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235章

文唐-第235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的啊,你有粮食你也存起来不会卖。”

    “可他们不卖粮,这些粮商们就收不到粮食,他们收不到粮食拿什么卖给我们?”

    “对啊。”

    “对什么对,要发生粮荒了,还不赶紧想办法多买点粮食存起来。”

    “那还等什么,快走快走。”

    “走走走一起去。”

    这股流言也不知道是谁传出,一夜之间蔓延整个长安城,百姓们都慌了。也不管家里缺不缺粮,纷纷跑到粮铺购买粮食。

    哪怕粮价已经涨到了二十文一斗,是平时的三倍。

    第二天粮价又涨到了二十三文……第三天斗米二十五文,这下百姓们终于受不了了,不少人跑到衙门去控诉。

    监察御史也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上奏朝廷,李世民大怒,令长安令和万年令想办法平息粮价。

    长安令和万年令无法,只能把粮商都请过来商谈。粮商们一通抱怨,说什么进价涨了,运输费用也涨了,他们不涨价要赔钱什么的。

    但最后还是表示不能不给明府面子,也不能不体谅百姓,粮价就维持在二十五文,以后不长了。

    长安令和万年令松了口气,不涨就好,这样也能和朝廷交差了。

    然而第二天就传来一个让他们傻眼的消息,粮铺限售了。他们没想到粮商们居然如此大胆。

    百姓更慌了,他们可不知道背后的博弈,只知道粮铺限售,每天只卖那么多粮食,卖完就歇业。

    粮铺为什么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大白天歇业?肯定是因为粮食不够了啊。这下粮荒的消息坐实了,长安城的百姓彻底慌了。

    长安令和万年令马上约谈了那些商铺,但人家直接来了一句每天运来的粮食就这么多,他们也没办法。

    两个位高权重的县令也束手无策。

    这股恐慌从长安城迅速传遍整个关中,一时间天下谣言四起。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和戴胄不得不出手了,总不能看着百姓一直恐慌吗?那会动摇国本的。

    于是朝廷控制的那些粮铺和朝廷的储备仓开始往外放粮,看到又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百姓们的恐慌情绪稍减。

    虽然贵了点,但总比买不到好。

    当朝廷连续不限量卖粮几天后,这股抢购潮才算稍稍平息下去。就在大家都松了口气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五月底。

    数不清的蝗虫从地底钻出,铺天盖地的飞向山林农田……蝗灾来了,百姓们彻底慌了。

    “蝗灾终于来了吗?”看着眼前的奏折,李世民反而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其他大臣也大多都露出同样的表情。

    之前只是有迹象,他们心情沉重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审判结果出来了,反而松了口气,既然灾害已经发生那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全力赈灾吧。

    “传令天下各地官吏全力组织百姓捕捉蝗虫降低灾害程度,也要做好赈济工作,不能饿死一个一个百姓。”

    “圣人圣明。”群臣齐声道。

    “应对蝗灾的计策要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颁布,谁还有没有什么补充?没有的话就按照此计划施行了。”李世民又道。

    群臣都没有说话,之前制定的策略想对来说已经跟完美了,他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等了一会见没人说话,李世民这才道:“那好,就按照之前的策略施行吧。”

    方案确定,朝堂氛围轻松了不少。

    就在这时岳山却站了出来,道:“圣人,大灾之年必有饥荒,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危及国本啊。”

    “是啊圣人,现在已经有粮荒预兆。关中粮铺已经开始限售,百姓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如若朝廷不及时处理,恐有后患呐。”戴胄站出来附和道。

    “哦?粮铺限售?去查过吗?是有人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还是真的无粮。”李世民眉头一皱,问道。

    “臣派人察看过,无粮。”戴胄语气沉重的道。

    “无粮?”李世民的声音都有些变了,连忙问道:“诸卿可有解决的办法?”

    “臣以为当马上从外地调集粮草以解关中之危。”魏征马上站出来道。

    “臣附议。”一大群大臣也赞同这种做法。

    “那就赶紧调。”李世民道。

    “圣人,我大唐连年征战本就没有多少存粮,前段时间已经从各地调集三十万石粮草,现在已经无粮可调了。”戴胄苦着脸道。

    “这……我不管,你是户部尚书必须想出办法调集一批粮草入京以解燃眉之急。”李世民也是急坏了,蛮横的道。

    “这……你就是杀了我也找不到这么多粮食啊。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除非动用储备粮仓的粮食。”戴胄迟疑了一下才说道。

    “什么?动储备仓?”“这怎么行,储备仓的粮食岂能妄动。”“是啊,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应该在看看形式在决定要不要东西储备仓。”

    群臣纷纷议论,但大多数都不同意。储备粮仓那是国家最后的保障,能不动绝对不要动。

    现在蝗灾刚开始就动用储备仓,那后面要是发生更大的事情怎么办?

    但不管动不动都只能皇帝来做决定,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李世民。

    有些人是为当下的灾情忧心,有些人则躲在后面幸灾乐祸。

    李世民一时间也难以抉择,迟疑起来。

    岳山再次站了出来道:“储备仓不能妄动,但如果蝗灾进一步恶化必然是要动的。所以朝廷有必要提前做好规划。”

    “规划?什么规划?”李世民疑惑的道。

    “调集哪个仓库的粮草,如何调,调多少,往哪调等等都要统筹规划。所以臣以为应当专门组建一个临时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岳山回道。

    啥?又要组建一个部门,还是临时的?

    众人都一副无语的看着岳山,你组建新部门上瘾了是吧?瞅瞅最近几年因为你组建多少新部门了?

    如果是别人提这个建议大家可能还会怀疑别有用心,但岳山提大家都认为很正常。

    这就是人设的原因。

    但自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一方面是摄于岳山的凶名,另一方面是这个建议完全符合眼前的情况。

    当然了,有一个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反对,那就是戴胄。他是户部尚书,仓库什么的都是户部管辖。

    岳山这么做就是抢夺户部的权力。

    然后戴胄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啥反应没有。这让许多想看笑话的人都失望不已。

    所以决定权再次回到李世民手上。

    “你的提议是好的,可这个新部门如何组建?如何运行?储备仓原有的官员怎么办?”李世民问道。

    “这个新部门临时组建,灾害期间拥有超过一般部门的权力。各地衙门、仓库甚至包括部分军队都要听他们指挥,灾情结束就解散。”岳山道。

    “还要军权?”李世民不悦的道。

    以前这种情况很常见,可自从军政分离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敢再提什么文武一把抓的事情了。

    哪想到岳山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圣人你想,押送粮草在平时都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任务,更何况是灾年,万一有饥民强抢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军队押送。”李世民解释道。

    “有道理,准了,回头你写个详细的折子。”李世民沉吟了一会说道。

 495 蝗虫饭

    白鹿原白鹿书院,从创立之日起逐渐成为世家和旧学派的大本营,也成为重要的聚会地点。

    “朝廷已经开始着急了,今日朝堂之上咱们那位贞观圣人开始出昏招了。”崔晟嘲弄的道:

    “储备仓是最后一道防线,轻易不能动用,这蝗灾才刚开始他就迫不及待的要从那里取粮,愚蠢。”

    “也不能这么说,如果他能及时调集粮草把亏空给填上,这也不失为一个赈灾的好办法。”刘懿道。

    崔晟是博陵崔氏的二房长子,专门打理崔氏的粮食产业。刘懿也是两千石的郡望之家,世代经营粮食生意。

    这次世家控制的粮铺在关中掀起种种风波,主要就是他们两个负责串联。

    “你觉得有可能吗?他要是有能力短期内筹够这么多粮草,就不会打储备仓的主意。”崔晟轻蔑的道:

    “天下有多少粮草在没有比我们世家更清楚的,最近两年天下丰收,可他姓李的大动作频繁消耗也尤其的打,实际上朝廷并没有能存下多少粮食。”

    “据我所知,常平仓的粮食储量总数不过百二十万石,前几日为了调解粮价戴胄已经抽调五十万石进入关中。”

    “表面看起来还剩下七八十万石,然而这些粮食还要用来稳定其他地方的民心和粮价,不能全部抽调到关中来。否则关中能不能救不知道,别的地方肯定会出问题。”

    “民间倒是有一些存粮,可关中闹蝗灾天下人心惶惶,百姓谁肯卖粮?再说有我们在,就算有人卖也轮不到朝廷来收。所以姓李的已经无粮可调。”

    古代仓库分为两种,一种是常平仓,这里的粮食是用来调解粮价,灾年用来赈灾使用。以前岳山用鱼换粮食的地方,就属于常平仓的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战略储备仓库,比如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最多可以储存五百多万石粮草,够百万大军吃一年。这种粮仓就是用来保底的,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动用。

    “姓李的能力是有,但好大喜功,登基五年年年都有大动作,挣的钱都不够花的。要是他能稳妥一点,也不至于有今日之困局。”刘懿语气里似乎带着点惋惜的道。

    “姓李的就是个武夫靠父兄才有今日,他不知感恩居然囚父弑兄……”崔晟讥讽道。

    只是他的话才说一半就被刘懿给止住了:“崔兄慎言。”

    崔晟不在乎的道:“怕什么,这里是白鹿书院不是渭水书院。”

    刘懿劝道:“隔墙有耳,还是小心为好。”

    “行行行,咱们继续说正事。”崔晟不耐烦的道。

    “但也不能小觑了他们,尤其是那个姓岳的,指不定就想到什么办法了呢,一定要盯紧他。”刘懿转移话题道。

    “放心,姓岳的能动用的力量也就是棣州和皇商行,我已经派人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我办事你放心。”崔晟道。

    “那就好,如果他们真动用储备仓的粮食我们如何应对?”刘懿继续问道。

    “简单,看他们的售价。要是和我们的价格一样,就随他们去。如果比我们的价格低就继续限售,让他们卖。关中几百万人口,每日需要的粮食就是无底洞。”崔晟道:

    “我看他姓李的敢不敢把储备仓的粮食都拿出来卖给这些贱胚子。”

    “如果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压低粮价怎么办?”

    “可能吗?”

    “以防万一啊。”

    “那岂不是更好,让我们的人也去买粮,有多少我们就买多少,把买来的粮食都囤积起来岂不是更好。”

    “妙,太妙了。崔兄果然高招……”

    面对这场波及整个关中的大蝗灾皇帝急了,这是所有官吏的共识。连‘我不管你从哪里弄粮食,我只要结果’这种话都说出来了,甚至连储备仓都要动。

    倒不是说储备仓不能动,粮食不就是拿来吃的吗。问题是现在蝗灾才刚刚开始,民间还有储量,其实百姓并不缺吃的。

    过早的把粮食拿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蝗灾要是能及时消灭还好,要是持续个个月,到时候该怎么办?

    而且蝗灾还有个特点,今年闹蝗灾的地方明年也必定会发生二次蝗灾。把储备仓的粮食用了,明年怎么办?

    不过还好的是清水候再次站了出来,虽说没有改变皇帝的主意,但也暂时打消了动用储备仓库的念头。

    至于组建专门的抗灾小组——想组建就组建吧,起码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抗灾小组的领导成员有三个人,岳山、长孙无忌、戴胄。

    长孙无忌负责一线的粮草分配、粮铺的管理等等;戴胄负责粮食的协调工作和粮仓的管理;岳山负责的就是粮仓保卫和运输粮草工作,也就是负责的军事方面。

    为此李世民还下旨让万骑暂归岳山管理。

    万骑可以说是一支打着岳山烙印的军队,由他创建,采用他的训练方法,核心军官全都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

    即便后来李世民往里面掺沙子,也没有降低他在这支军队的影响力。

    抗灾小组建成的第一天,三人就抽调了大量的人员前往储备仓库,做好粮食的调配工作。岳山也把万骑分成数支,分别派往粮仓协助工作。

    而后岳山又请了大厨整理出几个简单的蝗虫烹饪技巧。

    不需要什么名贵香料,就普通的家用调料甚至手边就能见到的野菜,然后配合粮食制作出来的饭。

    简称蝗虫饭。

    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比生吃蝗虫要强的太多。

    之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把这几张菜单传递到灾区,鼓励百姓们吃蝗虫饭节约粮食对抗蝗灾。

    原本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是什么奇怪的操作,你抗灾小组不想办法消灭蝗虫,居然给大家搞了几张食谱。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几张菜谱出乎意料的受欢迎,蝗虫饭真的成为千家万户的主食。

    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蝗虫饭普及后,购买粮食的人变少了。

    赶紧让人去调查,才发现,百姓们把蝗虫饭魔改了。一半蝗虫一半粮食,如此一来每天都能节约一半的粮食。

    本来够吃一个月的粮食现在能吃两个月,如此一来大家顿时就松了一口气,没有那么慌了。

    所以面对已经暴涨到七十文一斗的粮食,购买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然后竖起大拇指说了声清水候牛皮啊。

    就在众人为岳山羚羊挂角一般的手段感到佩服的时候,他再次进入了皇宫。

 496 窝粮案

    “查出来了?如何?”一见面李世民就问道。

    “查出来了,情况如何你还是自己看看吧。”岳山把一本厚厚的折子递了过来。

    李世民接过之后快速翻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