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461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61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延安府要成为西北的富庶之地,而一手打造延安府奇迹的李逵没等一年的赋税结算,就离开,这份功劳就打了折扣。

    这时候让李逵离开,于情于理都不太好开口。要是安焘不多给点好处,李逵肯走吗?

    带着这份忧虑,安焘渡过了黄河,朝着鄜延路而去。

    他没有直接赶到延安府,就怕到时候李逵闹情绪,在西夏的时候,他就知道李逵这小子脾气犟的很,万一真要是顶起来,死命不从,反倒是自己做了恶人。

    安焘直接带着仪仗去了鄜州,老朋友范纯仁在鄜延路做宣抚使,他就只当是路过见见老朋友。另外,范纯仁和苏家兄弟关系很好,连带着算是李逵的长辈,带上老范一起去,也算是加了一道保险。

    范纯仁对安焘的到来很诧异,可他老人家看到安焘的仪仗,顿时心情有点酸了。

    仪同三司开府而已。

    老夫当年的阵仗比这阔多了。

    “质夫兄。”

    “厚卿老弟,什么风把你给刮来了?”

    安焘没料到范纯仁说话不善,似乎夹枪带棒的生冷,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仪仗,心说:“老范不会是小心眼了吧?”

    但安焘有办法,他带了礼物过来。一头在城外路边购买,已经宰杀好的羊。放到了范纯仁的面前,指着木板上的整只宰杀好的羊对范纯仁道:“质夫兄,小弟备好了酒菜,来找兄长喝酒来了。”

    “喝酒?”范纯仁略微迟疑道:“家里只有醋没有酒。”

    “酒我也备好了。”

    范纯仁当即笑呵呵的忙点头道:“这怎么好意思。原本贤弟远道而来,应该是为兄张罗给贤弟接风洗尘,为兄受之有愧啊!”

    “羊都杀了,不吃就坏了。”

    “那就吃羊肉?”

    “对,吃羊肉。”

    这话说的,太有水平。按照范纯仁的习惯,这天下的食物,就没有放坏的道理。至于为什么安焘不买下活羊带来?

    因为只要送了范纯仁,这位绝对不会杀羊来招待安焘。反而会将羊养起来,然后用他家的粗茶淡饭来招待安焘。别家的粗茶淡饭,这是客气话。可范家,是真的让人难以下咽的粗茶淡饭。这是老范家的传统,安焘也无力改变。

    酒足饭饱之后,范老大高了,喝高兴了,也喝高了。

    安涛酒量很好,反倒是范纯仁平日里根本就舍不得喝酒。喝没多少,就憨态可掬的不停地笑。他及时将自己的难处跟范纯仁说了出来,皇帝派他去收复河湟之地,但是眼下没有可用的人,物资也不够。

    范纯仁瞪眼朗朗道:“兄弟的事,就是为兄的事,你没办法,找为兄就对了。”

    拍着胸脯对安焘保证道:“鄜延路但凡有的,甭管是人和物,只要你老弟看上的,统统拿走。”

    安焘就是等着老范这句话。

    翌日。

    范纯仁摸着有点晕沉沉的脑袋,对儿子道:“正思,昨天你爹我做梦喝酒了,吃的是烤羊,一整只,可惜没带你去……”

    范正思扶着老爹起床,一时间不该怎么回答老爹。您老喝糊涂了,是没带我去参加酒宴,可是酒宴是在咱家办的啊!

    “爹昨天是在家里办的酒宴,您忘了?”

    范纯仁这才恍然,张开嘴久久没有闭上,良久才回想起来昨日的酒宴,客人是安焘。这小子有眼力见,带着整只羊和上好的汾酒来请他。只不过酒宴上似乎说了很多话,他却一句都没记起来,紧张的问儿子:“我儿,昨日你父我没有说错话吧?”

    “骂陛下了……”

    范纯仁想了想,是有这么回事,但是他不紧张,呵呵笑道:“这不算个事。”

    大宋文官骂皇帝,太正常不过了。

    范正思继续提醒道:“父亲你都忘记了?”

    范纯仁呵呵笑道:“可不都忘记了吗?”

    “父亲昨日和安学士一起饮酒,听说安学士是身负皇命而来,您老拉着安学士的就说,只要安学士看上的,鄜延路有的,他都可以带走。”

    “等等,你爹没老糊涂啊!这话怎么会说出口。”

    范纯仁捂着脸,感觉要糟糕,想了想,对小儿子范正思道:“儿啊!你觉得我要是这时候生病,是否来得及?”

    范正思突然愣住了,回头看了一眼门口,对他爹无奈道:“安学士都在门口。”说话间努嘴对他老爹打眼色。

    范纯仁这才看到安焘一张黑脸站在门口,安焘庆幸自己多长了个心眼,要不然范纯仁肯定要翻脸不认。范纯仁看到安焘的那一刻,昨日发生的事他全想起来了。皇帝要收服河湟之地,然后安焘被点了帅。而安焘不会打仗,决定找个帮手。

    而鄜延路有谁能入安焘地眼?

    还不就是李逵吗?

    说起李逵,他可舍不得,李逵身为晚辈,还是豪横的晚辈。每个月送两头羊孝敬他,可他却吃了安焘一顿羊肉,就要把羊群送走。这让他怎么舍得?这买卖,亏到姥姥家了。

    再说了,李逵如今在延安府的生意越来越大,火油李逵没想要独霸,京城的曹家、庞家都派遣管事来了。要是继续开发下去,延安府将彻底摆脱穷困的面貌,成为大宋最为富庶的州之一。虽说这功劳最后分起来不是李逵一个人的,周元这个知府也有份,就连种建中这个推官也会分到不少。

    可李逵的功劳是最大的,这毋庸置疑。

    让李逵放弃唾手可得的政绩,跟着安焘去收服河湟之地。这不是让他做恶人吗?

    范纯仁当即气地抚掌长叹:“亏大发了!”

    安焘有求于范纯仁,当即表示,李逵给的孝敬,算在他头上。不就是一个月两只羊吗?这钱他安焘出了。

    可范纯仁却不满意,道:“李逵小子给我送礼,这是孝敬我老头子。你送我羊,算什么?”

    安焘不敢搭话,这话要是说了,他凭空矮一辈。

    两人在车上大眼瞪小眼,一个是用计谋让范纯仁百口莫辩,一个是哀叹,自己竟然被一段美食给俘虏了。尤其是安焘这厮竟然给他用计,这让范纯仁非常不忿。

    延安府府城,肤施。

    周元携延安府大小官员,拜见了安焘。

    落座之后,安焘遣散了不相干的人,留下李逵,而李逵似乎明白了安焘的来意,故意拉着种建中不让走。安焘不在乎一个小小的种建中,就直接开口道:“李逵,老夫是没办法了,带兵打仗非老夫之能。如今,老夫能指望得上的也就是你了。可惜,今年延安府的考评多半是上上,让你此时离开,你损失不小。当然,老夫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这样,你助我拿下河湟之地,我帮你运作中书舍人如何?”

    边上的种建中嫉妒的眼珠子都快喷血了!

    这还是人话吗?

    运作中书舍人?这可是中书省的正四品高官,中书省三把手,他李逵凭什么如此命好?朝堂有人,真香,他恨不得也给安老大跪了,他不要中书舍人,给个五品少卿的京官,他就愿给安老大卖命。就怕人家看不上自己,愁啊!

 第586章 自荐

    中书舍人啊!

    李逵竟然没有爽快答应?

    种建中恨不得上去扼住李逵的脖子,掐死这货。

    朝中有人好做官。

    这句话几乎在官场是金科玉律,种建中为什么被蔡京说撸就撸了?还是没有靠山啊!他目光如火般看向安焘,仿佛安焘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指着一条金光大道的指路明灯。他恨不得拜在安焘门下做走狗,只要安焘给骨头的时候,不要比给李逵的太小就行了。

    官和官是不一样的。

    文官和文官也是不一样的。

    在地方上做官,那是牧民官,可是在京城做官就不一样了,这叫国之栋梁。京官的显赫,在地方官眼里,只有巴结的份。

    种建中这辈子都在地方官上转悠,他距离京城最近的做官经历是担任庄宅使。这个官职就不说品级了,太小,没脸往外说。就说是管的事,也都没脸往外说,设立在京城的庄宅使管理朝廷的庄田及碾常③〉辍⒉嗽啊⒊捣坏榷脊樗堋

    这是他距离京官最近的时候。

    可这不是个正经的官职,主要是庄宅使基本上都是宦官担任,很少会让文官去做。一般情况就是宦官和荫补官去做这个官。

    他之所以做了庄宅使,是触怒了上官。要说庄宅使是京官,没错,这官是在京城做。可管菜地的官,他还有脸说出去?

    想起自己悲催的仕途,种建中看向了安焘,顿时有种让他上下通透的明悟,他这么多年瞎折腾,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个强大的靠山吗?

    要说李逵的靠山是苏轼,别看玩笑了,苏轼连自己的保全不住,还能给李逵庇护?

    至于苏辙?

    种建中清楚,这位虽说是朝堂大佬,但如今的情况也不好,根本就无法给李逵足够强大的支持。他脑补很多,就是没想到李逵和皇帝的关系。却发现李逵在枢密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肯定是李老大枢密使李清臣,还有安老大同知枢密院安焘两位大佬的支持。李清臣是李逵这一科的主考官,必然是座师,提携李逵也说得过去。至于安焘,他觉得另有原因,就是自己猜不到。

    他琢磨着,自己要是有这样根基的朝堂大佬支持,还能去给皇帝管菜地吗?

    想到这里,他狠下心来,觉得自己趁着机会,为何不改行呢?文官虽好,可是他也发现自己混不下去了。年轻的时候,他想要做文官,家族不是没有反对过。毕竟种家在军队中影响力不小,但是放在文官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祖上虽有大儒,但却没有出色的门生故旧,连个帮衬都没有。

    他又想起了李逵之前跟他说的,文官统兵,做的还是文官,就是带兵打仗而已。他可以假装信了,干脆去试一试。他又不是什么想着做枢密使之类的高官。就算当武将不成,回来做个五品的知州总该没问题吧?

    当年的王韶,不也是文官做了武职,但他还是文官,就是上战场的时候,把武将的事抢过来而已。

    这位大佬最后也做了枢密副使,拜观文殿学士,还有韩琦,章惇,都有过带兵的经历。他们能做,为何自己还在小小的推官上纠结?

    他的文官经历也不是白给的,就算是位列朝堂,也不会步狄青的后尘。

    想到此处,种建中站起来,对安焘拱手道:“下官有报效朝廷之心,如今秦凤路为难,下官五内俱焚,愿为学士鞍前马后驱使。”

    说完,就埋下脑袋,脸膛红地发烫起来。

    他这辈子就没有说过这么没气节的话。

    就连安焘就愣住了,他扭头看李逵和范纯仁,没等李逵开口,范纯仁却急匆匆的给种建中吹嘘起来:“厚卿老弟,你有所不知,建中虽是延安府推官,可他因上书陛下,触怒蔡京,才从提举常平使上被贬了下来。之前还是秦凤路的官员,加之还是关中籍,对于秦凤路,乃至整个西北都非常熟悉。你要攻略河湟之地,他可以成为你左膀右臂。“

    “老弟,你大概不清楚,彞叔还有一个身份,可是云溪先生后人,大将种世衡之孙,种谔是他大伯。”

    安焘如今最渴求的就是将才。

    一听是种世衡和种谔的后人,顿时来了兴趣。他正视种师道,模样比李逵差点,这是按照武将的相貌来评断。但也是身高臂长,两膀孔武有力的骨架,加上名将之后的光环,还有文官的经历,让他收获了不少好感。

    但他也疑惑,种世衡家的子弟,怎么就做文官了?

    随即脑补到了一个可能,应该是中进士了,就是不知道是那一科的。安焘和颜悦色的对种建中询问道:“不知彞叔是哪科的进士?”

    “这个……”种建中的脸色僵住了,他发现混在文官之中,就是个天大的错误。当年他想要当文官的时候,还受到家中兄弟长辈的劝解。可是他就想要做文官,义无反顾的坚持,才磕磕绊绊走到了如今。

    范纯仁见状,心说要坏事。急忙解释道:“彞叔是文选官。但幼年就拜在名士张载门下,文采斐然,气宇不凡,不比寻常进士差多少。”

    相比进士,文选官就差老远了。恩荫候补官员,需要通过考试才能授官。武将和文官都一样,但是这样的考试都很简单,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淘汰,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说种建采斐然,不弱于进士这话,连范纯仁都不信。可是种世衡和范家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当年种世衡正因为被范仲淹看重,才委以重任。可以说,范仲淹才是种家将门的最大恩主。种世衡是种建中的祖父,可以说范纯仁是种建中的恩主兼长辈。

    “既然质夫兄举荐,必然不凡。”安焘虽这么说,可是对种建中的眼神却冷淡了下去。说这话,并非是对种建中的认可,反而是给范纯仁面子似的。

    种建中心头猛地一顿,他都准备走武将路线了,还被问那一科的进士,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有没有天理?

    其实也不怨安焘,前有王韶的珠玉在前,那位可是文能进士及第,武能上马冲杀的主。安焘还以为种建中是王韶一类的文武全才。不同于李逵,李逵属于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却总是让人看着生气的懒散小子。毕竟寻常不夸人的章惇都夸奖过李逵,这在性格目空一起的章惇来说,是破天荒的一次。

    别看李逵懒散,可是魏晋名士不都是这德行吗?

    尤其是安焘知道李逵的诗词功夫了得,在西夏糊弄小王爷的诗词,哪一首都是精品,可以传唱的那一类。

    可是李逵呢?

    用一首精品诗词,换了匹汗血宝马。当然,汗血宝马也很香,可比得上名扬天下来的香吗?

    心太大,根本就不在乎,尤其是李逵也不是没有诗词流传,虽不多,还都不错。就是这份不上进的心思,更笃定了安焘对李逵的评价,名士,妥妥的。

    他哪里知道,李逵不愿意以诗词出名而已。

    种建中连个进士身份都没有,自然被安焘冷落。他再次对李逵发起权权交易:“人杰,中书舍人已经不错了,你这年纪,如此高官已经非常碍眼了,再高,就算是老夫愿意,陛下也不会同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