迹的,心情激动的往坑里蹦。

    连带着自己这个少将军,也无法逃避。

    花柯驷无奈,只好硬着头皮道:“诸位别想了,我们黑水军的任务是将梁氏主力骗出城,给黑大帅野战破敌创造机会,不是去以卵击石。”

    “可惜了!”

    “还是以大帅的谋划为重。”

    平西府,翔庆军驻地。

    城内堆积如山的物资,让梁永能一度一筹莫展。过河的船只严重不足。好在梁太后亲率的主力大军,已经攻破了静州,平西府不用绕道怀州附近给前线大军运送物资。

    可是谁能想得到,兴庆府周围的城池,已经被李秉乾洗劫一空,所有的粮草都需要后方的运送。

    好在打造的船只已经不少,这几日,运送物资越来越多。已经能够满足前线大军的需要。如今,所有梁家人都清楚,这是梁氏执政西夏的考验。能不能抗过去,对于梁氏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尽快将兴庆府打下来,将叛首李秉乾枭首,才能尽快平息西夏境内的叛乱。

    至于大宋?

    梁氏已经无心去管了。

    攻打大宋,原本是梁氏为了排除异己,培养自己势力的手段。而平息叛乱,对于梁氏来说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李秉乾是皇族,还是如今皇帝的叔叔。他的叛乱,会让李氏皇族不少人都加入进来,可以说剿灭了李秉乾的叛军,也就是清理皇族的一次手段。只要成功,梁氏取李氏而代之,化家为国,指日可待。唯一的变数就是,北岸的大军在什么时候破了王城,将李秉乾枭首示众。

    外戚,实力膨胀到了极致,只能走改朝换代的路子。要不然,就是全族覆灭的惨剧了。

    “大帅,不好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