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14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14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到如今,安惇只能咬碎牙点头答应:“好吧,全赖仁多节度使调配。”

    宋辽在易县周围发动了一场争夺城池和渡口的战斗。

    双方从白天杀到夜晚,各有胜负。

    宋军也真不是泥捏的,要是有个靠谱的将领,也不见得真的不堪一击。

    加上有仁多保忠的两万党项骑兵坐镇,双方有来有回的杀了个旗鼓相当。等到战罢,安惇觉得自己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人也自信起来。夜晚,在帅帐里和仁多保忠说话的时候,胆气也足了,大言不惭道:“辽人不过如此。”

    而仁多保忠却并没有这么乐观,辽人的铁林军并没有出现。说明辽人的作战还有所保留,这说明什么?

    突然,仁多保忠猛然一拍大腿,惊颤道:“不好,辽人要跑。”

    安惇吃惊之后,狂妄的笑起来:“仁多节度使,你是否想多了。辽人在本国作战,为何要跑?”

    “可能是辽人识破了李大帅并不在军中,或者析津府可能有变。”这话说出来,仁多保忠也是底气不足。

    毕竟他所有的感觉都是猜测,并没有确切的情报依据。

    让安惇这个不懂兵的人嘲讽,也是无力反驳。不过仁多保忠对李逵却更加相信一些,毕竟,李逵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没等安惇开口,仁多保忠却对安惇道:“学士,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安惇觉得仁多保忠这个老头子坏的很,经常骗自己。可谁让他在战场上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呢?

    “收复涿州的机会。”

    仁多保忠蛊惑道:“学士你想一想,要是李大帅在辽国腹地,攻打析津府是必然的结果。而涿州哪怕被辽人夺去之后,肯定兵力空虚,是拿下的大好机会。李大帅手上兵力不足,无法固守涿州,但是我们可以啊!”

    “次话当真!”

    仁多保忠却一脸正色的对安惇道:“下官哪敢欺瞒学士?”

    坚守涿州,然后……

    安惇贪婪的嗅着空气中的肉香,他觉得功成名就,就在今日。

    身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安惇有所有变法派都有的缺点,好赌,而且瘾极大。

    如此大诱惑在面前,他没有理由拒绝。不过追着辽军去打,他没有这个胆量,倒是尾随一阵,他还是敢的,他决定跟了。

    析津府。

    昔日的燕州。

    李逵带着兵马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来到了城外。

    城内的辽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当发现宋军出现在城外的那一刻,立刻去行宫禀告燕王,耶律延禧。这位就是耶律洪基认定的接班人,大辽皇太孙。

    当他在宫中侍卫保护下来到城头的那一刻,视线中就看到一面黑色的帅旗,上书一个‘李’字。旗下数员宋将对着析津府指指点点。

    而在宋将之后,赫然是一片步卒军阵,只是武器有些古怪。

    耶律延禧懵了,他皇爷爷被李逵给杀了,要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五万皮室军主力保护下的大辽皇帝,竟然连李逵的面都没碰到,让对方堂而皇之的来到析津府。

    毕竟是要当皇帝的人,耶律延禧迟疑了一小会儿,就询问身边的臣子:“城内有多少兵马?”

    “六万。”

    这个数字很容易得出来,包括三万耶律延禧的亲卫军,这点兵马拱卫析津府在耶律洪基看来,足够了。

    耶律延禧当即果断下令道:“点齐三万兵马,出城迎战。”

    在他看来,就宋军的架势,也不过一万多兵马的样子。他出三万人马,足够了。

    而在城外,李逵用手比划着析津府的城墙,总觉得好像有点高。他问边上眼神最好的花荣:“花荣,我这么觉得这城墙要比咱们的云梯还要高啊!”

    花荣点头认同道:“高了足足一丈,虽说析津府没有护城河。但是城墙太高,我们的云梯肯定够不上城头。兄长,这要是开战,对我军非常不利啊!”

    什么不利啊!

    这简直就是噩耗。

    云梯比城墙矮,这玩意还怎么玩?

    当然,两架云梯接起来也可以用,但是坚固度差了太多。毕竟一架云梯竖起来,靠上城头的时候,不是一个士兵往上爬。而是十几个一起爬。到最后,如同蚂蚁上树般成串的都是人。这要是不稳当,或者不牢靠,还怎么攻城?

    李逵无奈道:“可惜了,要是这帮辽人跑出来与我军野战就好了。”

    “野战,他们也配?”曹昉狂妄道,他如今胆气正豪,拿下涿州之后,有种少爷已晋升为天下第二勇将的势头,且一发不可收拾。

    早在涿州的时候,辽军看到宋军就躲在城里说什么也不出城。

    最后被逼急了,这才出战。

    那场战斗,辽军惨败。要是辽人知道此战结果,肯定不会再出城和宋军决战了。不说别的,火炮加上火枪兵,配上掷弹兵之后,在曹昉看来,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军威天下,辽人哪里有胆子敢来出战?

    可正当他狂妄的想要大笑几声,来给自己壮一壮胆气的时候,析津府城头鼓楼,意外的有鼓声响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很急促的鼓点。

    曹昉觉得这个鼓点有些熟悉,问边上的花荣:“这好像是点兵的鼓点吧?或许辽军和我们不太一样,我听错了?”

    花荣认真听了一会儿,点头道:“确实是点兵鼓点,疾如暴雨,军中都是这个鼓点。”

    李逵可不管这些,惊喜地看向辽国南京的城门,自言自语道:“此城守将是个有胆气的汉子,要嘉奖,谁也不准杀了他!”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59章 排炮一响地动山摇

    说起来,李逵真没有想要偷家。

    他固执的认为,偷家很无耻。

    可如今辽人太耿直了,把家放在他面前,不偷一把,他良心上过不去。

    都知道辽国有五个京城。可在李逵看来,除了析津府之外,辽国其他的都城都不是啥正经都城。原先契丹不过是发源于辽河下游的一个小部落。早在唐朝中后期,这里一直是渤海国的属国。而渤海国就实行了五京制,拥有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南海府、鸭渌府五个都城。

    五代时期,辽国灭了靺鞨族立的渤海国,建立了东丹国,之后改成辽国。辽人把渤海国的五京制继承了下来。

    而辽国的五个京城之中除了析津府,也就是燕州之外,其他都不适合成为都城。

    上京,临潢府。后世这地方叫赤峰。牛羊满地的好地方,就是人少点,城小点,建筑破一点。

    西京,同州。也就是后世的大同。辽国将大同设立为西京之后,连宫城都没有造,就糊弄的造了座庙,然后铸了辽国的开国皇帝,草草了事。显然,辽人也不把西京当回事。

    还有诸如东京辽阳府,听说距铁岭很近。都说铁岭是座大城市,可问题是要将铁岭升格为首都,确实难度不小。

    这其中,也就是南京析津府靠谱一些。

    为什么说析津府靠谱呢?

    首先,汉朝的时候,这里是幽州的州治涿郡。在汉朝的时候,这里人口就将近百万,城邑十来个。也是古燕国的都城,拥有近两千年的农耕文明。其次,析津府拥有辽国规模最大的宫殿群,虽说是陪都,但辽国皇帝都喜欢住在析津府,而不喜欢对辽国建国史中最为重要的铁岭。

    按照汉人的传统,一座城池拥有两千年的历史,就很可能修了两千年的城墙。

    李逵就遇到了前人留下的恐怖城池。

    来到析津府,李逵发现这家不好偷。主要是城墙太高,难度太大,攻城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尤其是城池太大,对于兵力并不占优的李逵来说,一旦辽人发狠和他巷战,结局很难预料。

    他可以下令攻入涿州,但是绝对没有勇气下令在析津府兵力健全的情况下,破城。他是来占便宜的,不是来送命的。

    李逵琢磨着将析津府的辽军骗出来野战,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根本就不用骗。而是自己就蹦跶着出来了。

    李逵在千里镜的镜头下,看到大队的辽军从城门出来。不仅仅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北门,还有其他门也有辽军出城。

    看到这阵势,他忍不住想要给辽将点赞,太耿直了。

    如今的禁卫军也好,飞廉也罢,都是心气正高的时候。李逵在拿下涿州之后,粮食物资都不缺。唯独弹药要省着点用,不过涿州之战,消耗的弹药微乎其微。这对于李逵来说,信心就更加足了一些。

    “摆老汉推……”

    “不对,是偃月阵。”

    “尊令!”

    随后,宋军大阵开始变换,加固两翼,骑兵后撤。加上火枪和火炮前移,火枪兵前摆下钉枪拒马,整个大阵变成了个彻头彻尾的刺猬。

    这阵法虽说是战神吴起发明的,经典的以少胜多的阵法。可吴起玩的兵法太多,太高端,随便打一打就能势如破竹,以至于很久以来,这个阵法都被埋没了。

    而偃月阵玩得最好的就要数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这老头子,最出名的就是让士兵推着大车打骑兵,而且还经常以少胜多。三万打十万,两千灭三万,这种让人看不透的战绩,都是这位老人家打出来的神仙仗。可惜,眼瞅着要统一北方了,却病死了,功亏一篑。

    偃月阵的精髓就是士兵推车,保护两翼,阻拦骑兵的快速冲锋,弓弩发挥最大杀伤力。

    这个阵法李逵也玩得非常熟,破有心得。

    摆出这个阵法之后,李逵稍稍安心。他的这个阵法已经和《武经总要》里的偃月阵已经大相径庭。主要是他如今指挥的炮兵和火枪兵为主。

    战斗方式改变了,当然,骚气冲天的大车一样不能少。

    《武经总要》其实就是大宋武将考试的总复习资料,全书二十卷,厚地比枕头都要高,对武将非常不友好。但李逵喜欢看,行军布阵,武器铸造,斥候侦查,各种攻防战,火攻水攻,甚至连选将用兵,士卒训练都有详细的解释,包罗万象,无所遗漏。

    最神奇的是,这本书最后一卷是《占卜》。也就是说打仗打不赢,朝廷允许你使用最后一招,求神。

    这么嗨的书,肯定不会是武将编写的,主编曾公亮,进士及第出仕,一路从知诰到翰林学士升迁到了参知政事(副相)和枢密使,有着丰富的欺负武将的经验和手段。

    这是一本文臣看了很嗨,武将学起来想要杀人的大部头,却一直是李逵的心头好。而且在太学里,几乎所有的中二太学生都是人手一套。

    城头上的耶律延禧看到宋军变阵,而且开始靠拢。

    扶着城头上的女墙暗暗点头:“是个懂兵法的。”

    随后眯着眼对身边的臣子道:“将韩资让给我带上城头,孤要让他看看宋军如何不堪一击。”

    城中大牢,被下大狱的韩资让无聊躺在干草堆上,听着城内混乱的呼喊声,琢磨着应该是前线不利,又要出兵了。

    “韩资让,出来!”

    “敢问这位公公,让罪臣去哪里?”

    “城头!”

    城头?

    韩资让想着不会要杀他吧?人要是能苟活着,肯定不愿意去死。韩资让迟疑地想要找机会,可他边上的宦官却根本就不给他机会,扯着嗓子嚷嚷:“燕王殿下恩典,让你去看看他是如何破宋军的。”

    “宋军,怎么打到析津府了?”韩资让顿时愣住了,随即而来的是悲凄:“陛下,他被宋贼……”

    “狗胆,别忘了你的身份,也敢妄议君上?君上好着呢?说不定李逵已经被君上给生擒了。城外是宋军偏师撞到了析津府,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大辽的都城,也是宋人能来的地方?”

    “什么,宋军打过来了?”

    韩资让顿时心惊胆战道:“不能出城啊!”

    “你这些话给殿下去说,跟咱家说不着。”

    被带上城头的韩资让,面如枯稿,尤其是身上污秽不堪。大牢的规矩,他身上之前穿的精美袍子,早就被牢头给扒了。如今穿在身上的是件不知道从那个死鬼身上扒下来的破皮袄。辽国不缺牛羊,皮袄的价格非常便宜。

    虽然衣服破旧,气味熏人,但保暖效果还是有的,因为保暖,却愈发的气味熏人。

    韩资让现是冲到了城墙边上,看到远处的宋军军阵,顿时双眼圆睁,惊骇道:“是李逵,李逵来了!”

    当初他在涿州,遇到的就是这支武器古怪的军队。但战斗力让他有种被神灵遗弃的错觉。

    他甚至想到了析津府大难临头,城池被破的惨象。

    “殿下,出城是死路一条啊!陛下,如今之计,还是关好城门落下千斤闸,堵死城门门洞。才是上上之策啊!”

    耶律延禧感觉大腿一紧,随后刺鼻的骚臭味席卷了他的鼻子,差点将他臭翻过去。这才发现,韩资让竟然抱着他的大腿,一个劲的嚎丧。

    晦气,加上臭气,让他恨不得拔出弯刀,将韩资让给劈了。

    好在他是让人看他文成武功的,要是没了韩资让这个看客,他会很失望。

    耶律延禧不信邪道:“宋军不过一万多人马出阵。我大辽三万精锐去攻打,哪里有不胜的道理?”

    “可那是李逵呀!”

    韩资让指着宋军的方向,对耶律延禧苦苦哀求:“燕王,要是城外的大军覆灭,城池覆灭就在旦夕之间,三思啊!”

    “混账玩意,我可是大辽储君,如今正是立下赫赫军威,铸就武功之际。如何容的你如此胡说八道?”说完耶律延禧一脚踢开韩资让,大吼道:“进攻!”

    咚咚咚

    鼓楼上军鼓擂动,鼓声沉重的如同死神复活的心跳,在没个人的心头锤击。

    而辽军军阵对面,曹昉仰起头看向了李逵,问道:“大帅!”

    而在李逵边上,有个专门的战场观察员,报告着战场的所有信息。

    “火枪兵进入预定区域,火炮填装,全员准备!”

    “火枪兵进入预定区域。”

    “火炮校准诸元。”

    “一发准备!”

    “距离五百丈!”

    “四百丈!”

    “进入火炮射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