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172章

宋朝败家子-第172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老爹吃了一惊:“小公爷,蜡烛不都是这么做的么。”

    石小凡蹲了下来:“一根棉线,这样蜡烛燃烧的时候不充分。”

    杨老爹不懂,身后的狗腿子们也不懂。

    “来福,把棉线拿来。”石小凡吩咐他。

    来福将棉线递过,石小凡将三根棉线松散的编织起来。

    古人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

    直到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石小凡用的正是这种方法,他将编织好的棉线交给杨老爹:“你试试这样做出的灯芯,就省去裁剪烛心的麻烦了。”

    狗腿子们面面相窥,难道这也行?

    当然行,现在没人怀疑石小凡的能力,于是杨老爹照做了。

    杨老爹做出来的蜡烛,全部都被石小凡买走了。他要带回去,给赵祯看看,以便普及开来。

    织布厂在张发奎的带领下是热火朝天,大量的布匹通过水力纺车织了出来,产量也是一天天增加。

    这些石小凡只是随便看了看,他去了玻璃大棚。

    可惜,这个时代的农作物可供选择的品种太少,若是能引进番薯玉米之类的就好了。

    其中一个大棚外种植着一片水稻,这是石小凡的实验田,他在研究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没错,就是让现在的我们吃的太饱没事干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

    七十年代,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当然,石小凡不是农业学家,他想做成袁隆平那样的成就绝无可能的。

    但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太低了,不敢说杂交水稻能够成功,哪怕是稍微提高一下产量也好。

    可是水稻杂交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因为水稻都是自花授粉的。

    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交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这时候只有寻找,寻找那万中无一的变异野生植株。

    这很耗费心血,到目前为止,石小凡毛都没找到。

    因为杂交水稻需要水稻的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

    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生活力,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这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如果没有保持系,不育系就会绝种。

    恢复系: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石小凡不是神仙,他学的不是农业,所以并不懂杂交水稻的原理,于是只好放弃了。

    杂交水稻以他的能力来说是行不通的,那就只有等待后世能出现个人才来解决了。

    看来自己心中梦想能够解决大宋朝粮食问题的美梦破灭了,石小凡得去另寻它法。

    石小凡和狗腿子们在城北呆了几天,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驾!驾!”一辆马车急促的从东京城疾驰而出,马车上挂的灯笼上写的是石府二字。

    石小凡家的,马车很急,一路风驰电擎的往城北赶去。

    吃饱了撑得石小凡躺在一棵大柳树下乘凉,摇椅很舒服,所以他慢慢的睡着了。

    他又梦见曹小梅了,石小凡说想她了。

    曹小梅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笑。

    突然他被人摇醒了,狗腿子旺财。

    这个时候敢把石小凡叫醒的,除非是吃了豹子胆。可旺财还是干了,而且一脸惊恐。

    “小公爷,你快回京吧,咱家出大事了!”

    石小凡一惊而起:“我爹咋了?”

    然后他就看见了管事德旺,德旺哭丧着脸:“不是国公爷,是、是小公爷您的姑母,她怕是不行了。”

    石白凤,最疼石小凡的姑母。石小凡一听大吃一惊:“快快快,备车!备车!”

    来福指着路边马车:“小公爷,车已经备好了。”

    德旺在后面沉痛的道:“小公爷,老夫人一直在念叨你的名字,您快点。”

    这人老了,说不行就不行了。石小凡驾着马车一路狂奔。他对石白凤感情深厚,从小这位姑母就护着他惯着他。

    可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官家已经赐了婚,石白凤还没能参加自己的婚礼就不行了。

    最近命运多舛,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自己生于官宦世家,自小锦衣玉食,没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

    曹小梅的死,石白凤的病危给了石小凡沉重一击。同样他也在慢慢长大,不再和以前一样锋芒毕露。

 第三百八十五章 守孝

    田府,石白凤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了,石元孙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老姐,你可要撑住啊。”

    “元孙那,我怕是不成了,凡儿呢,他怎么还没有来?”

    “来了来了,就快来了。”石元孙安慰着她,实则心中也是急的一批。

    “唉,”石白凤突然叹了口气:“凡儿命苦,他娘走的早。而你又是个莽夫自然缺少管教。可这孩子别看他调皮捣蛋,实则心地善良的紧。”

    石白凤的话让石元孙无地自容,确实是自己从小属于管教。石元孙觉得这孩子没了母亲,就只好一味溺爱。还好,自从得了那疾疯病,这孩子越来越有出息了。

    虽然经常还是会做一个出格的事,也是在所难免。

    “老姐,你就安心吧。凡儿如今也长大了,知道轻重缓急。”

    石白凤有气无力的点点头:“唉,凡儿和你一样都是个情种。凡儿娘走了后你不肯再娶,你嘴上说着是怕委屈了凡儿,实际上是忘不了他娘。”

    石元孙默然,自从石小凡母亲因病去世后,他和石小凡一样绝望,他甚至想跟着小凡母亲一起走。

    可他看到牙牙学语的石小凡,心又软了下来。自此半生心血放在自己对他的溺爱上面,无论石小凡犯了多大的错,自己从来不会重话说一句。

    于是石小凡越来越大胆,终于成了一个败家子。

    只听石白凤又道:“小梅是个好姑娘,曹家与咱们渊源颇深。唉,这丫头是咱对不起人家,她拼死救了凡儿,这也是天意。日后对曹家,咱们是无以为报了。凡儿为此伤心,辞了官拒了赏,他和你一样想不开,你得多劝着他点儿。”

    石元孙一惊,就连石白凤都知道了曹小梅的事:“老姐啊,公主已经开导过凡儿,您就放心吧。”

    “姑母,姑母!”石小凡终于来了,他几乎是一阵风一般冲了进来,房门都被他重重的撞开。

    从小没有母亲,石白凤是对他最好的亲人了。石小凡看着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姑母,不由得心中大痛。

    石小凡的到了,让石白凤眼睛猛然闪亮了一下,似乎精神了许多。

    “是凡儿么?”

    石小凡跪在床前,过去拉着她的手:“姑母,是我,是凡儿来了。”

    石白凤颤抖着伸出另一只手摸着他的头:“凡儿,你来了,来了就好。”

    然后她死了。

    没错,没有唏嘘的道别,没有叮铃的叮嘱。

    油尽灯枯的石白凤只想看一眼侄儿,满足了她最后一个心愿。

    “姑母!”

    “老姐!”

    石元孙父子纷纷抢上,齐声大哭。

    石白凤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侄子石小凡披麻戴孝给她送终养老。

    当朝一品诰命,太祖此女延庆公主的亲生女儿,石白凤的死使得官家亲自搬旨安抚。

    石白凤是皇亲,她的葬礼在不逾制僭越的基础上,用了最高规格。

    赵祯下旨,石白凤棺椁入巩县皇陵。

    宋帝陵境内,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共计三百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除此之外,还有皇后陵22座,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144座,包拯、寇准、高怀德、赵普等名将勋臣墓9座,帝系宗亲陵墓近千座。如此集中、如此规模的皇陵,举世罕见。

    当然,这个时候的帝陵墓葬并不很多,石白凤的陵墓藏有大量精美陪葬品,金银铜器、官窑瓷器、还有这个时代的文化书籍。

    石白凤喜好下棋,石小凡花重金给她打造了一幅黄金围棋,作为陪葬品。

    同时,前礼部尚书田文镜的棺椁被起出与石白凤夫妇合葬皇陵。

    石小凡一身缟素,他接连经历了爱情和亲情的逝去,这让他看起来疲惫不堪。

    而石白凤的死,也让他和赵嫕的婚事暂时搁置。

    古人极具孝道,在丧事中有许多陈规陋俗: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

    古代下至百姓,上至皇帝,都要守孝三年,在丧期中,皇帝是不可以结婚的,除非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所以这种古礼,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

    包拯当时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直到景祐四年包拯才赴京听选。

    而石白凤虽然不是石小凡父母,其实他也不必守孝三年。

    但石白凤膝下无子,石元孙主动上书让儿子为姑母守孝三年,那石小凡和赵嫕的婚事只能延迟三年之后。

    还好,反正二人已有婚约,石小凡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驸马爷了。

    接连的打击使得石小凡有些沉默寡言,对什么事都没有了兴趣。

    只有到了夜间,石小凡才会去夜市浪一把。

    既然是守孝,石小凡毛的官职都没了,倒也落得清闲。

    重要的是他和赵嫕已经有了婚约,就不必在避嫌。二人一同逛街游玩,好一对神仙眷侣。

    如此过了月余,石小凡心情好了许多。只是一个人的时候,猛然间思念的潮水涌来,又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曹小梅,永远都是他心中的痛。

    这日晚上,赵嫕的御轿停到了石府门口,赵嫕来约石小凡去逛夜市。

    “小凡,听说京城来了一批波斯葡萄酒,咱们去尝尝吧。”

    这个时期的葡萄酒,尤其以番邦葡萄酒最为著名。

    两宋时期,葡萄酒依旧是苏东坡等人诗词中常见的宴饮物品,可惜到了两宋末年经过战乱,真正的葡萄酒酿酒法在中原差不多已失传。

    除了从西域运来的葡萄酒外,中国人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都是按《北山酒经》上的葡萄与米混合后加曲的“蒲萄酒法”酿制的,味道并不好。

    所以赵嫕一听说是波斯来的,就急忙约石小凡一起去品尝一番。

 第三百八十六章 波斯酒馆

    葡萄酒,石小凡其实并不感冒,但赵嫕喜欢,那就陪她去了。

    “好啊,走,咱们去尝尝。要是不好喝,咱们还是喝我自酿的二锅头吧。”

    赵嫕微微皱了皱眉头,石小凡自酿的酒实在太烈。他用蒸馏法自酿的白酒度数很高,而赵嫕酒量甚浅,喝不了这种高度酒。

    但她还是说道:“嗯,好啊。”

    自从石小凡回来,赵嫕对他都是百依百顺,赵嫕知道他表面看起来无所谓,实际上内心还在纠结。

    因为有的时候她一转头,就会发现石小凡那张看起来落寞破碎的脸。

    这个时候,赵嫕只能柔声安慰。

    还好,这段日子以来石小凡开心了许多,至少能欺负狗腿子了。

    狗腿子们也把小公爷欺不欺负他们作为来衡量石小凡心情的标准,心情好的时候石小凡会给他们一脚骂他们一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会不理狗腿子。

    而贱人贱命的狗腿子一天不挨骂不挨踢就浑身难受,就比如旺财:“小公爷今天没踢我。”

    “嗯,也没骂我。”另一个狗腿子叹道。

    来福啐了一口:“贱骨头!”

    “你们几个王八蛋嚷嚷什么,备车,出门!”远处传来石小凡的声音。

    狗腿子们立刻兴奋了:“走走走,可以跟着小公爷出去玩了。”

    “唉,咱们好歹也是上过战场立过功的人,小公爷还对咱吆五喝六的,看看人家老展。”真香警告中有人又开始埋怨起来。

    “贱人贱命,官家封赏的时候你不要怪谁。”

    神卫军回京,展云鹏劳苦功高,被封了将军。

    来福和狗腿子们也都立了大功,尤其是来福,五百火枪对干掉赵元昊一千铁鹞子大军三分之二。

    按理说狗腿子们个个都该加官进爵,可是石小凡嚣张,石小凡的家丁也跟着嚣张。

    狗腿子们不要封号,不要赏赐,就是想一辈子做石家狗腿子。

    这让朝廷很是恼火,可又无可奈何。人们想不通,一向无恶不作的败家子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加倍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些狗腿子,明明可以高官厚禄,他们偏偏选择做个家丁。

    用旺财的话来说,当官?官算个屁,我家小公爷收拾的就是那些狗官。老子做小公爷家丁多逍遥快活,把个来授恩的兵部官员气歪了嘴。

    翡翠巷有波斯人开设的酒馆,据说还有波斯女子跳舞,这让石小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