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367章

文唐-第367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福才马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让大家不要说话,然后悄悄的朝那名小力士拱手表示感谢。

    把那名小力士兴奋的差点没笑出声来,可见赵蒙说所有力士都以孙福才为榜样并不是吹嘘之言。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呼喝声:“传孙福才、陆盎正等觐见。”

    孙福才脸色一肃,当先走了进去。一开始他还习惯使然的垂着头往里走——之前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就这样。

    刚走两步刘仁轨的叮嘱就在耳边响起:你是探险归来的大英雄,是棣州水师的代表,必须要昂首挺胸的去见圣人。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胸膛直直的挺起目光平视,无视群臣的瞩目一路走到殿前。

    “臣孙福才拜见圣人,圣人福寿安康。”

    “免礼。”李世民威严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接下来就是一番见礼问答什么的就不赘述了。

    简单问话结束之后李世民终于问到了众人最关心的事情:“良种何在?”

    已经适应的朝堂环境的孙福才指着三个箱子道:“就在箱内,臣这就打开给圣人看。”

    说完孙福才把三个箱子一一打开,群臣无不伸着脑袋往这里看。李世民远远的看着,发现不是很清楚,干脆也不讲什么礼节了,直接起身走了过来。

    “哪个是亩产五石的良种?”

    “这一箱就是亩产可达五石的土豆。”孙福才指着中间那个箱子道。

    李世民走上前来,从箱子内取出一个土豆仔细端详起来,越看越是开心。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拿一些给众卿家也瞧一瞧。”

    “喏。”跟在后面的赵蒙马上用自己的衣服下摆装了一些土豆给群臣观察。

    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魏征……一个个都兴奋不已的伸手拿出一颗仔细观察,那模样就好像是在看瑰宝。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朝中大臣都看过之后李世民才问道:“孙……校尉对这土豆了解多少?产量真的能超过五石吗?”

    孙福才胸有成竹的道:“臣询问过当地土民,每一株土豆秧可结这样的果子三至五颗,一亩地可种植四千余株。”

    “一颗鸡蛋大小的土豆重量可达一两半,一株按照平均四颗果计算就是六两。四千株苗可产土豆千五百斤。”

    “除去残次品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减产,至少也有千斤产量,亩产远远超过五石。”

    听到这个数据朝堂犹如炸开了锅一般变得吵闹起来,大家脸上同时露出怀疑和兴奋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

    怀疑的是真的有他说的这么高产?兴奋的是他各项数据说的头头是道不像是假的……

    关键是土豆他们亲眼见到了,一颗就算没有一两半也差不了多少。要是真按照他说的数据计算,亩产已经不是五石,而是十石。

    这个数字只是想想他们就觉得像是在做梦。

    感觉在做梦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李世民,怎么说好的五石变成十石了?他反而有些不敢相信了。目光忍不住朝岳山看去。

    岳山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于是来到李世民身边道:“孙校尉的计算没有问题,土豆的亩产确实可以做到如此。”

    “只是他说的是理想状态,每个人种地的水平有高有低,有些地肥沃有些贫瘠……所以我们保守一点预估,五石是没问题的。”

    众人这才点点头,觉得岳山说的这些更靠谱一点。他们真的不敢奢望太多,五石就满足了。

    接下来岳山却又语出惊人的道:“但五石绝对不是土豆的极限,甚至十石也不是。”

    见众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倾听自己讲话,岳山继续说道:“这些土豆原来的主人是一群土民,他们非常的愚昧落后,根本就不懂什么种植技巧,都是把种子种在地里任凭生长。孙校尉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孙福才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些土人非常落后,有些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种植技术比大唐周边的蛮夷也强不了多少。”

    岳山这才继续说道:“了解过耕种的人都知道,精耕细作可以让产量变得更高。而一代又一代的筛选良种,也能让庄稼变得更好。”

    “比如菘菜,原本叶子是散开的,经过培育选种叶子向内包裹个头变大,产量翻了一倍还多。”

    “现在这些土豆还是比较原始的状态,还有很大的培育发展空间。仔细培育,不用几年产量超过十石没有任何问题。”

    不少知道菘菜变化的官员纷纷点头,并把这个变化告诉身边不知道的官员。有了实际的例子,众人开始相信岳山说的话,然后自然是更加兴奋。

    亩产五石已经足够让人惊喜的了,没想到还能增加,而且还是增加几倍。这……他们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可信度是不一样的,孙福才就算把嘴皮子说破这些人该不信还是不信。岳山的话就算没有任何证据他们也会信一半,更何况他说的还条理分明。

    李世民也开心啊,连声叫好。

    其实别看岳山嘴上说的厉害,其实刚看到土豆的时候他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太小了。

    前世那些土豆小的也比成人的拳头大,大的能和砖头差不多。可眼前这一箱子,普遍都是鸡蛋大小。和前世根本就没法比。

    他自然知道原因所在,前世那些都是基因改良之后的优质品种,亩产四五千斤。现在这些还是未经过改良的原始土豆,产量自然远远不如。

    还好当初他保守了一点只说了亩产五石,要是敢吹三五十石,估计这会儿就要被打脸了。

    很快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出声问道:“岳候对土豆好像很了解?”

    岳山笑笑没有说话。

    孙福才则主动站出来说道:“良种所在就是岳候告诉我的,我们就是按照他的指点才能在万里海外取回此良种。”

 第676章 收获

    良种是岳山告诉你的?那没事了。

    肯定是他那个神仙师父告诉他的,连神仙都认同是良种,那肯定错不了。而且和神仙扯上关系,众人就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了。

    “这又是什么?个头比土豆还要大,产量应该更高吧。”李世民又看向另外一个箱子,问道。

    岳山示意让孙福才解说,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可不能错过。

    孙福才感激的点点头,连忙回道:“此物乃甘薯……亩产至少比土豆高五成。”

    比土豆产量还高?即便已经被土豆震撼了一次,众人依然感到不可思议。但还没等他们高兴,孙福才话锋一转道:“只可惜此物不宜多吃,只能作为辅粮。”

    只能作为辅粮?群臣虽然有些遗憾,但依然非常兴奋。辅粮也是粮啊,关键时候总比饿死强啊。

    这又是一个亩产超过五石……不,应该说是可以达到十石的良种。

    岳山见孙福才介绍的比较粗略,猜测到很可能东胜神州的土民对红薯的了解也不多,所以他也没有打听到太多消息。于是补充道:

    “甘薯虽然只能作为辅粮,但可以和主粮掺杂在一起吃,节约主粮。且它浑身上下都是宝……”

    “叶子可以吃,能做菜也能和主粮混杂在一起做成菜馍……藤是上好的饲料可以喂养牲畜……一年能种春夏两茬……”

    这可不是他瞎扯,小时候他们家就经常吃红薯叶窝窝头……后来工作了城里面卖一两块钱一个,还找不到地儿买。

    除了不能作为主食,真的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无用的地方,而且它的用处也特别契合百姓的需求。

    百姓没菜吃可以吃红薯叶,家里养点牲畜可以用藤当饲料,粮食不够了可以把红薯和主粮掺杂在一起吃。

    所以,现代人认为的红薯的缺点在古代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不能当主粮?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是主粮,总比草根树皮观音土好吃。

    要不是因为有更加完美的土豆在,红薯绝对会被所有人认为最完美的粮食。

    不过朝堂诸公都是聪明人,已经有人开始琢磨解决红薯的缺点。

    土豆高产,红薯也高产。土豆可以作为主粮,红薯可以作为辅粮。那把两者掺杂在一起吃,不就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如果岳山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说,小别致你们可真东西。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看红薯的目光也像是看瑰宝一般。

    至于另外一种作物玉米,已经完全被大家给忽略了。有土豆和甘薯在,谁还稀罕这种低产的玩意儿啊。

    了解过良种之后,李世民马上对探险队进行了封赏。孙福才被封为胜海侯,食邑两百户,其他封赏若干。

    大唐的规矩,贵族的封号要用地名。但大航海即将开启,形势出现了变化,封号也会变得多元化。

    刘仁轨的定海伯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封的,孙福才的胜海侯也是如此。以后还会出现平海、靖海之类的封号。

    同行的其他人,不论是活着的还是牺牲的,皆有封赏。除了钱财之外,每个人都封赏了官位,最差的也是九品官。

    别看品级低,却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入了流的官。只是他们大多都是有官无职,也就是有官身没有具体职务,以前干啥现在还干啥。

    之后李世民还亲自在宫中宴请探险队全员吃了顿饭,这场迎接活动才算结束。

    良种则按照岳山的指点藏在了宫中的地窖里,每天都会有人观察防止丢失腐坏,就等开春耕种了。

    至于先拿两个烹饪成食物尝尝啥味儿,连李世民都不愿意干这样暴殄天物的事情,会良心不安的。

    赐宴结束后陆盎正带着其他人离开,孙福才则留下向李世民汇报工作,岳山也留在一旁陪着。

    他先是拿出一副地图:“圣人,这就是臣探索出来的安全航线……从棣州海港发,一路经耽罗岛、对马岛,后一路北上……”

    “沿途有许多岛屿,有些有淡水可供休整,日后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大的岛屿修建基地,供往来船只休整,还可以保护航道……”

    “越往北气候越寒冷,土地也越荒凉,几无人烟。只有一些原始部落零星的生活在这里……”

    “一直到达北俱芦洲的东北角,就是这里……这里气候非常寒冷,冬季滴水成冰,连海面都能结数米厚的冰……我们想穿过这里去东胜神州必须要计算好时间,错开冰封期……”

    “这道海峡最窄处只有七八十里,通过这里船只可以轻易到达对岸的东胜神州,冬季甚至可以沿着冰层到达对岸……”

    李世民听的连连点头,孙福才确实是个人才,这幅地图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不光记录了遇到的岛屿,还有各地的气候条件,连陆地上的情况都有。

    有了这幅图,大唐去东胜神州会变得容易许多。为后续大规模探索、移民、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福才继续介绍了到达东胜神州之后的情况,各地的气候条件,陆地环境,土民的生活情况等等。

    说到发生疟疾造成恐慌,大家不愿意在继续探索,李世民唉声叹气。他没有责怪那些人,他很清楚那种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确实很难坚持的下去。

    然后发现金沙河,用黄金稳住了众人,之后他继续带着一部分人南下。李世民对他的坚韧不拔和机智大加赞扬。

    说到孙福才自己感染疟疾的时候,李世民和岳山都跟着揪心。听到他否极泰来不但治好了疟疾,还发现了土豆的时候都忍不住在心中感谢昊天保佑。

    他们能想到此行会很危险,可没想到会危险到这种程度,连孙福才这个带队的人都差点回不来。

    这也让李世民更加认可了他们的功绩。

    差不多用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孙福才才把此行的经过讲完,然后他从怀里拿出一本册子和地图一起呈给李世民道:

    “圣人,这就是臣画的航海图和一路上总结的经验教训,献给您。”

    “哈哈……好,好呀,孙福才你确实是大唐的栋梁之材。现在我特别庆幸当初放你出宫,你没有让我失望。”李世民感慨万千的道。

    这还没完,从东胜神州带回来的可不只是那三样种子,还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没有拿到大殿上,而是直接抬到了后宫。

    此时也需要他一一介绍,李世民对这些新奇的东西也挺敢兴趣的,听得也是非常开心。

    不过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航海图和土豆甘薯,别的都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岳山来说,这里面有几种东西价值不亚于土豆甘薯。

    孙福才:“这是花生,岳候给我的图册上有它……”

    岳山补充道:“这东西可以做菜,也可以炒熟了当零嘴儿吃,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榨油,花生油炒菜不错。”

    孙福才:“这是辣椒……”

    岳山眼睛一亮高兴的道:“这是宝贝啊,辣椒是调料,辣味儿比芥末还正宗。它还能除湿气,南方尤其是川蜀之地多水潮湿,当地人湿气重容易生病,吃辣椒就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李世民连连点头,在他看来这个辣椒比花生什么的有用多了。

    孙福才又接连介绍了好几种作物,不过基本都岳山不认识的。他又不是植物学家,认识的也就是常见的一些作物,更多的只是听过或者连听都没听过。

    这些都只能靠孙福才自己介绍了。

    很快就剩下最后两种了,孙福才也变得有些兴奋。他先指着其中一种说道:“这是岳候特别叮嘱我寻找的橡胶树种子。”

    “橡胶树?做什么用的?”一听是岳山特意让寻找的,李世民好奇心就起来了。

    岳山也非常激动,道:“它的树汁是最好的密封材料,有了它我就可以尝试制作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嘶……”李世民吸了一口凉气,道:“改变世界?”

    这还是岳山第一次用改变世界,就连被他视为神器的大炮都没有获得这样的盛赞,由不得他不惊讶。同时他的表情也变得严厉起来。

    岳山想了想道:“这种东西你应该知道,当年那本科技书里面有写,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李世民仔细回想了一下,隐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