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138章

文唐-第138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多,但有所区别。”岳山笑道:“大海实在太大了,随便找个角落都能制盐根本就无法拒绝。”

    “我所谓的海盐专营,是所有人都可以制取海盐,但产出的盐只能卖给朝廷,由朝廷统一卖给盐商。盐商不允许私下找盐场买盐。”

    “并且海盐的售卖价格必须有朝廷规定,如果盐商私自提价则视为违法。不知杜尚书以为如何?”

    “好,清水候此法甚好,老朽找不到什么不足的地方。”杜淹还没说话,段纶就在一旁说道。

    杜淹恨恨的瞪了他一眼,才转身对李世民道:“圣人,臣请试行清水候之盐政。”

    “臣也赞同此法。”段纶不甘落后的道。

    李世民心中非常高兴,不过还是象征性的征求了一下其他大臣的意见:“对于清水候之盐政,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我也赞同。”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道:“煮海为盐之法古已有之,只是古法制海盐苦涩难以下咽,且有剧毒,久服会至人丧命。故而天下皆喜井盐和湖盐,畏海盐如虎。”

    “今清水候创海盐提取法,乃开源之法,并不影响现有之盐政,不会造成国朝动荡。所以臣以为可行。”

    新盐政真的不会对旧有的盐业产生影响吗?大家都懂,长孙无忌为了示好也是滚出去脸皮不要了。

    高士廉也站出来道:“臣也赞同此法,我大唐立国日短,国库入不敷出,急需开源之法。清水候之法当行,且要急行。”

    “臣也赞同”秦琼道。

    “臣赞同”宇文士及道。

    “这么好的法子谁要是敢说不可行,必是国贼,我老程就让他尝尝宣花斧的厉害。”程咬金横横的站出来道。

    那些本来还想争取一下看能不能拖延一段时间的官吏顿时打消了念头,算了,不和这样的粗胚一般见识。

    朝中大半重臣都赞同,此法不出意外的被采用了。

    “清水候可还有什么补充的?”李世民象征性的问道。

    昨天他们商量的差不多就是这些了,他知道岳山应该不会有别的想法,但还是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句。

    然而岳山却总是出人意料,只听他说道:“有。”

 第288章 萧瑀罢相

    “我有两件事情要补充。第一,食盐生意利润巨大,必定有许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制取私盐。我认为可以组建海上缉私船队以搜查私盐,同时还可以打击海上盗贼保护海上贸易。”岳山说道。

    “海上缉私船队?打击海盗?”李世民疑惑的道。

    “是的。”岳山回道。

    杜淹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道:“清水候,打造船队需要花费巨额费用,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多钱。”

    “杜尚书多虑了,这支船队是用来缉捕私盐的,费用自然要有盐场来出。且兼顾打击海盗的职责,那些海商也要有所表示才对。”岳山说道。

    杜淹这才满意的退下,他不是那种愚蠢的人,不会说出打造海船组建水师劳民伤财啊什么的浅薄之言。站出来提问,是因为户部拿不出钱来了。

    岳山说不需要户部直接出钱,那就无所谓了。只要不让我出钱,你爱打造多少船队就打造多少,我还巴不得你多造几艘船。

    置于盐场的钱最后也要上缴国库在没有上缴之前那个钱就不是国库的,我不管。我只管进了国库之后的钱怎么花。

    但他没有意见,并不意味着别人也没有意见,一直没有说话的萧瑀站出来道:“海盐专卖是否可行,获利多少还未可知,现在考虑组建缉私船队为时过早,我以为可以等等再说。”

    见宰相都出面了,某些本就不赞同海盐专营的人看到了机会,也纷纷站出来反对:

    “打造缉私船队更是荒谬之极,大海广阔无边,岂是区区几艘船能管控的来的。”

    “问商人收取钱财,那这支船队是听朝廷的还是听商贾的?清水候到底是何居心。”

    “缉私船队浪费财力物力,绝不可行。”

    “圣人,臣也反对此法。前人早已证明食盐专卖乃苛政,我大唐立国至今一直放开食盐买卖,反而国泰民安。既然是良策岂能轻易更改,所以我以为海盐专营法不可行。”

    “是呀圣人,海盐专营法闻所未闻,岂可如此盲目实行。”

    越听众人就越觉得不对劲,本来说船队,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海盐专营的问题上去了?

    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千年的狐狸,哪还不明白有人想浑水摸鱼,试图推翻海盐专营法。

    萧瑀也是心中一沉,知道自己被这群别有用心的人给绑架了。但此时他势必不能站出来解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建船队要慎重,没有反对的意思。

    如果他真这样说了,反而会成为笑柄。骑虎难下就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脸色瞬间就变得非常难看。大太监赵蒙不愧是合格的狗腿子,不用吩咐马上站出来大声呵斥道:“肃静,肃静。”

    本来还乱糟糟的朝堂瞬间变得静可闻落针。

    李世民扫了一眼群臣,怒道:“这里是朝堂不是菜市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这时部分人终于回忆起了敲打的恐惧,心中暗暗懊悔不已。但有些人则暗自撇嘴,并没有把他的愤怒放在心上。

    “你们中有些人确实是为国分忧,有些人就是损公谋私。不要忘了,你们背后那些人为什么愿意掏钱供着你们。不是你们有多了厉害,而是在供你们手中的权力。”

    “你们手中的权力是哪来的?是朝廷赋予你们的。如果朝廷没了你们什么东西都不是,和路边的乞丐没有任何区别。”

    这话就比较重了,不少官员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萧瑀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道:“圣人,请慎言,此非人君之言。”

    “呵难道我说错了,要不要把你们的家底都查一查,看看有几个是干净的。”李世民怒道。

    “臣无私无惧。”萧瑀硬邦邦的道。

    “好好,好一个无私无惧。你们呢,也无私无惧吗?”李世民怒极。

    “请圣人恕罪。”事实证明朝堂上和萧瑀一样勇敢的人并不多,或者说和他一样干净不怕查的官员不多,所以刚才还表现欢脱的官吏们头都不敢抬纷纷请罪。

    “宋国公,看看你身后那些人,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李世民讥讽的道。

    连宋国公这种正式的称呼都喊了出来,可见李世民心中对他的不满已经达到了极致。

    然而萧瑀却好似没有察觉到一般,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他人如何我不敢保证,然臣一心为国绝无私心。”

    “你好,好一个一心为国。”李世民指着他气的手指颤抖。

    “圣人,臣弹劾萧瑀言语失态,对圣人有不恭之罪,当重罚以儆效尤。”陈叔达突然上前说道。

    陈叔达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同为宰相虽然存在着竞争,但也不用这样红果果的吧?

    李世民也是有些惊讶,但他马上就做出了决定,顺水推舟把萧瑀给收拾了。

    他发现,别看平时重臣对他很尊敬,但背地里非议他的人非常多。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的更是不在少数。原因他也知道,就是欺负他新皇登基威严不足。

    之前他就一直在找机会敲打一下众臣,既然消灾萧瑀主动跳出来了,那就用他来当那只鸡好了。

    而且萧瑀的身份地位足够高,前朝皇室出身,又是几朝宰相。关键是这个人过于刚烈,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怼,和同僚之间关系很差,李世民也数次被他怼的没脾气。

    刚好,也趁这个机会把他赶出朝堂,腾出来的位置也能给自己的心腹。

    想到这里,他也没有询问任何中枢重臣的意见,当场作出决定:“萧瑀君前失宜,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

    这下所有人彻底震惊了,他们没想到李世民真的处罚了,还罚的如此重。不少人想到之前的种种,心中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皇帝就是皇帝,一句话连宰相都能罢免,更何况是我这样不入流的小官,以前真是脑子犯浑了。不行,以后一定要警醒点。

    心里最复杂的莫过于陈叔达了,说实话刚才他弹劾萧瑀其实本意并不是要把萧瑀给搞下去,而是为了给皇帝一个面子。

    臣子当众和皇帝顶牛,双方都不肯给对方台阶下,怎么办?继续让他们硬顶?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臣子。

    所以他站出来明着是弹劾萧瑀,实际上是给李世民一个台阶下。按照正常程序,这时候皇帝应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完事儿了。

    可他没想到,李世民居然真的把萧瑀罢官了。

    这下好了,所有人都会以为他在针对萧瑀,估计有不少人已经在背地里骂他小人了。

    这口黑锅背的真冤呐。

    可惜,他知道事已至此他就算是想辩解也不会有人信了,这口锅他不背也要背。

    这场争执最终以萧瑀被罢官结束,李世民拿出了他作为皇帝的霸道,直接宣布道:“海盐专营之事朕意已决,任何人不得在讨论。”

    然后他又冷声对岳山道:“你说的缉私船队我也同意了,如何组建下去你和兵部的人商议,但别想让国库出一文钱。”

    “你刚才说还有一事,也一并说了吧。”

 第289章 大棒和红枣

    萧带着悲愤离开了朝堂,被罢去所有官职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失去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没有人替他说话,也没有人送行,看上去是那么悲凉。

    岳山心中有些不忍,但并未说什么。这是皇帝的决定,他无法更改也无意更改。

    萧罢项虽然起因是因为自己提出缉私船队的建议,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感到懊悔。

    自己提出意见建议是很正常的事情,何错之有?

    当然,他也不认为萧有错。萧只是认为缉私船队牵扯太广,应当谨慎。这是老成持重之言。

    李世民当然也没有错,作为皇帝他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否则谁还会听他的?

    错的是那些别有用心借机起哄的人,李世民的怒火大多是冲着他们去的。

    可惜萧太刚烈,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把这股怒火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如此一来无辜的萧被罢相,小人侥幸躲过一劫。

    不过话说回来,他并不是很担心萧。这老头可是个顽强的斗士,脖子比魏征还硬。

    贞观朝六起六落始终不改初心。

    历史对他的评价就是,当过皇子,做过宰相,经历过亡国却也享尽了荣华富贵。他是真正看透世间百态的人。

    他真正在乎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姐姐隋炀帝的原配萧皇后。皆因他自幼父母双亡被萧皇后抚养长大,视姐如母。

    所以在朝堂他无所畏惧,有什么说什么,皇帝也照怼不误,至于同僚就更别提了。但凡有错能喷的对方生活不能自理。

    李世民对这个人也是又爱又恨,喜欢他的刚烈忠贞,恨的是他不给自己面子。

    言归正传,比起历史上六起六落来说,眼前这点小挫折对他简直算不上什么。估计用不了多久李世民气儿消了会主动请他出山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世民借着这个由头很霸道的拍板决定了海盐专营之法,还同意了他搞缉私船队的事情。

    但他也能看得出来,李世民很自己的生气。原因自然是他没有事先商量就搞出了缉私船队的事情。

    要不然他突然来这么一手,也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儿了。

    但他除了苦笑还能说什么,只能事后在去解释了。

    这事儿真不怪他,缉私船队的事情真是他刚刚才想到的,根本就来不及说,并非是想瞒着李世民。

    等李世民询问他另外一个建议是什么的时候,他收敛情绪道:“海盐提取法、海盐专营和缉私船队都是新东西,除我之外其他人都不了解。交到别人手中我有些不放心,所以我请命全权负责此事。”

    闻言李世民的脸色难看的都快能滴出墨水了:“你说你要亲自负责此事?”

    “是的。一来也能避免走弯路,二来也能培养出一些合格的人才。”岳山硬着头皮道。

    群臣也非常的惊讶,这都是哪和哪?这位清水候脑子没犯浑吧?

    提出决策最大的功劳已经到手,为啥还要去做这又脏又累功劳也一般的苦差事?

    难道他就这么迫不及待想出仕?这是不少人的想法。因为除了这个猜测之外,他们想不到还有什么值得岳山这么做的了。

    但有些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长孙无忌,已经陷入了沉思。岳山不是这么肤浅的人,他这么做必然有深意。可信息太少,他想破头也找不到线索。

    长孙无忌能想到,李世民自然也能想到。他也一样猜不到岳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不需要猜,退朝可直接问就行。

    至于现在怎么办凭着对岳山的信任,他并没有暂时搁置这件事儿,而是说道:“好,我准了,此事全权交由你负责,需要哪个衙门配合你直接去找他们就行。”

    “谢圣人。”岳山感激的道。

    然后李世民也没有再问谁有事儿什么的,直接宣布退朝。至于空出来的宰相位置,他已经有了人选,只是暂时没有公布而已。

    皇帝刚刚离开,不少人就想上前来和岳山套近乎,可是看了看岳山身边围着的人,顿时打消了念头。

    岳山刚刚和高士廉、秦琼等人打过招呼,就被段纶给堵住了:“清水候,你这是何意呀首发

    看着怒气冲冲的段纶,岳山自然知道他为啥这么生气,这么来钱的买卖被人截了胡他自然生气。

    别的且不说,回去他怎么给工部的属下说?

    “段尚书别着急,咱们有话慢慢说。”岳山安抚了他一句之后给高士廉等人递了个歉意的眼神,对方也回以理解的目光转身离开。只有李靖,面带微笑的站在不远处。

    岳山则行了一礼道:“李公可否过来一叙。”

    “清水候真乃少年英杰,今日风采让人向往。”李靖上前说道。

    “李公谬赞,朝中君子抬爱才给了我这个表现的机会罢了。”岳山客气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