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292章

文唐-第292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也不对,三个月前长孙无垢产下一女,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的城阳公主。或者说并非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公主,而是独属于这个世界的人。

    顺带提一句,这个新生的小公主前几天沾染了寒气,把孙思邈了太医院坐镇,随时诊治。

    言归正传,杜荷虽然还是凭借父亲的恩荫娶了公主,但同样是公主,长孙无垢的嫡女和其他公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娶了公主,在别人看来都是圣眷。

    李世民的决定岳山自然不能反对,所以他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了一句:“杜荷和太子走的很近,我观察过他,是一匹烈马,需要一个强大的骑手才能驾驭的了他。”

 599 太子教育

    “承乾是你的半个弟子,你以为他驾驭不了杜荷吗?”李世民嘴角上翘,道。

    李承乾的表现确实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倍感满意,甚至为他骄傲。

    谦虚懂礼、学识渊博、行事有章法、还了解民间疾苦满朝上下对这个太子交口称赞。

    “正因为他表现的太过完美,我才更担心。”岳山认真的道。

    “完美不好吗?”李世民不满的道。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东西,所有被认为完美的事物内部必然存在着致命的破绽。”岳山严肃的说道:

    “太子被保护的太好了没有真正经历过挫折和磨难,他听到的见到的又都是赞美之词,尽管表面还保持着谦恭有礼,但内心已经逐渐失去警惕心。”

    “长此以往,会让人变得刚愎听不进异言,这是为人之大忌,更何况他将来是要为君的。”

    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黑,最后忍不住打断他道:“你不要危言耸听,承乾至今并未表露出你说的这些缺点。且为了防止你说的这些,我和诸位先生一直在对他进行打压,有时候我都担心会不会打压太过让他失去信心。”

    “呵呵,你们所谓的打压连三岁小孩都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儿。太子岂能看不出来?嘴上说他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得不对,其实内心深处对他的欣赏和满意不用眼睛都能感受的到。”岳山反驳道:

    “而且太子需要的不是刻意打压,而是真正的经历挫折。你是从乱世走过来的,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应该知道挫折和疤痕才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我总不能为了教育他就故意制造挫折和磨难吧?那样和打压他有什么区别?”李世民不耐烦的道:“这件事情休要再提,说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吧。”

    岳山心下无奈,但也知道强行说只会起到反作用,就暂时搁下这个话题,说道:“关于六扇门,我有几个计划想请示圣人。”

    他先是把账本和申请钱粮的折子递了上去,李世民只是大略翻了翻就直接批了。

    反倒是那个申请开客栈的奏折,一连了好几遍才勉强拿定主意,道:

    “六扇门修建客栈的计划原则上我同意了,但必须要接受户部监管,我会随时让户部抽查你们的账簿。”

    “谢圣人,我会让人把每一笔账目都算的清清楚楚,绝不藏私。”岳山郑重的回道。

    以前李世民经常赋予边军统帅军政大权,从来没担心过谁会造反。自从朝廷实行军政分离政策,他对军和政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敏感。

    军队绝对不能过问地方政务,所有钱粮都要经过户部调拨,绝对不允许自己筹集,违者视为谋反。

    六扇门是半军事化组织掌握刀把子,让他们掌握筹钱的渠道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李世民犹豫是正常的。

    但也正因为考虑到它是半军事化组织,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全靠户部调拨钱粮很多事情不方便办,所以才同意他们搞客栈。

    更何况搞客栈确实适合他们打探情报之类的。

    但李世民还是做出了限制,户部定期查账。虽然没有详细说,但大家都明白,赚的钱少也就罢了,赚的多了肯定要收归国库。

    说完这件事情后李世民又拿出一道奏折,道:“刘仁轨上了奏折,说已经顺利占领新马岛并成功在岛上发掘出金银矿,储量很大。他已经组织人手进行了紧急开采,大朝会的时候会押送第一批金银入京。”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岳山高兴的道。

    “不过也有坏消息,倭国人发现了我们的行动似乎有别的想法,一直派遣探子打探岛上的情况。”李世民又道。

    “倭国人野心勃勃已经不甘于当大唐的附属国,不得不防他们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让棣州水师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最好在派遣一支军队过去。”岳山担忧的道。

    “呵呵你这位弟子和你的看法恰恰相反。”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道:“他认为我大唐想把新马岛纳入统治和倭国必有一战,眼下不必花费大力气修筑工事,等打败倭国人之后再开始建设。”

    岳山皱着眉头陷入了思考,他倒没有因为刘仁轨的意见和自己不同生气什么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就战争局势的判断来说,他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将领,更何况提出这个计划的是史上留名的名将刘仁轨。

    他在考虑的是,刘仁轨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不等他想出所以然,李世民继续说道:“而且刘仁轨还断定这一战的规模并不会太大,所以没有必要派遣太多人过去支援,两个折冲府就足够了。”

    原本还没有任何头绪的岳山听到这里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摸到了一些刘仁轨的思路。

    倭国再有野心,对天朝上国还是有敬畏心的。大唐占领了他们家门口的新马岛,肯定会不爽,但既往的敬畏心会让他们缩手缩脚。

    他们必定不敢掀起全面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着派一支军队过来试探一下。

    原因很简单,新马岛在倭国人看来就是荒凉之地,他们连本州岛都没有开发完,自然不会为了这片蛮夷之地和大唐结仇。

    如果大唐能干脆利落的获胜把他们打痛,就能争取到数年的和平。如果打不赢或者是惨胜,那一切都不用再说,撤军吧。

    等过上几年,大唐要是真能把新马岛经营成富庶之地,倭国人肯定会卷土重来。那一站才是真的全面战争,决定谁是这一片水域霸主。

    想通了这些,岳山对刘仁轨的智谋深感佩服,果然不愧是武双全的统帅啊,这战略眼光确实强大。

    但只用两个折冲府的兵力就想抵抗倭国人第一波的试探,是不是太过于自信了点?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岳山除了相信他已经没有办法。新马岛远离大陆,就算这时候下令让他增援估计也晚了。

    再说他也愿意相信刘仁轨的判断。

    想到这里他按下心来,对等着看戏的李世民道:“正则此举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相信他不会妄下结论,做出这个决定必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新马岛的好消息。”

 600 倭国局势

    “你对倭国的情况了解多少?”李世民问道。

    “确实有一定了解。”岳山点头道。

    前世他对倭国的了解仅限于那几次重大的改制和所谓的战国以及明治维新前后。

    巧合的是,公元六百年左右的倭国恰好处在日本圣德太子改革的时期。

    但他对这个时期的了解仅限于圣德太子改革的方向,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倭国的政局之类的了解有限。

    穿越后他一直让人留意打探相关的消息,再结合前世的记忆,对这个时期的倭国才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清晰到什么程度呢比倭国人自己都了解他们自己的未来。

    “倭国的体制还处在封建君主制时期,天皇是最高领袖,在地方分封诸侯。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可以自己征税、征兵、制定地方律法”

    “天皇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笼络诸侯,会无限制和诸侯国联姻,可以说天皇的后宫嫔妃大半都是诸侯王之女。”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所谓的太子成了摆设。天皇死后势力强大的诸侯就会造反推举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皇子继位。”

    “而新继位的天皇往往会受制于娘舅一党,甘愿当傀儡的就不提,不甘心当傀儡的就会掀起新一轮的内斗”

    “天皇能力出众就可以借着大义名份慢慢掌权,反过来压服地方诸侯成为真正的君主。软弱的天皇,会成为诸侯王的傀儡。”

    “即便是强势的天皇,也会受到地方诸侯的制约。所以倭国内部政局混乱,这就给了我们分化利用的机会。”

    “倭国前任天皇为推古天皇,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女儿身。”

    李世民打断他惊讶的道:“等等,女儿身当天皇?”

    “很奇怪吗?这个世界女人主政并不罕见,只是我中原明习惯了男人主政,才会觉得不正常。”岳山说道。

    “让一女人执政,这个国家的男人真是窝囊。”李世民轻蔑的道。

    岳山知道这是时代和化背景使然,也没有强行纠正的打算,继续说道:“你可不要小瞧这个女人,她的智慧远超大多数人。”

    “她的舅父苏我马子暗杀了上一任天皇,扶持她当傀儡。她不甘心当傀儡,但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抗衡苏我马子,就在皇族内寻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子立为太子,并让太子摄政。”

    “这位太子因为聪慧、有才华、功绩卓著,被倭国人称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不负众望,迅速稳定朝局成为可以和苏我马子抗衡的势力,让苏我马子不敢在恣意妄为。”

    “她还派遣使者到我中原学习,后来又支持圣德太子进行改革,让倭国实力大增。那位太子死后她顺势掌管国家大权,成为真正的天皇。”

    “在她执政期间还数次出兵攻打新罗、百济,掠夺了大量的人口财货,填补国库空虚。”

    “不过可惜,她毕竟是女儿身,子嗣成了最大的短板。圣德太子死在了她前面,等她快死的时候虽然留下遗言让圣德太子的儿子继位,但以倭国的局势这注定是奢望。”

    “推古天皇死后倭国分为两派,一派遵守遗言要立圣德太子的儿子、苏我马子的外孙山背大兄王继位。”

    “另一派就很奇怪,是苏我马子的儿子苏我虾夷,他不支持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山背大兄王,而是支持了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田村皇子。”

    “最后苏我家族势大获得胜利,扶持田村皇子继位也就是现在的舒明天皇。”

    李世民再次插话道:“照你所说,那位圣德太子当二十余年摄政王,家族势力必然庞大。他的后人当上天皇不可能成为傀儡,这完全不符合苏我家族的利益。”

    “所以苏我虾夷扶持以为实力弱小的皇子继位也就理所当然了,他可以凭借拥立之功继续总览大权。”

    岳山只能说,君主最懂君主啊,李世民只是听了一遍就摸清了苏我虾夷的套路。

    “确实如此,舒明天皇家族在地方小有势力,但比起苏我家族微不足道,倭国的权势都掌握在苏我虾夷手中。这就是倭国大致上的局势。”

    “这真应了你那句话,庙小妖风大,池小王八多。倭国区区弹丸之地还能上演这么多的大戏。”李世民嘲讽道。

    “比起我大唐倭国确实是弹丸小国,但因其远离大陆孤悬海外,周围无有敌手,难免夜郎自大。”岳山顺着他的话说道,这个时候的大唐有资格鄙视倭国。

    但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倭国未来会对华夏明造成多大的侵害岳山是知道的,现在自然要好好整治一下他们。

    有机会甚至可以把这片土地纳入大唐的怀抱,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

    不考虑未来倭国人对华夏明造成的伤害,只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一片地域对中原明来说太重要了。

    所以岳山话锋一转道:“圣人看过世界地图应当知道,倭国周围岛屿众多,很多岛屿有我大唐一道一州之大小。如果放任他们侵占这些岛屿,将来必成我大唐心腹大患。”

    “你太看得起他们了,就算他们统一了所有岛屿也不过我大唐几道之地,如何能是我大唐的对手。”李世民不信的道。

    “但他们孤悬海外,天然就有发展水师的良好条件。一旦让他们发展出强大的水师,效仿北方的游牧部落时不时开船到我大唐沿海区域掠夺财富人口,到时总是一个麻烦。”岳山严肃的道。

    “嗯?”李世民愣了一下,思考起来,良久才点头道:

    “你说的有道理,倭国现在连造五牙大船的技术都没有就经常去百济新罗劫虐,可见他们骨子里就有土匪习性。要是真让他们掌握了强大的造船技术,也不是没有可能侵扰我大唐海疆。”

    “圣人圣明。”岳山欣喜的道。

    李世民的见识果然非同一般,虽然打心眼里看不起倭国,但该有的防范之心还是有的。

    而且这见微知著的能力也很强,通过倭国侵略新罗百济的行为就能联想到自己身上。

    “不过现在不是和倭国开战的时候,最好采取分化拉拢的策略,让倭国自己陷入内乱,等我们腾出手在收拾他们。”李世民又说道。

 601 婚事

    就倭国这个局势,实在太适合浑水摸鱼了。

    苏我家族虽然势大但也仅仅只是诸侯之一,名义上还是天皇的臣子,其他诸侯都是竞争对手。

    舒明天皇是个有野心的人不会甘心当一辈子的傀儡;山背大兄王也不是个懦弱无能之辈,圣德太子遗泽尚在,一旦有复起的机会他也不会甘于寂寞。

    再加上其他诸侯,倭国的局势比中国春秋时期还要混乱。

    而且岛国向来视中原明为天朝上国,处处都能见到中原明的痕迹。大唐以天朝上国的身份暗地里插手,是在太容易了。

    一会儿的功夫两人就想到了好几个不错的点子,岳山负责一一记录下来,等以后整理好交给刘仁轨去实施。

    “这些计策只能解决以后的问题,眼下还是要先应对好倭国人的入侵。一定要借助这次机会把他打们痛了,这样他们才会老实,才会承认我们天朝上国的地位。”岳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