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304章

文唐-第304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和吏就相当于是公务员,差役就相当于是县令和衙门聘请的合同工临时工,其中差别太大了。

    现在岳山要给普通捕快吏的身份,就相当于是告诉派出所的辅警,你们听话干的好了就给你们转成公务员。

    想一想那些辅警会是什么心情。

    此时的六扇门一种人员就是这种心情。

    “请督帅放心,属下等一定把这些人畜生绳之以法,保证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四大总捕一起拍胸脯保证道。

    “你们准备怎么做?”岳山并不怀疑此时他们的决心,但有些事情不是有决心就能办好的。

    “现在正是那群拐子活跃的时候,我们准备把休假的兄弟们全都叫回来,再联系巡城的武侯一起像过筛子一样把京畿筛一遍。”白力夫说道。

    “只抓京畿地区的拐子?其他地方就不管了?”岳山质问道。

    “这”白力夫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三位总捕头,那意思就是京畿地区以外归他们管,这事儿要问他们了。

    关利君三人恨不得把白力夫给打死,这会儿又开始甩锅了?说好的同进退呢?

    但问题都问到头上了,他们也不敢迟疑,马上回道:“非是我们不想查,只是六扇门在各地的分部还未建成,实在无能为力啊。强行去查反而会打草惊蛇。”

    对于四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岳山看在眼里却并不生气,最怕手下联合起来欺上瞒下,他们有竞争反而是好事儿。

    他这个督帅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他们在竞争的同时不影响正事儿,这就是用人的艺术了。

    “趁着这次过年先把京畿地区清扫一遍,之后就暂时不要再有此类行动了,免得打草惊蛇。”岳山说道:“等中原各道各州的分部都建好后,在一起发动一次全国性的大清扫。”

    “刚好把这次行动当做是我六扇门创立后的第一次统一行动,也让朝中诸公看到我们的用处,到时候我申请给你们定品阻碍就会小很多。”

    “喏。”关利君等人松了口气,连忙应道。

    “原本我计划用半年时间完成分部的建设工作,这个时间太长了,缩短成一个季度。你们只有一个季度的时间必须完成分部建设工作,然后展开统一打拐任务。”岳山又道。

    四大总捕头、陈煜、赵铭等人相互看了一眼,这事儿不好办啊。但一想到五品这个级别,所有的犹豫都消息了。

    一咬牙,干了。

    “请督帅放心,属下等绝对不会耽误您的大事儿。”

    岳山满意的点点头,人都是有潜力的,多压榨一下就好。

    然后他又把目光转向正一脸尴尬的站在一旁的卫淳,问道:“对我这个安排你可满意?”

    卫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和自己说话,连忙回道:“满清水候的处置非常妥当,学生佩服。”

    “呵呵”岳山轻笑一声道:“我看你也是心有正气之人,不知可愿加入六扇门?”

    卫淳先是一喜,不过看到周围人讨厌的目光又心中一惊学生手无缚鸡之力恐怕无法胜任。”

    “我六扇门除了捕快还有内勤部,专门负责文职方面的工作。”岳山解释了一句,又拿出了一个杀手锏:“而且,你就不想亲自收拾这些拐子吗?”

    卫淳脑海中再次浮现起被毒死的捕头一家,心中有了决定:“学生愿意加入六扇门,不求别的,只求能参与到这件案子中来。”

    “好。”岳山笑着点点头,又对陈煜说道:“陈煜,这个人就交给你了,好好培养。嗯,等一个季度之后就让他亲自监督打拐工作。”

    等陈煜把人领走,岳山才松了口气。

    这些东西都是昨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就想好的,包括那个一个季度之后的打拐工作。

    古代打拐工作比二十一世纪还要复杂,二十一世纪拐带的孩子十有都是卖给无儿无女的人家。

    唐朝不一样,大多数都是穷人,自己不会生孩子也不会花钱买,去别家领养是最常见的途径。

    还是那句话,人穷又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孩子生得多了养不了送人很平常。有些甚至直接就扔了大名鼎鼎的弃婴坑就是这么来的。

    天生残疾的、女婴、孩子太多养不了又送不掉等等,都往那个坑里扔。

    人贩子卖人基本都是卖给富贵人家当奴仆,小女孩也会被卖到秦楼楚馆从小培养。

    但卖人也是个技术活儿,毕竟在古代贩卖人口是要杀头的,购买别人贩卖的人口也是犯罪行为。

    那些富贵人家也不是傻子,也不是什么样的人都买,基本都是买那种有正规手续的,这样的人买回来放心。

    但也不敢保证就没有人贪图小利买那些没有手续的孩子,相反这样的人还不少。主要是没人查,他们不怕出事儿。

    青楼倒是没有那么讲究,只要长得有几分姿色不管是哪来的都会出钱买下来,大不了私下补个证明之类的。但如此一来他们肯定要压价。

    人贩子辛辛苦苦把人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肯定不愿意接受这种盘剥,一般也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给掳回来的孩子办个合法的证明。

    这种证明实在太好办了,又不联网,造假或者套假身份都非常容易。

    但不管是造假还是套假身份,亦或者是真的去牙行办理合法手续,官面上都必须有人。

    总之,拐子这一行的水很深,地下有一套自己的运转门路。

    中所谓的无忧洞就是根据这些传说经过家的手加工出来的。当然了,现实中的拐子比无忧洞这种差远了。

    虽然这种东西见不得阳光上不得台面,但也不是一个普通捕快能对付的了的。

    你还没动呢就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了,稍微认真一点就有人设置障碍不让你查。

    你要是真什么都不管不顾非要查,他们就潜伏起来或者躲到别的地方去。古代都是各管一摊儿,出了本县的管辖范围就算杀了人都能洗白继续生活。

    真把他们逼得走投无路,就敢反过来咬你一口。什么叫亡命徒?这就是亡命徒。

    一般的官差说实话还真没那个能力去查这些拐子,最少也要是县令亲自下令才有可能把一个县的拐子扫掉。

    所以打拐没有那么容易,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起码对岳山这个级别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

    尤其是当他手中有了六扇门这样的全国性机构,更是一句话的事情。现在的难点就在于六扇门还没有组建完成,有心无力。

    不过他也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人,打拐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急着三两个月,一切都等到六扇门分部组建完成再说。

    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先趁着过年期间把京畿地区的拐子扫一遍,就当是锻炼人了。

    至于会不会打草惊蛇拐子又不是拥有严密组织结构的黑涩会,他们没有那么敏感。最多就是以为朝廷哪个大人物突发奇想搞严打,不会多想。

    把这件事情安排妥当,因为拐带孩子造成的憋闷才稍稍缓解了一些。正在和捕快们商量如何进行京畿地区打拐的时候,朝廷那边接二连三传来几个重大消息。

 615 敲打和偶遇

    年底是朝廷最忙碌的一段时期,皇帝要召开各种会议召见封疆大吏,宰辅要对封疆大吏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等等。其他各官吏也都闲不着。

    朝廷也接连发布了许多影响无数人的决议,但其中有一件事情最出乎大家的意料。

    李世民以太上皇的名义责令突厥把义成公主的尸骨收敛送还,并对她的贡献做出了表彰。

    这个命令比起别的决议来说很不显眼,却最惹人注目。无他,义成公主的身份太特殊。

    有些人想不通,皇帝这是想干什么?收买人心?以大唐现在的情况好像已经用不着以这样的方式来收买人心了吧。

    有些人无所谓,多数人甚至连这个人都不知道,如果不是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表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和亲的公主。

    虽然看起来这位公主干过不少坏事儿,但人都已经死了,突厥也被打败,大家也就闲聊几句就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却非常的激动,崩了几十年的那根弦彻底松了下来,那就是隋朝的宗室以及对隋朝还有感情的一批人。

    连义成公主这样的人都能被原谅表彰,他们不用担心突然被清算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引起风波的是这份表彰里的一个词汇在坛引起了争议和风波。

    华夏明。

    是的,李世民在这份表彰里夸赞义成公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华夏明的传承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华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中国或者中原明的代称。

    孔颖达在他的著作里赋予了这个词更多的含义: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明这个词的意思大家也知道。

    可把华夏和明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

    然而这份表彰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却没有解释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词大概指的是什么,可这个新概念的引入还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开始只是部分读书人讨论,刚好赶上过年大家需要走亲访友,吃饭闲聊的时候难免会提起这个话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真正引爆这个话题的还是太学、各大书院的学子的参与。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最活跃的一个团体,他们有理想有热血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又勇于接受新的事物

    可以说他们的参与往往就意味着一件事情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此时书院体系才刚刚铺开开没有培养出多少学子,但这种影响力已经初步显现了出来。

    除了他们自己有这方面的时间和精神头之外,这些学子还很容易就能把他们背后的亲朋、师长等等一起拖进去。

    就这样关于华夏明这个概念的讨论迅速蔓延开来,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热门程度甚至盖过了新年、朝廷祭天等等大事件。

    作为背后的操盘手李世民、岳山等人自然时刻关注着这一切,对于大家的讨论很是关心,但同时也提高警惕以防有人作乱。

    岳山作为新学领袖朝廷重臣,自然有不少人过来找他询问是怎么回事儿,他都统一回答:不要着急,等过一段时间朝廷自然会给解释。

    然后不管别人怎么追问他都一概不回答。

    别人他可以不回答,有一个人他却无法拒绝。

    “大郎,你不陪着娘娘去相亲,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见到来拜访的李承乾,岳山调侃道。

    “老师你快别说了,天天去见那些女子我头都大了。你说这事儿最后还不是父亲和娘亲说了算,让我看个什么。”李承乾连连摇头道。

    “你这话就不对了,那可是你媳妇将来要和你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要是不满意婚后生活不和谐岂不是不妙。”岳山半开玩笑半劝说道。

    “你和丽质的婚事还不是母亲指的婚,现在不也你侬我侬的吗。半个月没见你,她都瘦了。”李承乾反过来调侃道。

    “呃她真瘦了?”岳山连忙问道。

    “你你这样要是让外人看到了大牙都笑掉了。”李承乾无语道。

    “嘁自己媳妇自己心疼天经地义,不管谁在跟前我都这样。”岳山理所应当的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们感情甚笃,就别在这显摆了。我今天来找你是有正事。”吃了一嘴的狗粮李承乾那叫一个糟心,转移话题道。

    “说吧,什么事儿。”岳山笑了笑道。

    刚才他是故意这么说的,相亲多了容易起逆反心理,李承乾现在就有这方面的预兆。

    要是他真腻歪了最后随便指了个女子结婚,合适了还好,不合适那以后问题就大了。所以岳山才开了个玩笑缓解一下他的情绪。

    经过刚才他那一番插科打诨,李承乾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华夏明是是意思?”李承乾正色道。

    “你是想问圣人想做什么对吧。”岳山反问道。

    “是。”李承乾坦然的道。

    岳山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你今年已经十六岁又是太子,有些事情确实有必要让你提前知道。”

    闻言李承乾脸上浮出笑容,但紧接着就听岳山警告道:“你要记住什么都不要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躲在一旁默默的观察这一切。有任何想法都要等你登上那个位置再去实施。”

    “难道父亲有疏漏之处也不能指出来吗?”李承乾不服气的道。

    “当然可以,别说你是太子,就算是普通官吏也有权力指出朝廷施政的疏漏之处。”岳山道:

    “但你要记住,只能是指出或者提建议,至于改不改那都要看圣人自己的意思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圣人身上。”

    “很多时候太子的身份还不如普通朝臣来的自如,朝臣可以死谏强迫圣人改变主意。唯独太子不行,你要是这么做了就是自寻死路。”

    李承乾眉头紧走,不悦的看着岳山,但还是强忍怒气问道:“为何?”

    “皇权是最独的一种东西绝对不容许有人分享,即便是父子兄弟夫妻都不行。谁敢染指谁死,哪怕是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行。”岳山严肃的道:

    “君臣地位分明,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臣子权力在大始终是臣子威胁不到皇权。可太子不一样,他是储君。”

    “储君也是君。”

    “圣人最器重的就是太子,因为太子优秀皇权才能延续下去。但也最忌惮太子,太优秀的太子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自古以来太子难当,既要表现的优秀让圣人和群臣满意,还要把握好那条线不要引起圣人的怀疑。”

    “尤其是你这样的太子最难当,圣人雄才大略正处当年如果你把握不好这条线,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乾脸色阴晴不定,眼神里有惊恐、有怀疑、有不服

    看着他的表情岳山也叹了口气,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这些话有些太残酷了。

    这些话并不在太子教育的计划之中,如果有可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