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109章

宋朝败家子-第109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朝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军队成为政府招降纳叛、安抚起义民众的工具,势必造成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北宋对辽国、西夏的军事颓势。

    冗官,各级之间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牵制,但是文官制度的行政效率明显下降,巨大的官俸支出也造成财政负担。

    冗费,由前二者导致,在加上每年向辽国和西夏缴纳的岁币,是财政问题雪上加霜。

    这三者对北宋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言以蔽之,“积贫积弱”。

    如何解决三冗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石小凡也并未向赵祯提出过此事,今日赵祯这么一说,石小凡干脆便提了出来。

    “陛下,臣有句话已经憋了许久了。咱们朝廷官员体系众多,反而办事效率更为低下。再者官员之前互相推诿扯皮的事屡见不鲜,还有就是光是官员俸禄朝廷就开支巨大,陛下应该想想办法裁撤官员。有德者居之,无能者裁撤。”

    赵祯心中一动,石小凡这话正是说中他的心坎:“朕又何尝不知,可裁撤官员做得好,朝廷和百姓减轻负担。做不好,会生内乱。”

    石小凡默然,确实如此。盲目裁撤必然引起官员反弹,他们会懒政怠政以对抗朝廷。再者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若没有一个统筹的计划,贸然裁撤官员并非上策。

    突然石小凡灵光一闪:“臣倒是有一主意。”

    “你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陛下何不将官员调到都水监,或者火药作坊。”

    赵祯一怔,不由得大喜起来:“你的意思是说,将京中多余的官员,全部调到都水监和火药作坊去。这样既解决了人员配置问题,又可以使朝廷官员体系瘦身?妙策,妙!”

    石小凡点点头:“没错,先将京官裁撤,发往都水监治水去。咱们先在京城试点,若是可行,陛下再颁布诏书,全国推行。一来都水监可以解决百姓各地兴修水利问题,而来冗官政策也可以得到遏制。”

    “冗什么?”

    “冗官,就是官员体系庞大的意思。”

    “三冗”为林大钦指出。嘉靖十一年二月林大钦赴京参加会试,被录为第十二名进士,是年三月参加廷试。《廷试策》中直指时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为“三冗”,即冗员、冗兵、冗费。

    “三冗”局面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为加强君主中央集权而采取诸多措施导致的恶果。为了保证中央的绝对权力,就要对地方的权力进行削夺,为了避免直接削夺带来的矛盾。

    北宋政府采取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这样的结果是地方上十羊九牧,增大了国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费用也就增加了。唐代府兵制在宋代不再实行,改为招募。这样扩充了兵源,但也相应增加了成本。

    赵祯一听:“冗官,这词用的不错。”

    这时一名宫女端着点心来到文德殿,她将点心放在桌子上,赵祯也没在意。

    突然那宫女看到桌子上石小凡画的那不可描述之大炮,“啊!”的一声大叫,慌忙捂住了眼睛。

    赵祯和石小凡一惊,抬头一看,这宫女不是别人,竟正是赵嫕。

 第二百四十五章 豌豆黄

    赵嫕,她听说石小凡在文德殿,然后她就来了。

    想他么?想,非常想。

    贴身宫女小兔子是她的死忠,赵嫕女儿心,侍女的名字都是这么另类。

    小兔子贿赂了文德殿那边的太监,听说那败家子来了,赵嫕就坐不住了。

    可毕竟是女儿家,她想见石小凡也不能去。女孩子的矜持,若是去了文德殿怕被他轻视。

    败家子则心大的多,这些时日忙成狗,竟然将赵嫕抛在了脑后。

    男人嘛,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岂能整日儿女情长嘤嘤嘤。

    赵嫕想见又不敢见,小兔子就给她出了主意。

    侍女也知道公主脸皮薄,这事不能明挑。

    小兔子说道:“公主,陛下在文德殿,听说尚食局心做了一种豌豆黄的点心,咱们偷偷过去尝尝吧?”

    同样,赵嫕身边有两个贴身宫女,另一个叫小鸽子。

    二人和败家子身边的旺财来福倒是很对付,都是主子的死忠。

    小鸽子使了个眼色:“就是,奴婢听说豌豆黄清香可口,我还没吃过呢。”

    赵嫕心中一动:“皇帝哥哥在文德殿处理公务,我怎好去打扰。”

    “这还不好说,公主乔治打扮一下,扮作宫女过去给陛下送点心,顺便拿些豌豆黄来也算是赏给奴婢的了。”

    “就是就是,陛下见到公主殿下这一身宫女打扮,顶多也就训斥几句。可奴婢伺候了公主这么多年,就是个嘴馋,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豌豆黄呢。”

    两个小宫女七窍玲珑,知道公主对那个败家子一见倾心。可是女儿家不能太过主动,唯独找个借口,让公主去哪怕见上一面也好。

    赵嫕觉得太过唐突,是不想去的。两个小宫女你一言我一语,劝说之下让赵嫕换了宫女衣裳。打着去拿豌豆黄的幌子,去了文德殿。

    谁知道赵嫕端着一盘子点心刚进文德殿,就看到桌子上石小凡画的那不可描述之物。

    赵嫕虽然不懂是什么东西,但石小凡画的大炮张牙舞爪猥琐至极,不由得惊叫起来。

    公主不是不懂,而是似懂非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看过。

    没错,赵嫕见过这种图。

    春gong图,这种图画也被古代的许多皇帝拿来淫乐,其中以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最为着名。

    据悉,李治曾专门建造了一座宠幸妃子的宫殿,墙上满是春gong图。而在李治死后,这座宫殿又成为了武则天与面首们寻欢的夜总会。

    除了以上两种手段,皇室还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去拜佛。此佛非彼佛,名为欢喜佛,欢喜佛是男女合一的佛像,呈相互搂抱状。

    在明朝的时候,紫禁城内就有一间供有欢喜佛的密室,在皇帝大婚之前,都要进去拜一拜。

    赵嫕为什么看过,那就是因为张贵妃了。

    有一次赵嫕去张贵妃那儿玩耍,在凤枕上见过春gong图。当时赵嫕尚且不明白,张贵妃却羞得满脸通红一把抢过藏了起来。

    赵嫕其实是不懂的,但她看到张贵妃惊慌失措的样子,立刻明白是宫闱羞耻之事。

    当时场面别提多尴尬了,张贵妃还哀求赵嫕不可外传。似懂非懂的赵嫕红着脸逃也似的走了,此次赵嫕再也没有去过张贵妃那儿。

    赵祯大吃一惊:“嫕儿,你怎么来了?”

    赵嫕闭着眼睛,不敢看桌子上那张怪物大炮。赵祯慌忙拿一张宣纸盖了上去,赵嫕这才睁开眼睛。

    赵祯恼怒的看着石小凡,败家子臭不要脸的来了一句:“这个不是我画的。”

    然后画风突变,赵嫕看了眼赵祯,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你画的了?你堂堂天子,居然还有这种恶趣味。

    赵祯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况且这事又不能说。说了只能越描越黑,不由得恼怒至极的瞪着石小凡。

    哈哈,我石小凡可不会干这种事。我是老实人,况且这事皇帝的御桌,我哪敢上前动手画这个。

    那就不用解释了,就是赵祯画的。没想到哥哥这么变态,多半张贵妃那里的那些羞耻图画也是出自赵祯之手。

    赵祯冤枉,简直比窦娥还冤。要命的是受了冤枉这种事你还不能分辨,赵嫕可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家。

    赵祯想掐死石小凡,石小凡抬头看着房梁上的雕梁画栋,一脸无辜。

    好在赵祯在心中安慰,嫕儿还小,想来不懂这些东西。

    “嫕儿,你怎么来这里,还这幅奇怪打扮?”

    赵嫕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她想见石小凡,可见了有有些手足无措起来:“我听身边人说你这里有豌豆黄,我想来尝尝。又怕打扰你公务,这才乔装打扮了。”

    赵祯不疑有他,叹了口气:“原本是有的,被他给吃了。”说着指了指石小凡。

    石小凡眨了眨眼,从袖子里摸出两块豌豆黄:“那个,公主我这里还有两块。”

    这豌豆黄是尚食局新研制出来的糕点,颜色金黄晶莹,果冻一般弹性,入口弹牙劲道,非常好吃。

    石小凡吃了几块顿时觉得美味无比,将盘子里用油纸包好的两块豌豆黄揣进袖子里,想回去带给双儿尝尝。

    谁知道赵嫕来了,这让石小凡吃了一惊。

    但见她似乎憔悴了许多,想来是这些时日冷落了她,竟然忘记跟她叙叙话。

    二人是有见面机会的,夜市的时候可以碰面。可赵嫕去了几次夜市,并没有遇到石小凡。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去了城北鼓捣土地去了。

    玲珑骰子安红豆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赵嫕思念成河,满脸憔悴。

    石小凡拿出用油纸小心包好的豌豆黄,赵祯一瞪眼:“你什么时候藏起来的,我说朕没吃几块便没了。”

    豌豆黄制作繁琐,宫里送上来的也就这两盘。第一盘被石小凡大快朵颐了,陈琳送上来的第二盘也所剩无几。

    石小凡不好将糕点递过去,赵祯一把抢了过来,然后送到赵嫕手上:“你说你,这么大了还这么调皮。想吃着人说一声,朕给你送过去便是。”

    赵嫕红着脸:“哥,你先忙公务吧,我先走了。”

    “公主,您气色好像不太好,没什么事吧?”石小凡突然问道。

    败家子这么一说,赵祯这才发现妹妹似乎是有些萎靡,不由得担心起来:“盐铁使,等会去会宁殿给公主诊治一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治黄之策

    去会宁殿,赵祯从来是不担心的。用秦婆婆在,晾他败家子也掀不起风浪。

    然而赵祯错了,大错特错。他怎么能想到,秦婆婆早已被曹小梅治得服服帖帖。

    不止是曹小梅,就连败家子那骂功,秦婆婆也自知不是对手。败家子骂起人来那叫一个‘妙语连珠’阴损毒辣,在骂街这件事上她与败家子惺惺相惜。

    所以,秦婆婆也看开了。赵嫕对那个败家子俩人也是早晚的事,与其做这个恶人,不如随他俩去吧。

    赵嫕见到了石小凡,又听赵祯让他去给自己瞧病。当下不敢抬头看石小凡一眼,辞了文德殿去了。

    赵祯没什么心思管赵嫕,治黄才是眼下首要任务。

    终于,陈琳回来了。

    “陛下,范给事到了。”

    赵祯点点头:“让他进来。”

    “宣,给事中范讽觐见!”

    当着外人的面,石小凡还得恭恭敬敬垂在赵祯下首。

    范讽走了进来:“臣范讽,见过陛下。”

    “范讽,黄河一直朝廷所头疼的一件事。朕今日招你来,是想赐你一个官职,给你一个都水监判监事,让你负责治理黄河事宜,你可愿意?”

    赵祯本以为范讽会推辞,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谢陛下赏识,臣定然不辱使命。”

    赵祯一愣:“你可有治黄之法?”

    “臣没有。”

    “那你为何会一口答应?”赵祯不由得奇怪。

    范讽看了眼石小凡,败家子冲他伸了伸舌头,范讽并没有理会,而是对赵祯施礼道:“陛下,臣不懂,可盐铁使定然会懂。臣在想,陛下给臣这都水监判监事的职务,怕也是盐铁使的主意吧。”

    赵祯惊奇的看着石小凡,石小凡耸了耸肩:“臣和老范还算是朋友,无话不谈,臣一翘尾巴他就知道臣要干什么。”

    没想到范讽又是行了一礼:“没错,盐铁使一翘尾巴,臣便知道他要干什么事。”

    赵祯有些恼怒:“范讽,他们说你和盐铁使不尊礼法,看来还真是没冤枉你们。”

    “臣不敢,陛下说什么臣就是什么。”

    石小凡笑了笑:“看到了吧陛下,这厮说话就是这么气死人。陛下知道他为什么这么乐意当这个判监事么,因为他的臭脾气得罪人太多,在京城怕是待不下去了。”

    赵祯点了点头:“朕领教了,废话少说,盐铁使说说你的治黄方案吧。”

    这才是正事,石小凡也不客气,将范讽拽到了一旁。

    文德殿空出一块地方,作为石小凡的讲台。

    “陛下、老范你们看,放淤固堤分为两种方法,即河滩落淤和堤背放淤,而河滩落淤共有六策。”

    赵祯听败家子说的像模像样,不禁问道:“哪六策?”

    石小凡在地上用茶壶、盘子、朱笔、石砚,凡是能用的上的东西摆出一副沙盘:“其一,植柳落淤。沿岸密栽低柳,水涨淹柳,水退沙留,以柳滞沙,以沙护岸护堤。其二,利用缕堤淤滩。让洪水能漫过堤顶,水退沙留,渐成高滩,巩固堤岸。其三,利用遥、缕二堤之间的格堤落淤,保护遥堤,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利用自然落淤形成的高滩取代缕堤的作用。其四么:利用丁坝一类建筑,在坝后形成回水区落淤。其五:利用“木龙”、“埽工”等工程落淤,最后就是挖“进黄沟”,引水入滩区宽阔洼地放淤。”

    石小凡侃侃而谈,赵祯和范讽听的是目瞪口呆。这败家子说的条理分明,简直就是一个水里专家。

    范讽是知道石小凡是什么德行的,他怎么知道这么多?

    而赵祯却以为又是太祖托梦,果然太祖威武,保我大宋江山万万年。

    殊不知,石小凡喜欢看史书,不止是宋史,其他明清书籍也多有涉猎。

    而败家子对生活中的事容易健忘,书本上看过了东西却牢牢记住。

    他提出的这些方法,都是明清时期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效果显著。

    不止是赵祯,范讽也被石小凡给惊着了,他激动的问道:”那堤背放淤又是何解?”

    石小凡将赵祯的砚台放在地上:”堤背放淤有三策,首先利用月堤放淤。这是最常用的办法,先在险工背后或需要放淤堤段的堤后洼地周围筑月堤,再在大堤上分别开上、下二口,从上口进水引沙淤堤,从下口排清水归河。放淤既可用静水又可用流水。再者就是涵洞放淤。在大堤上口设涵洞引浑水至放淤区,清水仍从下游归入河道。其三,埽后放淤。即选择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