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433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33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已经开始,李秉乾这里,士兵气势很高涨。

    但乌合之众太多,刚开始靠近城墙不久,就伤亡很大。开始登城的时候,人如同雪片一样从城头落下来。

    可巨大的兵力优势还是让他们获得了成功。

    仅仅不到两个时辰,第一个士兵登上了城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登上城头,静州破城不过是时间问题。

    费听多罗甚至激动的跪倒在李秉乾的跟前,声嘶力竭的喊道:“大王,您的谋划成了!”

    这话李秉乾压根就不信,他有过谋划吗?不能说没有,但之前的谋划,对如今的场面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他当初想依靠嵬名德源的国师威望,加上皇族身份,拉拢对梁氏不满的皇族,发动政变。可惜,嵬名德源一直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他有心无力。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李逵。

    也不能说是遇到了李逵,而是被李逵识破了身份,在延安府这破地方留下了案底。之后的路才变得越来越匪夷所思起来。

    给大佛贴金,获得嵬名德源的注意。

    在沙漠之中反杀国师嵬名德源,控制了护国寺,引诱黑水军。

    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仿佛开天辟地般在西夏迅速崛起,这种速度,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现在,他甚至看到了皇位已经非他莫属了。

    说不敢信,绝对是交情。对于费听多罗这个手下奴才,李秉乾还是有很多感慨的,一路走来,跟在自己身边的亲信之人,也就是他了:“起来吧,还没有破城,一切都很难说。”

    “不会的,大王,您才是大夏真正的主人,是大夏之气运,谁也夺不走您的气运。”费听多罗说话虽然断断续续,但语气却像是个神棍般,开口就天和地之类的,仿佛李秉乾的出现是西夏的大救星。可实际上,他是个灾星,如今西夏的国力损失,绝对超过任何一次在军事上的惨败。

    也不能说李秉乾是灾星,确切的说,李秉乾是将灾星西夏,才有了这场浩劫。

    城门打开的那一刻,叛军们顿时兴奋的嗷嗷大叫。

    潮水一般冲入城内,见人就杀,见财就抢。

    李逵在部下的簇拥之下,也进入了城池之中。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梁乙述死的地方。之前的爆炸虽然说明了梁乙述督造的大炮很成问题。但能爆炸,自然也能将弹丸发射出去。真要是等到西夏也制造大炮了,对李逵来说绝对是噩梦。

    身为大炮的发明者,他总该把西夏人的大炮给灭了吧?

    可都是实心弹丸,都是铁疙瘩,铜疙瘩做的炮管。这玩意要说技含量,真没有那么玄乎。关键的开花弹,李逵也不会。

    “是这里吗?”

    “大人,你嗅嗅着空气中的气味,还有被燎的黑黢黢的城墙,应该是这里,没错了。”庞万春指着周围的痕迹,对李逵保证道:“大人,小人一定将大炮的残骸给找出来。”

    “要快,要在党项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找到。”

    李逵嘱咐道:“这关乎着国运,就算是毁掉,也不能让党项人察觉。而且督造大炮的工匠也要灭口。”

    “是大人!”

    寻找打炮的碎片很费功夫,好在人手足够,很快就倒找了几件大的碎片。虽拼不起完整的大炮,但已经能看到了端倪。李逵看着地上一堆个头不算小的碎片,吃惊道:“这么大?”

    大是肯定的。

    只有够大,才有威力。

    可李逵拿起一片碎片的时候,脸色古怪不已,上面遍布的沙眼可见质量也不咋地。掂量出梁乙述督造的大炮的口径,还有材质。

    生铁。

    口径比碗口还要大。

    但是炮壁却很薄,几乎和李逵督造的大炮的炮口壁差不多厚度。这样的大炮,不炸膛才怪了。

    带回去是不可能的,李逵对庞万春下令道:“毁掉!”

    随后脸色轻松的对周围道:“咱们应该去瞅瞅删丹大王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城内的官衙内,叛军所有的将领几乎都来了。珊珊来迟的李逵在人群夹道欢迎之中,走到了李秉乾的身边问:“大王,什么情况?”

    “她不想死!”

    李秉乾很惆怅,要是自己到了这个份上,早就自杀了。因为活着要比死更难。

    李逵蛊惑道:“那您帮帮她呀!”

    别人不敢劝李秉乾,但李逵不在乎。他又不是西夏人,他可是宋臣。当然动手肯定不可能,李逵动手杀了小梁太后,那性质就变了。外人杀了西夏太后,这就变成了国仇。对付小梁太后,对于李秉乾来说选择余地很小,杀了她,睡了她,两者选其一。

    小梁太后毕竟是李秉乾的皇嫂,所有人都希望小梁太后死了才好。不仅仅小梁太后要死,皇帝也必须死。只有这样,才符合所有叛军首领瓜分朝堂的预期。要是留着小梁太后,对大伙儿太不利了。

    可问题是,对小梁太后下手,谁也不敢。

    弑君的恶名,没有人敢沾染。

    看到李逵的那一刻,米擒光等人眼前一亮,黑大帅是个不错的人选。功高权重,而且下手重,旦夕之间就能超度了太后。

    可李逵一开口却让大伙儿都失望了,他竟然鼓动李秉乾去杀小梁太后。

    李秉乾也明知自己躲不过去,可问题是,真的要经他手吗?

    他长叹道:“他毕竟是家兄之妻,于情于理该留有体面。”

    米擒光是个粗人,他瓮声瓮气的问:“大王,啥意思?”

    李逵撇嘴道:“留全尸。”

    米擒光缩了缩脑袋,觉得自己问的有点多余,他有点不敢问下去了。要是让他帮忙,他该怎么办?弑君之臣,即便是功臣,也大概率没有好结果。别说这帮人一个个都在梁氏当政的时候不得志,可都是聪明人,竟然一个愣头青都没有。

    这也合乎情理,要是愣头青,早就被梁氏给清理了。

    李逵见僵持着要天黑,干脆对李秉乾躬身作揖道:“请大王决断。”

    “可是,万一她挠我怎么办?”李秉乾说了个连他都觉得荒唐的理由。

    没想到,李逵却是心急手快之人,伸手探出去,捞住根腰带扯了下来。扭头才发现,花柯驷一脸悲愤的怒视着他,却不敢说一句。花柯驷为自己看热闹站的太近而后悔不已,双手提着松松垮垮的铠甲,嘴唇唏嘘着想要破口大骂。可是当他看到是李逵的那一刻,果断选择了闭嘴。

    李秉乾拿着手中的腰带,要是用腰带绑住了梁太后的手脚,自己下手应该会轻松很多。咬了咬牙,又有人进献了武器,一根皮鞭。别多想,将军们都有战马,皮鞭不但能整肃军纪,还能驱赶战马,是将军出门必备的装备。关键的时候,也能做凶器。李逵歪着脑袋,看着李秉乾消失的背影,心说:只要在凑齐一样道具,就能完成一套神奇的组合。

    费听多罗是李秉乾的奴才,自告奋勇赶着进入正房。

    跨入屋子之后,很奇怪的声音出来,是个听着声音娇媚,带着惊怒的年轻女人。

    李逵在外头大喊了一句:“送太后上路!”

    众人也不嫌事大的高呼:“送太后,上路!”

    “李秉乾,哀家是你皇嫂!”

    “费听,按住她的脚。”

    “别乱过来。”

    “你这个禽兽!”

    ……

    站在门外的诸位叛军首领一个个蹙眉不已,好像屋子里不像是杀人的动静啊!

    腐朽且糜烂的气息,萦绕在众人的心绪之间。

 第554章 金玉良言

    一口气,李秉乾将最大的政敌和隐患都斩除,这对于李秉乾来说,是扫清了他登基成为西夏国主的最后一道屏障。

    按理说,他应该高兴,可最近见过李秉乾的西夏重臣们发现,他们的国主似乎并不高兴。不仅脸上没有任何笑模样,也没有得意的表情,反而经常陷入忧虑的烦恼之中,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知道的人不多。

    费听多罗毕竟是李秉乾身边之人,他能感受到李秉乾身上的那种不安并非是因为要当国主,要登基了的不安。

    而是有更深的原因。

    费听多罗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够劝解他主子的话,无疑这个人就是李逵。好在他不知道当初李逵欺负李秉乾的场面,要不然这位对李秉乾忠心耿耿的奴仆,非找李逵拼命不成。

    兴庆府,大元帅府。

    李逵的手下们正忙碌着,准备离开。

    府邸的仆人们,尤其是李秉乾送来的几十个西夏美女们一脸的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好费听多罗拜访,这才停止了打包走人的打算。

    “大元帅!”

    “老费,你不准备忙着给你家王爷准备登基大典,来我这地方干嘛?”

    李逵不太情愿地接见了费听多罗,后者面带苦涩,对李逵抱歉的笑了笑,让进了厅堂摒退周围之后,这才开口道:“王爷的情绪不太对劲,似乎很彷徨。在这满朝文武之中,王爷对大元帅最信任,老奴还请看在大元帅扶持我家主子到了如今的份上,帮忙去劝解一番。”

    李逵摸着下巴,眼神不怀好意的盯着费听多罗。

    “这个嘛……”李逵琢磨了一阵,随后低声对费听多罗道:“辽国没有来人?”

    “辽国?”

    费听多罗立刻摇头道:“没有,我家大王当初就答应了,以后奉大宋为主,再也不会有二心,怎么可能和辽国之间不清不楚?”

    这种鬼话,李逵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

    “行,我去进宫看看。”

    李元昊虽然在两次贺兰山之战之中都大败了辽国,但实际上,双方的兵力绝对不对等。西夏用五十万兵力对抗辽国十万大军。还都是险胜,这其中的差距,让西夏上下都为之胆寒。所以,即便西夏建国了,但最后西夏还是奉辽国为主。李元昊也娶了辽国公主。当然,公主远嫁都活不长,这似乎变成了一个魔咒。

    西夏的国王登基之后,会上报给辽国,然后辽国会给予赐封。

    实际上,西夏已经成了辽国的属国。

    李秉乾虽然已经控制了西夏的内部,即便有忠于梁氏的叛军,在绝对实力之下,也不会坚持太久。可万一,辽国不承认李秉乾的国主身份,除非李秉乾放弃国主,重新在西夏远一个辽国满意的西夏国主,要不然就只有战争一条路了。

    可真要发动战争的话,此时的西夏还是对手吗?

    李逵来到皇宫,看着处处和大宋有着异曲同工的建筑风格,静静的等待着李秉乾的召见。

    他不怕李秉乾对他下毒手。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李秉乾如今的手段,要拉拢跟着他一起兵变的将军,这时候要是对李逵不利,即便揭露了李逵的宋人身份,也会让君臣离心离德。

    “大王!”

    “李兄弟。”李秉乾对李逵道:“还是准备走吗?”

    “我留在西夏已经没有意义了,再说了,大王登基之后应该是分封群臣的时候,我总不能在西夏做左相吧?”李逵笑呵呵道。

    他的功劳太大,就算李逵留在西夏,李秉乾要是处置不好李逵的封赏,很容易引起从龙之臣们的担忧。

    所以,李秉乾对李逵的情绪也非常微妙。

    因为李逵这厮别看喊他‘大王’似乎给足了他面子,可实际上,李秉乾知道李逵从来都没有对他有过该有的敬意。李逵留在西夏,对他来说绝对弊大于利。但为了安抚其他有功之臣,李逵必须要笼络,至少姿态上要做足。

    在听到李逵要离开的消息,李秉乾是松了一口气的。

    李逵是个不太愿意掩饰自己性格的人,说话自然是直来直去,询问道:“老费看到大王心情不佳,想要劝导,却不知从何劝导,这才请了我来。大王不会是因为杀人,而心绪不宁吧?”

    这倒没有。

    李秉乾嘴角唏嘘了一阵,说起来,勒死皇嫂和侄子,对他来说不仅是扫清了通过国主的最后道路,还将压在自己肩头多年的压力都倾泄了出去,不仅没有心绪不宁,反而颇为轻松。只是人死前的面相颇为丑陋,让他有时候会做噩梦的时候惊醒。

    但做皇帝的,都是孤家寡人,做噩梦不是很正常的吗?

    李秉乾摇摇头,缓慢道:“为兄是在为大夏的未来而担忧。如今大夏境内的梁氏残余不足为虑,可是为兄知道,西夏如果不能做到对大宋和大辽的满意,西夏的未来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地步。举步维艰已经算是好的,覆灭也在旦夕之间。”

    这话李逵就不太好接了,毕竟辽国?

    他没有去过,也不知道辽国有多强大。

    至于大宋对西夏的态度,李逵也说不上来。如果说获取横山仅仅是大宋的第一步,覆灭西夏才是大宋的最终目的,这也说得过去。

    毕竟赵煦年轻,他恐怕真不会姑息放任西夏一直阻挡在大宋的西北,耗费大宋无穷无尽的军费。

    可这得大宋的朝堂上重臣才能商议,李逵不过是个延安府通判,他哪里有资格去揣摩大宋对西夏的战略目的?

    李逵支支吾吾道:“大王为难外臣了,我不过是大宋边塞的六品文官。在国家大事面前,说是小吏也不为过,有何资格去平乱大宋对西夏的态度?不过大王也不用着急,等到大王登基之后,大宋自然会派遣使臣来西夏,到时候大王自然能够得知大宋对西夏的态度了。”

    “不用等了,你就是。”李秉乾指着李逵道。

    李逵愕然,大为不解的看向了李秉乾,后者从屁股底下摸出一册国书,对李逵挤眉弄眼道:“贤弟真是真人不露相,你可是堂堂大宋使团的副使,完全有资格谈论大宋和西夏的关系。”

    李逵吃惊的指着自己的鼻子,对李秉乾道:“大王莫开玩笑,我是大宋使团的副使,为何我不知道兴庆府什么时候冒出了个大宋使团?”

    “兴庆府还没有大宋使团,大宋的使团还在宋国境内,但你大宋的使团副使的身份也已经定下来了。孤王即便骗你,你觉得大宋的国书还会来骗你吗?”

    说话间,李秉乾将大宋送到西夏的国书递给了李逵。

    李逵一幕十行,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就看完了国书。字没问题,很像秘书省出来的字体。秘书省算是李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