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666章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66章

小说: 李逵的逆袭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沧浪浪,没等对方开口,武松脑袋一热,杀了其中一个,边上的焦挺气地跳脚道:“武松,杀人也不先说一声,溅我一身血!”

    “要不你来审问?”

    “算了,我去看看大帅。”

    当武松的目光再次落在或者的高丽国官员身上的那一刻,那家伙猛地打起了哆嗦,急忙跪在地上求饶:“我说,我都说。”

    “说吧!”

    “说什么?”

    “想死不成?”

    朱贵看不下去了,武松这样的愣头青,一点审问的技巧都没有。为了不耽误大帅的事,他只好自告奉勇站出来对武松道:“我来问吧。”

    “谢谢哥哥!”

    武松发现审问真的不容易,他脑袋里空荡荡的,根本就不知道该问什么。

    “高丽国的历史,现在的王国国王是谁;你的官职,来的目的;高丽国的国土,地方,还有军队的实力。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都写在白纸上,然后等我们大帅最后看过之后,再决定你的生死,可好?”

    后者茫然地看向朱贵,可是朱贵却咧嘴一笑,露出惨白的牙齿,阴森森道:“要是你故意欺瞒我等,绝对活不到岸上。”

    “属臣不敢!”

    柳承志拿到笔墨之后,趴在穿板上,奋笔疾书起来。柳家是棒子国的大姓,朝廷之中势力很大。高丽国虽说继承了大唐的大部分制度,也有科举。但是高丽的科举,更像是大唐,而非大宋。国内还是各个封地的贵族说了算。

    进士虽然尊贵,也基本上不会让平民获得。

    毕竟,普通平民是不可能获得机会学习汉子的,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除了贵族之外,所有国人都是文盲。

    这种制度和后世的棒子国差不多,大财团控制政府,而如今的高丽国是大贵族,大家族控制国家。高丽国还是大宋和辽国的双料属国,两头买好的墙头草。

    不到一个时辰,朱贵就匆匆带着一叠纸张来到了李逵的跟前,躬身道:“大帅,那人还在写,属下怕大帅等地不耐烦,先将他写好的拿来。”

    “很好。你先下去,盯着他。另外通知鲁达,准备上岸。”

    李逵这才看起来柳承志写好的高丽情报。他估算着航线,如果从登州出发要是朝着辽国的金州为目的地,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而船队却走了一条斜线,抵达了高丽国的开京附近,也就是后世的仁川。

    按照柳承志的描述,仁川这地方有煤,铁矿藏丰富,高丽国开国太祖王建在这里建造都城之后,就一直没有改变过。至于南京,那是后世的汉城。

    仁川?

    李逵还真听说过这地方,应该是后世棒子国的工业基地,历经鬼子发展五十年,这地方还是不错的工业城市。主要是当年抗战时期鬼子手中亚洲最大的四大兵工厂,仁川兵工厂就在这地方。能够让鬼子筹备如此规模的兵工厂,可见仁川的自然资源很丰富。

    李逵摸着下巴琢磨:“去辽东也就是挖矿开工坊,仁川这地方似乎并不比辽东差多少,占下来,一样挖矿建高炉。关键是辽东没什么人,而高丽国的人口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李逵眸子中闪过一道戾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离开船舱的李逵来到柳承志面前,后者趴在地上,仰起头,露出个讨好的媚笑。可惜面对铁石心肠的李逵,都是白费,李逵指着柳承志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明天出城投降,如若不然,我大军破城之日,就是你们覆灭之时。”

    看着上岸后,吓得慌不择路的柳承志,李逵站在船舷上笑了,随即下达的一个命令:“全军准备上岸,明日辰时发动攻击。”

    这种极不讲信用的做法,连章授这个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偷偷拉着李逵的袖子低声问:“人杰,虽说是外族,但你这么做,岂不是反复无常?”

    李逵扭头问:“你以为高丽国会答应我的要求,明日就决定投降?”

    “这恐怕不太可能吧?”

    高丽王肯定不知道李逵的厉害,哪怕是知道,恐怕也不会将李逵的船队当回事,高丽是一个拥有十万大军的王国,被李逵百十来艘穿就吓破胆,如何能服众?

    恐怕,明日李逵不仅等不到高丽王低头的消息,反而会迎来高丽王的愤怒。

    这么看来,李逵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讲信用的后果。

    再说了,他不讲信用,怎么了?

    随即,梁山乘坐的晁盖吴用等人,第一个获得了命令,上岸,准备建立营寨,为大军上岸做准备。

    翌日,太阳高高升起,朝鲜王城城门大开,一队队士兵出现在城外,然后慢腾腾的集结,一个武将骑着战马来到了李逵的军阵面前,举起手中的长刀叫嚣道:“现在后悔,还有活命的机会。”

    李云站在阵前,横刀立马吼道:“饶你狗命回去,告诉高丽王,如若不降,破城之日三日不封刀!”

    “尔敢!”

    既然谈不成,所有的话都是虚的,双方归回本阵之后,立刻开始进兵。只是让高丽国将军不解的是,为什么宋人的十几艘大船突然调转了方向,斜靠着迫近岸边,一字排开。船舷边上一排排黑黢黢的铁疙瘩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对准了他们的军队,让人有种心悸的不安。

    李逵站在旗舰上,发动了进攻的命令。

    岸上,晁盖手握大枪,站在所有人的前面,给身后的兄弟们打气:“诸位兄弟,我梁山首战,千万不要拉稀,就是死也不能回头。”

    就在他训话的时候,李逵下达了作战命令,并且船队也用旗语传递了命令,就两个字——开炮!

    轰轰轰——

    宋人有所准备,对大炮并不陌生,可是密集阵营的高丽军队,立刻陷入了地狱之中一般,哭喊声闹成一片。

 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

    一边是大炮,燧发枪,还有穷凶极恶的匪军,一边是享受了多年的和平,平日里打个都要吹嘘好几天的高丽土著,这样的战斗如果不是一边倒,李逵都不要意思吹嘘他大宋军神的地位。

    战斗发生的时间很短,甚至比李逵预想的要短的多。

    在遭遇了挫折之后,高丽军队开始骂骂咧咧的撤退。

    没错,就是骂骂咧咧。高丽人似乎很愤怒,宋人不按他们熟悉的方式战斗。

    李逵甚至在千里镜之中,看到无数个高丽士兵,因为气愤,脸型而变得愤怒且扭曲,结合他上辈子的记忆,对上高丽士兵几乎夸张的嘴型,得到了一个结论,这帮高丽人在骂人,很可能是哦,西巴!

    当然,几万人骂人,肯定不会如此整齐。

    但李逵对于高丽化的了解有限,更不要说高丽语了,这才让他笃定,这帮高丽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世界上有很多种战败。

    精锐军队,井然有序的撤退,并且让对手不敢追击。

    乌合之众,慌不择路,恨不得爹娘多给他们生两条腿。

    只有高丽人,他们一边撤退,一边骂人,仿佛命运多么的不公,让他们的尊严受到了冒犯。

    高丽人感受到了冒犯,但是对于李逵的手下来说,更是如此。晁盖指着前方混乱不堪的敌军,不解的问吴用:“某感觉被人骂了!”

    吴用深表同意,点头道:“哥哥想的没错,这帮人确实古怪!”

    “兄弟们,不等骑兵了,杀上去!”

    “哥哥,没有大帅将令,我们?”

    “大帅让我等自主判断战场做决定,出了事,自然由我领罪!”

    随即,晁盖命令传令官,挥动战旗,朝着高丽军队冲了过去。

    在刚登陆的时候,晁盖还有梁山的众人都有点担心。高丽人不好对付,军师吴用给他们说过,当年隋炀帝百万大军饮恨鸭绿江,死伤无数。

    虽说,当年隋朝的那场大败最大的原因不是高丽人有多强。而是当年隋王朝和世家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导致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拉夸,加上运气不佳,主帅相继病故,一系列的问题,才导致了最终的结果。可即便如此,隋军一开始也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眼瞅着要全胜的时候,却兵败了。

    但是高丽凭借一方小国,抵御强大的隋王朝,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晁盖不清楚当年的过往,但是吴用这个读书人肯定不会陌生。

    吴用给晁盖说过之后,让这位没见过大世面的武夫倒吸一口凉气,以至于战场上排兵布阵都有些畏手畏脚,战战兢兢。毕竟他们围的可不是普通的高丽城邦,而是拥有十几万人口的高丽国都开京。毕竟是一国都城,真要是没有精锐,还真的说不过去。

    深怕一不小心被高丽人给暗算了。

    可是当他看到高丽人的实际战力,还有那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性格之后,有点不信任的回头撇了好兄弟吴用一眼,还以为吴用是在骗他。

    梁山的这五千人马,战斗力不强,在宋军中比的话和普通的禁军差不多,比厢军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和西军,上四军,飞廉军这些大宋如今的绝对主力,根本就没法比。

    可即便如此,战斗还是一面倒的顺利。

    装备优势,信心优势,还有强大的后台,冲入高丽军阵之后,晁盖有种轻松之极的感受,仿佛一头凶猛的乌鳢鱼,冲入了小鱼群之后,周围的杂鱼慌不择路的逃开。

    越战越勇的晁盖打着打着,发现前面的高丽士兵不动了。

    这才发现,他们已经快推进到了城墙。

    “先生,怎么办?”

    晁盖遇到自己想不明白的时候,总会问吴用。比武力,吴用连给他提鞋都不够,可是比脑子,他们仿佛颠倒了一般。

    吴用为难,他们只有五千人马,冲入一个十几万,甚至更多一些人口的城池,能活下来多少?

    可眼前就是机会,控制住城门,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控制城门,不攻入城池,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最好的选择是他们毫无顾忌的冲入城池,然后身后的李逵大军紧随而上,一路直捣黄龙。

    可这样一来,伤亡就大了。

    尤其是梁山的兵马军纪真的不怎么样,不看士兵,看首领。这些人在大宋的身份,大部分都是贼。

    哪怕高丽国都开京不过是个小国都城,但是富饶程度绝对不会比济州城差吧?

    吴用心中踅摸,如果梁山的人马冲入济州,哪怕济州失去了反抗能力,入城的士兵一眨眼的功夫保不齐都找不着。

    要么在店铺里抢劫,要么拉扯着良家女子入院子

    除了晁盖和几个大头领的亲军,恐怕五千人聚在一起的能有五百人就已经不错了。

    吴用踌躇道:“要不先控制城门?”

    晁盖抬眼一瞧,无奈的摇头道:“晚了!”

    明明城外还有上万自己人,真不知道城内的高丽国王怎么想的,硬是关闭了城门,甚至听到一声巨响,将千斤闸都放下来了。

    这一幕,让晁盖也很无语,山贼是很能狗的一群人,可是相比高丽人,他觉得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帅有令,全军围剿城外高丽士兵,不攻城。”

    “大帅有令,全军围剿城外高丽士兵,不攻城。”

    随着李逵亲军出现在战场上,宣读着李逵的军令,原本杂乱的城外变得有序起来。穿着玄色军服的高丽士兵开始围着城墙逃跑,一边跑一边骂,主要是骂自己人心狠手辣背地里捅刀子。

    一边是冲击的宋军,穿着红色的军服,异常显眼。

    等到李逵上岸之后,战斗已经进入尾声,也不是说进入尾声,而是高丽人跑累了,骂累了,决定投降。

    被俘虏的高丽将领被押解到了李逵面前,李逵定睛一瞧,笑了,是熟人。

    “柳大人,你还有带兵的才能啊!”

    柳承志沮丧地颓然道:“我柳家为大王征战沙场,没想到,朝中竟然还会趁着我柳家亲军离开,发动对我柳家的攻击。大人,我柳家冤枉啊!”

    被滞留在城外的高丽军队,有一部分还真的是柳家的军队。高丽是个贵族封地国家,柳家拥有大片的封地,自然需要数量庞大的私军。虽说这支军队放在大宋不屑一提,可是在高丽,已经算是大势力了,足足三千人。

    可柳承志一个高丽官员,却去向宋国人喊冤,着实让李逵无语。

    “想死,还想活?”

    “想活!”

    这个问题在柳承志看来,根本就多此一举。天底下的人,谁愿意去死啊!

    柳承志眼巴巴的抬头看着李逵,自己却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仿佛期待主人赏赐的狗腿子。李逵没让他失望,只是淡淡道:“我军俘虏足足有七八千人,你确定这些人能为我用?”

    柳承志脸色阴晴变幻不已,随即狠狠道:“不能为大人所用,就让他们去死?请大人给小人一个机会,让小人去说服他们。”

    李逵挥手道:“给他亲兵武器,盯着他!”

    就连章授对于李逵如此亲信一个外人也是大惊失色,盯着柳承志的背影,低声劝解道:“人杰,此人可信?”

    “不可信。”

    李逵的回答让章授惊慌之中,打了个趔趄,回过头来,没好气道:“人杰,军国大事,为何明明知道此人不可信,却还要给他们武器。要知道,就在一个时辰事前,我们的人还在和他兵戎相见,捉对厮杀。万一他们心生歹意,我军岂不是危矣!”

    对于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李逵却解释起来异常轻松:“我不认识他,根本就不会相信柳承志的忠心有多少可信度。但是我需要他。”

    “你”章授一脸惊恐。

    李逵哈哈笑道:“攻打高丽,我的人必然会手上沾染鲜血,但是我不希望他们和这片土地的人成为无法缓和的仇恨。所以,我需要培植一个高丽奸,当柳承志拿起刀杀向自己的人时候,他内心的恐惧会让他无法停止杀戮。而他的行为,必然会让高丽人更加恨他,多过恨过我。而这也是我所期待的,让高丽人恨高丽人,总比恨我们要好得多。”

    “甚至,我会将至少一半俘虏的高丽士兵给他,让他壮大,让他拥有野心。”

    章授畏惧的底下脑袋,他终于听明白了李逵的想法,让柳承志去承载高丽人的怒火,然后等到这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