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29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29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要不我们去铁匠铺将兵刃赎回来吧!”

    ……

    等到两兄弟赶到刘府的时候,阮小五已经将朱氏兄弟的遭遇禀告给了李逵听。

    李逵用人,也不能光看乡里乡亲。再说,李云看人也不准,总要让人去打听打听。阮小五就去李家在沂州的店铺之中,找人去询问了一番。

    情况尚可,没有大恶。似乎也挺讲义气。

    等到朱氏兄弟来到刘府,管事通报之后,李逵开始琢磨起来,是否得给朱氏兄弟一份正式的俸禄?

    大宋的财政很有计划,元丰以前是三司使的度司在年初定下一年的财政支出,然后通过往年的收税情况,判定必须要支出的钱款,最后上报皇帝审核。

    元丰以后,三司使的权力收归户部。

    而元丰以前,三司使包括三个衙门,盐铁监、度支司、户部。

    改制之后,户部尚书收取了三司使的权力,成为了朝堂上最为重要部门之一。甚至一度有超过吏部的迹象。唯一欠缺的是,吏部尚书的待遇要比户部尚书好一点,吏部尚书授金紫光禄大夫,而其他的尚书只能授银青光禄大夫。

    兵统局设立的时间有点问题,是在年末,近年初。

    这就是说,这个衙门在设立之初,当年的拨款就别指望了,根本就没有。

    而第二年的拨款,向户部申请预算的时间过了,度司早就将明年的用度上报给了皇帝。也就说,明年的预算中也没有兵统局的份。当然事情也不可能这么做,要不然李逵肯定得炸锅。都事堂收拢了各个衙门用剩下的钱财,然后像是打发叫花子一样给了李逵。

    这点钱,想要修缮衙门的钱都不够,更不要说招揽人手了。

    之前,倒是无所谓。

    偌大的兵事调查统计局就他一个主官,还有被李逵骗来的宰相公子章授,他俩一个在户部领俸禄,打发家中的管事去领取就行了。一个根本就不在乎俸禄,是为了脱离老爹章惇的阴影,实现人生理想,钱不钱的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事做。

    以至于,他们两个朝廷命官很神奇的根本就没想先到要给手下发俸禄这种事。

    即便蔡京被哄骗来了京城,这位也是不在乎俸禄的人,蔡京擅长写招牌。京城不少招牌都是他写的,润笔费也很可观。

    当然,蔡京也会见缝插针的给自己捞好处,这位是从来不会吃亏的主。

    “给大老爷请安。”

    朱氏兄弟给李逵请安之后,朱富将阮小五早上给他的钱袋还给了阮小五。抱歉道:“小五哥,用去了十五贯,改日我们兄弟还你。”

    阮小五也不是打鱼人家的穷小子了,才十五贯,他真没在心上,浑不在意道:“你我兄弟,就不要客气了。”

    “不客气,真不客气。”朱贵讨好的笑着。

    然后兄弟俩眼巴巴的看向了李逵,李逵心知肚明。这俩货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恐怕就等着他给发俸禄。

    大宋的官员,京官,六品以上去户部领俸禄。六品以下,衙门里就能领取。

    兵统局筹备至今,根本就没有发俸禄这一说法。

    尤其是钱从哪而来?

    李逵总不能做了这个破局座,就得往里贴钱吧?

    他倒是不在乎这三瓜两枣的,可是公私不分,是官场大忌。李逵不能明知道如此,还去落人口舌。李逵对阮小五道:“去账上给他们领取一百贯银子回来,算是本官送他们的。以后俸禄,等回到京城造册之后,按月发放。”

    “谢二哥赏!”

    朱氏兄弟喜上眉梢,没想到才跟李逵做事第一天,就能得一笔横财。

    但是李逵却琢磨着,得开源。

    他打量了一阵朱贵,突然问:“朱贵,你擅长什么?”

    “小人擅长打探消息,走访各处。主要是小人会一些其他地方的俚语方言,很容易蒙混。而且小人经过半年多的闯荡江湖,去过京东东路不少山寨,知道贼人消息。”朱贵恭敬道。

    李逵突然心头有了想法,含笑道:“很好,本官现在命令你去打探燕顺老巢的消息,你意下如何?”

    朱贵不解,但还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大人放心,小人一定给大人办妥。只是打探消息之后怎么办?”

    “攻打其老巢,浇灭这股匪类。”李逵解释:“朱贵,咱们这个衙门担负着大宋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考核各地禁军的实力。如何判定禁军的实力如何?打仗不太可能,只能用最容易的剿匪来试试看。你的任务就是,将各地的山寨情况都摸清楚,然后等待禁军过来戡乱。既平定了山贼土匪,又惩戒的恶徒,弘扬我大宋军威。”

    “二哥……这不是您以前做的买卖吗?”

    朱贵艰难的吞了口唾沫,这话听着怎么就那面熟悉。当初李逵强吃牛背山的山贼,也不是用了个惩恶扬善的幌子吗?

    随之而来的是,朱贵开始为自己的小命担忧起来。

    要是让人知道了他出卖了整个绿林,他会成为绿林公敌的,出门就暗杀的那种。

    李逵的大手突兀的拍在了朱贵的肩膀上,语气极其蛊惑道:“朱贵,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本官不是吝啬的人。剿灭山贼的缴获,咱们衙门和禁军对半分,要是你的消息可靠,你可以提半成的奖励。”

    半成虽然听着不多,可是整个山寨的财货啊!

    尤其李逵对他低声道:“本官当初灭牛背山的时候,财物和首级,各种收入将近五万贯。光金银丝绸钱财就快三万贯了。”

    朱贵的眼珠子都直了,五万贯,别说五万贯了,就算是三万贯,提成是半成,他一个人就能分到一千五百贯。

    这等好买卖,他还用去琢磨?

    朱贵当即跪地起誓,对李逵信誓旦旦道:“大人,小人保证给大人打听出详备的消息,如若不然,提头来见。”

    李逵对朱贵的决心很满意,精神振奋的大手一挥,勉励道:“去吧,注意安全。让朱富在清风寨接应,你们的腰牌去了青州给知州看后,他应该会清楚你们的身份。第一次做事,本官会随后赶来。”

    “大人,小人去了!”

    李逵目送两兄弟离开,低声道:“都是实诚人啊!”

 第664章 公报私仇

    “派人将本官的帖子送齐州宣抚使衙门,请求协助。”

    “派人将本官的行程转青州知州。”

    “八百里快马送中书省,报备!”

    “八百里快马送枢密院,报备!”

    “小五,去请三姐夫来。”

    ……

    李逵既然准备要去青州,必然需要一些准备。不同于当初他单枪匹马,最多也就是带着李全和李云去‘发财’,这次是公务出行。属于中书省派人来审核地方,同时还有枢密院的公务。要是他突然出现在青州,必然会引起恐慌。

    甚至会引起青州知州的怨恨。

    啥意思?

    搞我?

    大宋不兴搞突然袭击,这不符合官场的制度。被弹劾的话,就不美了。李逵在边塞做事随心所欲,那是因为在西北,根本就不需要报备。党项人打过来了,等到请示回来,人都死光了。而在京东东路,这样做肯定会闹出大乱子的,于是他选择了按规矩做。

    余下的几天时间里,李逵只需要等待即可。

    京城,都事堂和枢密院,章惇突然被李逵的一份公文给吓住了。

    谁也看不顺眼谁的章惇和李清臣不得不碰面,两人都私下里琢磨了一阵,很尴尬的是,他们谁也没有看出李逵的路数。

    不是说好了去省亲吗?

    为什么刚过完年,就不消停。

    不消停也就罢了,兵统局如今的首要任务好像是革新冶铁工艺,铸造熟铁大炮。取代造价昂贵的青铜大炮。

    这才是首要之务,可李逵突然要搞京东东路的军备,这让李清臣百思不得其解,他琢磨着章惇的儿子章授跟着李逵混,多半是得到了一些消息。这才匆匆赶来询问:“章相,禁军之事,关系大宋根基,为何你要动手,不告知本官?”

    章惇也是满脸疑惑,他自从接到快马送来的军情,还以为要打仗了。可看后,有觉得枢密院肯定瞒着自己搞小动作。好绕开自己,反正枢密院很不爽都事堂插手禁军的事。

    章惇带着嘲讽地表情,仿佛看一出好戏,还知道了结果似的,轻慢道:“李枢密,你可是李逵的座师,他原本好好的回老家省亲,为何突然要搞这一出,别告诉我你也不知道?”

    “我该知道什么?你不是不清楚,我和李逵虽有师徒的名分,不过是朝廷恩典而已。他考中进士,是他有才,和我没太大的关系。”

    李清臣沉默良久,爆发了。李逵这货出门做事,什么时候给自己说过啊!

    别看他们俩是师生关系,这是没办法的事,李清臣是绍圣元年的大宗师,是主考官。名义上,绍圣元年出来的进士,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他的学生。

    要是在皇城碰上,李逵自然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声:“老师!”

    可实际上,李清臣连李逵的一条老腊肉都没吃上过。倒不是说李清臣堂堂枢密使,一品大员,真嘴馋这点吃的东西。而是说明李清臣和李逵的关系很普通。更不要说李逵写信给李清臣了,李逵从来没有想过要维护这份师生情谊。

    别说李清臣了,就是苏辙和李逵的关系,也很普通。

    京城官员之中,除了太师刘葆晟和李逵,这是翁婿,自然不一样。只有苏颂老爷子和李逵是忘年交,可苏颂养老去了。虽还有个太乙宫使的荣誉官职,可这个官职不过是朝廷给有功之臣告老之后的褒奖而已。

    老头如今玩机械玩的火热,根本没心思搭理朝政。

    唯独李逵亲近的也就是苏轼了。

    原因很简单,李逵啥也不是的时候,苏轼将李逵当成弟子一样教导,这份情谊,李逵说什么也不能忘。

    可苏轼辞官之后,李逵给苏轼造了一座桃花坞,就苏轼的秉性,只要李逵写信告诉苏轼用桃花可以酿造桃花酿,苏轼下半辈子就被拴在桃花林里出不来了。

    满京城,堂堂军政一把手,能问话的只有是太师刘葆晟。可刘葆晟不好召见,即便来了,估计也打听不出什么来。

    章惇心里头有点七上八下的,他发现李逵失控了。

    更让他恼火的是,失控的原因,章惇竟然不知道。他迟疑了良久,也没有对亲信询问,反而直接对李清臣求证道:“或许枢密院应该将李逵调查禁军战备和军力的权力收回来。”

    李清臣哪里肯答应?好家伙,做好人你去,得罪人的事让我来?什么人呐!他想都没想,当即拒绝道:“为何你不去说?如今都事堂也知兵事,禁军的事,你也能管。”

    章惇眉头紧促,一张脸挤弄成了皱巴巴的老茄子,最后还是下不了决心。但是心里头已经开始后悔了,早知道这货如此不好管,他当初吃猪油蒙了心,心心念念想要去招揽李逵。

    不得已,长叹道:“算了,让赵挺之去头痛吧!”

    “这样也好。”

    似乎说到赵挺之,章惇和李清臣面面相觑之后,突然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他们似乎觉察到了那股淡淡的阴谋味道。

    赵挺之,苏轼的仇人。

    其实他们俩人结仇很突兀,主要是当年王安石变法,赵挺之迎合上意,在他的治下推行兵法。当时黄庭坚也在和他一个地方做官,然后黄庭坚坚决抵制赵挺之强烈推行的市易法,闹得不可开交,官司打到了京城。原本两人一个是从六品的地方推官,一个是七品的监官,他们的官司根本就不会引起大宋朝堂的注意。

    但是苏轼忍不了,黄庭坚可是他的首席大弟子,被人欺负了,这是欺负他老了?

    至于讲道理,苏轼这辈子讲道理的时候就不多,有道是帮亲不帮理,苏轼当即赋文一篇。按照他老人家的地位,举国传唱那算是小意思。于是,赵挺之就有烂大街的危机了。当然,王安石也不爽苏轼,但是之后赵挺之参加召试馆职,被苏轼给搅黄了,苏轼赋文将赵挺之说成是‘聚敛小人,学行无取’,然后给搅黄了。耽搁了赵挺之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

    虽然后来他成功通过了召试馆职的考试,但个中经历,只有他自己知道。

    召试馆职是大宋文官最重要的考试。制科大部分都不考不上,但是召试馆职机会还很大。考试合格的官员可以去秘书省任职,从而平步青云。

    赵挺之的名声,差点被苏轼给毁了。连带着考试的机会也没了。

    可惜,当时苏轼如日中天,他根本就对付不了。终于等到了元祐六年,苏轼担任翰林学士写的一份敕诰出现了问题,让他找到了机会。当时是御史的赵挺之当即弹劾苏轼,说苏轼抹黑大宋。

    这是苏轼离开京城,去颍州做知州之前。

    当时,赵挺之的弹劾太牵强附会了,想要告倒苏轼根本就不可能。主要是苏轼在京城不开心,所以干脆就离开了京城。

    这一来,两人的仇可算是加深了。

    另外还有一个李格非,苏轼欣赏李格非的才学,李格非被无辜说成了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很莫名其妙的成了苏轼的学生。这大概是后来李清照一个女人,却要用文章去诋毁黄庭坚,秦少游等人的原因了。外人认为李格非是苏门子弟,可李家人不认。要不然李清照就是欺师灭祖的大罪了。

    当然,赵挺之有个儿子,比他更出名,赵明诚。

    就是娶了李清照的赵明诚,如今应该还是小屁孩而已。

    齐州,宣抚使衙门。

    赵明诚看到了李逵名人送来的公文,左等右等没等到李逵来拜访。

    随后,赵明诚觉察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可他没在意,反而很轻视李逵,觉得李逵年轻,虽然官职做到了天章阁待制,品级上和他差不多。但李逵才当官几年?

    这官场的事根本就不是他这等小年轻能左右逢源的事。

    反倒是李逵,将行动制定之后,立刻准备动身。刘清芫有些不舍,同时还有点担心,建议道:“要不让史大哥跟着你吧?”

    “就几个小毛贼,用得着他出马?”

    李逵根本就没有打算动手,更不会动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