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84章

文唐-第84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也数次劝谏,李建成完全不听,李纲对他彻底失望,在武德二年就请辞了。也就是说他只当了李建成一年的老师。李建成的失败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当李承乾老师的时候已经八十四岁高龄,路都走不动了,说话都不清楚了,能教个啥?而且第二年就死了。满打满算不足一年。李承乾学坏和他有什么关系?

    但有时候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讲道理的。

    从玄学角度来讲,他确实是太子杀手,天生克太子。只要被他教导过的太子,哪怕只教了几天时间,最后下场也会很凄惨。

    此时的李纲还不是后来的太子杀手,他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备受天下人崇敬。尤其是李渊对他更是自内心的尊敬。

    李渊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哪怕写圣旨也必带尊称。一个皇帝给臣子下圣旨的时候用尊称,想想都知道多么的不可思议。

    武德二年他对李建成彻底失望,准备辞去太子詹士的职务,李渊百般挽留就是不同意,最后封他为太子少保,允许他不用来上班。

    也就是说从武德二年到现在他就一直赋闲在家研究学问教导弟子。

    一般人可能会忽视这位赋闲在家的老头,和他同龄的裴矩岂能忘记。两人同时在北周、隋、唐三朝担任官职,可以说是老相识了。

    裴矩想编撰大字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大儒。而且李纲在学界的名气比他大了好几倍,有了李纲加盟,能吸引到更多名师大儒参与进来。

    所以在辞去官职的第二天裴矩就迫不及待的来拜访他。

    宰相来访一般都会热情相迎,起码表面工作也是要做的。可李纲并没有如此,他就坐在大堂见到裴矩连屁股都没抬一下,冷淡的问道:

    “不知道裴相公来找老夫所谓何事?”

    裴矩苦笑不已,他知道李纲为什么会这么讨厌自己。李纲是出了名的正直刚烈之人,最容不得蝇营狗苟。皇帝犯错他都敢当面顶回去,更遑论他人了。

    而裴矩恰恰是那种满腹鬼蜮伎俩的人,尤其是隋炀末年,他堪称是杨广的帮凶。李纲对他能有好态度才见鬼了。

    裴矩知道李纲看不上自己,平时也不和他往来,但今天为了大字典他不得不豁出面子过来求人。

    “李公先看一下这本书,我再谈此行的目的。”

    裴矩从怀里掏出那本写着语文二字的书籍递给李纲。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纲的要求

    书?李纲眉头一挑,还以为是裴矩写的书想让他帮忙校正。他虽然很不齿裴矩的为人,但对他写的书还是很好奇的。

    接过书刚看到封皮上的名字,他的眉头就忍不住再次跳动起来,对裴矩的观感再次下降了三分。居然敢用语文为名,太自大太无耻了,我到要看看你写了什么。

    语文二字涵盖的范围是在太广了,可以说整个文化体系都可以归类到这两个字下面。用这两个字为书名,确实太过于自大了。

    对裴矩的厌恶以至于让他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字体。

    当他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眉头皱的更紧了,这鬼画符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

    连着翻了好几页都是这种不认识的东西,李纲终于失去耐心,抬头看向裴矩。

    还没等他开口,裴矩却抢先说道:“这叫韵律字母,每一个字母就代表一个音节,把不同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字的音”

    韵律?字母?组合音?李纲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这东西他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的兴趣确实被挑起了。

    “还请裴相公教我。”在新的学问面前,李纲也不介意丢下自己面子。

    裴矩可不敢嘚瑟,万一把李纲给惹恼就坏大事儿了。只见他不慌不忙的来到李纲身边,把拼音字母的用法详细的告诉了李纲。

    越听李纲的眼睛就越亮,尤其是当他在裴矩的指导下拼出一个又一个读音的时候,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裴公,这韵律字母是你创作的?”李纲激动的问道,对裴矩的称呼也从裴相公变成了裴公。一字之差代表了态度的截然不同。

    “非也,此为龙山子岳山所创。”裴矩摇摇头道。

    “龙山子岳山?”李纲思索了一会试着问道:“可是献武德犁的那位少年?”

    “正是此人。”

    “真的是他?他今年还未加冠吧?”

    “还早,他今年刚满十二岁。”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十二岁就能创出如此如此”李纲想了半天都没想到合适的词,最后说道:“如此神奇的韵律字母,真乃奇才也。”

    “龙山子确实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少年。”裴矩深有同感的道。

    “不知裴公带着此书来找我所为何事?如果是让老夫帮忙推广此书,我一定义不容辞。”李纲问道。

    “实不相瞒,除了想请李公帮忙推广韵律之外,还有一事相求。”裴矩道。

    “请讲。”

    “龙山子想以此韵律字母为基础,结合尔雅、切韵二书编撰一部大字典,确字形,定字音,释字意。他认为自己年幼学浅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找到老夫,让我来主持这项工作。”裴矩说道。

    “只是老夫深陷朝堂数十载,所学早已丢尽,自觉无法担此重任。又不忍这样的盛事就此湮没无声,于是我就想到李公。”

    “李公乃当世名儒,此重任舍你其谁。”

    “大字典?确字形,定字音,释字意”李纲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喃喃自语道。

    好半晌他才用不敢置信的语气道:“这真的是龙山子所言吗?”

    “千真万确,老夫没有必要欺骗李公。”裴矩故作苦笑道。

    “他为何会去寻你?”李纲问道。

    闻言裴矩心中一喜,这证明李纲的兴趣被勾起了,否则他不会问这么多,不慌不忙的把两人相识相交的过程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李纲点点头,接受了他的说法。同时对裴矩主动去见武德犁的明者这件事表示认同。

    人就是这样,喜欢的时候怎么看都顺眼,讨厌的时候怎么看都烦。以前李纲瞧不起裴矩,那是各种鄙视。现在因为韵律的事情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也逐渐开始认可他的功劳。

    “编撰大字典是个伟大的事情,我自然希望参与。”李纲说道,可还没等裴矩露出笑容,他话锋一转道:“但不是你来邀请我,我也很想见见这位龙山子。”

    裴矩沉默了,他岂能不知道李纲的意思。

    他出面邀请,那李纲就只能作为助手。别管他嘴上说的好听,什么你李纲是大儒,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牵马坠蹬给你打下手。实际上这都是客套话。

    这项工作是他裴矩起的,没人能从他手中抢过总编撰的位置。

    李纲是什么人,他岂肯居于人下,更何况还是他一向很鄙夷的裴矩。

    岳山才是大字典项目的真正起人,由他出面邀请,以李纲的江湖地位,必然是总负责人,起码是总负责人之一。最少和裴矩平起平坐。

    说白了就是为了抢夺话语权。

    不要觉得这些大儒小人之心,大家都是人,都有私心。作为大儒李纲岂能不明白大字典的伟大之处,只要和它沾上边都能名垂史册。

    作为总编撰绝对能成为文宗级别的人物,死了一个文谥是没跑的。

    文谥对文人来说就是最高的追求。

    所以李纲动心了,但以他的身份地位肯定不甘于当个助手,他想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话语权就代表着功劳的大小。

    要不要同意他的要求?现在皮球被踢到了裴矩的脚下。

    然而裴矩并没有考虑多久,甚至就是眨几下眼的功夫他就有了答案:“好,李公定个日子,我让龙山子登门拜访。”

    “嗯?”这次轮到李纲吃惊了,裴矩答应的太快太干脆了,难道他就不怕我把他踢掉?

    他紧紧盯着裴矩的眼睛,想看出点什么。可裴矩却坦然望着他,没有丝毫的不快。

    在摸不准裴矩真是想法的情况下,他干脆也什么都不想了,直接就说道:“近几日我都在家,随时可以过来。”

    “好,我现在就去找龙山子,告辞。”说罢裴矩干脆利落的转身离开。

    他为什么同意让岳山来拜访李纲,难道真的不怕李纲把他排挤走吗?一点不夸张的说,李纲是有这个实力的。

    在官职上裴矩碾压李纲,可在声誉以及文坛的影响力来说,李纲甩裴矩几十条街。

    编撰大字典需要召集大量的文人,这些人肯定会听李纲的。李纲完全有能力把他排挤走。

    可他为什么还是同意了呢?

    第一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李纲是真正的君子,只要事先说好了,他绝对不会搞什么下三滥的手段。

    第二是对岳山的信任。他相信岳山肯定会支持自己的,只要有岳山这个真正的起人同意,李纲也没办法把他排挤走。

    至于李纲会不会撇开岳山自己组织一帮人编撰大字典

    这个更不用担心。只要他还要脸,不想被钉在耻辱柱上,就不敢这么做。

    所以,不管从哪方便来说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比较可惜的就是,总编撰要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了,可这一点在他来见李纲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

    只要能把字典编好,多个总编撰也无所谓。功劳这么大,别说多一个总编撰,就算在多三五个,一样是天大的功劳。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他才答应的这么爽快。

    从李府出来后裴矩直接出城往四姓坪走去,必须要尽快把李纲的事情落实下来,免得中途出什么幺蛾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田学臣的交易

    “龙首山子有此仁心,我代表长安县上下表示衷心的感谢。”长安县令田学臣说道。

    “明府哪里的话,乡亲父老给了我积累功德的机会,是我应该感恩他们才对。”岳山摇摇头说道。

    田学臣有些惊讶又有些佩服的道:“龙首山子果然是神仙中人,此等心胸非我等俗人所能比也。”

    岳山暗自摇头,这位田县令肯定没有读过金刚经。

    这是金刚经里的理论。我们一直认为被救济的人应该感恩救济者,但金刚经提出了另外一个论调。救济者同样要感恩被救济者,因为后者给了前者积累功德的机会。

    这个理论对不对且不去说,但确实具备实际意义。警示那些达者保持平常心,不要太傲慢。

    反正岳山觉得这个理论很不错。虽然他做不到救济别人还要感谢人家,但不妨碍他有这方面的追求。

    看着田学臣岳山心中一动,想到了那位白捕头,试探着问道:“明府,衙门是不是新来了以为姓白的捕头?”

    “确实新来了以为捕头叫白力夫,龙首山子认识他?”田学臣眉头微皱道。

    “不认识,前几天进城远远见过一面这位白捕头有些强势啊。”岳山说道。

    “呵呵他是永康郡王的人。”田学臣苦笑道。

    这下岳山什么都懂了,难怪那个白捕头这么嚣张,原来背景这么深厚。同时他看向田学臣的目光里也充满了同情。

    说起来田学臣也是苦孩子一个。唐朝初期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长安的官吏多为宗室子弟担任,李世民就曾经担任过长安令。

    只是后来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趋于白热化,长安令之位才被拿下,换成了没有什么背景的田学臣。

    长安是什么地方,一块砖头砸中十个人,九个非富即贵。他这个位置又是从宗室手里抢来的,更是遭到宗室的痛恨。他的日子有多难熬可想而知。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明府,珍重。”岳山不自觉的就念出了清朝才出现的一句名言。

    什么意思呢,三生不幸在府城当县令,三生作恶遭报应才会在省城当县令,前世恶贯满盈才会被惩罚在京城当县令。

    听到这句话,田学臣心有戚戚焉,看向岳山就像是看到了知己一样:“龙首山子此言深得我心,我苦呀。”

    岳山只感觉头皮发麻浑身不得劲,这伙以前挺正常的,怎么说着说着就盖里盖气的了。

    “不过还好,我的苦日子很久就要到头了。”田学臣忽然精神一振说道。

    “哦?明府要高升了?”岳山问道。

    “对,说起来还要感谢龙首山子啊,你的书院给我加了不少分,这次最少一个上等县令。”田学臣道。

    “那我就提前恭喜明府了。”岳山说道。

    “哈哈低调低调。趁我还在任上,龙首山子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尽管说,能办的我一定尽力。”田学臣说道。

    “还真有一件事需要明府帮忙。”岳山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希望明府把这块儿荒地售卖与我。”岳山伸手把书院周围的一大片土地画了一个圈,说道。

    “好,我做主四姓坪到龙首山脚下的这一块都可以卖与子爵你,价格比市价便宜三成。”田学臣说道。

    “不,就按照市价来。”岳山摇摇头道。

    “好,就按照市价来,龙首山子派个人和我去衙门把地契给办了。”田学臣看着他说道。

    “明府真乃爱民如子的好官,这样的人才岂能埋没。明日我会给上党县公写一封推荐信,表彰明府的功绩。”岳山道。

    “龙首山子过誉了,我只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罢了。”田学臣一张老脸笑的和盛开的菊花一首发

    事情商定,田学臣就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岳山叹了口气投入工作中去。

    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一项关于权利的交易就此达成。

    田学臣要被调走,自然想去一个好地方,但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很难。于是他就想到了岳山这个皇后的义弟。

    一般人可以不知道岳山的身份地位,作为长安县令的田学臣非常的了解。岳山每次去皇宫都会被帝后接待,一呆就是一天,其中代表的意义他也最清楚不过。

    只要岳山肯帮他说话,不说高升,起码平迁是没问题的。

    所以他找到岳山,说能利用职务范围帮他做一件事情,换取岳山的帮助。要求也不高,一个上等县的县令就可以了。

    岳山的交易条件是把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