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86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86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逵的兄弟,考不中进士也就罢了。要是连官选试都考不过,这才是真丢人。可大宋的官考试虽然相比武将考试简单,荫补的官大部分能轻松考过。但也保不齐有人考不上。

    比如说李云。

    这家伙即便是参加官选试,也大概率会落榜。

    听到花荣的真实水平如此之低,李逵心里顿时凉了半截。看来花荣这辈子也没指望去做官了。不过,不做官而已,花荣还是能够轻松当上官的。他是将门,还有过立功。虽说青州剿匪将京东东路的禁军弄得灰头土脸,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功劳。

    但要是有李逵说项,花荣在京城找个实缺易如反掌。

    李逵吃惊之后,浑不在意道:“不做官而已,也不见得非要做。给你说个好消息,陛下下诏筹建禁卫军,你骑术了得,武艺也好。干脆去禁卫军做骑兵部将,等到战场立功了,再升你为副将。”

    “不会让哥哥为难吗?”花荣担忧道,毕竟李逵的身份是官,插手禁军的任命,恐怕会惹人非议。

    但李逵却笑道:“禁卫军是火器营,为兄才是筹建之人。说句狂妄的话,大宋除了为兄,也没人能组建这等军队。别说是安排个人,就是将士都由为兄挑选,也每人敢说什么。”

    这份霸气,让花荣为之着迷。

    李逵突然想起,好想去常州还有朱贵和公孙胜,为何不见来人?

    于是问道:“二弟,为何不见朱贵和公孙胜?”

    “公孙道长搬救兵去了,朱贵贤弟正在照顾师祖他老人家。”

    花荣愁苦道:“都怪小弟无能,没能帮上忙。”

    李逵眉宇间顿时多了一丝戾气,道:“师祖受伤了,可知何人所为?”

 第728章 妖道该死

    苏轼并非受伤,就连妖道,反贼也不忍心去伤害苏轼。

    苏轼是气病了。

    他并非是因为被骗而气病了,而是因为自家的小妾王姨娘怀孕,发现自己卸了元阳,断绝了仙路之后,才病倒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苏轼发现自己的医术也稀疏平常,竟然被曾经的御医安钟阳被贬的一不值,加上这些日子修道,亏空了身子,才一病不起。

    不过花荣也没有带来太坏的消息:“兄长不用担忧,师祖他老人家已经好了许多。有安御医在身边,他也不可能出事。只是师祖他老人家已经不住在常州了,去了江宁府。倒是公孙兄弟伤的似乎挺严重,不过在他护送师祖去了江宁府之后,立刻选择了北上请帮手。”

    “贼子该死!”李逵怒容满面,他大概已经猜到了这个妖道是谁。没想到,连公孙胜都没有胜了对方。更让他生气的是,苏轼谁也不招惹,却受了无妄之灾。

    按照花荣的想法,一切都是虚惊一场,李逵并不该发怒。

    可是让他诧异的是,李逵不仅怒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决定下江南。

    “你要下江南?”

    “章相,禁卫军在京城练兵,缺乏机动作战的训练,下官以为在不确定的长途奔袭之中,才是训练一支精锐的重中之重。而且,您也知道,铁监恐怕三五个月内根本就无法打造足够的火枪,满足禁卫军的需要。”

    按照李逵的打算,一万人的禁卫军,需要骑兵三千,炮兵也要达到两千人马。而火枪兵的数量也应该达到四千以上。加上辎重,工兵等兵种,会超过一万人。但如果禁卫军的数量是一万五千人,那么火枪兵的数量应该会超过七千。

    反而骑兵的数量不需要增加。

    这样一来,新式后装燧发枪的产量只有一个月不到三百的铁监,需要一年半的产量,才能满足禁卫军的装备需要。

    即便禁卫军降低到刚刚组建的兵力,只有四千人马的样子。也需要两千火枪兵。

    章惇迟疑道:“你不会是想要给子瞻去报仇吧?”

    “我师祖他怎么了?”李逵睁大了眼珠子,迷茫的样子似乎什么也不知道。

    章惇指着李逵调侃道:“装,继续装下去。子瞻也真是的,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知轻重。竟然跟着野道人去修仙,如今不仅仅是你,苏门子弟仙缘已断,已经成了笑柄。你以为南下就真的能给你师祖挽回脸面?”

    章惇显然是知情的,大宋禁军在开封府周围也不过十多万人。可是整个大宋,拥有超过八十万禁军。

    虽说大宋实行强干弱枝,但这个干也太细了些。

    不得已,朝廷在各地也有密探。苏轼的倒霉经历早就上报给都事堂,甚至章惇要比李逵得到消息更早一些。

    “我真的是要去练兵。”

    李逵比划道:“章相,燧发枪已经采用新的设计,但是铁监的产量跟不上,至少要八个月左右才能达到禁卫军的需要。如果禁卫军满员招募,甚至铁监需要忙碌一年以上才能打造如此数量的燧发枪。但是我前几日去铁监巡查过一圈,发现铁监上下都在打造火炮。而且这些火炮都不是给禁卫军的。”

    章惇偷偷给自家族兄章楶攒装备,被李逵识破了之后,略显尴尬道:“人杰,禁卫军要的火炮不多。”

    李逵据理力争道:“但也不该给别人啊!”

    “此消彼长,禁卫军想要成军的时间就更长了。下官不知章相是否要在年内发动西北大战,但如果年内发动,禁卫军只有五百支前装燧发枪,想要去西北战场,根本就是送死。章相,你总该告诉我西北大战什么时候开始吧?”

    “就在两个月之内。”章惇略显尴尬道。他本来想着将禁卫军当成秘密武器,投入西北战场。然后大杀四方。可惜章楶不同意,西夏的兵力超过三十万,几千人的禁卫军去了又有什么用?

    而李逵却更不能答应了:“章相,两个月,你让禁卫军的士兵拿着什么武器去杀敌?木棍吗?”

    李逵之前是用燧发枪模样的木棍练兵,但这仅仅是练兵,作战是两码事。而且还是缺乏足够武器的前提下。他捂着脑袋,有种看傻子的目光看向了章惇:“章相,燧发枪需要的训练一点也不少,甚至在投入战场之前,需要拿些不重要的对手练兵。好检验士兵对武器的熟练程度。冒然上战场,会将重金打造的新军葬送在战场上!”

    没有燧发枪的火枪兵,只能是战场上的肥羊,随意被人宰杀。

    守城都受不住啊!

    李逵继续道:“火枪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才能在战场上获得强大杀伤力的优势。甚至数量越大,这个优势也越大。反之,几百火枪兵,甚至还比不上几百弓弩兵的作用。”

    “真的如此?”

    李逵懊恼道:“章相,你怎么连真话都不信呢?”

    被骗的次数多了之后,章惇已经对李逵有了太多的防备。但这些防备效果很差,主要是章惇在军中作战问题上和李逵理论,没来由的心底发虚。深怕被李逵嘲讽了他的无知。章惇谈论军略,和李清臣,和安焘,和苏辙这些一品大员们都很自信。

    欺负这帮人都不懂行军打仗,而他可是打赢过五溪野人的前大宋枢密使。但是面对李逵,这点仅有的战绩,让他羞于启齿。

    章惇目光怀疑的打量李逵,他担心自己又被李逵骗了。主要是实力差距太大。尤其是,火器营是李逵主导建立的,甚至连兵种都是李逵说了算。而章惇对火器的作战方式,仅仅停留在大炮轰杀这一套。哪怕是这一套,还是李逵搞出来的战场杀招。

    就用他族兄章楶说的那样,哪怕是寻常的西军,只要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炮兵之后,就能脱胎换骨。而章惇却想象不出,李逵倡导的火器营,并为此打造的禁卫军,会有什么样的强大战力?

    章惇迟疑很久,差点对李逵说出:“你没骗我?”

    好在他终于忍住了,章惇装作大气道:“姑且再信你一次,枢密院哪里我会给你去说。”

    章惇虽说性格执拗,但是做事极为干脆。

    第二天,中书省就下达了兵统局全力辅助禁卫军的命令。

    同时秘书省送来了皇帝的任命,李逵为统兵主帅,曹昉为副将,禁卫军第一火枪兵指挥南下。第一炮兵指挥也在南下的名单之中。

    就连花荣都觉得李逵小题大做了,对付一个妖道而已,用得着惊动皇帝和都事堂吗?

    当然,出兵的数量并不多,加上后勤才只有八百人。

    可就是这么一支军队,却惊动了皇帝,都事堂,枢密院,还有殿前司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大军出发之日,连花荣都觉得有点搞大了,不就是对付个妖道吗?

    当然,妖道也有帮手,可他们也不是单打独斗啊!

    从汴梁出兵,一路坐船南下。

    期间火枪营的士卒都被李逵赶下船,在河岸上追着船跑。

    这让原本以为是肥差的曹昉气地牙痒痒,他堂堂禁卫军都指挥使,竟然也要跟着一起跑。要是让京城的小伙伴们知道,他这脸往哪儿搁?

    更可气的是,李逵派了两个探子,盯着他,不让他有任何机会偷懒。

    “武松,焦挺,你们两个想不想入禁卫军?”

    武松和焦挺面面相觑,摇头道:“不想。”

    曹昉怒的暴起:“我可是节度使副使,你们如此得罪本将军,可想到后果?”

    “你威胁我们?”

    焦挺深吸一口气,对着运河之中行驶的船只大吼:“局座”

    “呜呜呜”

    “你堂堂九尺汉子,竟然动不动就告状,脸呢?”

    焦挺看着曹昉嫌弃的用还地上拔起来的青草擦着手上沾染的口水,鄙夷道:“你以为我们傻?在兵统局,你不敢差遣我们。要是去了禁卫军,岂不是要天天受你的折辱?”

    曹昉一脑门子的问号,他是主将,差遣手下这不是应该的吗?

    难道这俩货不明白,军中等级森严,难不成还想着给上官脸色看不成?

    好在曹昉并没有想着要建功立业,他更多的是想着不出错。甚至李逵不带兵出征,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指挥打仗。

    火枪兵从训练到作战方式,曹昉都是一头雾水。让他带兵打仗,以前的经验不能用,新的招数没有学会,这才是灾难。

    “大人,前面就是秦淮河了。”

    李逵窝在船舱里打盹,他倒不是晕船,而是太无聊了。

    他甚至有点后悔带着禁卫军南下了,对付一个妖道而已,雨点兴师动众了。

    李逵抬起眼皮对阮小五道:“打出旗号,进秦淮河。”

    正当李逵想站起身活动一下身子骨的时候的,船突然晃悠了几下,就听的外头喧闹了起来,不久就谩骂了起来:“你们这些不开眼的货色,没看到这是广德军大帅皮大帅家眷,惊扰了内宅,那你等狗命陪葬。”

    “够胆,我等乃殿前司大军从来不知道怕字怎么写。一个小小的广德军将,还敢目无朝廷?”

    李逵出了船舱刚走到船头,猛然惊觉起来,忙不迭的退后了几步,这才躲过了之前的偷袭,气地站在船头上怒道:“狗胆,刺杀朝廷命官,给本官拿下!”

 第729章 梦里的事能当真吗

    “凌振,死哪儿去了。”

    “大人,末将在!”

    “给我将大炮炮衣卸了,不投降,给我轰杀了事——”

    李逵的船上,被油布包裹的大炮卸掉了炮衣之后,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闹事的官船。没错,是官船,不是普通的船只。但是李逵会怕这些?

    兵统局是什么衙门?

    可以说,这个衙门是天下禁军的爷爷,只有李逵惹别人的份,哪里有被人偷袭的道理?

    不仅如此,主舰上擂鼓之后,在后面的十来条大船都围靠了上来。

    其实当李逵从船舱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对方就已经怂了。他们哪里知道,船舱里竟然还有个文官和军汉们厮混在一起?

    这不是坑人吗?

    “大人,误会啊!”对面官船上的管事急忙让人放下兵刃“快,快给我放下。”

    不费一兵一卒,连大炮都没用上,对方竟然投降了。这让李逵有点兴趣寥寥。但这样难道就可以放过对方吗?

    不行,这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大人明见,哪里有刺杀官员用破鞋的道理?”

    李逵根本就不听劝,指着跪在带上的一干人等,怒道“本官说你行刺,就是行刺,给我拿了人,去江宁府。”

    之前还趾高气扬的将军管事,如今吓得连李逵的脸都不敢看。

    谁能想得到,江宁府除了知府大人谁也不怕的朱全忠朱将军家的管事,今日踢上了铁板。

    临时充当行军司马的梁世杰跑来低声对李逵道“大人,江宁知府白大人是我岳父故交。”

    “白时中?”

    “对,就是他。”

    “押着人去府衙,丢大牢里,告诉白时中,谁来也不能放。”

    李逵心说自己人。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怀疑起来自己,当初做官的时候,想要做能臣和重臣的,怎么一不小心,却滑入了奸臣的圈子。可在奸臣圈子里,要比忠臣圈子舒坦的多,走到哪里都是朋友,而是只要利益交换足够,都是掏心掏肺的那种好朋友。

    反倒是忠臣,顶着个铁面无私的名头,却要被名声所累。

    李逵一听是蔡京的朋友,顿时放心让梁世杰去办事。

    而他却沿着秦淮河去往城内。

    秦淮河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和江南的小桥流水,处处显露着精致的外表。她没有开封府的那种奢靡与贵气,却多了一种小家碧玉的气息。当然,兜里没钱还是别来,各地的行情都一样。

    “可惜是大白天,要是夜色初降灯火齐明的时辰,将是另外一副样子。”

    “局座,要不让人安排在秦淮河边上的院子住着,以便领略的这江南别样的景致?”

    李逵打了个哈哈,推辞道“算了,来江南的时间也紧,先找出妖道的住处再说。”

    临近夫子庙,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气味。而夫子庙最为出名的还是鸭肴,临近饭点,街道上人头攒动,颇为拥挤。

    不过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卒簇拥着一位大员走过,将人群吓散了许多。

    虽说江南的百姓还第一次见到过燧发枪,不过士兵脸上的彪悍气息,还是让人忍不住的想要躲避。

    “让开,让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