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436章

文唐-第436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的不说,就以李象为例,要是那个老师说一句顽劣成性,天下人就都会认为他不行。想洗清这个标签,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找个人当靶子转移学界的注意力就行了,这次他就是来给李象当靶子的。

    所以就说道:“把他教给我吧,我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到时候有谁有意见就往我身上推。”

    长孙无垢马上就猜到了内情,说道:“圣人同意了?”

    岳山回道:“我刚刚才从紫宸殿过来,这次就是和您和太子妃商量一下什么时候把他送到我那里去。”

    长孙无垢想了想道:“你那里准备好了吗?”

    岳山笑道:“当年教他爹的时候我就准备好了。”

    长孙无垢也松了口气,道:“那就辛苦你了,我这就去传太子妃过来。她要是没意见,现在你就能把他领走。”

    岳山惊讶的道:“这么着急吗?”

    长孙无垢摇摇头道:“你是不知道他多不让人省心,我现在看到他就烦,巴不得他早点滚蛋让我好好喘口气安生几天。”

    岳山大笑道:“哈哈……天下的家长都是如此啊。”

    李象终于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了,兴奋的道:“师父你要带我走吗?太好了,我终于可以逃离牢笼了。”

    长孙无垢没忍住把他拉过来在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道:“混蛋,你早晚有一天会求着我们想回来。”

    李象根本就不知道她的一语双关,只是高兴的道:“我才不回来,谁想回来谁是小狗。”

    岳山也不禁摇头,难怪长孙无垢管不住李象,她看似严厉实际上对他纵容到了极点。

    这种话换成李承乾、李泰、李丽质等等皇子皇女没一个敢当着她面说的,甚至私下说都不敢,谁敢说那可是真的要挨板子的。

    果然是隔辈亲啊,爷爷奶奶很难带好孙子辈,古今皆同。

    趁着武畅还没过来的这段时间,两人聊了一会儿玄奘的事情,岳山简单的说了一下他对佛教的计划。

    对他的计划长孙无垢自然是赞同的,还提出了几点补充意见。后面不知道话题怎么就转到了晋阳公主李淑的身上。

    提起这个女儿,长孙无垢就一脸愁容,道:“淑儿的病情一日比一日严重,现在每日就靠药吊着,我……我想起她心里就难受。”

    “当年我们要是肯听你的……也不至于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遭受这样的痛苦。”

    岳山心中也非常难过,叹了口气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医学院正在加紧研究药物,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对症之药的。您千万要放宽心,别把自己折磨出病来,晋阳还需要您照顾呢。”

    当初他只是觉得两口子都有遗传病,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就别再生了,对大人不好,对未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事情会严重到这个程度,李淑同时遗传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的病,而且还起了未知的化学反应。

    集合医学院所有的力量都无法救治,连控制都不行,只能勉强续命。现在她的命就是靠那一碗药汤吊着,但这很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是药三分毒,要么被药汤积累的余毒毒死,要么疾病突然爆发而死,要么身体产生抗药性又没能及时找到新药而死。

    李世民两口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曾经暗示过他,有没有特殊的办法救她一命。

    他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自己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懂什么‘特殊’的办法,那都是编出来的。

    不过还好,他早早就摆脱了神仙子弟的身份,要不然这一关还真不好过。

    话又说回来,李淑也是他看着长大的,非常聪慧善良,对他也非常尊敬。看到她这样,他也非常难过。

    长孙无垢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孙道长曾言,最好让淑儿住在医学院,这样方便他们随时观察她的病情。”

    “只是圣人和我都不舍得,淑儿自己也不愿意,此时就作罢了。看现在的情况孙道长的话才是中肯之言,只是让淑儿住在医学院我总是不放心。”

    “我想让她暂时在你家里住一段时间,这样有你们在她也不会寂寞害怕,孙道长他们也方便去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李象好像听到了什么大喜事一般,连忙道:“小姑姑也要去吗?太好了。”

    长孙无垢问道:“你想让小姑姑和你一起去吗?”

    李象连连点头道:“想,小姑姑太可怜了,天天要和苦苦的药,还没有朋友。”

    哎,岳山心中叹了口气。

    他岂能不知道长孙无垢的意思,还是不死心想‘蹭一蹭’他身上的所谓‘仙气儿’。

    说真的他是真不想同意,又不是生活所迫实在没办法,小姨子天天住在姐夫家里,难免会传出什么谣言。而且她的病真的很麻烦,万一有个闪失,根本就交不了差。

    要是他真有仙气儿也就罢了,关键他没有。住在医学院比住在他家里要更加合适,更加方便。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不管办好还是办得不好,他都属于吃力不讨好的那种。

    可看着长孙无垢哀求的眼神,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最终还是故作无事的道:“好呀,刚好丽质在家天天喊着无聊,这次给她找个伴儿。”

    长孙无垢感激的道:“谢谢你翠岚,姐姐……欠你太多太多。”

    岳山叹道:“您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没有您哪有我的今天,真要算起来我欠您的更多。”

    他们俩还在这感谢来感谢去,一旁的李象就好像中大奖了一般,欢呼道:“哦,太好喽,我去告诉小姑姑。”说完一溜烟跑了。

    没多久挺着大肚子的武畅就过来了……嗯,过年的时候李承乾自然是要回京的。小别胜新婚,大家都懂的,所以她终于怀了二胎。

    得知岳山要把李象带走,她虽然很不舍,但举双手赞同。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没什么好磨叽的了,马上开始收拾随身物品。

    李象小孩子东西少很容易收拾,麻烦的是李淑。她的东西太多了,需要一点时间才行。

    岳山正等的无聊,就发现赵蒙再次找了过来,说是圣人有要事召见。这才刚从紫宸殿出来,又有什么事情?他心中疑惑就跟着离开了。

    刚走到紫宸殿门口,就听到李世民暴怒的声音:“废物,一群废物,才修好的桥第一天就垮了,你们工部是怎么干活的?”

    李大亮羞愧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岳山正犹豫要不要进去,就听李世民在里面喊道:“来了就进来吧,这件事情刚好和你也有关,你看看有什么主意没有。”

    岳山这才走进去,道:“不知圣人所言何事?”

    李世民怒道:“让他和你说。”

    李大亮一脸憋屈的道:“铁道司设计了一条通往鄂州的铁道线,交由我工部施工。一路上遇到许多河流,小河还好,给大河修桥大家都没有经验啊。”

    “上个月工匠们实在没办法就硬着头皮修了一座大河桥,五日前大桥竣工,用重物试桥的时候当场就塌了。夏国公,您才学深厚见多识广,就帮我想个法子吧。”

    “呃……”岳山连忙说道:“李尚书稍安勿躁,此事我和圣人商议一下。”

    李大亮没有说话,拱拱手退到一边。

    岳山看向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圣人您也别生气了,这事儿也怪不得李尚书和工部。铁路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一切都要从头摸索,亦缓不亦急。”

    李世民气道:“你就会当好人,难道我就想当坏人吗?铁路事关军国大事。”

    “长安到鄂州的铁路一旦修通,就可以借助长江水运之力把南方的粮食运送入京,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朝廷节约数十万贯的花费。”

    岳山静静的道:“我当然知道,火车和铁路就是我发明的,再也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它的意义。但正因为我明白,才知道此事真急不来。”

    “铁路的修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也不能只着眼于一地,而是要从全国的宏观角度去看,要考虑到百十年后。”

    “这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牵扯到方方面面。别说是工部的工匠,就算是我也搞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不就是在路上铺铁轨吗,你不要危言耸听。”

    岳山摇摇头道:“能拿一副大唐全图过来吗,我看着地图和您说。”

    不用人吩咐,赵蒙主动跑到隔壁房间取来了一张一米见方的大唐地图。

    这张地图如果让前世的人看到,一定会以为是做梦。

    南到南洋海峡(马六甲)、南越之南,东到倭国,北到高句丽、贝尔加湖,西至西域、吐蕃,全是被涂成了黄色。

    而南瞻部洲和东胜神州都被涂成了绿色,代表大唐的前锋已经抵达这里,进入了开拓阶段。

    而其它所有区域除了南北极之外都被涂成了红色,真真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大唐和国外。

    岳山主要看的是涂成黄色的区域,他手指地图道:“圣人且看,从长远来看,我大唐至少需要一纵一横两条贯穿全国的铁路线……”

    文唐

 第751章 铁路难题

    “纵向的一条从辽东南下直达岭南海边。”岳山手指在地图上花了一条线,轨迹大约和前世的京九铁路差不多。

    但这条铁路的最北方不是北京,而是深入辽东直达扶余城。

    “这条铁路一旦修成,大唐的南北将联系的更加紧密,到时我们再也不用怕辽东方向的异族坐大了。”

    他手指又划了一条横线,道:“横向铁路津海道或者江浙道为起点,路过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达西域。这条路修成后荒凉的西域将在无法阻隔我们的脚步。”

    “我们的军队、粮食补给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西域,以此为起点继续向西,和绿教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相争。”

    听到他的介绍,李世民脑海里幻想出他描述的那一幕,心中一阵激动。不过他马上就清醒过来,道:

    “你的想法很美好,且不说大唐有没有那么多钢铁。这一路上到处是丛山峻岭、密布的河流,你准备怎么越过这些天险把铁路修过去?”

    岳山道:“大唐很大各种地形都有,修铁路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只是山河,还有沼泽、湿地等等,将来要是想把铁路修到高原修到北俱芦洲,还要考虑冻土问题。”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地形情况,在北方适用的修路标准,到了南方就可能出问题。”

    “所以修铁路的时候还要考虑各地地质情况的不同,拿出针对性的方案来。所以想用铁路贯通全国,其中的难题多到你无法想象。”

    一旁李大亮都快要哭出来了,本来他以为一座大河桥就够难的了。没想到和真正的困难比起来,这不值一提啊。

    李世民脸色也极为难看,不过反倒是没有在生气,而是严肃的道:“你既然知道这些问题,可有解决的办法?”

    岳山郑重的道:“办法很简单,遇到河就架桥,遇到山就想办法绕,然不过去就开凿隧道。”

    李世民问道:“隧道?”

    岳山想了一下说道:“圣人可知汉武帝时期开挖的龙首渠?”

    李世民道:“自然是知道的,隧道和龙首渠有什么关系?”

    岳山道:“商颜山就横在龙首渠的道路上,当时的匠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给这座宽十里的山打个洞,让水从洞里传过去。这个洞就是隧道。”

    “既然隧道可以过水,自然也能过火车。所以如果遇到绕不过去的山,就开凿隧道打通它。”

    李世民眼皮子直跳,道:“凿山?”

    岳山道:“听起来很难,做起来当然也不容易,但一旦完成将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交通问题,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我们也不能着急,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承受能力,一步一步的来。”

    “这两条铁路看起来很长,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拆成几十上百段,一段一段的修。先避开那些地势复杂的地方,修那些地势平坦的路段,慢慢的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而这种分段修路的方法对整体规划的要求就非常高,因为一旦哪一段路修错了,整条铁路可能就无法连接在一起了。”

    “不只是这两天纵横全国的大铁路,其它铁路的修建计划也必须要统一规划。”

    “就以眼下要修建的长鄂铁路来说,我们不能只着眼于长安和鄂州这一小段距离,还应该思考一下将来如果拓展这条铁路。”

    “比如未来我们准备修一条从岭南东道出发,穿越长安经过太原直达大草原的铁路。”

    “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条长鄂铁路修在哪里,具体怎么修,将来才能完美的和这条大铁路先连接在一起。”

    李世民点点头,总算是明白了岳山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深以为然。

    铁路修建计划确实要从全国的宏观角度考虑,还要着眼未来,这样做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仅仅是岳山刚才说的分段修筑法就必须要宏观规划,今天修一小段,明天再修一小段。过上几年全线打通,就是一条贯穿全国的大铁路。

    此时他对铁路修建规划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也知道之前他们规划的长鄂铁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还好发现的早,否则后面更加麻烦。

    不过……

    “你刚才说的确实很有用,可还是没解决那些复杂地形的难题啊。凿山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还有修桥,这一条不大的河就把他们难住了,遇到大江大河怎么办?”

    岳山道:“还记得我和您说过的生产力吗?”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李大亮。

    那眼神把李大亮吓的浑身发毛,心中把岳山骂了狗头淋血,这种机密的东西你别当着我的面说啊,他恨不得把自己耳朵堵住什么都听不到。

    岳山大致明白李世民在忌惮什么,但他并不是那种不知道分寸的人,自然不会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而是话锋一转道:

    “生产力是不停在进步的,前汉时期开挖那十里长的商颜山隧道用了五年时间。就大唐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