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61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61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淖矢窕故怯械模骸袄纤模罴液臀颐橇跫液献鞯背酰跫乙恢笨孔爬罴艺垂狻5背跄愦蠼惴蚨惴蚨舜永霞宜屠吹囊故抢铄哟湃硕峄乩吹摹D切┠辏敲挥辛死罴业那疲阍诠幸擦⒉蛔≌蠼拧!

    “再说李逵,他是进士及第的出身,你的身份在宫中尊贵,但是想要让李逵以官身份入朝,还需要他自身的本事。”

    这话绝对是一句公道到不能再公道的公道话,李逵的成就,绝对是他的能力和科举身份的结果。和宫中贵人,皇贵妃刘清菁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如果没有刘家的关系,李逵可能和皇帝的接触会很少。他会更加倒向官一些,不仅不会脱离党争的漩涡,甚至会已经在党争之中,被逼到怒火中烧,筹谋起兵。

    这才是刘清菁最大的功劳。

    刘清菁怒气的来源一部分是源于李逵的不告而行,属于没有将她这个大姨子放在眼里。其次就是,她觉得自己距离皇后的大位原来越远了。

    没办法,赵煦多次想要将刘清菁扶持到皇后的宝座上,可是这几年,大宋面临的困境实在太多了,接年的大战,让赵煦也不敢和所有朝臣对立,一意孤行要立新后。哪怕是一龙二凤的设想,也因为儿子是个病秧子,看着不是长寿的样子,变得越来越难。

    对于儿子养不大,赵煦的恐惧比谁都要严重一些。

    他是神宗皇帝的第六子,为什么会登大宝,成为皇帝?

    还不是前面五个哥哥,四个没成年,在他九岁之前都死了。另外一个泰王,先天残疾,不适合当皇帝。可哪怕如此,神宗皇帝也有十几个儿子,死了十来个,还有四五个活下来了。可赵煦就尴尬了,他是千倾地里一颗独苗,就一个儿子,还是个病秧子,让他如何不着急?

    想要儿子多,遍地开花,他的腰也吃不住。

    李逵离开朝堂,等于是宣告刘清菁染指皇后宝座又渺茫了许多。哪怕这个儿子已经是太子了,但连赵煦都没有把握将这个儿子养大成人。

    这如何不让刘清菁发怒?

    可是刘葆晟不这么想,他是个厚道人,主要是他知道李逵,乃至李逵代表的李家人,已经在京东东路的地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抗衡。二十几个大庄子,上万的庄丁,就不是随便朝廷那支军队敢扑灭的,真要是逼地李逵发狂,大宋最后还得认怂。

    再说了,李逵不欠刘家,反倒是这些年刘家的崛起,沾了不少李逵的光。

    远的不说,刘清菁在宫里能够拉拢这么多人,没有李逵当年的支助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李逵也是女婿,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能向着老四,而把老五当成丫鬟呢?

    翌日。

    早朝。

    赵煦强撑着精神,听取朝臣的朝议。

    似乎每一个大臣都刻意避开了李逵的问题,连提都没有提。这让当日的国家大事变得索然无趣起来。

    直到最后,郝随站在大殿之上高声:“诸事奏明,交有司处理,退朝!”

    “且慢!”

    邢恕硬着头皮站出来,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不知是怒,还是累的皇帝,只是眼神似乎更多的是恨。邢恕背地里联络各方陷害李逵,并非是空穴来风。

    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在他的计划之下,不仅仅是从名声上诋毁李逵,他还来得及发动最后一击,就是让御史台的御史,诬告李逵造反。

    这不过是大宋朝廷的基本操作,并非是邢恕真的歹毒到不管不顾的地步。

    赵普当年诬告大臣卢多逊,就用了一支箭给赵黑胖看,赵黑胖琢磨着这厮要害朕,堂堂宰相被贬崖州。

    也就是说,大宋从立国之初,就盛行诬告造反,后来,这几乎成了大臣翻船的基本操作。

    丁谓、范仲淹、蔡确谁没有受过这种暗箭?

    当然,所有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里,皇帝要臣贬谪到底,就贬谪到底,真正谋划者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决定权。唯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被诬告的官员会暂时脱离中枢,远离朝堂。

    一切似乎都朝着他希望的结果而去,只要李逵被送出朝堂,十年的沉寂足够邢恕的谋划了。

    等到将来李逵归来,朝堂已经不是如今的朝堂了。

    拉拢足够盟友的邢恕,到那时候根本就不是远离朝堂的李逵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邢恕还有一系列的手段对付李逵。像李逵这种臣带兵大杀四方的大宋高官,基本上在朝堂都不太可能有机会崛起,除非李逵一直打败仗。

    在大宋,臣掌握兵符,带兵作战,可以失败,也可以成功,但就是不能太成功了。

    邢恕就是料准了这一点,才准备对李逵发难。

    可没想到的是,李逵掀桌子不干了。

    李逵是舒坦了,可邢恕却倒霉了。

    他那点小动作瞒不住别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他的这点招数真瞒不住人。

    这次,邢恕被逼着走上前台,就是被章惇舍弃了的结果。办事不成,反而被人反制,这就是没能力的下场。

    邢恕咳嗽了一声,耷拉着脑袋启奏:“都事堂直管衙门兵统局正,天章阁直学士李逵挂印而去”

    轰

    朝堂上一阵喧闹。

    谁不知道李逵挂印离开了?

    主要是官职小的不敢说,官职地位到了不想说,大家都憋着。

    当邢恕说出来的那一刻,其他人终于可以松口气,不用继续憋着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大地震,一旦处理不好,就要深陷其中。与其风险如此之大,还不如高高挂起。

    邢恕不满的看了一眼周围,心说:一个个心里明镜似的,为何装不知?下贱!

    也算他倒霉,遇到李逵这个对手。

    官场就是这样,遇到好事,抢功劳的时候,争先恐后,深怕自己轮不上。可要是遇到了倒霉事,背锅的时候,周围都离他远远的,深怕沾染上晦气。

    邢恕就是这个样子,谁也不敢沾染这等因果,李逵唉,这家伙连太后都差点被他给气死,岂能是随便被人欺负的主?

    可李逵如今也是两败俱伤,为了个邢恕,三品官职都不要了,值得吗?

    每人知道李逵值不值得,倒是邢恕真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李逵,真不好惹!

    换个人,背后拉帮结派陷害,斗法也要一两年,才能克敌制胜,斩落马下。可是李逵呢?

    这家伙根本就不给他拔刀的机会,自己摸着斧子上来了

    要说后悔,邢恕肠子都快青了,可青了有什么办法?

    如今这局面,得让皇帝做决定了。哪怕是章惇,也不敢轻易做出判断。毕竟给李逵好处,这是丧失了气节和尊严,他还如何最百官表率?要是打压李逵,那是打压朝廷功臣,更被人气量狭小的感觉,为相没有肚量,让百官如何信服?

    总之,左右不讨好。

    章惇也是没辙了,干脆一脚将所有的事情让邢恕去做。

    反正麻烦是他惹出来的,总得有人背锅。

    肃静

    郝随站在大殿之上,尖锐的嗓音确实宛如针刺一般刺入每个人的耳膜。

    “陛下,李逵于朝廷有功,自从殿试及第之后,屡立奇功,如今挂印而去,是朝堂上有宵小之人恶语中伤,暗中陷害。李逵又是耿直之人,必然受不过这等羞辱,如果是个别之人莽撞,李逵已是堂堂三品大员,必然不怕,就怕是”

    说话的这位是御史台的张御史,七品的小官而已,可却不要命的把李逵的事往党争上扯,这是邢恕绝对不敢看到的事情,急忙打断道:“陛下,李逵少年入山林于野兽之口夺食,就为了供养生母,显然是仁孝之人,如今挂印辞官,恐怕是思念其母。”

    邢恕说到这里,觉得越来越有搞头,干脆俯身上奏:“陛下,臣恳请给予恩赐,以示朝廷对仁孝之遵从。”

    就连皇帝也愣住了,皇城司也得到消息了,邢恕这货处处和李逵作对,甚至安排人对李家打压。原本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没想到最后邢恕这厮睁着眼说瞎话,变成了李逵想要回老家尽孝。

    这方向一下子歪了,皇帝赵煦也始料未及。

    按照邢恕的上奏,接着应该是封李逵的老娘张氏为节妇,按照李逵的身份,朝廷是否要去给李逵老娘修建一座贞节牌坊?

    皇帝赵煦头痛不已,朝堂再一次在他手里失控了

    而且很严重。

 第810章 人心

    皇帝赵煦气结,天大的事,竟然通过他曾经一度信任的大臣的嘴之后,变成了立牌坊的事。

    这是立牌坊的事吗?

    这可不是牌坊的事,而是朝臣是否忠心的大事。

    可是当赵煦的目光扫视自己被认定为肱骨之臣的满朝武之后,悲哀的发现,没有人觉得邢恕近乎荒唐的假设是假的。这就有问题了,能做皇帝的不是没有傻子,但大部分都是聪明人,绝顶聪明的聪明人。

    赵煦也不例外,他很快想到,如果判定李逵是乱臣贼子,谁去平乱?

    如今,李逵只不过是失控了,负气离开朝堂,并没有要背叛大宋。这要是把人逼急了,起兵造反,谁能降得住他?

    想到这里,赵煦顿时有种被满朝武给耽误了似的,一蹶不振。

    他又被骗了,之前他并没有反对将李逵的兵权剥夺,考虑的不多,只是单纯的察觉李逵在军队中的声望有点高,需要压一压。这是大宋每一个皇帝都特别上心的事,毕竟他家老祖是靠着兵变得来的天下。保不齐,手底下的大臣手握重兵,真要是叛乱了,大宋的江山还能保得住吗?

    原本以为李逵会忍,就是没有想过李逵不忍了怎么办?

    赵煦也没办法,只能哀叹,早知道就值当幽云十六州已经收复了,给李逵封王。

    王爷不管事,朝臣也没有攻讦王爵的资本,李逵自然不会受气。对于朝堂来说,也不过是多支出一份钱粮而已,倒也省事。

    想到这里,赵煦厌恶的看了一眼邢恕,忍住心头的怒火,语气不急不缓道:“邢卿还有良策?”

    “陛下,我等深感李学士的孝道,仅仅敕封不足以彰显我朝廷的恩赐,当以彰其仁孝,不能让忠孝之人默默无名。”邢恕没办法了,看来给李母一块牌坊还不够,还得把李逵哄好了。

    皇帝顿感无趣,他似乎知道再议也没有结果,无力地摆手道:“翰林院拟旨,让邢卿辛苦一趟。”

    邢恕低着头,就差趴在地上了,他听着退朝的喊声之后,身边都是冷哼的声音过去。显然,他这次回朝已经惹恼了不少人。更让他痛苦的是,皇帝似乎将他放弃了,并让他亲自去给李逵认错。要不然,这份差事也不会落在他身上。

    良策?

    邢恕肯定没有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李逵骗来,然后弄死他。

    可李逵做事如此果断,是个能轻易哄骗的主?

    骗不来,只能好好哄着,当爷供起来。

    没看到章惇都不做声吗?

    章惇的性格,绝对不会忍受李逵如此骄横的反抗。邢恕猜测,章惇肯定给过他族兄章楶去密信,询问如果逼反了李逵,谁能领兵平叛?

    结果可能让章惇很沮丧。

    章楶觉得自己必败无疑,要不然章惇也不会装作很无辜的样子,做老好人。

    这老头,倔的很,除非打不过,要不然绝对不会如此好说话。

    邢恕却只能暗暗叫苦,他是掀起除掉李逵的幕后黑手。当然,不见得真的除得掉,最多也就是将李逵贬谪去琼州。

    邢恕第二天就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宣旨大臣。

    邢恕倒是不太担心自己的小命,李逵不是敌对国家,不用担心像如今出使辽国那样,一旦对方心气不顺,他就要有性命之忧。

    李逵名义上还是大臣的重臣,只要李逵一天不举起反旗,邢恕都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命。哪怕他表现的强硬一些,甚至指着李逵的鼻子大骂一通,只要不触动到李逵的灵魂深处,他都不会有性命之忧。

    代表朝廷,还被额外开恩,获得皇帝恩宠的一百亲军,邢恕抖了抖心气,准备上路,并决定不给李逵好脸色看。

    保康门,学士巷,李宅。

    宅子的主人已经人去楼空,反倒是原本和这座大宅子没什么关系的李庆留下来,俨然成了这座大宅子的主人。

    他一方面正在脱手明面上的生意,码头附近的货栈,各个城门附近的仓库,都在陆陆续续地被卖出去。

    但是人如何撤离,他还没有想好。

    而且最近他很头痛,明明不相干的人,突然之间却跑来,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找他谋出路。

    比如眼前这位就是如此。

    “鲁兄,我兄长不过是暂时退让,暂避锋芒而已,想来以后还是会入朝堂的。他的年纪,荒废几年时间,不仅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好事。”李庆头痛道,李逵升官太快,想要继续升迁,要不了三五年就能做到副相的位子。

    大宋从来没有哪个官能够在二十多岁,三十岁不到的时候,出任副相。哪怕是寇准,也是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时候才坐上了参知政事的位子。这属于副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副手。寇准当年还被官场认为太年轻,还被压了几年,直到四十几岁之后才坐上了宰相的位子。

    李逵如今的年纪比寇准小了十几岁,他真要是坐到如此高位,恐怕谁要睡不着了。哪怕皇帝也不例外。

    功劳大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这样的人,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这也是为什么赵煦也会觉得邢恕很有眼力见的原因,李逵需要打压,需要磨砺上至少十年,才能获得重用。但也不能逼着人家跳墙,手段太激烈,并非是好事,很容易出大乱子。

    相比李庆的淡定,鲁达一屁股坐在了对面,拿起食案上的酒瓮胡乱灌了一气之后,怒气冲冲道:“贼厮鸟,爷在前线做副帅,步军统领,可是一转眼的功夫却被召到了京城,几近软禁。要是大帅真的不忠于朝廷也就算了,就子虚乌有的事,缺怀疑朝廷功臣,这鸟官还有什么意思。这事也就是搁在大帅手里,要是我老鲁,早就反了。”

    “反什么,你是大宋的官,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