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251章

文唐-第251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哼,你欺负我。”岳水儿气的眼泪直流,转身就跑了出去。

    “老徐,跟着别让她跑远了。”岳山赶紧说道。

    徐山鹰马上跟了过去。

    这下岳山娘反而有些不忍心了:“这样是不是太严厉了?”

    “哎,是我的错。只想着女孩要富养,加上工作忙就疏忽了对她的教导。”岳山自责的道。

    刚穿越那会儿岳水儿可怜的样子触动了他的内心,所以岳山对她就更多了几分疼惜。

    奔着前世女孩要富养的思想,自从发家之后在物资上可以说满足了她大部分的需求。

    至于学业也请的有专门的女先生教导,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但一般的写写算算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前几年他忙于事业,要么去棣州任职,要么闭关写书,就忽略了对她性情方面的教育。

    当然了,这不是说岳水儿性格有什么问题。活泼开朗、天真善良富有同情心,但就是礼节方面有所欠缺。

    虽然唐朝风气开放,可毕竟是封建时代,有些礼节必须要懂的。尤其是他们家还是顶级贵族,未婚夫还是李泰,要是不懂礼会被人嘲笑的。

    “我就怕你这样强迫,她会和你对着来。”岳山娘担心的道。

    “放心吧,我会好好和李夫人说清楚的,她肯定知道怎么教导与她。”岳山道。

    想到李夫人,岳山娘才稍稍安心。

    李夫人就是李德武的妻子裴淑英。李德武在岭南忙于事业,她就留在家中照顾还在襁褓里的孩子。

    至于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去岭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孩子太小,岭南太远气候和关中差别太大,小孩子容易生病。

    二是那里毕竟是尔朱氏的家乡,裴淑英去的话如何和尔朱氏的人相处?所以她并没有跟过去,而是让尔朱氏陪着一起去上任。

    “圣人和娘娘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前段时间还说要赐婚的,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岳山娘又问道,别皇帝家悔婚了啊。

    “圣人前几天还和我说过这件事情,是我说往后推推再说。”岳山解释道:“水儿还小,万一哪天她改变主意了怎么办?还是等等再说吧。”

    “哎。”岳山娘叹了口气道:“等等也好,要是真嫁出去了我也舍不得。听说亲王将来都要去封地的,没有圣人诏令不得入京,到时候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她一次。”

    “李泰不一样,我和圣人说过了。李泰将来不会沾染任何权利,就当一个太平亲王,条件就是可以不用离京去封地。”岳山道:

    “他在我们隔壁建的那所宅子将来会扩建成王府,到时候你天天都可以去串门。”

    “那感情好。”岳山娘终于开心了:“将来她有了孩子我也能帮着照看。还有你和公主的婚事也要赶紧办了,你五哥就比你大两岁,二小子都会下地跑了。”

    “小娘子今年虚岁才十一岁,你急也没用。”岳山没想到这把火突然就烧到自己身上了,连忙道:

    “对了,我最近有事情要忙,可能没有办法频繁的来回跑,这几天会住在城里。有事儿你就让人去城里喊我。”

    一听有事儿,岳山娘马上就忘了儿女婚事,警惕的问道:“不出远门吧?”

    “不出门,就在京城。”岳山道。

    “那就没事儿了,你去忙吧,我还要去你二婶家里学绣花。她刚学会了一个新花式的绣法,我要赶紧学会。”岳山娘松了口气,然后挥挥手就走了。

    只要不出远门就行,反正四姓坪离长安城就十来里,和在家门口没区别。儿子没时间回来她可以进城去住几天,方便。

    岳山摇摇头,就起身去自己的书房整理了一下,把需要带的文件资料装在一个箱子里。

    第二天一早在四姓坪和马周碰面后一起去往皇宫。

 529 科举新政

    岳山直接带着马周去了皇宫见到了李世民。

    “哈哈……翠岚啊翠岚,你终于肯把大才给我送过来了。”李世民欣喜的道。

    ???马周疑惑不已,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大才送过来了?莫不是他知道我?

    下一刻李世民就帮他解了惑:“他经常在我面前夸你有宰辅之才,我让他举荐你为官,他又说你还需要学习一段时间,故意吊人胃口。”

    马周感激不已,没想到岳山早就在为他铺路了:“院长过誉了,周愧不敢当。”

    “圣人,人我给你带过来了,如何安置就是和我无关了。你们聊,我还要去国子监找孔学士商量科举的事情,就不奉陪了。”岳山淡笑道。

    李世民的态度太夸张了,不过可以理解,收买人心吗。看马周那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估计现在李世民让他死,他都不带犹豫的。

    等他离开,李世民热情的道:“宾王坐,今日的会面我可是期待许久了。”

    见马周露出不解的样子,他又说道:“你的著作我全部拜读过,不愧是翠岚所言宰辅之才。”

    然后又对赵蒙道:“把第三层第四个格子里的东西拿过来。”

    赵蒙就走到左侧的一个书架处,把第三层第四个格子里的书盒取了过来,在李世民的指示下放在了马周的面前。

    “打开看看。”

    接到指示后马周小心翼翼的打开书盒,看到里面的东西时就愣住了。盒内放着的赫然是他闲暇时所写的策论和手稿。

    “这……”马周既激动又不解。

    “这是翠岚陆续交给我的,写的实在太好了,深的我心。我一直想和你面对面畅谈,只是他说你还需要沉淀让不适合出仕,就一直拖到了今天。”李世民说道。

    马周放下书盒,起身郑重的朝李世民行了个大礼道:“圣人以国士待我,马周必以国士报之。”

    “哈哈……别那么拘束,来来来,咱们坐下谈……”李世民心中乐开了花,面上却一本正经的道。

    ……

    再说岳山,从皇宫离开后就去了国子监,见到了早已等待他多时的孔颖达和豆卢宽。

    “岳候你可来了,快和老夫说说你那个科举革新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见面豆卢宽就拉着岳山的手说道。

    “不先说说今年科举的事情吗?”岳山问道。

    “今年科举有什么好说的,时间太紧迫无法使用新的科举方式,照着去年的来就行了。这事儿我和孔祭酒都熟悉,已经安排人去做了。新科举重要,你快给老夫说说吧。”豆卢宽着急的道。

    “你就给他好好说说吧,豆卢上书一宿没睡,天还没亮就找到我,你再不来他就要去你家找你了。”孔颖达在一旁道。

    这么热心?岳山先是疑惑,随即就想通了原因,权力。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可鸿胪寺也掌管礼仪祭祀,宗正寺也有相关职能,可以说是六部中最尴尬的一个部门。

    但掌握了科举举办权就不一样了,礼部就能一跃成为仅次于吏部的权势部门。

    岳山倒没有因此就鄙视他,人都有私心,只要不因私废公就行。

    “我是这样想的……”于是岳山就侃侃而谈,把自己规划中的新式科举捡能说的说了一部分。

    “大唐太大,只在京城进行科举,路途遥远的贫寒学子无力承担路资,勉强入京赶考要是考上了还好说,考不上就是破家的下场……”

    “在各道设置道考择优录取,过了道考者方可入京参加京考。如此一来学子们知道了自己的水平,就不会盲目的进京,能有效减轻学子们的负担……”

    “礼部出面在各地建设贡院,作为专门的考试地点,平时也可以派遣官员和国子监一起监督引导当地的学风……”

    “科目太多,我所知道的就有五十几种,重复的、不实用的太多。比如明经科、名字科,会背经书写字好看就可以录取,这种人能治理国家吗?”

    “所以我认为科目可以精简,甚至直接精简成两科。一为进士科,录取后可以为行政管理官员。二为法学科,为提刑司选拔官吏。其余科目全部删除……”

    “考试的内容也要做出改动,必须要规范化统一化……”

    “我认为可以设置三项考试内容,一为博学科,考核士子知识面的广度,以免出现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

    “二为墨义,从经典中挑出几句或者一段话,让士子阐述自己的理解,以考察他们对圣人之学的理解……”

    “三为策论,把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和遇到的难题作为题目,让考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进士科只需要考此三项即可。提刑司专业性更强,官吏必须要熟悉各种律法。所以法学科可以增添一项为明法……”

    岳山没有提建立到乡镇一级的书院体系,也没有说府县一级的选拔考试,只说了在道一级设立贡院。

    原因并不复杂,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三两天就能建成的,相关工作人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监考人员、审批试卷的人员必须要朝廷直接委派官员才行。要是把这个权利交给地方,肯定会被当地的世家豪强给抢走,到时候科举就变味了。

    科举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才行,地方最多就是协助做一些外围的工作。

    先把京考和道考体系组建完善之后在往府县一级下推,一步一步来,岳山计划是五到十年内完成这个计划。

    不过能坐上六部尚书的位置就没有简单的人物,豆卢宽也隐约从这一番话中窥探到了岳山庞大的计划。

    他会反对吗?不,相反他很激动。

    要是真按照岳山所说的去做,那礼部的权力就太大了。想想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各县的科举系统,礼部的职权一口气扩大了几十倍啊。

    所以他是无条件支持岳山这个计划的。

    但听了岳山的讲解后他又有了新的疑惑。

    “敢问岳候,墨义、策论、明法我都能理解,博学科老夫从未听说过,不知道该如何的出题啊?”

 530 博学

    “博学科取博学多才之意,目的是考察士子们知识面。”岳山回道:“上至天文地理下到百姓琐事,可以是文学方面也可以是兵事相关,即可以出简单的算学题也可以出农夫种田的知识。”

    “这……”孔颖达和豆卢宽面面相觑,前所未闻啊。而且这样考真的好吗?

    “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精通一门学问就已经殊为难得,这样样精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岳候你一般博学啊。”

    “两位误会了,也怪我没有说清楚。博学科考的是士子们知识面的广度,题目不用出太难。”岳山失笑道:

    “我举个例子吧,中华文明第一位皇帝是谁?郡县制是哪朝哪代开始推行的?小麦几月播种几个月成熟?而且为了降低难度,还可以把所有的题目都设置成选择题。”

    “什么是选择题?”豆卢宽插话问道。

    “就是每道题后面给出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的,士子们把正确的选出来就可以了。”

    “这也太简单了吧?”孔颖达皱着眉头道。

    “简单吗?”岳山反问了一句。这时恰好有一名官吏从门口路过,他把人喊住问道:“你知道郡县制是哪个朝代推行的吗?”

    那名官吏被问住了,在孔颖达和豆卢宽的注视下不一会额头就冒出了一层汗:“下……下官不知。”

    “行了,你去忙自己的吧。”岳山挥手让他离开,然后道:“你们还觉得这道题简单吗?”

    “也许有人运气好,恰好看过一本类似的杂书,如此一来这道题他岂不是就占了优势?对不对?”

    “但博学科又不只是出一道题,我计划最少出一百五十道题,我就不信有人能运气好到一百五十道题他都看过。”

    “而且博学科只有一个半时辰的答题时间,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答完都要上交试卷。”

    其实博学科就是后世公务员考试里的行政能力测试,岳山觉得非常不错,完全可以搬运到唐朝来。

    至于具体可不可行,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改革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是成了就能过滤掉一大批腐儒,也算是功德无量。

    孔颖达和豆卢宽倒吸了口凉气,真狠啊。一百五十道题不同类型的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他们敢保证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的知识面能宽到这种程度。就算让他们两个来作答,都不一定能得高分。

    而且还限制时间,难度稍微大一点的题连思考计算的时间都没有,估计百分之十的人都做不完。

    但随后两人的眼睛就亮了起来,博学科的好处他们自然能看得出来,且之前岳山也强调了,这一科主要是为了防止有腐儒混入官场。

    读数读傻了的人他们见的多了,满嘴的道德学问,干实事儿的时候百无一用。

    还有些士子虽然智商没有问题,但学的东西太偏,除了专业的知识别的一概不知。何不食肉糜了解一下,晋惠帝就因为这件事遗臭万年。

    然而又有几个人知道,晋惠帝真不是个残暴荒淫的君主,相反这个人挺有上进心的。

    只可惜,他从小就生活在深宫大内,就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得知天下闹饥荒就很忧心百姓,努力想办法帮百姓度过难关,然后就想到了何不食肉糜,然后就成了荒唐的代名词。

    这就是对事物认知太片面造成的恶果,读书人中间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

    官吏替天子牧民治理一方,必须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上至达官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什么事情都要管,教化民众要官,春耕夏收秋藏要官,作坊做工也要管……

    如果什么都不懂,只会读死书,怎么可能治理的好天下?

    而博学科能有效的把这种人给刷下来,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提议。

    见孔颖达和豆卢宽都同意增设博学科,岳山也是非常高兴,他还真怕两人无法接受呢。

    要是连他们两个都无法接受,那短期内就别想搞什么博学科。还是老老实实个和历史上那样靠帖经墨义作诗策论吧。

    也幸好现在是唐朝思想还比较开明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要是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