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126章

宋朝败家子-第126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赵祯无事,带着陈琳在西山四处转悠。他看到那些孩童悠闲自在的玩耍,家家户户都是欢声笑语,不禁感慨万千。

    陈琳看出赵祯心思,在一旁说道:“陛下,这石监事对这些工人着实不错。”

    赵祯“嗯”了一声,他看到一处民居门口站着一个瞎眼老太太。

    老太太拄着拐杖在门口翘首以盼,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赵祯走过去:“老人家,您是在等你儿子么?”

    老太太侧耳一听,点了点头:“我儿在玻璃厂做工,我在等他回来。”

    赵祯微微一笑,跟她攀谈起来:“老人家,您在这西山过的可还好?”

    老太太露出满脸笑容:“好好好,这都多亏了卫国公府那位小公爷啊。没有他,我们现在还在京城乞讨呢,石小公爷好人那,是他收留了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我儿子现在在玻璃厂上工,每月能拿回两吊钱,我寻思年底替他寻个媳妇,也算是为我老牛家传宗接代了。”

    赵祯和陈琳互相对望一眼,这败家子从来没有说过这些事,看来他收了不少难民。

    石小凡做事,一件芝麻大的好事他能吹成西瓜,这些事他却从未提起过,这不禁让赵祯好奇起来。

    正要询问下去,一人远远的喊了一声:“娘!”

    老太太一听,露出几乎掉光了的牙齿喜道:“二蛋,你回来啦!”

    牛二蛋奔了过来,手里提着二斤猪肉:“娘,这么晚了您还出来干嘛。”然后他看见衣衫华贵的赵祯,不由得打量了几眼:“这位官人是?”

    旁边陈琳见机的快,笑了笑道:“哦,我们是来西山买玻璃的商人。闲来无事,出来逛逛。”

    牛二蛋“哦”了一声,显然这种事见过不少,当下对二人不再理会:“娘,厂上每人发了二斤猪肉,今晚咱们吃炖猪肉。”

    赵祯却还想问问:“那个,这位小哥打扰一下。听这位大娘说,你们来西山之前是在京城乞讨为生?”

    牛二蛋点了点头:“没错。”

    “你们家乡呢,为什么不种地要乞讨?”赵祯奇怪的问道。

    谁知道一说起这个,牛二蛋恨得牙痒痒:“哼,若是有地种,谁会出来乞讨。俺家来自山东郓城,因朝廷赋税太重,我们一年到头连个温饱都解决不了。我爹病了,借了村里牛员外几个钱,本来打算来年收了粮食还给牛员外。谁知道第二年官府赋税又涨了两成,我们哪有那么多粮食缴税。最后家里的地也被牛员外抵了账,我母子二人无以为继,只好沿路乞讨为生。”

    老太太跟着叹了口气:“唉,这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日子难熬啊。若不是在京城遇到小公爷招工,我们娘俩哪有今天的日子。”

    牛二蛋也跟着道:“对,就是石小公爷,他在西山收留了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给我们吃的穿的还发这么多薪水,这二斤猪肉就是厂里发下来的。”

    陈琳嘴贱的问了一句:“你们天天发猪肉么?”

    牛二蛋提着手里的猪肉“哦”了一声:“那倒不是,听说官家来了西山,还有好多官兵。厂里就杀了几头猪准备接待,谁知道小公爷跟我们说,说什么那些大官人吃这么好干什么,这些吃闲饭的随便弄点青菜豆腐的打发就是。猪肉留着,给工人吃,一两猪肉都不能留给那些当官的。就这样,我们每人就分了二斤猪肉。”

    赵祯一脸黑线,我说在西山的饭菜连个油星都不见。败家子这混蛋,就拿这个来招待朕。

    陈琳也是一脸尴尬,二人辞别了母子,赵祯冷着脸。

    陈琳见势不妙,只好笑着说道:“石监事向来为人滑稽,他将猪肉给了这些工人确实不成话了些。”

    谁知道赵祯却摇了摇头:“朕想的不是这个,你听那位老人说了么,官府一直在横征暴敛。朕自以为还算宽仁,却不知百姓依然是水深火热。赋税,真的那么重么?”

    陈琳默然,他是知道的,朝廷赋税确实非常之高,所谓盛世不过是官员堆砌出来哄骗赵祯的。

    陈琳没说话,赵祯心中明白了:“朕会减税,轻徭役,薄赋税,不会再让这些百姓背后骂朕真的是个昏君王八蛋!”

    陈琳一听吓了一跳,王八蛋这词又是跟败家子学的。这可是市井粗语,身为一个天子万万说不得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本生意

    谁知道在西山是要留宿的,赵宗彦等人饿了,问题是也没人来送饭,真他娘的欺人太甚!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还是没见到有人来送饭,赵宗彦想骂娘了。

    他是一个亲王,宗室王亲。从小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何曾受过这委屈。

    谁知道,这败家子把自己安排这营帐就不管不顾了。

    绝对是故意的,其他人的营帐都安排在玻璃厂外大院。唯独赵宗彦,被安排在这个远离人群鸟不拉屎的地方。

    “平阳王,咱们得罪了那个败家子,他这是故意整咱们。”一名宗室亲王南康郡王赵宗立说道。

    “就是,你看这里四周黑漆漆的,连个侍卫都没有,这混蛋就是故意的。”另一名新平郡王赵宗保也跟着说道。

    肚子饿的咕咕叫,赵宗彦把石小凡的祖宗十八代给骂了个遍。

    “慢点,慢点,天黑看着点路。”只见几人打着灯笼,带着几个狗腿子。

    狗腿子们手里提着木盒,盒子里是饭菜。

    赵宗彦等人远远的看见了,心头一喜站了起来。

    “阿嚏!”石小凡故意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定然是哪个王八蛋在骂我祖宗十八代,他爷爷那条黑毛罗圈腿。”

    赵宗彦一脸黑线,适才就是他在咒骂这败家子祖宗十八代。而赵宗彦的爷爷就是太宗赵匡义长子楚王赵元佐,真宗赵恒同母兄弟。

    本来这天下应该是赵元佐的,因为他是皇长子。谁知道赵元佐后来得了疯病,皇储才落到了赵恒身上。

    赵宗彦暗暗恼怒,这败家子丧心病狂,居然知道自己在骂他祖宗十八代。当然或许,这只是巧合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厮总算拿来吃的了。众人早已饿的前胸贴肚皮,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石小凡来的时候一脸歉意:“对不住,对不住啦平阳王。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西山准备不足,来的晚了些。”

    新平王赵宗保咽了口唾沫:“石监事,我们都饿死了,快快,把饭菜端上来。”

    赵宗保,宋朝宗室。楚王赵元佐之孙,郇国公赵允成之子,封新平郡王。

    石小凡并没有急着递过去,而是对着身后旺财嘻嘻一笑。旺财打开木盒,菜香扑鼻。

    南康郡王赵宗立一看不乐意了:“这泽怎么都是素菜,连根肉丝都没有,这怎么吃。”

    赵宗立,宋朝宗室。楚王赵元佐之孙,密国公赵允言之子,封南康郡王。

    石小凡嘻嘻一笑:“南康王不喜欢吃啊,哦,那走啦!”

    说败家子让旺财盖上盖子,回头就走。

    “哎,等等,等等!”新平王赵宗保一看不好,慌忙抢上前去给拦住了:“那个,石监事,来都来了怎好再拿回去。”

    石小凡一怔:“你们不是嫌弃素菜么,我们西山吃不起肉。”说着故意招呼旺财:“旺财,走啦走啦,回去咱们自己吃。”

    这都饿了半天了,赵宗保一看加倍慌了,伸手拦住不停向赵宗彦等人挤眉弄眼。

    赵宗彦拉不开面子没说话,南康王赵宗立只好为这五斗米折腰了,他走过去陪着笑:“石监事莫怪,谁说我们不喜欢吃素食了。最近我们吃斋戒荤,就喜欢吃素。”

    新平王赵宗保一边笑着一边去夺旺财手里的木盒:“就是就是,我们就只喜欢吃素菜。”

    石小凡死死的捂着木盒盖子:“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不骗你不骗你,我们就爱吃素菜。”

    “对对对,这几日我在家一直吃素来着。”

    石小凡犹自不放心,回头看了一眼赵宗彦:“平阳王可吃的了这粗茶淡饭?”

    尽管二人不对付,可肚子不争气啊。赵宗彦只好拉下脸“嗯”了一声:“本王不挑食。”

    石小凡一听立刻高兴了,他抢过旺财手里的木盒提了过来。

    现在的石小凡一脸和气生财,嘿嘿的伸出手:“一道菜两贯钱,米饭另算。”

    赵宗彦一听差点气炸了肺:“什,什么,收钱?”

    石小凡一本正经的点点头:“收钱的,西山这个资金紧张。吃饭是得给钱的,两贯钱一道素菜,米饭是一贯一碗。酒要贵些,一壶酒五贯。”

    赵宗彦几欲晕去,愤怒的道:“你怎么不去抢!”

    败家子这幅嘴脸气死人,可偏偏故意装的人畜无害:“抢劫是犯法的平阳王,我们这是小本生意,童叟无欺。”

    赵宗立和赵宗保互相对望一眼,二人齐声叫道:“你这也太贵了。”

    赵宗立怒道:“樊楼一顿饭也花不了这许多,况且那可是山珍海味。”

    赵宗保在一旁帮腔:“就是,这都些什么呀,水煮白菜,炒茭白,炖茄子,一共加起来也没几文钱。”

    石小凡又把盖子给盖上了,故技重施起来:“旺财走啦!”

    大概是饿急眼了,赵宗彦咬着牙:“我们买了。”

    石小凡依旧气死人的德行,却扮作无辜的道:“买啦,那好,我来算算,这有酒有菜一共一十七贯。”

    赵宗彦等人气不过,却偏偏拿这个败家子毫无办法。这是人家的地盘,他们只能忍着。

    他们都是亲王,这次是跟随天子出宫,这些人谁出门身上带钱了。

    赵宗彦一脸尴尬:“那个,我们身上没带钱,能否先赊账?”

    原本和气生财的石小凡立刻变了脸:“本小利薄,概不赊账。”

    本小利薄?这败家子当真无耻到了极点,就这不足三十文的菜生生卖了十七贯钱,还本小利薄。

    赵宗彦问那俩人,赵宗立和赵宗保二人拍了拍身上摇摇头,意思是也没带钱。

    然后石小凡就瞅上三人的衣服了,石小凡先看着赵宗彦:“平阳王,您腰间这块玉佩不错哎。”

    明着讹人了这是,败家子厚颜无耻。

    赵宗彦无奈,只好把腰间那块玉佩摘下来。想了想,最终还是递给了石小凡,只是眼神能杀死人。

    厚脸皮的石小凡装作没看见,拿在手里掂了掂:“得嘞,完把饭菜放下,然后看了眼赵宗保:“新平王,明早早餐有稀粥,您手上戴着的这块玉扳指能换俩茶叶蛋。”

    赵宗保牙关直咬:“不劳石监事烦心,明早我们不吃。”

    “哦,那就算啦。”石小凡这次拍拍屁股真走了。

    赵宗彦等人气的七窍生烟,不远处石小凡将玉佩扔给了旺财:“赏你了。”

    旺财大喜过望:“谢谢小公爷!”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兴,百姓苦

    这顿饭是赵宗彦吃过最憋屈的一顿饭,可对南康王和新平王来说,却是最香的一顿饭。

    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吃多了,他们突然发现这青菜豆腐的也很美味。

    “彦哥,这菜味道不错。”赵宗保扒着米饭。

    赵宗立也跟着点头:“好吃,真好吃。”

    赵宗彦气哼哼的闷口喝酒,然后发现这俩跟猪一般稀里哗啦,他放下酒壶登时急了:“你们两个吃货,给我留点!”

    西山之行对赵祯触动很大,他发现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幸福。轻徭薄赋,历代帝王哪一个不想做圣君,可又有几人做得到呢。

    “陈琳,你跟朕说实话,民间百姓日子真的这么困苦么?”

    陈琳默然,鉴于前朝宦官的危害,大宋朝严禁太监涉政的。

    陈琳知道,却一直不敢说。即便说了,没有感同身受过,赵祯也不会放在心上。

    而西山之行让他看到的,才是最直击他内心的。

    既然现在赵祯问了,陈琳也只好实话实说:“陛下,比起民间百姓的疾苦,西山是天堂。”

    “什、什么?”赵祯大吃一惊。

    西山工人住的到处破破烂烂,石小凡将这些流民乞丐弄到这里来,给他们安置,让他们吃饱饭,赵祯觉得这些人已经够苦的了。

    谁知道陈琳竟然说西山人比起其他地方的百姓那就是天堂?

    赵祯一直沾沾自喜,他以为在他治下的大宋无战事,百姓安居,他不敢说比太祖太宗,至少比先帝时期百姓日子好过的多。

    牛二蛋说一年到头百姓种的粮食不够交赋税,陈琳又说到比起别的地方西山就是天堂,赵祯心情沉重起来。

    “朕不想回宫了,朕明日想在京城附近四处转转。”

    陈琳“嗯”了一声:“陛下,石监事经常在这附近收购硝石出售石炭,他对京边的形势最为了解。”

    “他去了哪儿,找找去。”赵祯说道。

    二人身边带着几个暗卫,在西山寻找着败家子。

    远远的,就听到石小凡的声音:“来福你个王八蛋,这菜是谁扔的?”

    “小公爷,李御史他们几个说什么青菜豆腐的难以下咽,他们几个去村里酒馆买吃的去了。”

    “我草他大爷,李德这个王八蛋,老子上次就应该打断他的狗腿!”

    西山玻璃厂的工人多了,数千号人的大厂形成的村落,自然就有商家闻风而来。

    村里有酒馆和杂货铺,只是赵宗彦等人不知道罢了,不然他们绝不肯花上十七贯钱买几样青菜。

    李德他们却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村里有酒馆,于是把西山给准备的这些饭菜全给扔了。

    赵祯脸一沉,对陈琳道:“去把他叫来。”

    石小凡还在破口大骂:“不吃人粮食的李德你大爷,他妈的狗官!”

    “石监事。”

    “谁啊!”石小凡没好气的一回头:“老陈?”

    陈琳微微一笑:“六公子叫你过去。”

    “六子?”石小凡脱口而出,很快他悻悻的对狗腿子们一招手:“走!”

    见了赵祯,石小凡立刻眉欢眼笑:“六公子好心情,居然出来散心。”

    赵祯却没有心情跟他开玩笑:“跟我走。”

    石小凡一愣:“去哪儿?”

    赵祯冷这个脸:“李德他们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有好戏看了,哈哈,李德这几个王八蛋。

    “小凡,你在西山待的时间最长,你跟我说说,这周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