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233章

文唐-第233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山摇头失笑,看来这个理由哪个时代都能用啊,果然是一脉相承。

    “告诉他们鸡鸭只有大批量聚集在一起才能有效消灭蝗虫,只的分开没什么效果。书院准备定期运送鸡鸭去蝗灾严重的地方吃蝗虫,所以不卖。”岳山想了想道。

    “啊?这也太麻烦了吧,长途奔波会造成鸡鸭大量死亡的。”于志明反对道。

    “你放心,没有那个地方的百姓会让书院去帮他们捉蝗虫的。”岳山笑道。

    “啊,为何?”于志明不解的道。

    “蝗虫可以找皇商行还钱,也可以找衙门换粮食,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蝗虫都包圆了一只都不让别人抓,怎么会让书院过去帮忙抓。”岳山解释道。

    “可他们直接抓蝗虫卖钱换粮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鸡鸭?”于志明疑惑的道。

    “呵呵……自己加的鸡鸭可以吃蝗虫养大,还能下蛋孵窝,比自己去抓蝗虫还要省时省力,他们为什么不买?”岳山笑道:

    “但要是书院的鸡鸭去帮他们捉蝗虫就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高,院长真高明啊。”于志明恍然大悟。用鸡鸭成群才能高效率灭蝗的大义名分压住那些百姓,然后用利益劝退,确实高明。

    岳山谦虚的笑笑,就让他去处理这件事情了。等他走到门口,才又忽然叫住道:“哎对了,想办法让鸡鸭多孵窝,孵出来的苗拿去集市上卖掉吧。”

    “喏。”于志明应了一声,见他没有别的吩咐了这才离去。

    岳山想想这件事情,也确实挺有意思的,只能说有意思。他明白百姓的打算,大家都不傻,用鸡鸭捕捉蝗虫创收的道理谁都懂。

    而且他们来书院买鸡鸭也确实没有什么恶意,只能说有点自私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对付这种人不能直接驱赶,最好想个灵活的办法让他们主动退却。

    至于鸡鸭苗,岳山也没有办法。

    前世倒是有人工孵蛋,岳山也找人尝试过几次可惜全都失败了,还浪费了不少鸡蛋。

    这玩意儿他也就只知道一个‘人工孵蛋’的概念,别的一无所知,试了几次见实在没有头绪就放弃了。

    反正光靠母鸡孵窝产出来的鸡苗已经足够他们使用了,没必要搞什么人工孵蛋。

    至于眼下急剧增加的市场需求,那是蝗灾引起的,过一段时间自然就恢复正常了,不用太过理会。

    然后他又把心思都放在了炒茶了,又过了两天,终于炒出了一锅让他满意的茶叶。

    在尝过确实不是口感出问题了之后,他就找了个玻璃瓶装了一瓶茶叶,去皇城给李世民送礼。

 490 粮荒

    岳山来到皇宫的时候恰好遇到魏征正在汇报工作,李世民也没避讳就把他放了进来,岳山只能无奈的站在一旁旁听。

    “圣人,自蝗灾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仅以长安为例粮食价格已经从六文钱涨至十四文,涨了一倍还多,关中百姓为之惊恐。”

    “为大灾后缺粮百姓纷纷购粮囤粮,粮商又以粮食不足为由限量买卖,更是引起极大恐慌,若不加以整治必成后患。”

    “啪。”李世民气的一拍桌子道:“岂有此理,一商真以为我不敢惩治他们吗。我这就下令,限制粮价强令其开业。”

    岳山越听越不对劲,连忙道:“慢。”

    李世民扭头问道:“翠岚有何高见?”魏征也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他。

    “魏相,不知长安城粮商手中的存粮够长安城百姓吃几天?”岳山问道。

    “为防止鼠咬虫蛀和伙计偷粮,一般粮商只有三日存粮,最多不超过七日。”魏征显然是调查过的,张口就道。

    “就按照七日来算,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粮商从今天开始都不再从外地运量,那么七日后长安城就要饿肚子了对吗?”岳山道。

    “咝……”李世民和魏征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

    是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强逼粮商平价卖粮,那些粮商就敢以各种理由不再运新粮入京。等到仓库里的粮食卖完,自然就无粮可卖。

    人家没粮了你总不能还逼迫别人卖粮吧?到时候可能就真的要闹粮荒了。

    一般时候自然没有人敢这么干,因为民间是有储备粮的,你粮商不卖粮大家可以去集市上买农民的粮食,朝廷的粮仓再出一部分周转一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出蝗灾,只会嫌弃自家手中的粮少,谁会傻到卖粮食?即便卖那也是高价。

    这种情况下粮商真要是断供,长安城还真就要饿肚子了。而且这还不是长安城一地的问题,整个关中地区都是如此。

    至于朝廷的储备粮,平时懂一部分周转一下还没问题,越是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就越不能动。

    嗯,也不能说不能动,是越晚动越好。

    储备粮那是最后一步,只有走到绝路的时候才会动,而且朝廷储备的那些粮草救救急还行,真要管关中几百万人吃饭,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灾难发生的时候,大家都吃不上饭强令粮商卖粮百姓只会叫好。

    可现在蝗灾还没发生大家就少了一点切肤之痛,强令粮商卖粮恐怕会变成与民争利。有心人稍加引导,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不能强令他们卖粮那怎么办?”李世民气道。

    魏征瞅了一眼岳山,见他没有回答的意思,就回道:“现在离蝗灾爆发还有月余时间,朝廷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从天下各地调集粮草进行关中平抑粮价。”

    “也只能如此了。”李世民无奈道:“我这就下令戴胄调集粮草入京。”

    “圣人英明。”魏征喜道。

    他是个爽快人,说完了正事一点逗留的意思都没有,朝岳山拱拱手就告辞离开。

    等他走远了,李世民才气冲冲的一拍桌子道:“真是气煞我也,这商,我恨不得诛他们三族。”

    难得见他这么生气,岳山心中觉得好笑,以至于没控制住情绪,露出了几丝笑容。

    尽管他马上就把笑容给收了回去,可还是被李世民看到了,只见他指着岳山的鼻子道:“你什么意思?嘲笑我是不是?”

    岳山摸了摸鼻子,尴尬的道:“哪有,我这是在嘲笑那些粮商自不量力。”

    自不量力?李世民眼睛一亮道:“你有办法收拾他们?”

    呃……岳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你从哪听出我这句话有这方面的意思了?

    正准备否认,却发现李世民正阴恻恻的看着他,顿时打了个激灵改口道:“办法吗也不是没有,但我要先了解一下这些粮商的情况。”

    “想了解什么就问我,魏征刚给我将过一遍。”李世民马上到。

    “我想知道这些粮商都是什么身份。”岳山道。

    “长安城的粮商七成掌握在朝廷手中,三成掌握在世家手里。其余地方……三成在朝廷手中,一成在普通商人手中,剩余六成在世家手中。”李世民语气有些沉重的道。

    “这……”岳山有些瞠目结舌,粮食买卖这么重要的行业居然控制在世家手里。难怪,难怪人家这么牛,连皇帝都敢鄙视。

    其实想想这也正常,粮铺这种关系民生的关键行业可不是有钱就能进入的,必须要有势才行。

    除了势还要有粮食来源,古代粮食产量低,一般百姓纳完税交过地租连吃都不一定够,剩下的粮食基本不会卖。

    手中有粮食的都是那些大地主,或者在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家,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筹集大量的粮食开粮铺。

    这样的人家还有比世家更合适的吗?

    在地方上世家权势滔天甚至比皇权都大,传承千百年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产出无数的粮食……而且粮食买卖是稳赚不赔的,世家最喜欢做。

    李唐也在想办法控制粮食交易,可惜立国时间成绩还不是很大,也就长安城经过几轮清洗才占据优势。

    “朝廷控制的粮铺和世家的粮铺谁的出货量大?”岳山又问了一个问题。

    并不是你的店铺多就占据优势,比的还是出货量。然而……

    “应该是世家,外地不知道,长安城朝廷控制的粮铺和世家控制的粮铺出货量差不多。”李世民回道,似乎脸上有些挂不住,又连忙道:

    “他们的都是老店铺,回头客多,等时间长了我们就能占据优势。”

    对于这一点岳山毫不怀疑,然而,于眼前的困局无解。

    岳山开始思索如何破局,想了半天都不得要领。然后又换了个角度,既然我想不到办法,那就从历史中寻找办法。

    几千年历史,必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别说,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大天朝立国之初在魔都和资本家们的一次博弈……

 491 茶叶贸易

    大天朝建国初期,资本家想‘教训’一下兔子,让兔子知道谁才是爸爸,就掀起了经济战,其中就有‘两白一黑之战”。

    于是兔子就调集全国的两白一黑进入魔都,售卖价格比资本家进货的价格还便宜,于是资本家就跪下喊兔子爷爷了。

    大唐此时面临的情况和兔子差不多,粮商掌控粮食销售,用蝗灾吓唬百姓用限卖制造粮荒的错觉抬高粮价……完全可以借鉴当时兔子的办法。

    不过也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毕竟面临的情况不同。资本家要给工人发工资囤货也需要成本,货物积压时间长了本身就要赔钱。

    所以兔子只要从全国各地调集资源让资本家手里的货卖不出去这场仗就打赢了了。

    但现在是唐朝,他们要对付的是粮商,你从全国大面积调集粮食大不了我不涨价了,平价卖一样可以赚钱。

    甚至我关门个月都没关系,赔不了钱。反正我粮铺里只有天的存粮,大不了我不从外地运量入京了,能咋滴。

    只是单纯的从全国调集粮食入京只能平抑粮价,无法教训粮商们,而李世民现在要做的就是教训粮商。

    所以这个计划还是要改动一下的,至于如何改动岳山已经有了想法。

    于是如此这般的和李世民说了一下,李世民一听之下大喜,道:

    “好好好,我这就下令让辅机配合你,戴胄和皇商行、棣州海军也任你调动。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们,帮我出这口恶气。”

    “喏。”岳山道。

    “嗯,现在说说你来找我什么事情吧。”李世民道。

    “圣人你先看看这个东西。”岳山解下腰间挂着的小袋子,从里面取出两样东西。

    李世民先是拿起小玻璃瓶,左右看了看又放闻了闻才道:“这是茶叶?”

    “对。”

    “你为何把茶叶做成这个样子?”

    “这是一种全新的饮茶方法,茶叶必须要特制。”岳山就把炒茶沏茶的的原理讲了一遍。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道:“赵蒙,按照清水候所言沏一壶茶来。”

    “喏。”赵蒙接过茶叶就退了出去。

    至于为什么不当场沏茶……只能说赵蒙会做人。

    给皇帝吃的东西必须先试毒,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当着面试毒对送礼的人来说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舒服。

    如果是一般的臣子……嗯,一般的臣子也没资格给皇帝送吃的。反正会做人的话就把东西先拿到一边试过毒之后在端上来,这样给大家都留着面子。

    赵蒙把茶叶拿下去沏茶就是为此,他肯定会让人试毒,岳山也知道。但背后试他脸上不难看,反而会感谢赵蒙照顾。

    很快一壶热茶就端了进来,还是用琉璃壶冲泡的。

    茶壶里那一枚枚舒展开的茶叶漂浮在淡绿色的茶水里,非常好看,李世民的兴趣也被勾起。

    赵蒙倒了两杯,一杯给李世民一杯给岳山。

    李世民没有直接喝而是看向岳山,倒不是不信任岳山让他试毒什么的,而是对沏茶不熟悉,让他做个示范。

    岳山识趣的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他才有样学样的也抿了一口。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这玩意儿,没有想象中的好喝啊。

    不过他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又抿了一口,这次没有着急下咽,放在嘴里仔细感受味道,过了一会才轻轻咽了下去。

    这下他终于感觉到了先后的差异,道:“不错,先苦后香,尤其是喝完之后口有余香回味悠长,不错不错。”

    “和煮茶各有千秋,但比煮茶方便解渴,且凉了也能喝。”岳山道。

    “最关键就在方便二字,煮茶太麻烦还必须现煮现喝,歇息的时候倒也没什么,遇到行军打仗或者有急事的时候就太急人了。”李世民评价道:

    “但这种炒茶携带方面冲泡也方便,一个小包一壶热水随时都能喝。”

    李世民的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但有一点他没有提到,那就是煮茶需要用到调料。

    “对于权贵人家来说这点调料不算什么,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要命的东西了。”岳山道:

    “所以我中原饮茶的历史悠久,但民间一直未能普及。老百姓连吃盐都难,上哪弄调料煮茶。”

    “炒茶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五六片叶子就能沏一壶茶喝上半天,以后普通百姓人家也可以喝得起茶。”

    “当然,最关键的是茶叶能降血脂降血压,提神醒脑,长期饮用还能降低中风的概率,还有解油腻等等方面的功效。”

    “对于那些以肉为主食的北方和西方游牧部落来说,茶叶就是万能的神药。这一点其实以前就有人发现了,之所以茶叶贸易没有兴盛起来还是在于煮茶太麻烦。”

    “现在有了炒茶,我们就可以把茶叶销往天下各处,到时候赚的钱不比丝绸和瓷器少。”

    李世民听的心花怒放,大笑道:“我就说你岳翠岚不是媚上之人,拿着茶叶入宫没有那么简单,果然没有错,你又为朝廷开辟了一个财源。”

    岳山笑道:“我制作炒茶的初因并非如此,只能说这个好处只是附带的。”

    李世民好奇的道:“哦,那你是因何炒茶。”

    “防病。”岳山就是远航和坏血病的事情给岳山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没想到远航比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