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01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01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能有假?”

    高俅随即想到了米芾的风评,太散漫了,万一随便给他找门亲事,岂不是让他丢脸?高俅不是没机会说上媳妇,而是高俅因为出身的问题,没有机会搭上老将门第,只要和老将门第的大家族联姻,他才真正算是越过了阶层的门槛。

    高俅提要求道“可不能随便?”

    米芾仿佛受了屈辱似的,夸张地指着房梁道“进贤,你去问问我老米家,往来都是什么身份的门庭?咱祖上可是跟着太祖他老人家打天下的功臣之后,真要是寻常人家的女儿,我能介绍给你?”

    高俅闻听,顿时眉开眼笑道“成,我就帮你一次。”

    高俅和李逵沟通的结果很容易,李逵也不想带着米芾。只是这位老熟人不太给面子,让他有点下不来台。既然高俅开口了,还用终身大事说事,李逵顺着高俅的意思就答应了下来。可问题是如何安排米芾高俅也犯难。

    他接下来很可能要去守关,平型岭的地势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辽国进入河东路的门户。

    一旦平型岭失手,等于说是整个河东路的东大门被打开了。

    带着米芾去守关隘,恐怕真不合适。

    而让米芾留在后方瞎跑,也不现实。想来想去,高俅只能求李逵给米芾个事情做,别让这位闲着。李逵想了想,摸着下巴道“这里距离五台很近吧?”

    “代州本就在五台境内,说什么近不近,这里就是五台。”

    “既然如此,让他去文殊院。”

    “文殊院?让米元章出家当和尚,他肯定不会答应。”

    “让他去抄写佛经,就说是给大军祈福。”

    “这能成吗?”

    “你去问问他不就行了吗?”

    高俅带着狐疑,找来了米芾,告诉他,李逵让他去文殊院抄佛经,算是为大军祈福。没想到此举正挠到了米芾的痒痒处,写字抄经书他拿手啊!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且不说米芾高高兴兴的在两个士卒的保护下上了五台山,米赟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头差点被气死。老米家,就没出过这等不要脸的人。

    而打发了米芾之后,北线行营召开了战前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

    米赟不是主将,加上他新来乍到,根本就没有资格指手画脚。只是听着李逵对战局的分析。宁化军州的防区。说来说去,不外乎北边和东边。尤其是以东边的涿州方向最为总要。

    米赟是后来者,他自然接过了北线防御的重任。

    主要负责雁门附近的防御。

    可是米赟听了一阵之后,开始担忧起来,两道白眉挤在一起,他身后的部将刘法更是面色凝重,气氛一度非常压抑。

    李逵看了一眼高俅,问“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高俅从军时间也不短了,自然能够分辨出如今的状况必须是要宋军做出反应。而唯一一支能够给予辽军忌惮的军队,只能是飞廉军、禁卫军和宁化军组成的西线防线。他想了想,还是试着问“我们不能从雁门出,威胁辽国的朔州吗?”

    “能,但是效果不大。”

    李逵指着舆图道“朔州,乃我华夏朔方,虽自古是我华夏之地,如今却被辽国占领了一百多年。属于有幽云十六州故地。但朔方毕竟突出于外,往北和往东都是草原。我军进入草原的危险太大,几乎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如此一来,东进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刘法刚开口,却被米赟扭头训斥道“大人说话,哪里有开口的道理,退下去。”

    李逵摆手道“刘法也算是熟人,让他坐下说话吧!”

    “谢督帅!卑职不敢。”李逵让他坐下,他可不敢。刘法虽说性格比较直,容易得罪人,他至少能听出什么是客气话。

    李逵接着道“兵进涿州的理由。就像是北方的朔州,即便打下来了,对于辽国来说也不过是疥癣之疾,因为打下了朔州,没有五万骑兵,我们还是没有进入草原的实力。所以,辽国完全可以不搭理我们,继续在真定府蚕食。”

    “而如果我们能够兵进涿州,就不一样了。这等于是将辽国南下的偏师的后路给断了。甚至我们不需要真的打下涿州,而是南下涿州南边的易县,就足以让解了真定府之困。甚至我三路大军一起北上之后,在易水边上和辽军决战。”

    “这个……恐怕不太容易啊!”米赟担忧道“一旦进入了冬季,易水上辽军往来自由,我军大为被动。”

    “所以,要快,在辽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将易水打下来。然后派人固守。”

    李逵看来一眼周围的将领,缓缓道“一旦易县被我军拿下,那么南下的真定府的辽军就会立刻退守辽境,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我需要一员猛将,带三千勇士,至少固守易县一个月,不知诸位谁有胆量守城?”

    直到此时此刻,李逵才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没错,辽人就是摆明了张开了大网,等待李逵往里跳。这个局面不难看出。但如果李逵带着主力北上涿州并且把涿州打下来呢?

    辽国留在东京道的所有物资,都会落入李逵的手里。只要将物资付之一炬,辽军南下的梦将彻底幻灭。

    高俅张了张嘴,他心中激荡不已,军中最敬佩那种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横刀立马,宛如豪杰般阻拦外敌,不让其跨过防线一步。但是这样的人虽然风光,但想要做到缺很难。

    易县打下来恐怕对李逵来说并不难。

    但要守住易县,就不得不要面对将近五万辽军的猛攻。

    一个月。

    这份煎熬,高俅自认为自己做不到。

    高俅觉得军中恐怕只能是他的步军统领鲁达能行。

    鲁达刚想要站起来领命,却被李逵一个眼神制止了。他不是没考虑过鲁达,可是鲁达的劣势很明显,鲁达没有守城的经验。同时他也需要鲁达带领步卒攻城。

    至于跃跃欲试的花荣,其实心里也没底。

    真要是他在军中没有威望,想要独自领兵作战还早了一些。

    米赟看看左右,心中哀叹“看来只有老夫了!”可是当他准备起身领命的时候,刘法却站出来了,他单膝跪在李逵面前,朗声道“卑职愿为督帅了却后顾之忧,领兵固守易县。”

    “你有什么要求?”

    其实李逵一直都等着刘法站出来。

    他熟悉刘法,这是西军中的一员猛将,作战经验其极丰富。尤其是守城。要知道在绍圣之前,西军大部分的战斗都是守城。西军将领对于守城有着一套独有的办法。刘法既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必然有其独到的一面。

    刘法低头抱拳道“三千人太少,卑职要五千人。”

    “没那么多人给你,只能给你三千。”不是李逵吝啬,而是他麾下的兵力不足,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马。他还要带走将近两万人马,留在代州的人马已经很少了,拨给刘法五千,真的拿不出足够的兵马。

    可是刘法却开口道“卑职不要飞廉军的精锐,给卑职宁化军逃回来的两千人足矣。”

    宁化军如今真的是烂在手里的人马,李逵不敢用,高俅也不敢用。

    至于米赟,其实也很不放心。这样的一支兵马,给刘法去守易县,就怕刘法到时候闹出乱子。可刘法却固执道“督帅,有道是知耻而后勇,宁化军这两千人在卑职看来是最好的士卒。他们能回来,必是心系我大宋。如今背负骂名,正是需洗刷身上屈辱之时,打最苦的仗,正是洗刷身上屈辱最好的办法。”

    “你决定了?”

    李逵听着有道理,不过还是不放心道“这可是要立军令状的?”

    “卑职愿用性命担保,这两千人没问题。但是……”

    刘法说到这里,却犹豫起来。

    李逵大声呵斥道“有话快说,被遮遮掩掩。”

    刘法这才鼓足勇气道“督帅,易县要守住应该不难,但是卑职有一个困惑,易县打下来之后,有汉人辽人。辽人好处理,但是汉人怎么办?”

    李逵自然明白这里的汉人,并非是中原的汉人。这是辽人统制下的汉人,这些人的身份很敏感。

    杀,会失去民心,甚至皇帝也会不高兴。尤其是会成为文官们针对的对象。可要是留着,这些人和辽人没什么两样,心系大宋这等鬼话也不过是骗骗人的而已。

    李逵咬牙道“为防范于未然,本帅允许你将心怀歹意者,先杀后报!”

    刘法这才欣喜道“卑职领命!”

    李逵出兵的消息,在两万人马抵达易县外不到百里后,辽国的斥候就已经探听到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涿州,而涿州将消息上报给正在析津府坐镇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得到消息,顿时对边上地萧常哥笑道“这李逵不过如此,朕略施小计,他就不得不按照朕的旨意去做。”

    萧常哥不为所动,可是心里却在琢磨“万一李逵看出了辽军的动向,明知道是个圈套还跳进来呢?”

    不明真相的被欺骗,自然是对辽国有利。就怕李逵明知道是圈套,还执意往下跳,这说明李逵手上必然有他们不了解的依仗。盲目的乐观应对,这是要出大问题的。可是这些话,萧常哥可不敢说。耶律洪基虽说年纪大了,但是心眼缺一直不大。真要是被臣子怼到脸面尽失,肯定要恼羞成怒的。

    与其如此,只能告诫驻守涿州的韩资让,让他警惕李逵。

    可耶律洪基却站在一人多高的舆图前,大有指点江山的味道,自嗨不已“李逵要是打下易县之后固守,我就来个南北夹击,十万人马倾刻云集,他李逵就是插翅也难飞;他要是北上涿州,哈哈哈……这是自寻死路,只要我南下大军堵住他退路,只能被困死在涿州城外。”

    萧常哥道“臣立刻命令韩资让,让他部焚城,退出易县。”

    可这话很不合耶律洪基的胃口,他回头瞪眼道“为何要退出?不能退出,只要李逵一天没攻打下来易县,朕留在真定府的大军就几天就都回来。而李逵要是连个小小的易县都打不下来,根本就不配成为我辽国的心腹大患。”

    萧常哥陪着小心问耶律洪基“陛下,是否要让韩资让增加易县的防御,把兵力增加到五千人马。两千实在太少了。”

    “不行,万一李逵真的打不下来呢?岂不是朕的谋划白白浪费了?”

    耶律洪基为李逵操碎了心,深怕出的题目太难,困住了李逵。又怕李逵看出了破绽,让他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耶律洪基纠结了好一阵,才揶揄道“两千人太多了,万一李逵攻城伤亡太大,不去攻打涿州了怎么办?”

    他想了想,偷偷对萧常哥道“留个五百人,将完整的易县留给李逵。”

    萧常哥整个人都有点凌乱,陛下,李逵是敌人呐,你还为他着想,这合适吗?

    。阅址

 第745章 都是好演员呐

    遇到这么个上司胡乱指挥,做下属的或许就越权告状去了。

    可遇到这么个皇帝,辽国的臣子也很无奈。

    除了捏着鼻子忍下来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辽国的臣子们也不能跑去析津府的行宫里,质问耶律洪基:“陛下,严肃点,打仗呢!”

    这话要是说了出来,官职就别想要了。就连小命能否保得住,都难说。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王朝都有所谓的气运。在王朝强盛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不入流,他身上大部分的缺点都能被王朝的强大所掩盖。而在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一个有雄心,还有不少优点的皇帝,被人看到的都是他身上被放大的缺点。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唐明皇。

    这位连自家儿媳都不放过,唐朝有安史之乱这场劫难,就不用说了。

    而耶律洪基很幸运,辽国如今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草原帝国。从石敬瑭手里吞并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国甚至连草原部落最为稀缺的工匠,都拥有了很大的数量。这样一个帝国,除非有另外一个强大的草原部落崛起,要不然是不会被颠覆的。

    耶律洪基这才有了折腾的资本,毕竟,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明君。可是辽国确实强盛,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耶律洪基愣是还没有将辽国折腾完。

    “大帅,这陛下的命令?”

    韩资让像是吃了一口虫子似的,胸口翻江倒海,却又无可奈何,面对属下的不解,他只能用权势来维护皇帝的尊严:“你敢抗旨不遵?”

    “不敢,属下不敢。”

    “不敢还不快去!”

    守卫易县的辽军将军看到命令,气地面红耳赤的怒骂:“哪个混蛋下的命令?”

    “是陛下!”来人轻声告诉了对方,别乱说话,惹怒了皇帝你可吃住不起。

    五大三粗的易县守将,顿时蔫了,心虚道:“要我说还得是我们陛下高瞻远瞩,这肯定是为了生擒宋军主将而筹谋的计策。”

    “算了,你也别拍马屁了,陛下不在,你说的再好听,他老人家也听不到。”

    韩资让是来自于小部落的底层小贵族。而他不一样,他姓李,叫李大毛。乍一看,中原的小伙伴们还以为这个李大毛是汉人。其实不然,李大毛是真正的契丹人。

    这得从天可汗李世民说起,当年李世民征服草原,契丹贵族带着族人投靠了唐朝。李世民一高兴,就将投靠大唐的契丹贵族赐李姓和孙姓。这也是契丹上层贵族很多都姓李和孙的原因。但是这些契丹人和中原的李氏和孙姓族人放在一起,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至于契丹百姓,在太宗皇帝赐姓之前,契丹的贵族都没有姓氏,老百姓随便叫个名字就的了,还要什么姓氏?

    这么说来,李大毛的名字虽然不咋好听,但在契丹贵族圈内,算是祖上阔气的权贵公子。

    而韩资让,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说起来,契丹人的姓氏真的很有趣,要说契丹皇族耶律家族。其实,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因为崇拜汉高祖刘邦,改姓为刘。于是耶律在契丹话中,就有了刘的意思。

    因为崇拜汉朝的皇帝,而执意要改姓刘,这也就是契丹人了,全天下就这么一个国家的皇帝会这么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