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1030章

宋朝败家子-第1030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赵祯和陈琳外敷了药膏之后,也没放在心上。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道,第二天天光大亮的时候,陈琳早早的来服侍赵祯起床。

    一见之下,二人不由得惊喜交集。

    因为赵祯身上的皮外伤,他禁止宫人服侍自己更衣吃饭。

    这任务,只好交给陈琳一个人。

    一大早,陈琳来服侍赵祯起床的时候发现,赵祯脸上的淤青伤痕,一夜之间消失无踪。

    而陈琳受伤较轻,可仔细看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自从陈琳外敷了石小凡的药膏,脸上也已经一切如常。

    陈琳大喜道:“陛下,您的脸,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赵祯也是跟着大喜:“快,拿镜子!”

    陈琳慌忙将一旁的西山玻璃梳妆镜拿到了赵祯面前,镜子里赵祯脸上的乌眼青早已一扫而空。

    现在,谁也看不出他脸上的外伤了。

    这药消肿化瘀的效果实在是太神奇了,居然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肤色如常了,这也太奇怪了吧。

    赵祯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被揍青的左眼,谁知一摸之下还是有些疼痛。

    原来,这药膏只是让脸上的淤青肤色恢复如常,至于消肿淤青后的疼痛感觉还在。

    好在这些不重要,反正是皮外伤。

    用个七八天自己也就好了,只是脸上的淤青已经完全看不出来。

    也就是说,赵祯再也不怕见外人了。

    这混蛋石小凡制作的药膏还真是神奇,赵祯登时大喜过望:“快,给朕更衣,朕要出宫。”

    陈琳愣了一下:“陛下,还要出宫。”

    “朕不是去逛街,去石府,朕要去见见石小凡。”

    陈琳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是是是,奴婢这就去准备。”

    当真是神药,石小凡的医术众人是见识过的。

    当年,他可是把公主赵嫕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

 第二千三百零一章 流求特产

    此时的石小凡正在石府内指挥着狗腿子,石小凡从流求带回来一些特产:“旺财,你带人去把马车上的东西都搬到柴房去。大牛二虎,你们跟着,免得旺财这狗东西偷吃。”

    旺财立刻冤枉了起来:“小公爷,愿望啊,小人可没有偷吃。”

    这些流求岛的土特产,都是石小凡带回来的。如今石府的地窖内囤积满了宝藏,这笔宝藏是石小凡送给赵祯的礼物。为此,现在石府的地窖已经被封了。

    石小凡带来的这些土特产,只能放在柴房里了。他带的东西,都是比较耐储存的。许多东西,是准备送给赵祯的。

    流求岛有很多土特产,其中,最为石小凡喜爱的就是茶叶了。石小凡在流求岛发现了很多好茶,口感独特为大宋所无。

    冻顶茶,被誉为流求岛的茶中之圣。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

    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乾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流求岛还有两种米粉,“水粉”和“炊粉”两种。其中被称为水粉、形状粗短的粗米粉才是米粉的原型,最常见到的作法是与肉类熬煮成米粉汤。称为炊粉的细米粉,是先压制成细丝之后以蒸笼蒸熟,再经过风干以便利保存。流求岛在稻作收获季节过后的10月到12月间盛吹东北季风,由于此时期降雨量少、风势强适合晒米粉,也是出产的米粉品质最好的季节。在流求岛的当地土著,常见的炊粉食用方式,除了煮成类似汤面般的料理,先将米粉炒熟之后再浇淋酱油肉汁食用的米粉炒也是常见的当地菜色。

    这些东西,也都是石小凡不远万里带到东京城的。此外流求岛的贡糖最为有名。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麦芽糖经传统工艺用木棒“打”出来。

    帝王时期,地方官常常将特色的素食小食品进贡给皇帝。皇帝茶茗品尝后赞赏不已,连连称道,后来,民间传之为“贡糖”,并经过大宋的商船流传至海外。口感细腻,质酥味香,地道纯正,已成为流求岛的特产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此之外,就是流求岛是一些其它工艺品,以及独特的农产品之类的东西了。礼物并不贵重,可不远万里的从流求岛带到东京城,就显得礼轻情意重了。

    虽然石小凡和赵祯七八年未曾见面,可二人书信往来并未断绝。尤其是信中,赵祯反复提及一种流求岛独特的鱼。这种鱼是赵祯在流求岛跟石小凡巡岛之时,赵祯品尝过的。

    当然,流求岛的特产之一,野生大白鸡,已经成了贡品。而赵祯吃过的那种鱼,一直想让石小凡也作为贡品送到京城,只是最后都没能成功。

    这是一种三四寸长的野生鱼种,流求岛人则普遍称为“奇拉”、“奇力”、或“枝腊”,因这种鱼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奇拉鱼主要生长于低海拔河川及湖泊,性喜高温,天气愈热,产量愈丰。

    所以,要享受奇拉鱼的美味,最好在清明至中秋这段质量均美的时候。料理奇拉鱼不须开肠剖肚,先用手指抹去鱼鳞,再用小刀划开脊背,将鱼身摊展成蝶翼般对称的平薄状,放入油锅炸至酥透。奇拉鱼肉质结实,不苦、不腥、无臭土味。

    赵祯嗜好吃鱼,对这种鱼的口感记忆犹新。这次,石小凡带来了一些腌制的奇拉鱼,味道也很是独特。

    赵祯脸上的伤势看不出来了,还没有宣召石小凡,他倒是先急不可耐的带着陈琳,来到了石府。

    “陛下驾到!”

    皇帝亲临,石小凡又又得一阵忙乎了,他带着狗腿子们慌忙迎接施礼。却见赵祯笑嘻嘻的走了进来,石小凡慌忙跪地:“臣石小凡,叩见陛下!”

    赵祯慌忙过去将他扶起:“行了,这里又没有外人,就别跟朕在这装犊子了。”

    装犊子这句话是石小凡教他的,至少,大宋朝从未听说过这三个字。即便是辽北,甚至于女真人那里,也没有人听说过什么是装犊子。

    先简单地说一下“犊子”吧,犊子的本意是小牛,但在后来方言里,却不知为什么变成贬义的类似于“王八”一样的词了。常见的有滚犊子,扯犊子,王八犊子等搭配。

    赵祯跟石小凡久了,就学会了这句话。虽然他也不太明白装犊子到底什么意思,但料来不是好话就对了。

    石小凡微微一笑,确实是如此。此时是在石府,大家都这么熟悉了,就没必要装了。

    不过人家终究是皇帝,是君,自己是臣。石小凡只好苦笑:“陛下,臣可是想死您了。”

    赵祯其实是感同身受的,不过他还是狠狠地擂了石小凡一拳:“知道想朕,你个王八蛋为何不早点来看看朕。”

    这其实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流求岛离着东京城实在是太远了。远到,二人相隔万里。这样的距离,怎么可能经常见面。

    石小凡也是叹了口气:“臣忙啊,臣忙着建岛。什么事都需要臣,什么问题都得问臣。臣只能一个身子当成十个来用,哪有时间北上。好不容易有了点时间,臣这不就是来了么。”

    赵祯“哼”了一声:“没有时间?你是说,你个王八蛋离开这七八年,都没有时间回京么。”

    赵祯本以为石小凡只是借口,这个混蛋太懒而已。谁知,石小凡竟然认真的点点头:“是的,没有时间。”

    赵祯一怔,这才发现石小凡其实并没有说谎。在流求岛的最初几年,石小凡确实很忙。他有多忙呢,流求岛能有今天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石小凡。

 第二千三百零二章 赐婚

    那时候的石小凡非常忙碌,流求岛的建设什么事都离不开他。玻璃厂的制作,许多工艺上工匠们不懂得对方,就得求教石小凡。

    冶铁的方法,如何提高铁器的硬度,如何炼钢等等,都得需要石小凡的指点。除此之外,金器、银器、铜器等等,甚至于造纸术、陶瓷、纺织等等,都得石小凡的帮忙。

    唯独最好处的就是印刷术不需要石小凡,毕昇就能做的很好。除此之外,流求岛的一切建设,都有着石小凡的影子。

    若不是石小凡山神能量加身,若不是石小凡又完成了几次系统任务得到了一些奖励。这才使得他异于常人,否则他根本就不可能把流求岛建设的这么快。

    这些都是需要科技文明技术的积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火器的发展。

    火器是万万不能假手于人的,这些必须石小凡亲力亲为。且不说火器的制作工艺,单单是黑火药。硫磺和木炭很好找,在流求岛有一座巨大的硫磺矿。

    硝石就是个大问题了,石小凡找了好久,在流求岛上都没有找到像样的硝石矿。以至于最后无奈,他只能从大宋用船舶,将大量的硝石运到流求岛。

    费时费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说,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个巨大的开支。

    还好,后来他们终于在岛上找到了硝石矿,而且储量丰富。这样,才总算是改变了流求岛的格局,火器总算是配备了全岛。

    如今流求岛各处城池上,都布满了火器大炮。这些大炮,甚至于比东京城的还多。而且这些大炮质地轻便,射程远威力巨大。

    这些技术,流求岛概不外露。即便是东京城的火药作坊,也是技差一筹。

    一开始的几年,石小凡那里有半点的功夫。这还是直到这几年,岛上的建设步入正轨之后,石小凡这才有时间,终于离岛回到东京城故地重游了。

    不管怎么说,赵祯是高兴的,石小凡也是高兴的。赵祯嘴上虽然骂骂咧咧,实际上显得极为开心:“你个混蛋王八蛋,你他娘的还想着朕。”

    石小凡只有微笑,也只剩下微笑:“陛下龙体欠安,臣的药有用么。”

    赵祯脸色一变,这个混蛋的脾气还是半点没变。他明明知道赵祯的皮外伤是挨了揍,还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赵祯也非常了解他,所以赵祯也不在乎了:“好多了,朕本就是偶感风寒,外敷了你个王八蛋的药,你还别说,还就这么好了。”

    石小凡点点头:“陛下,臣给您带了一些流求岛的土特产,希望您喜欢。”

    作为万国来朝的大宋,赵祯什么样的海外贡品没见过。不过终究是石小凡的一番心意,赵祯“嗯”了一声:“你只给朕带了土特产,没别的了么。”

    “有的陛下,臣想求您见事。为了这事,臣才北上来的。”

    赵祯一听又有些气恼,这个混蛋原来是有求于己。并不是因为想朕才来的,于是赵祯恨恨的道:“你有什么事不能奏疏里说,还非得跑来当面求朕。说罢,朕先考虑考虑。”

    如果是之前,赵祯一般都会一口答应:说罢,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开口,朕无有不允之理。

    可现在不一样了,赵祯说考虑考虑。也就是说,赵祯并不打算把路封死。他要先看看,是什么事。

    到底是什么事,非得让石小凡不远万里的北上,亲自来京城求情。这事怕定然是大事,奏疏里说不明白。

    难道说,这厮想流求岛自立。他想在流求岛建国,自称皇帝?

    不过仔细一想又不对,这厮从来没有做皇帝的心思。即便是有,他早就登基称帝了。

    而且赵祯不止一次的表示过,石小凡你有巨功与大宋。和你平分天下朕确实做不到,但若是你想在流求岛占岛为王。或者你想在岛上做皇帝,朕都可以答应你。

    谁知,石小凡对此嗤之以鼻,皇帝有什么好。我真想做皇帝也不会在流求岛,而是会坐船去海外开疆拓土。海外有许多疆域,可比大宋大许多倍。

    石小凡可以去埃及、去欧洲甚至于美洲,他可以在此地建一个庞大的帝国。可石小凡没有这么做,做皇帝从来都不是他的想法。

    既然不是这个,赵祯还真猜不透了。

    还好石小凡说了出来:“臣这次来,是为了大皇子。”

    赵祯一怔:“昉儿?你个混蛋抢走了朕的儿子,昉儿一去就是十多年,连他爹娘都不要了。你为了昉儿什么事了,等待,昉儿不会是在岛上闯下什么祸事了吧。”

    石小凡摇摇头:“不是的陛下,大皇子到了适婚的年纪了,臣这次来京,主要是想求陛下赐婚的。”

    为赵昉赐婚?确实,赵昉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此时的皇太子赵昕已经娶了太子妃,太子妃业已怀有了身孕。

    赵祯“哦”了一声:“确实,不过,昉儿看上了哪家的千金你总得告诉朕吧。”

    一向大方的石小凡竟然有些扭捏起来:“这个,是臣的女儿,蓁蓁。”

    在这个时代,表兄妹成亲的很多。有的还是故意而为之,说什么亲上加亲。殊不知,血缘关系的近亲结婚,弊端自不必说。

    可是,赵昉和石蓁蓁是并没有血缘关系的。石蓁蓁乃是石小凡和曹小梅所生,而赵昉是赵祯和俞德妃所生。虽然赵祯是石小凡的大舅哥,可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

    而且即便是有,这个时代结婚也是正常。听闻石小凡这么一说,赵祯先是惊讶,随即又是大喜。

    赵祯自然想和石小凡继续联姻,若不是石蓁蓁远遁流求,他甚至想让石蓁蓁做赵昕的太子妃。

    如今大儿子赵昉看中了石小凡的女儿,赵祯岂有不允之理。

    “哈哈哈,为了这个事,不错不错,朕自然答应。昉儿居然看上了蓁蓁,这俩孩子什么时候好上的?”

    赵祯八卦的像个八婆,石小凡摇摇头:“这个臣也不知道,不过俩孩子好了有一段时间了吧。”

    赵祯喜不自胜:“好,如此大喜事一定要隆重操办。”

    《宋朝败家子》

    喜欢宋朝败家子

    。

 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皇长子

    赵昉居看到然和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