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83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83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赵煦也不信自己能做到。

    可以章惇太自信了,和自信的人在一起,不自信的人也会生出不该有的自信。

    如今的赵煦,已经早就褪去了青涩的皇帝痕迹,变得更加自信和沉稳。但这掩盖不住他有时候会发出的心虚。

    以至于,赵煦将更多的自信放在了李逵身上。

    大不了,打不过的时候——放李逵。

    而且,李逵给他构建的一个全新的战争模式,非常符合赵煦的心意。大宋缺少能够征战的铁军,但是绝对不缺少资源。如果花钱就能将大宋的军队武装到牙齿,他还怕什么?

    正因为这样,琉璃盏和琉璃镜出现的时候,赵煦还是略微有点失望的。

    但大宋的钢铁产量给他增加了不少信心。

    甚至赵煦认定了,只有大炮加火枪,配合骑兵,才是大宋唯一的出路。

    千里镜,也是李逵曾经一度给皇帝灌输过的战场辅助工具,赵煦听说千里镜已经做出来了,不免心头的热络了起来。

    但他发现自己手上的千里镜,自己不会用。

    李逵当然不能让皇帝失望,指着千里镜的盖子对皇帝道:“官家,这千里镜有两个盖子,为了保护镜子的干净。不用的时候盖上,用的时候打开。大的一头对向需要查看的景物,小的一头,对准自己的眼睛。然后拉伸镜筒,调整距离就能使用了。”说话间,李逵从腰间摸出个和赵煦一模一样的千里镜,对赵煦讲解起来。

    赵煦按照李逵的讲解,学着试了一下。

    可惜,大殿内光线昏暗,根本就难以达到效果。尤其是距离近,反而不如眼睛看着舒服。

    李逵看到赵煦脸上的失望,立刻解释道:“陛下,这千里镜不能在殿中用,想要弄清楚这千里镜的妙处。需要站在高处,或者空旷之处,才能体会到此物的妙用。”

    皇宫之中的大殿,虽然很高。但皇帝总不能站到屋顶上去吧?

    如果站在大殿之下,其实高度也不怎么样。

    至于钟塔,虽然很高,但皇帝怎么能以身犯险?

    不得已,选了个折中的地点,宫墙。

    皇城的宫墙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城内的建筑,除了皇宫和庙宇道观的屋顶之外,都不准高过城墙。

    登上了城头的赵煦有点迟疑,大白天的站在城墙上,有点怪异。视线倒是毫无遮挡,几乎内城所有建筑一览无遗。

    他试着用李逵讲解的方式,开始对准了焦距。

    没过多久,赵煦似乎体验到了千里镜的妙处,嘴张成个老大的圈,脸颊上还浮现出不正经的潮红。即便是李逵也觉得赵煦的表情有点夸张,狐疑地看向了边上的郝随,低声问:“官家看的方向是城内什么区域?”

    郝随张望了一阵,古怪道:“人杰,你别说没有去过?”

    面对郝随略带鄙夷的语气和眼神,李逵目光紧了紧,低声道:“不会是教坊吧?”

    大白天,皇帝用千里镜偷窥教坊官伎,李逵有种被意外谋害了名声的无奈。这不是让人背地里骂他魅上奸佞吗?

 第725章 火神之怒

    有人问,汴梁最好的时辰是哪个时辰?

    答案:天黑之后。

    而天黑之后,对于汴梁城内的上流权贵来说,最好的去处恐怕就是教坊了。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教坊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仁宗皇帝就是向往过,然后被大臣们怼的只好低头认错:朕,肤浅了!

    李逵也不知道赵煦是故意想要看教坊,还是意外。

    偷偷和皇帝拉来了距离,问郝随:“这大白天,教坊也没啥看头吧?官家也不至于如此表情吧!”

    郝随是专业人士,他比任何教坊的常客都要专业,主要是他曾经就管理过教坊好几年。对于李逵这等粗浅的问题,他当然回答起来毫无压力,轻笑道:“人杰,你不懂这教坊的好处,就在白天。夜晚是夜晚的风情,但是白天,才是教坊最为壮丽的时候。但有一条,你得去得了教坊的后院。”

    “这有讲究?”

    李逵好奇不已,他还真不知道白天教坊也如此大的魅力。

    这时辰,恐怕客人都没几个吧?

    郝随笑道:“白天姑娘们练功的练功,练琴的练琴,但是相比这些,教坊内的舞姬会在一起练舞。如果你站在庭院前的廊下,看到数百年轻貌美的女子,一袭舞裙,曼妙身姿,整齐划一……撩裙挑动,数百大腿能把眼珠子都给晃出来,这等壮观,寻常人家怎么看得到?”

    “比宫里都要壮观?”

    “宫里也是礼部训练出来的舞姬,比教坊的差远了。”

    李逵明悟了,这皇帝也不容易,见识还比不上一个宦官,可悲啊!可悲!白瞎了后宫佳丽三千,感觉就像是凑数似的,连教坊都比不上。

    但话又说回来,皇帝的后宫,对于大宋的皇帝来说,第一要务是延续赵氏子孙;第二要务母仪天下;讨皇帝欢心,或许只能排到第三、第四。

    毕竟,大部分皇帝,基本上都没有选择正妻的自由。

    甚至连妃子中,选个自己中意的都难。

    正当李逵和郝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城楼下有人怒斥道:“李逵,你在皇城城墙上做何?”

    说话间,这个声音由远到近,登上了城头。

    “下官,见过章相!”

    “奴婢,见过章相!”

    章惇冷哼一声,没答应,径直朝着皇帝走去。皇帝赵煦听到章惇的声音,早就被吓得一激灵,像是做点龌蹉事还给老师当堂抓了现行。急忙将千里镜收起来,想要藏身上,可惜匆忙之间没处隐藏。就像是拿着玩物去学堂的学生,被老师发现的那种紧张。

    章惇躬身对皇帝行礼:“臣,章惇,拜见官家。”

    “爱卿平身。”皇帝手足无措的样子,想要掩饰自己的过错。章惇起身之后却拦着皇帝的去处道:“官家,臣去垂拱殿正好和官家商议西军粮草之事,听小黄门说您来了皇城城头之上。”

    皇帝赵煦尴尬地笑道:“丞相,朕乏了,出来透透气。”

    “乏了,为何不去御花园,而来城头上。”

    “正所谓登高望远,可以开胸襟。”

    “不对啊,官家,你手里拿着啥?”

    可惜,章惇却伸手朝着皇帝要去。皇帝无奈,无辜的看向了李逵。

    李逵大巴掌盖在脸上,心说:“你看我干嘛?这不是猪队友吗?”

    章惇从皇帝手里接过千里镜,扭头问李逵:“此物怎么用?”

    李逵无奈,只好走到章惇边上,将千里镜的用处给章惇解释了一遍。听说是兵统局新打造出来的军中利器,老头很高兴,拍着李逵的手臂,赞道:“不容易啊!人杰,你终于做了件正经事。要是继续做那等坑人的买卖,老夫都快拦不住御史台对你的不满和弹劾了。”

    “章相,您受累。”

    李逵感激道。他也是没办法,兵统局如今家大业大,日进斗金的同时,却也得罪了权贵无数。真要是没有个大人物帮衬,李逵也知道弹劾会像雪片一样飞到皇帝龙书案上。

    章惇架着千里镜,开始对起了焦距。千里镜这玩意别看打造起来麻烦,要不是李逵运气好,还真没办法做出技术突破。

    但使用起来,太简单了。

    寻常智力的人,看几眼就能学会。更何况李逵还给章惇讲授了不少使用的技巧。

    章惇如此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学不会如何使用千里镜?

    很快,老头站在城头上,从略显生硬的调整焦距,然后通过不断的拉伸镜筒,还真让他找到了门道,手段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娴熟了起来。

    不过,让皇帝赵煦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

    章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千里镜也停留在了礼部边上的教坊方向,老头虽然闭着一只眼,可就是单眼看世界,也仿佛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似的,眉头瞬间苏展了开来,嘴角洋溢着满足的微笑。随即,章惇果断放下了千里镜,然后目光不善的瞪了一眼李逵。脸像是狗脸似的,瞬间变成一副护食的样子。

    随后,章惇对赵煦道:“官家,圣人云:非礼勿视。陛下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切忌,切忌!”

    在章惇谴责的目光下,皇帝赵煦羞愧的耷拉下了脑袋,轻声道:“丞相,朕失察了。”

    “官家,此物乃军国利器,非等闲之物。你不会怪罪臣将此物带走吧?”

    章惇虽是商量的口吻,但赵煦却惊愕不已,什么?还敢没收朕的宝物?

    可惜,赵煦即便是皇帝,大宋的皇帝也少有强势的主。在章惇的目光下,他只能认倒霉。只好顺水推舟道:“国事为重,丞相自行处置。”

    赵煦想着回头还得让李逵带一杆来,这等宝贝,要是手里没有一杆,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太多的乐趣?

    可章惇拦着李逵不放,带着李逵下了皇城的城楼,没好脸色道:“人杰,蛊惑皇上,你可知该当何罪?”

    李逵怎么可能认下这个罪名?

    想了想,当即道:“章相,千里镜无罪,造出这等利器之人就算不是功臣,也不该认罚吧?”

    章惇哑然失笑道:“难道是老夫的错处不成?”

    “下官不敢,不过章相之前看到了什么,下官着实好奇?”李逵不卑不亢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正派。加上的肤色,给人一种铁面无私的威严也不为过。

    章惇这下没话说了,只好指着李逵摇头道:“这千里镜产量如何?”

    “很少,一年最多也就是二十杆的样子。”

    李逵说出这个保守的数字,主要是他已经预料到了章惇要将千里镜的分配权收到都事堂。但是李逵明显不想这么顺着章惇的心思去办。

    千里镜对于普通的冷兵器军队的将领,效果有限。主将拿一杆已经差不多了。

    倒是炮兵指挥将领,应该有一杆。但西军的炮兵数量也不多,如今章惇处处向着西军,明摆着章惇是想要将物资全部堆积到西军方向。这样做的原因,不难猜出来,章惇觉得大战的机会已经到来。任何能够增加西军筹码的物资,都需要第一时间供应给西军。增加西军获胜的机会,毕其功于一役。

    但李逵的反应让他有所警觉,难道自己错了?

    章惇沉声道:“人杰,你有什么想法?”

    “章相,千里镜对于西军来说,主将手中有一杆就足够了。反倒是对于炮兵,火枪兵来说,这种能够远距离观察的辅助装备非常重要。炮兵部将以上就该配备。火枪兵营将必须要有,部将也该有。至于骑兵的话,只能先顾着紧要的军队先配备。”

    “部将?”

    部将是低级校尉,在禁军之中,官职的话应该是指挥。大宋的官职,指挥不带使,说话如放屁。

    这等小校,凭什么和五品的营将争夺千里镜的资源。李逵只好解释道:“章相,下官督造千里镜,原先的目的并非是给西军用的。而是给炮兵使用的观察器物。火炮射程远,没有千里镜,将领如同瞎子般指挥,必然会降低火炮的远程攻击能力。如今大宋禁军之中,炮兵成建制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而火器营,乃至今后禁卫军扩军之后,这种才是千里镜的用武之地。寻常军中,靠的是主将的意志,士兵的勇武,有没有千里镜,效果并不大。”

    “五十杆。”

    章惇显然没有听进去,他觉得李逵在忽悠他。章惇也是做过枢密使,带过兵打过仗的统帅,虽说战绩不足以为道,和李逵更是没法比。但他不认为李逵说的没用是真的没用。他甚至担忧,李逵还可能背地里还将这等军国利器发卖。兵统局的节操自从李逵当政,蔡京辅助之后,一直都在大街上躺着,从来没有立起来过。

    “二十五,最多了。”

    章惇想了想,开口:“一百杆。”

    李逵怒目相对,如不是在皇城内,要是在黑灯瞎火的死胡同,他非要这老头知道这世道的险恶。

    章惇自顾自道:“一百杆,每杆的价格一千贯,你们兵统局上缴户部的款子,一年减十万贯。”章惇以为给了个公道的价格,毕竟一面镜子也就几百贯的价格,他琢磨着给一千贯,李逵还有的赚。

    李逵当然不能答应,爷们是在乎这十万贯的人吗?他在千里镜没有打造出来的时候,就和蔡京商量过,千里镜是非卖品。当然,价格给到位,兵统局也不是不近人情的衙门,五千贯一杆,还是可以让人收藏一杆的。

    而章惇给的钱,明显少了。

    李逵拒绝道:“最多三十杆,每杆的价格要提高到三千贯。”

    “你小子把老夫当成了向家那两个废物兄弟,来坑老夫?”

    章惇闻听,语气顿时重了起来。

    他们在皇城里走,边上不免有官员走过。而且皇城里的规矩,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准坐车、骑马,哪怕是王爷,也带用两条腿溜达着走路。而向太后的两个兄弟,向宗回和向宗良正好从两人身边走过,听到章惇的话,顿时脸黑的根锅底似的,逃似的溜了。

    再加上李逵,他们俩兄弟要是还能呆的住,就不是男人。

    李逵根本就没搭理这两人,没本事的外戚而已,就是朝廷样的豕。

    李逵指着千里镜的构造道:“章相,你看看这镜子,不是平的。需要有一个弧度,两个面都是如此。这就比普通的镜子要贵的多,实话告诉你,几十片镜子,才能出一片完好的打磨成功的样品。这一面镜的价格就要比琉璃镜贵的多。何况是两面?”

    章惇看了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他也心里没底,琉璃镜售价他知道,但是成本……

    按照李逵的尿性,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不小,但是奸商的本性让人痛恨。大宋盐铁专卖,寻常海盐也就二十文一斤,可是李逵当年制出的雪花盐呢?

    一开始是五贯一斤,奸商面对他,都恨不得咬死他。

    更何况户部后来还知道了雪花盐的成本……如今雪花盐的成本是三十五文一斤,卖半贯,已经是十倍的利。章惇是知道底细的,根本就不敢相信李逵的话。

    只是李逵这家伙不好对付,想要靠权势压他,就李逵的尿性,指不定就嚷嚷:这破官我不当了!

    章惇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