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25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25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宗皇帝甚至为此,立下誓言,誓必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当迈出这一步的时候,耶律洪基也明白,他回不去了!

    大宋和大辽的盟约,已经再也没有约束力了。

    但他不甘心,一个小小的燕州,就能成为大辽最为富庶的城市。

    甚至比辽国的中京都要富庶好几倍。

    而燕州这样的城池,在大宋境内,多达几十个。

    如果真的能入主中原,他就是大辽的武功皇帝。别以为皇帝什么都有了,就会变得无欲无求。实际上,皇帝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贪婪的人。

    因为他们所需要的,哪怕是一个最小的愿望,也会付出成千上万的人命,或者无数人这辈子都不可能积累起来的财富。

    直到有一天,他们遇到了绝境。

    耶律洪基如今就是这样,他遇到了李逵这个对头,一生中最大的厄难。

    人在困境之中,才会去想自己做下的错事,思考自己的过往,反问自己:“朕,真的错了吗?”

    突然,耶律洪基像是诈尸一样,身体一挺,发疯般的歇斯底里:“不,朕没错,错的是你们,你们这些鼠目寸光之人!”

    就在这时,王帐外有人禀告,随后带来了个让耶律洪基紧张不已的消息:“陛下,不好了,宋军打过来了!”

    “什么,宋军进攻了!”

    说话间,耶律洪基摆放在面前的奶茶就被碰翻了,可见他内心有多紧张。

    “萧常哥,你带着朕的亲军去右营弹压,务必要将宋军赶回去!”

    “臣遵旨!”

    萧常哥欲言又止,最后却意外的叹气退下。

    他知道李逵很不好对付,想着万一战败……

    当然最紧要的是让皇帝最好离开战场,最理想的当然是去析津府躲着。这样就能给各军有一个缓冲,一旦围剿不利,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游斗。总是大军要动起来,最让萧常哥担心的是皇帝。有了耶律洪基在的中军,就像是个累赘,很可能成为宋军进攻的目标。

    可是耶律洪基登基四十多年了,他啥时候听过劝啊!

    既然听不进去劝,劝了也是白劝,只能作罢。

    相对于辽军。

    宋军的进攻就简单多了,李逵摆出了个圆阵。

    这样的阵法最大的有点就是平均,攻击平均,防守平均,就是移动速度慢了些。

    可李逵不在乎,他需要的不是一战定乾坤的速度。如今的大宋,还没有训练游骑兵的可能。火枪兵配上战马可以快速转移。单在训练上就难多了。还没有学会跑的禁卫军,要是训练之中加入战马,肯定会乱套。

    尤其是这场大战虽准备了几天,但真打起来,连曹昉都觉得仓促。

    从第一天和耶律洪基交手之后,李逵就觉察到了辽帝的意图。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宋军表面上是在打造营盘,可实际上是试探辽军是否想要决战,对速战的渴望。

    最后,李逵得出的结果是,辽帝耶律洪基恐怕想要用优势兵力困死他。

    造成这样的原因李逵不得而知,但猜测起来并不难,辽国的援军可能快到了。宋军增援的大军给辽军的压力太小了,关键时候还有可能安惇这厮又怂了。诸多原因加在一起,才会让辽军有信心将李逵困死在清河原上。

    而这一切对于李逵来说,非常不友好。

    燕州和涿州之间的清河原可是辽国南京道的辖区,这里辽国随时随地都可能来援军,而对于大宋来说,大宋的援军几乎等不到。

    不是任何援军都不回来。

    哪怕是铁石心肠的章惇,还是心肠狠不起来的赵煦,他们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河北三路,十万大军不管不顾。

    可如果说援军,恐怕真的用处不大。

    东拼西凑三五万的军队已经是大宋的极限了,可是这三五万人马,放在涿州和易州战场,根本就不够用。

    辽国随时随地都可能增兵十万,甚至更多。

    而在收战不利的情况下,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内心动摇速胜,甚至俘虏李逵的可能。因为宋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已经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想胜都不容易,更不要想着其他好事了。

    困住宋军,才是辽军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却不是李逵愿意接受的结果。

    除非,李逵接到了朝廷的消息,西夏被章楶给灭了。可是这在一两年内恐怕真办不到。

    章楶用兵计谋百出,可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稳。

    以不败为基,小胜为进,从而全线进逼,是步步为营的路数。

    这种战略,属于一步步蚕食的作战。一城一地的慢慢推进,李逵想要等到二十万西军腾出手来增援他,他把辽国南京道抢来的粮食都吃光了,恐怕都不到。

    所以,想来想去,他只能率先发动攻击。

    大军开动,中军附近的粮车——

    没错,就是粮车。

    李逵是带着粮食,所有的辎重和弹药,连刚刚修好的营盘都不要了。这个举动就是说,李逵要拼命了,而且是有用出了所有的洪荒之力。

    “大帅,前方敌营!”

    曹昉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当成禁卫军的主将,因为他清楚,李逵才是这支军队的灵魂。甚至连李逵也需要在摸索之中学会战法,更何况自己这点水平,给李逵提鞋都不配。

    李逵站在大车上,脚下是粮食。

    他没敢站在火药桶上督战,深怕一不留神就升天了,但粮车就很好:“碾过去!”

    六七万大军的营帐,摆开了,延绵十几里都是很正常的事。

    李逵突袭辽军右营的原因不是看上了别的,而是看上了这片区域很大,只要立住了,就能将整个辽军大营扭转过来。

    李逵摆出的是圆阵,这个阵法别的优点且不说,但是有一个有点非常适合火枪兵,就是容易变阵。

    而一旦变阵,火枪兵就要鼓点推进,到时候,李逵能确保短时间内宋军后边没有伏兵。而且别看辽军右营占据的地盘大,但是兵力却不多,七八千左右。

    除非辽军使诈,要不然这个数字不会出大错。

    战场上,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将军,都能用对方的帐篷,烟灶分辨出敌人的兵力。

    如果是势均力敌,或许辽军会使诈,看看有没有机会赚一波宋军。

    可是辽军如今的兵力数倍于宋军,这方面阴谋诡计是不屑做的。

    “杀啊!”

    “杀死宋狗!”

    辽军发现宋军进攻,大阵眨眼的功夫就冲入了营地之内,乱成一团。几个千户长立刻指挥军队开始反扑。

    “举枪!”

    “齐射!”

    啪啪啪——

    爆豆般的枪声过后,冲击的辽军顿时倒地无数。辽军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逵紧接着命令:“给李云发旗号,开中门。”

    辽军反扑受到打压之后,宋军立刻分开了中军,而就在大阵之后的飞廉军重骑兵立刻催促战马,哒哒哒,铁蹄践踏着大地,卷起无数尘埃,呼啸着冲向了毫无防备的辽军大营之内。一场精心准备的屠杀正式开始。

    军阵素养奇高的宋军,分开本阵之后,立刻散落,成为五个小的圆阵,又称梅花针。此阵善搅杀。

    如无人之境的重骑兵,在辽军右营之中肆虐。

    等到萧常哥带兵赶来的时候,这场战斗已经快进入了尾声。

    营地中,逃跑的士卒不计其数,留下受伤的还没死的辽军在地上哀嚎。萧常哥面对这等局面,也是始料未及,他知道宋军很厉害,但是如此火力杀伤力,还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宋军在辽军援军赶来之后,立刻变阵。

    这就不得不说圆阵的好处了,变阵就像是变脸似的,贼容易。

    而禁卫军的阵法素养也让李逵很满意:“不错,看来上四军出来的兵,值得信任。”

    “那是,这是咱们的传统!”

    曹昉破天荒的被李逵夸了一句,顿时得意起来。

    可谁让他倒霉,遇到个长地丧气,还说话不中听的下属。就见杨志吐出一口气,鄙夷道:“啥传统,一百多年就练十几个阵法,猪都他们走的齐整。”

    曹昉怒视杨志,后者这才发现又说错话了,尴尬的笑道:“当然了,这传统也挺好,只好不打仗,看一眼都觉得上四军军容齐整,军纪严明,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

    “滚去你的指挥位去,少在本将军面前碍眼。”

    ……

    在骑兵厮杀的时候,李逵才有心思和属下几个说话。当然战场上几乎是一面倒的态势。可是曹昉还是觉得大军发起攻击的地方有点不对劲,就像是打拳的时候,就只往对手的手臂招呼,直接一圈朝着胸膛,来个黑虎掏心不好吗?

    “大帅,即便我们攻克的辽军地右营,可是中间还有两个营盘。兵力一个比一个多,这样下去,我怕兄弟们会越打越难。”

    这话杨志也想问,可是他不敢。

    曹昉愿意问,自然再好不过了。

    李逵笑着指着辽军,对曹昉道:“别看从侧翼攻打,似乎吃力不讨好。可实际上,这是我军最理想的进攻切入点。你看到的是我军需要跨过一个个营盘,才能打到辽军的中军。看似攻击距离长了,而且是针对了辽国兵力最多的区域。”

    “可你看到了其一,没有看到对我军的好处。你想一想,辽国的援军来了吗?”

    “有点慢,应该来了。”

    曹昉仿佛在迷雾里看到了一丝异样,随即似乎想到了些什么;“大帅,你的意思是,中间的辽军营盘会影响到辽军的增援。”

    “不仅如此,辽军想要包围我军,他们的营盘就要分别出兵,将整个军阵都旋转一个方向。这对于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六七万人的大军,这是逼着牛跳舞,它蹦哒不起来!”

    正当清理敌兵差不多的时候,辽军的援军这才珊珊来迟。

    萧常哥看到如同地狱一般的营地,心里也发虚。尤其是跨过两个营盘的援军,让他已经焦头烂额。当他看到宋军的那一刻,李逵也发现了辽军援军,两万人马左右。

    李逵觉得应该重视萧常哥。

    立刻下令道:“变阵!”

    禁卫军和飞廉军都是上四军和京营出来的士卒,在西军眼里,这些是只会操练军阵的老爷兵。毕竟从来不打仗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可是在李逵手里,这两支军队爆发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得益于李逵的严苛。

    咚咚咚

    鼓点响起来的那一刻,火枪兵集结完成,开始顺着鼓点朝着辽军骑兵过去。

    只是速度有点慢,而且鼓点也有点滑稽。

    萧常哥正琢磨着,这应该是李逵的套路。但他就是看不出来,这样的鼓点和行军,能让他受到什么威胁。

    等到宋军距离辽军越来越近,萧常哥这才愕然的看向之前的营地,浓烟滚滚,显然宋军是想要一个营盘一个营盘将辽军的补给和后勤全部烧毁。

    这也太毒了吧?

    一般人,根本就做出来。

    而李逵却得意地对部下笑道:“这叫换家!这波咱不亏。”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771章 大辽版步坦协同

    如果说偷家这种战术还有点兵法的痕迹,那么换家,这种如同疯狗一样暴躁的手段,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兵法书里。

    一旦这招使出来之后,绝对会让任何对手上头,愤怒,暴跳如雷。

    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换家要对等。

    比如说,李逵用大名府和耶律洪基换析津府,或许老头耶律洪基还能气得过一点。

    可李逵用一个造了几天,只能容纳两万人马的营盘,想要换辽军六七万大军的营盘,就有点过分了。

    尤其是,辽军都是骑兵,一个士兵两匹马,甚至三匹马,都很寻常。

    六七万大军,将一下子要多出来十几万匹战马,数量这么庞大的战马,营盘还像是宋军那样,用栅栏,壕沟去规整,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仅不可能,更是做不到。

    再加上,辽军的军粮一部分是活物。

    比如说牛羊。

    这就更占地方了,以至于辽军的军营,几乎没有栅栏,也没有壕沟,甚至营盘都散乱的如同像牧场上放牧的部落临时落脚点。

    按理说,就这等破烂的家当,已经没有这么值钱的东西了。反倒是宋军打造的营盘,对比辽军的营盘,堪比豪华。

    可破家值万贯,辽军也不是什么家当都没有,比如说帐篷,就是烧一顶少一顶,尤其是在野外,还不容易补充。如果没有帐篷,让士兵在这大冬天睡在露天,非冻出病来不可。哪怕是辽人扛冻,也吃不消这个季节的北风肆虐。

    萧常哥一看到李逵摆开的架势,顿时有点傻眼。

    随后派人去宋军营地查看,回来人报告:已经空无一人。

    他这才明白,李逵这是要用宋军的营盘和辽军换。不换还不行,除非在战场上打的过宋军。

    可以说,当今天下,李逵的套路之骚气,任何对手都猜不出来。

    谁能料得到,李逵放弃了修了好几天的营寨,跑到辽军军营里来换家。这不是扯吗?

    有你这么打仗的吗?

    即便,宋军的营盘是真的好,有陷马坑,有鹿角阻马阵,而且还靠近河边,李逵为防止辽军在上游下毒,或者截断河流,还打了几口井。全军累死累活的听他的命令猛干,最后眼瞅着要建成大辽境内的第一个模范营盘的时候,他竟然吧唧两下嘴皮,轻飘飘的说:“这不是我想要的!”

    然后李逵霸道的开始了对辽军的进攻。

    摆明了,他心不顺,要和辽军换。

    可辽人,尤其是辽国的皇帝耶律洪基可不想和李逵换。

    尤其是宋军的军营是空的,除了宋军带不走,不想带走的破烂,能带走的都让宋军带走了。

    而李逵指挥禁卫军一头扎进辽军右翼之后,不仅仅是杀伤辽军的有生力量。而且还在战斗之后,将营地内能烧掉的都烧掉了。

    这让萧常哥非常恼怒,从来没有一支军队,面对大辽的皮室军,还敢如此嚣张。

    可是,让萧常哥郁闷的是,他似乎对李逵一点办法都没有。

    想了很久,也不敢冒然下令冲锋,却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