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488章

文唐-第488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勤政殿离开回到东宫,李承乾屏退了所有人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呆呆的坐在椅上。

    本来他以为听到父亲生病,自己有提前接班的可能会很高兴。可事实上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相反心中充满了彷徨和哀伤。

    他开始回忆发生的一切。

    有岳山描述的另一种人生,还有这一生发生的一切。

    他这一生确实太美好了,拥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父亲,一个贤惠慈爱的母亲,兄友弟恭……

    在教育问题上,那种呆板枯燥的生活没过多久就被岳山给改变了,开启了另外一段截然不同但又让他收获良多的学习生涯。

    又在最适合的时候遇到了心仪的女子,关键这个女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简直就是完美的太子妃。

    等到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又被外放去主持地方工作。后来更是把辽东四道交给他任由他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势力和心腹。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顺遂,让他忍不住想要感谢苍天。

    可一想到岳山描绘的另外一个种人生,他就浑身发寒。太真实了,真实到他都以为那是另外一个人真实的一生。

    他想要质疑那是假的,可他的内心告诉他,岳山不会骗他。而且另外一种人生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他母亲确实有遗传病,一度非常严重,李丽质也从小就有病,是集合了医学院的力量加上岳山的提示才研究出了特效药。

    而医学院是岳山一力主张建立的,要是没有他,他们会去做这些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等长孙无垢的病爆发,在去研究药物已经晚了。甚至等母亲去世他们就不会再去研究这种东西,那么遗传了母亲疾病的李丽质肯定也会死。

    母亲死了,自己跛脚,妹妹也不在了,青雀……他已经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还是现在好,我希望永远都能这样好下去,永远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他喃喃的道。

    心中开始为父亲祈祷,希望他能度过三年后的难关。

    慢慢的他的表情变得坚毅起来,既然我们的命运都能改变,父亲的一定也可以。

    前三十年是你们在保护庇佑我,现在轮到我保护你们了,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

    武畅满心欢喜的迎接丈夫归来,还准备许多美食,谁知道直接就吃了个闭门羹。

    又见丈夫一脸阴霾还以为和宫里闹矛盾了,别提多担忧了。

    没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好好的,怎么刚回来就出问题了?难道是有什么变故不成?

    越是聪明的人就越喜欢瞎想,尤其是当她还怀孕的时候,各种有的没的都想了一遍,整个都快要崩溃了。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就在这时李承乾的声音突然响起。

    “啊?”武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挺着肚子站起来,小心翼翼的道:“殿下您没事了?”

    “我能有什么事儿啊。”见她一脸担忧的样子,猜到可能是刚才的表情吓到她了,就安抚道:

    “别乱想,是好事儿。父亲让我提领内阁并在东宫自置官属,以后我就留在京中不去辽东了。”

    武畅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惊讶的道:“真的?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圣人实在是太英明了。”

    李承乾深有同感的道:“能遇到这样的父亲,是我几生修来的福气啊。”

    武畅问道:“那您刚才?”

    李承乾笑道:“刚才我是骤然听到这个好消息有些反应不过来,所以把自己关起来好好理一理,可不能失了态。”

    武畅这才放下心来,欢喜的道:“没事儿就好,您还没用过膳吧?我让人准备好了膳食,都是您最喜欢吃的菜。”

    李承乾道:“还是你最懂我,走去吃饭。”

    他没有把岳山所说的另外一种人生告诉武畅,这是最大的机密,除了他们四个绝对不能再让任何人知道。

    等到后面李世民主动放权给他,也只会是因为父慈子孝为世之楷模,没有别的原因,也不会有别的原因。

    只在家休息了一晚上李承乾就召见了这次随他回京的心腹,包括杜荷、陈仲等人。

    不过他并没有告诉众人自己讲提领内阁、自置官属的事情,在没有正式宣布前自己就大张旗鼓的宣扬,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他只是告诉众人,他是太子长时间不在京中会引起部分人的异心,也是时候回来了。

    况且辽东局势已经稳固,也不需要他在那里了。

    杜荷等人虽然也很惊讶,但并没有多想,这个理由实在是无懈可击。

    太子常年不在京中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儿,李承乾在京中的存在感确实有点低了。这个时候回来展现一下存在感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陈仲知道的多一点,但这种情况下他必然是不会在其他人面前多说的。

    于是一众人就开始商议如何让辽东四道的权力平稳过渡。

    文唐

 第807章 太始历和大唐礼仪

    如何处理辽东的后续问题,李承乾这个领头的自然也先拿出一个方向。

    “总督府是必然要裁撤的,四道各归其职独立行使权力。”

    杜荷请捋短须,道:“殿下回京总督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理应裁撤,只是四道巡抚人选必须要慎重。”

    言外之意就是必须要是自己人,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李承乾道:“四道巡抚我会和圣人商议后决定,你们无需操心,你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顺利完成各项权力的交接,不至于出现大的动乱。”

    “啊?”杜荷有些吃惊:“殿下,难道圣人想……”

    李承乾心下微怒,虽然他知道杜荷是为他谋划,可经历过昨天那一遭他心中还是不舒服。

    换成往常肯定已经表露出来了,但及时想起父亲的教导,不要把真实想法表露出来。于是及时控制好情绪,道:

    “不要多想,圣人并没有任何想法,是我主动提出来的。”

    杜荷等人更想不通是为什么了,要说只是客套一下表示恭顺,可也不用做到这种程度吧。

    要是圣人真把四道的官员都换一换,他们经营数年的势力就要土崩瓦解了,他们搞不懂怎么刚回来太子就这么大变化。

    陈仲见局面有些僵持,就说道:“诸位,圣人让殿下去辽东四道本来就是一场考试,现在是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而当下就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试题,答的好就是满分,答不好几年的努力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身为臣子,我们不需要质疑殿下的决定,而是竭尽全力帮他完成这场考试。”

    李承乾心中有些诧异,不过想到他的师父是谁,马上就猜到岳山应该和他说过自己要留京任职的事情了。

    至于考核……此时他才陡然警觉,这最后安置辽东四道还真是一个考核,要是权力交接不顺利,恐怕自己在众人印象中的评分还真的会降低很多。

    想到这里他心中忍不住苦笑起来,自己这位父亲还真是处处给儿子挖坑,要不是陈仲提醒他一时半会还真意识不到这一点。

    看来要尽快去拜访一下老师才行,他对父亲才是最了解的,有他指导能避免不少麻烦。

    但别人不知道里面的玄机所在啊,听完陈仲的话反而更加糊涂了。

    去辽东四道是对太子的考核这谁都知道,难道考核的最后一步就是把这几年经营的势力全部还回去不成?

    哪有这样的考核,太儿戏了。

    他们把目光看向李承乾,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答案。

    李承乾知道自己不说点什么,恐怕这些心腹是不会老老实实配合交权的,斟酌了一下说道:

    “我回京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现在不便告诉你们,但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

    “中舍人说的对,这是对我的一个考核,同样也是对你们的考核。目的给大家看看,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能不能肩负的起责任。”

    “不管考核的结果如何该有的好处自不会少了我们的,但最后的结果越满意,好处就越大。”

    “所以你们必须要竭尽全力配合朝廷派去的人,完成权力移交工作。是必须要做到,明白吗?”

    杜荷等人面面相觑,但见李承乾说的如此郑重,也意识到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得领命。

    “喏,臣等必不让殿下失望。”

    “好,你们先商议一下如何裁撤总督府和进行权力移交。中舍人,你和我来。”李承乾吩咐一句就离开了。

    陈仲在众人各式各样的目光注视下跟着他走了出去。

    等两人离开,众人才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这件事情。

    还有人对杜荷说道:“杜长史,殿下这到底卖的是什么关子啊?什么都不说我心中没底儿啊。”

    “是啊是啊,您是殿下的心腹,难道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吗?也稍微给我们透一透,让我们也安安心。”其他人纷纷说道。

    杜荷正色道:“我知道的不比你们多多少,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可看起来中舍人似乎知道啊,殿下怎么会漏掉你这个长史而和他中舍人说这件事情?”

    “是啊是啊,此事说不过去啊。您才是总督府的长史,有什么事情也应该和您说,哪轮得到他一个中舍人。”

    杜荷眼神里浮起一丝讥讽之色,终于搞清楚这些人的想法了,就是想挑拨自己和陈仲的关系。

    你们还真是想瞎了心,别说我和陈仲没矛盾,就算有矛盾也会主动退让一步的。

    没有别的原因,当年父亲突发急病的时候夏国公是出过手的,我杜荷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辈。

    但面上却并没有表露一丝,淡淡的道:“殿下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我们做臣子的只要听着就好了,牢骚太多当心殿下不喜。”

    说完转身就走了出去。

    剩下的众人也同样都好似没听懂他话里的意思一般,一脸平静的相互打招呼告别。

    李承乾来到一处花园,踩着薄薄的积雪道:“老师最近还好吧?”

    陈仲连忙说道:“师父的身体挺好的。”

    “那就好,他都和你说了?”

    “说了一些,圣人想让您回京提领内阁并且在东宫自置官属。这话要不是师父说的,我肯定不信。”

    “呵呵,别说你了,我刚听说的时候也一样不敢相信,可事情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李承乾心中松了口气。

    他知道岳山不可能把某些事情告诉陈仲,但还是想问问确定一下,现在终于放心了。

    “此事你怎么看?”

    “圣人真乃千古第一圣君,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呵呵……父亲确实圣明,能成为他的儿子是我最大的荣幸。但这也是压力,京中不比辽东局势更加复杂,我们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是啊,在辽东我就常常感到力有未逮,这次回到京中也不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呵呵……怕了?这可不像是你的性格啊。”

    “性格不代表能力,也不怕您笑话,昨天听师父说完我一晚上没睡好。现在想想更加佩服师父,十岁就孤身踏入京中创下如此局面,真不知道当年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李承乾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最初见到岳山时的情节,也叹道:“是啊,比起父亲和老师我们还差得远啊。”

    “算了,不说这些事情了。你准备一下,等会陪我一起去见老师。回京之后我还没去拜访他,估计这会儿心里正骂我呢。”

    ……

    时间一天天过去,离大朝会也越来越近,而朝廷也果然在年底的时候接连宣布了好几个重大决定。

    先是太史局的太史令李淳风宣布,他利用全新的计算方式测定出了更准确的历法。

    确定每年的准确日期为三百六十五天和三百六十六天,每年的误差精确到了二十分钟以内。

    这个消息放在以前必然会轰动天下,毕竟在古人的思想里历法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可不能随便动。

    但朝廷这几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李世民连纪元方式都改了,谁还在乎历法啊。

    大家更关心的反而是这种新式计算方式准不准确,毕竟每年只误差不到二十分钟,实在太难办到了。

    李淳风办事是个稳妥的人,写了一本历法书,详细的介绍了他如何利用太阳测算历法的。

    当然了,他并没有把八大行星图公布出来,只是讲解了基于这幅图总结出来的观测方法。

    属于授人以鱼,短时间内别人也只能按照他的方法去测算历法。

    这本历法书被呈送到李世民面前,他看过之后自然非常高兴,亲自取了个名字叫:太始历。

    并且宣布大朝会的时候他会把此事通报上天和宗庙,明年该用太始历。

    太史局的人无疑是最高兴的,在他们这些人手上完成了历法改制,这是一种荣耀,很大概率名垂史册啊。

    然后全体总动员为明年的历法改制做准备。

    第二件事情和最近抄的最厉害的古学派和新学派有关。

    鉴于双方一个坚持殷商礼仪,一个坚持周朝礼仪,争吵不休致使国朝礼仪混乱,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宁。

    朝廷决定,暂时推广《大唐礼仪》,一切生活仪式标准皆按照《大唐礼仪》为标准。

    等你们新学派和古学派争出个一二三来在决定用周礼还是殷商礼仪。

    表面看这是一个不偏不向的决定,然而只要不傻都知道这是在拿儒家开刀。

    且不说《大唐礼仪》本身就是儒家核心代表人物孔颖达带头编撰的,代表的是新学派的观点。

    就说现在推行的是周礼,突然说废掉不用了,对古学派来说就是最大的打击。

    新学派一边偷着乐,一边继续拉着古学派争论殷商礼仪和周礼谁更正确,更符合先贤的思想。

    古学派则如丧考妣,知道自己不知不觉上了新学的大当,在打团的时候被人家一波把家给偷了。

    哪还有心思继续争吵,纷纷上书请愿要求恢复《仪礼》,否则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甚至有极端的读书人自杀明智,李世民听说后下令厚葬,然后继续推行《大唐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