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49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49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之内应该张灯结彩,普天同庆。辽国是大宋的死敌,口口声声说是兄弟之帮,可是年年拿着大宋的岁币,还经常来敲竹杠。

    这哪里是兄弟之帮的样子,简直就是强盗。

    可就是这么一个强盗死了,大宋却要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做法事,超度亡灵。

    这事且不说,还有辽国来报丧的大臣已经在大宋境内,不日将抵达大宋东京开封府。这时候表现出欢天喜地的心情,似乎真的不太妥当。

    不过传言的最多的不是这些,而是给辽国皇帝超度法事的高僧。

    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高僧,平日里寻常人见一面都不太容易。可这些人聚集起来,给一个人超度亡灵,这规格已经差不多到了皇太后死的样子了。

    除了宵禁,禁纵乐之类的,大宋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待遇不低。

    不过还有一件事,困扰着朝堂。

    或者说困扰着大宋的宰相章惇。

    “父亲,人杰不会答应的。”章授执意道。

    章惇摇头叹气:“是啊,他也不合适去做使臣。”

    萧常哥来大宋报丧,其实不仅仅是报丧,更多的是想要谈判辽国和大宋今后的疆域和立场。燕云十六州如今被辽国反夺回去了四个州,留在大宋手里的就剩下四个了。

    经历过年前一战,辽国对大宋的战争心理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战争没有把握胜利的时候,求和是必然的结果。

    辽国派人来刺探,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宋也不能闲着吧?

    可是让章惇忧伤的是,没人愿意接收这份殊荣,看着自家的儿子,章惇无奈道:“索封也拒绝了。”

    “这样下去,就没有可派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宋辽关键时刻,甭管是大宋还是辽国,带回去的是对方错误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朝堂,责任很大,普通人根本就承受不起。

    其次,真要是正常出使辽国,很多大臣都不会拒绝。

    主要是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送葬,这事有点埋汰,没几个大臣愿意。

    一方面,责任重大。另外一方面,吃力不讨好。

    而且不同于以前大宋派遣辽国的使臣,一般都是新科进士,在秘书阁磨砺几年之后,就有机会出使辽国,回来升迁成中书。

    算是入了都事堂的官员,官职不高,但是在大宋的核心部门,权力很大。大多数初入官场两三年的官都巴不得遇到这等好事。

    可这一次

    不是低级官员可以参与的,至少四五品以上的官才有资格代表大宋,去辽国出使。

    一方面,这样的官,都是老家伙,少有几个年纪轻的,都是底气十足的硬角色。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出使辽国,维护大宋国体的这份殊荣。

    其次就是,大宋如今对辽国在国力和军事上双双占优。

    大宋的官员去了辽国,很容易引起辽国贵族的激动,甚至被刁难。一旦表现的弱势了,回来就有可能被御史背刺。

    至于李逵?

    他自然不怕辽人,可问题是万一辽人扣留了李逵呢?

    章惇其实也就是想一想,根本就没有打算派李逵去辽国的心思。他其实看中了蔡京,可惜,蔡京昨日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章相,在下老眼昏花,怕去番邦,耽误了相爷的大事。”

    章惇有什么大事?

    他就是想要知道辽国的真实想法,可是蔡京根本就不上套。

    对于蔡京来说,从能力上来说,让他去辽国走一遭,肯定能看出辽国的底细。从钱粮,防御,城池,人口这些都是蔡京的强项,足够让他从这些蛛丝马迹上,看出辽人的真实态度。可是他不想去,出使辽国他又不是没去过,二十多年前就去过。

    回来就立功了,升为中书。

    这是他中进士之后的第三年去的辽国,那时候,他恨不得为大宋豁出命去立功?好给自己升官做准备。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蔡京也是经历过风雨的人了。

    三品的学士他当过,二品的尚书他也做过,四五品的官职更是不少。从地方到朝堂,他除了从一品地官职没有做过,啥没经历过?

    他要是想要升官,二品以下的官职根本就不能让他动心。

    除非从一品以上。

    可这个官阶对应的官职就高了,枢密使,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左右尚书仆射,官就这么几个,还得加个资政殿大学士以上的殊荣,这是副相的官职,其中还包括一个宰相。

    蔡京不认为自己去趟辽国,就能立下这样的功勋。

    除非他去辽国,将辽国新皇帝耶律延禧给药死,要不然凭什么如此富贵冲天?

    既然想要的得不到,还不如在京城发财。

    这日,章惇又找上了蔡京,两位曾经也是颇为投机的变法派新贵。神宗皇帝大行之后,蔡京作为蔡确身边的左膀右臂,彻底掌控了整个开封府。当时蔡京甚至打算了杀了宰相王旦,干一场大买卖。当年章惇是枢密使,压根就不知道蔡京如此胆大妄为。

    “元长,你就不考虑一下,去了辽国,回来之后翰林之中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章惇没办法了,两个翰林学士,官阶是一样的。一个是翰林学士,一个是翰林承旨学士。前者管科举太学举,后者管朝廷旨意。都是三品高官,而且身份高贵,不是寻常人能做的高官。

    可是这一切,在蔡京看来,都是过往云烟:“章相,翰林院两个官职我都做过,诚惶诚恐之下,屡次出错。京才疏学浅,恐怕不能胜任。”

    蔡京一开口,将章惇气个半死。就蔡京的官场丰富经验来说,他的履历比苏轼都要丰富,都是站在过山巅,同时也被推下悬崖之人。秘书省、都事堂、枢密院,尚书省京城的官职他大部分都做过。还两次入主开封府府尹,元祐时期还被贬谪去了南方,官场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想要用官职诱惑他,真的很难。

    章惇这才想起来,他的允诺毫无价值,至少对蔡京来说毫无吸引力。

    翰林院清贵,当年王安石,范仲淹,主持变法之前,就都有过翰林学士的经历。可是这些对蔡京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他舍不得兵统局越来越大的产业,除非章惇挪位置。

    章惇要是知道蔡京这么想,指不定要和蔡京着干巴瘦老头拼命。

    好在蔡京是有办法的人,他能力很强,出主意的本事也很厉害。他早就看出了章惇地难处,建议道:“章相也不用为难,大宋人才济济的,派去辽国做使臣而已,多的是。”

    章惇闻听,有点怀疑:“元长,这可不是小事。底蕴不足之人,可没有这份殊荣。同时保守派哪里,肯定不行,要不然你兄弟肯定会出面阻止,老夫也为难。”

    “选个资历够,官职不大,临时给他升迁到足以胜任的官职不就成了吗?”

    蔡京觉得章惇有点小题大做,这样的人,应该很多。

    许是这等庸才,章惇接触的不多,问:“元长可有合适之人?”

    “你看米芾如何?”

    蔡京随意点了个人的名字,米芾做官一直在七八品混迹,是个在官场失意的倒霉蛋。可实际上,就米芾的性格来说,这家伙根本就不配当官。

    哪有当官好好的,离开驻地跑去参加会的官员。

    要不是米芾是神宗皇帝的奶兄弟,早就被训斥了。

    搀和进苏轼的乌台诗案,也是他,要不然神宗也不会不提携这位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

    没错,米芾和神宗皇帝是一起在王府里长大的。

    光这份情谊在,也值个四品官吧?

    可是米芾老惨了。

    但米芾不在乎,他不缺钱。能够买下王羲之真迹的人,会缺钱吗?

    章惇迟疑道:“他靠谱吗?”

    蔡京鄙视道:“靠不靠谱章相难道就不收复燕云十六州了?战略已经定下,甭管辽国新君的想法,大宋别无选择。之后必然是战争,辽君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这话真的是一语中的。

    章惇还真没有想过米芾,被蔡京提及,这才想起来,米芾真的合适。这位除了做官稀里糊涂之外,其他方面也不靠谱,但身份确实很容易拔高。随即点头道:“就他了!”

    人在代州五台山的米芾,没来由的后背发冷,回头看了看,没见着人啊!

    米芾揉了揉手腕,继续抄写经书。

    身为北线大军帅帐录事参军,米芾一天战场都没有上过,一直被李逵关在庙里抄经书。

    然后他发现庙里和和尚说好有好听,又有本事,有点乐不思蜀了。

    主要是他发现最近的书法技法要突破,有种大气运加身的豪迈。

    这日。

    高俅心中忐忑的来到殊院,知客僧带他见到米芾的时候,见对方不修边幅,整个人形同枯槁般落魄。

    假名士高俅当然不明白这是一种状态,一种灵台空明,要突破的状态。

    还以为米芾受了多大委屈,整个人都自暴自弃了。

    高俅心下不忍道:“元章,你受苦了!”

    米芾还在忘我的状态之下,被高俅打扰之后,目光呆滞地看向高俅,好不容易认出对方,木讷道:“再有两天法华经也能抄完了!”

    “不着急,不着急。”

    高俅还以为米芾犯事了,毕竟来了个宦官,指名道姓的要见米芾。还一脸不乐意的甩脸子。

    “米芾听旨!”

    “擢升为太常寺卿,出使辽国。”

    直到这一刻米芾茫然中接旨,高俅才大惊失色,拉着米芾的手低声询问:“元章,你家里啥情况啊!为何陛下如此器重你?”

    太常寺卿,可是九卿之一,掌管祭祀。

    属于非常重要,但平时说话没人听的高官。一般只给朝堂中德高望重的重臣,米芾何德何能,整日浑浑噩噩,做官也不好好做的混子,何德何能能做这等高官?

    高俅不认为米芾有李逵的推荐,就能一飞冲天。

    这官职比李逵的都要高,怎么可能就给了米芾?

    要是李逵如此厚待米芾,高俅这种跟着出生入死才混到了一军主将的盟友算什么?心态说崩就要崩了的,好不好?

    米芾眨巴了一阵眼珠子,摇头道:“我和陛下没有关系,不过我和先帝有些关系。”

    “先帝?”

    “那时候先帝还不是太子,是皇孙,住在王府里。我跟着他一起读书,一起用膳,有七八年吧”

    高俅豁着大嘴,惊呆了,良久才开口问:“为何先帝不重用你?”

    “别乱说,我十八岁就在直秘阁做官了”

    米芾嫌弃道:“可能是做官没天分吧!”

    高俅懂了,这位做官的天分比苏轼都差。直秘阁出来的官,到地方上知州起步,米芾能混迹仕途三十年还是个七品官,显然是作死好几次的报应。高俅觉得为了自己的仕途,应该和米芾站远一点,免得这货害死他!

 第798章 米亲王

    从没有在大宋政坛有过任何经验的新人米芾上路了。

    他的优点是,哪怕再好骗,辽国也不可能从他口中得到任何大宋的机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

    要是有人想着从米芾下手,来刺探大宋的机密,肯定傻眼,还以为遇到了个信念坚定的忠臣。

    高俅觉得米芾的责任很大,主要是怕万一辽人从米芾身上什么也没有得到,恼羞成怒,辣手摧花,这就悲剧了。

    说什么都是老朋友了。

    高俅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米芾可是经常来苏轼家里做客的,而且这货经常翘班一两百里来苏轼家里。一般来说,一两百里的辖区肯定超过了一个七品官的辖区,换个人,早就下大牢了。

    要不是米芾是神宗皇帝的奶兄弟,他妈阎氏是高太后身边的女官之首,太后身边的红人,他也不会被皇帝当成空气,还每月发他一份俸禄了。

    “元章,你这次去辽国,辽人肯定会套你的话。”

    高俅谨慎的提醒米芾,不能掉以轻心。

    米芾微微蹙眉,所有所思道:“放心吧,进贤,我不会将宫廷隐秘透露给辽人的。”

    米芾

    这位从小认识英宗皇帝,和高太后也熟悉,还是神宗皇帝的奶兄弟,真要是说一些大宋宫廷秘闻的话,很有爆炸力。恐怕到时候辽人听地兴起,回到大宋之后,被皇帝赵煦咔嚓了谁让你把我家的事往外乱说的?

    不过这个答案肯定不能让高俅满意,高俅一脑门子的冷汗,心虚道:“宫廷隐秘能不说,最好不要说。”

    高俅深吸一口气,凝神道:“我是说辽人打探我大宋的机密,朝堂上对辽国的态度,我大军在河北路,河东路的布防。万一问了,你怎么说?”

    米芾仿佛被羞辱了似的,心说:“高俅,我看着就像是叛徒吗?”

    米芾站起来,挺胸怒斥道:“打死我也不说!”

    高俅傻眼了,他发现自己和米芾的脑回路根本就不可能有交叉的可能,他是担心米芾去了辽国中了辽人的奸计,同时也希望米芾绑着他给辽人散布一些假情报,好让他能够从容部署军队。

    自从李逵回了京城之后,高俅感觉到和辽军对峙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他需要帮手,一个能迷惑一下辽人的帮手。

    “不,你得说。不仅得说,还得说不少,好让辽人知道一些我们愿意让他们知道的消息。”高俅比划着给米芾解释道。

    米芾脑子没问题,可想法单纯,很快就被高俅转晕了。古怪道:“你到底是想要辽人知道,还是不想让辽人知道?”

    “哎呀,米芾你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河东路监军宦官郑宜打断道:“高将军的意思是让你把假消息带给辽人,而且还不能轻易吐露,得在辽人用计策不断试探你的时候,稍不留神说出来。这些总该懂吧?”

    不得不说,宦官是这个时代心思最为古怪,但同时也是心思最为活泛的人群。

    米芾这才恍然大悟,嫌弃道:“早说啊!这简单。”

    米赟作为米芾的长辈,看不下去了,看向米芾的眼神多了一些关爱,仿佛是看傻子似的怜悯。开口道:“要不就算了,我怕元章他坏事。”

    被自己长辈的眼神刺痛了自尊,米芾不乐意了:“叔祖,小时候我可是以聪明闻名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