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文唐 >

第97章

文唐-第97章

小说: 文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无功先生,末学后进岳山有礼了。”岳山恭敬的行了一礼才道:“不敢当先生的夸奖,我也只是尽力而为,不指望他们每一个都能成才。只希望不要成为睁眼瞎就满足了。”

    “睁眼瞎?”王绩马上就反应过来岳山说的是什么意思,饶有兴趣的道:“这个词用的好,不识字读书,可不就是睁眼瞎一样吗。”

    李纲也颔首赞同道:“翠岚才是真有一颗仁人之心。人人生而不同,正如有人擅算学,有人善经学,有人善书画,有人善音律,不能一概而论。天下万民不可能人人成材。”

    “但不能因为他们成不了栋梁就放弃他们,反而要尽力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礼守礼不至于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这才是夫子所言的仁道,翠岚的领悟比我还要深,老夫佩服。”

    对于李纲的话,跟在他身边的人有些表示赞同,有些则不以为然。不过都没有贸然答话。一是李纲的地位在那摆着,不好多说。再有就是和岳山不是很熟,不好意思说。

    “李公谬赞了,我只是”岳山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想谦虚几句。哪知道刚开了个头就被王绩打断了。

    “你小子别来那套虚的,好就是好,我们一群老家伙难道还分辨不出来吗。”说道这里王绩揉了揉肚子:“一大早就被李公给拉过来了早饭都没吃,你这个地主不请我们祭祭五脏庙吗?”

    岳山总算是肯定了一点,这位王绩很率性。在前辈李纲面前都表现的无拘无束,说话也一点不遮遮掩掩,和这个时代的人大相庭径。

    “是小子招待不周,请诸位前辈移步到寒舍。”

    “不用那么麻烦,眼前不就是吃饭的地方吗。李公,咱们也去尝尝龙首山的饭菜如何?”王绩说道。

    “呵呵好呀,被你一说老夫肚子也饿了。”李纲笑道。

    “这学子懵懂怕冲撞了几位。”岳山迟疑道。

    倒不是因为食堂饭菜难吃,这一点岳山还是很自豪的,别看是大锅饭,口感确实过得去。主要是岳山经常在这吃饭,厨师也不敢敷衍了事。

    他是真的害怕哪个学子无意间冲撞了这几位,再说食堂人多乱糟糟的,也怕他们不适应。

    “有什么冲撞不冲撞的,我就喜欢和这些年轻的学子在一起。”王绩率先走了进去。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双簧

    路上但凡遇到的学子无不停下叫院长好,岳山也一一颔首回应。但等进入食堂之后情况发生改变,所有学生都无视了他们一行人的存在。大家该干啥干啥,就好像他们和普通学生一样。

    岳山习以为常,李纲等人却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他就解释道:“书院精简了许多不必要的规矩,在食堂、澡堂等特殊的地方遇到先生不用行礼。”

    李纲等人这才释然,王绩更是赞道:“规矩因势而变不墨守成规,不错不错。”

    “你们这里只有一百五十名学子吧?食食堂有些太大了吧?”这时李纲身后的一名中年人问道。

    “这是太原刘子通,最善孟子。”王绩显然对岳山非常有好感,主动为他介绍道。

    “子通先生有礼。眼下只有一百五十名学子,食堂确实显得浪费。但今年七月还会招收不少于两百名学子,日后每年的七月份都会招收不少于这个数目的学子。食堂的剩余空间是为了方便日后使用。”岳山解释道。

    “每年不少于两百名学子,此言当真?”刘子通问道。

    “当真。”岳山肯定的道。

    “束脩几何?”

    “米一石。”岳山道。

    至于为什么收米而不是直接收钱,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系。

    乱世刚刚结束,生产还没有恢复过来,粮食才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包括纳税、发工资什么全是以粮食结算的。

    书院给先生发工资也一半粮食一半布帛和现钱。如果全发钱,看上去省事儿了,实际上先生们是会不高兴。

    粮价是不固定的,降了还好说,涨了就相当于工资缩水,远不如发粮食保值。

    往远了说。如果岳山直接收钱当束脩,那农民还要先把粮食换成钱。粮商收购粮食肯定要压价,农民受到损失。

    而书院要解决学子的口粮问题也要购粮,买粮的时候粮商会抬价,这样一来一回全便宜粮商了。还不如直接收粮食或者布帛作为束脩。

    在后世看来最方便最简单的发钱,在初唐反而是最麻烦的,这就是时代的差异。所以书院的学费是用粮食来缴纳的。

    初唐一石米相当于多少钱呢。

    一石米就相当于一百二十斤粮食,初唐米价大约在五文钱一斗,一石等于十斗也就是五十文钱。也就是说一学期需要交纳五十文的学费。

    一个学期五十文钱,收费相当便宜了。

    但五十文钱真的很少吗?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岳山刚穿越过来那会,全家只有三文钱的现钱,岳老四两口子还和宝贝一样藏起来。可想而知,对于农民来说,五十文一笔很大的开销了。

    但对于学问来说五十文真的不算钱,随便买本书都要几十文上百文,如果是名家解读的版本价格更贵。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流传至今的穷文富武是多么的扯淡。正常情况下来说,能读的起书的没有真正的穷人。

    真正的穷人,家里除了地契房契什么的,连张纸都找不到。

    “一石米?”刘子通欣慰的点点头,然后钦佩的道:“清水候真仁人也,某佩服。”

    一石米肯定不够学费,那剩下的就要自己补贴。一百多名学子,这个补贴可不是小数。所以刘子通才会这么钦佩。

    “听说书院招收的多为平民家的子弟,他们能拿得出这么多束脩吗?”李纲突然问道。

    岳山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这件事情之前拜访他的时候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怎么还问?李纲目光平静的看着他。

    当目光扫过他身后的那些人的时候,岳山心中一动猜到了他的目的。这老倌是要给自己扬名啊。

    心中顿时感激不已,连忙道:“确实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弟无力承担束脩。但书院也为这些学子提供了便利。”

    “首先书院会为品学兼优的学子提供奖学金,只要在大考中获得前几名,都可以获得金钱奖励。”

    “其次书院会给学子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家贫无力负担束脩的学子,可以向书院神情,书院会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

    “可以帮书院清理卫生,帮助食堂摘菜、洗菜首发

    “我还准备在学校旁边开垦一块耕地,让学子们耕种。不只是家贫的学子,即便能承担得起束脩的写字也要去劳作。以防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迂腐学子。”

    “书院旁边有一个大水塘,里面可以养鱼。还准备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可以供学子食用,多余的还可以贩卖填补书院资金亏空”

    “妙,此举真妙不可言也。清水候此法既可以为贫困学子提供方便,又可以让学子们亲自耕作体会民间疾苦,还可以填补书院的亏空,一举多得啊。”王绩再次赞叹道。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看向岳山的目光里再无一丝轻视,多了几分认同和钦佩。

    “书院每年都要招收不少于两百名学子,不知道先生够不够?”李纲再次问道。

    岳山苦笑着看向众人:“先生确实不足,书院已经加紧招募。但我人微言轻,有真才实学的不愿意来这里教书,而没有能力的我又不愿意要,此事困扰书院已久。”

    “要不是因为先生短缺,学子的规模现在就能扩大两三倍,而不用等到下半年。”

    说道这里岳山朝众人深深的鞠躬诚恳的道:“诸位前辈皆是名满天下的大家弟子众多,小子再次恳请前辈们施以援手。”

    诸人都露出迟疑的表情,夸你归夸你,可不代表我愿意让弟子来这里教书。至于随便推荐个人过来,那更不可能。大家都是爱惜羽毛的人,万一推荐非人,最后丢的还是自己的人。

    “哈哈好你个李成纪,我说你为什么一大早连饭都不吃就带着我们往书院跑。原来在这儿等着我们呐。”这时王绩做恍然大悟状,笑骂首发

    “你想让我们给书院推荐有才之士当先生就直说,没必要如此拐外抹角。显得我们多小气。”

    “我王绩虽然才学不如你,但弟子还是有几名的。清水候你放心,回头我就写信让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子都过来当先生。”

    “不过可不是因为你李成纪,而是看在清水候的面子上。”末了王绩还不忘怼了李纲一下。

 第二百章 书院的早餐

    面对王绩的挑衅之言李纲只是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连一个字都懒得回。

    但另外几个人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也连忙表示会派几个弟子过来锻炼锻炼,以解决书院先生短缺问题。

    岳山连连道谢,末了还发自内心的朝李纲和王绩两人行了一礼。

    李纲和王绩仅仅只是为他解决了教书先生的问题吗?表面看确实如此,但事实上这只是附带的好处,真正的好处是把他带进了读书人的圈子。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圈子,官场是个圈子,权贵是个圈子,想进入圈子很难。

    比如权贵圈子,封了候当了大官就能进这个圈子吗?不可能。前文已经说过,武士彟都封国公当宰相了,权贵圈子依然不认可他。后来李渊给他赐婚娶了世家女才被权贵圈子接纳。

    岳山能顺利被权贵接纳,不是因为李世民信任他,也不是他认了长孙无垢当姐姐,而是裴矩引他入的门。

    大朝会那天裴矩以长辈的身份把他介绍给了权贵,从此他岳山才真正的进入权贵圈。

    读书人也是个圈子,不是读了几本书就能被圈子接纳的。尤其是岳山出身不正神仙弟子身上带着道家的色彩,更是难以被读书人圈子接首发

    岳山想到了贞观大字典的创意,为什么不自己搞,而是把功劳拱手让人?

    年龄小是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原因是他不属于读书人圈子,有再好的创意也没用。你想招募人手一起编撰大字典,根本就没有人响应。

    就算花大价钱把字典编出来了,推广也是个大问题。人家不认可。

    总不能学梵高吧。活着穷困潦倒,等死了作品才值钱?他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如果他是孤家寡人,可以用学问逼着读书人认可他,强行打破这个圈子。但他的目的并非如此,而是想团结大多数读书人,一起建设这个国家。

    再加上他也开了书院,将来书院学子是要步入社会和天下读书人打交道的。

    如果不想处处受到排挤,他就必须用一种温和的,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方式进入读书人的圈子。

    李纲就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

    随他而来的都是名震一方的学问大家,都代表着一方读书人。他们接纳了岳山,就代表着大多数读书人接纳了他。

    再进一步说,如果这些人给书院推荐了先生,别管推荐的是不是自己的底子,但人总是他们推荐的。那就代表着龙首山书院也属于读书人圈子的一部分。

    书院弟子天然就是读书人圈子的一部分,将来步入社会也不会被排挤。

    这才是李纲真正的目的。

    而王绩最开始估计也是被李纲框来的,但见到岳山之后他非常喜欢,加上性格又放荡不羁,在知道李纲的打算之后非但没有生气,还在关键时刻推了一把。

    没有他最后那几句话,其他人指不定就装傻充愣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了。

    大家一起来的,如果都不答话李纲也没有办法。但只要有一个人松了口,其他人要是不同意就是不给李纲这个前辈面子。

    这一点岳山也是刚刚才悟透的,所以心中对李纲和王绩充满了感激。

    谢过众人之后,岳山连忙说道:“诸位前辈请坐,来尝尝我们书院的早饭。”

    众人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认下。在岳山热情的招呼下找了个无人的角落坐了下来。

    然后岳山朝旁边站着的几个学子一指说道:“你们几个去给每个先生打一份套餐一碗汤过来。”

    这几名学生不是别人,其中两人正是岳山的入门弟子冯易和陈忠。

    冯易就是冯一、陈忠就是陈仲,既然收了他们为弟子,自然不能在叫原来那种随便的名字。岳山就根据谐音给他们重新起了一个。

    两人是师兄弟关系自然是最好的。还有包维宁,因为身份关系和两人天然亲近。

    还有其他几名都是四姓坪的小伙伴,见到岳山和几个老人过来吃饭就一直守在一旁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岳山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就让他们帮忙去打早餐。

    不一会儿几人就各自端着一个棕色的托盘走了过来,把托盘分别放在大家面前后,他们来到岳山身后排成一排。

    这时岳山才介绍到:“这几位是我的弟子,不成器让诸位见笑了。”然后又对冯易等人说道:“没礼貌,还不见过诸位先生。”

    冯易等人连忙行礼。

    李纲作为最年长者,慈祥的看着冯易等人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呀?都学了哪些学问?”

    “晚辈叫冯易,会背千字文和论语。”冯易第一个说道。

    “晚辈陈忠,也会背千字文和论语。”陈忠瓮声瓮气的道。

    “晚辈包维宁,只会背千字文。”包维宁垂着头有些沮丧的道。

    “”

    当这些小孩子介绍完自己之后,李纲再次说道:“不错,千字文用来识字。论语乃我儒家之根本,你们师父教的好。以后好好跟着他治学,不要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谨遵先生教诲。”

    李纲又勉励了几句就放他们离开了,并没有当场进行考核什么的。对他来说十岁左右的孩子会背千字文和论语并不算稀奇。

    但他也很清楚这些人都是平民子弟,接触书本的时间不足两年。会背千字文和论语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没必要苛求太多。

    当然,也没有考核的必要,看在岳山的面子上勉励两句就足够了。

    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