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221章

宋朝败家子-第221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听得云里雾里:“何谓贬值?”

    石小凡挠了挠头:“所谓贬值就是钱不值钱,陛下您想,若是大量印制交子货币的话,那到时候钱不就如废纸一张么。”

    赵祯似懂非懂,毕竟没有多少人懂得经济学:“小凡,你就明说吧,朕也想大量冶炼白银,可一来银矿有限,而来冶炼白银费时费力,有些得不偿失。”

    石小凡笑了笑:“陛下,臣的狗窝里有几张银矿分布图,还有一些银矿改进冶炼之法,或许有用。”

    这些图纸都是石小凡在天牢内所画,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石小凡大概还能记得明清时期发现并且开采的一些大型银矿地址,至于银矿冶炼,其实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只要稍加改进方法,则白银提纯并不很难。

    赵嫕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赵祯却是越听越起疑,他轻轻的皱着眉头问道:“石小凡,你和朕说实话,这些事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这话赵祯问过多次,不止是赵祯,很多人都问过。包括他的敌人,还有哪些朝臣甚至是石元孙还有赵嫕。

    傻子也看得出来,石小凡似乎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近乎于有一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大到火药,小到一个不起眼八音盒,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绝对造不出来。

    以前石小凡都是随口敷衍的胡闹过去,可随着他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虽然大宋朝一直在安稳的前进,甚至于已经过度发达。可这一切似乎都太诡异了,比如说火药,可以说是逆天的存在。

    而如果说这败家子真的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似乎又不确切,真要这样他也不会有数次牢狱之灾。而让他一度绝望和伤心的曹小梅,也不会就这么死了。

    以前石小凡跟赵祯说是太祖托梦,可即便是太祖赵匡胤复活,怕是他也没有这个能力造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物事来。

    赵祯一脸阴沉,目光咄咄逼人。他已经感觉出这个败家子在撒谎,但有一点,败家子对大宋没有恶意是真的,否则这混蛋怕是皇帝也做得。

    赵祯这么一问,石小凡只好继续将谎言编下去,他就跟东汉时期那个叫甄姬的编筐者一样:“唉,陛下,臣一直跟您说的都是实话啊。您还记得两年前臣得了疾疯病,被我爹一巴掌扇死过去那件事了么?”

    又来这一套,赵祯点了点头:“如何?”

    “臣当时是真的死了,因为年轻不懂事,作恶多端的到了阴间。然后见到了臣的先祖臣的爷爷和太爷爷。还有太祖太宗皇帝,先帝爷好像也在。”

    赵祯又有些被绕进去的感觉,毕竟这厮说的似乎像是那么回事。看来也只有鬼魂之说能够解释:“太祖太宗说什么了?”

    这事要想瞒过赵祯不容易,必须按照以前的谎言继续编下去。而且编的要真实一些,让人多少能够信服:“太祖皇帝先是把臣一顿破口大骂,说臣不知忠军报国,只知做些下三滥的勾当。我太爷爷更是大怒,当场就要拔剑杀了我这不肖子。”

    说到这里石小凡已经,自己当时已经死了,何来再次被杀只说,当下慌忙道:“好像阴间鬼魂也会死,幸亏当时真宗先帝爷还有我爷爷护着我,说是我本性不坏,只是从小被惯坏了。于是在我爷爷的恳求下,臣捡回了一条狗命。当时我真宗皇帝说道,我本阳寿未尽,要再给我一次机会。后来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也都同意了。说是让我再世为人,一定要效忠大宋,效忠朝廷。太宗皇帝更是说陛下您是个好皇帝,要你以宽仁治国,多体恤一下百姓疾苦。”

    这番话够唬人,不但赵祯相信了,赵嫕也是深信不疑,赵嫕也禁不住问道:“小凡,那先祖还给你说什么了?”

    “太祖皇帝说他要传授给我一些什么阴间天书之道,臣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醒过来的时候许多东西就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比如火药配方,楚王会造反之类的东西,臣都会莫名其妙的就知道了。”为了保险起见,石小凡还加上了一句:“太宗皇帝临走时还千叮万嘱,让臣好好效忠,陛下也不可怠慢了臣。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大宋朝则保江山万万年!”

 第四百九十三章 白银矿藏

    这是东汉时期的一种编法,相传当时甄姬在编筐,甄姬的手受伤了,甄姬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就帮她,史称甄她妈能编,后来甄姬的妈妈手也受伤了,甄姬的爸爸看不下去了

    石小凡的这种编法乃是凡氏(事)都能能编,这还真唬住了赵祯,看来以后得对这小子好一点,太宗皇帝不是说了么,不能怠慢这混蛋。

    “小凡,太祖太宗还有先帝有没有说朕能活多少年?”

    但凡每一个帝王,都想长生万万年,永享富贵。赵祯也不例外,他想知道自己是英年早逝呢,还是寿比南山。

    这事石小凡是知道的,北宋嘉祐八年,赵祯挂了,享年五十四岁。

    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赵祯能不能五十四岁驾崩是个未知数,按理说赵嫕不是早夭了么,还不是被自己救过来活的好好的。

    可即便知道赵祯活多久,自己也不能说。说出来除非自己活腻了,石小凡拱手施礼:“陛下,这个臣是不知道的。先祖皇帝们也没说,臣只是听太宗皇帝说只要陛下勤政爱民,以史为鉴,还有说什么轻徭薄赋之类的,陛下可得善终。”

    赵祯一听大喜:“太宗真这么说的?”

    石小凡点点头:“臣以天下百姓苍生为誓,所说的句句是真,太宗皇帝就是这么说的。臣也相信,只要陛下施的仁政越多,陛下越会长寿。”

    这败家子,他以天下苍生为誓,听起来这誓言够大够狠,实际上是耍滑头,他怎么不肯以自己发誓呢。

    不过石小凡这个誓言是真的为了天下苍生百姓了,他相信自己这么一说,赵祯会对百姓更好了。

    果然赵祯也跟着点了点头:“朕会的,朕一定会做一个好皇帝。”

    石小凡和赵嫕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心中具各欢喜。天子的一个决定可是会关乎整个大宋百姓,赵祯要做一个好皇帝,绝不是随口说说。

    可做一个好皇帝也不是只能嘴上说说,这一点石小凡必须跟他挑明白:“陛下,您要想做一个好皇帝,就必须要推行新政。”

    石小凡说的新政是范仲淹他们推行的那些针对地主阶层的政策,新政是惠及百姓的,所以一直受到地主阶层的打压。赵祯一度有些动摇,赵祯听石小凡这么一说,沉默不语起来。

    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赵祯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显然,其绝大部分措施皆针对吏治,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赵祯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

    而石小凡已经将新政生生的提前了八年,现在是景祐三年初,去年范仲淹他们已经在实施新政措施了、虽然收了不少成效,但依然受到贵族官僚的强烈抵触。

    在这个时候,一般只有皇帝才能决定新政的实施与否。在新政遇到阻拦的时候,皇帝的最终决策才是新政实施的关键。

    而此时的赵祯已经有些动摇了,是以石小凡这么一提醒,他便沉默不语起来。

    赵嫕看了一眼她哥哥,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哥,我虽然不懂这些,可我也知道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才算是一个好皇帝。”

    赵祯猛地想起,在西山,石小凡带他去尝的那碗糙米粥。那些达官显贵天天在自己跟前哭诉范仲淹他们不给自己活路,而那些百姓呢,他们甚至连一碗糙米粥都是奢望。

    比起这些住茅屋,吃野菜的穷苦百姓,你有什么资格在朕的面前哭诉。若不是赵祯亲眼所见,在他治下的大宋子民过得都是些什么日子。

    “朕不会改变新政决心,你们放心吧。”

    有了赵祯这句话,石小凡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次他是真心实意的对着赵祯深深一揖:“臣替大宋万千百姓,感谢陛下隆恩!”

    石小凡回去很快将自己手里的银矿分布图献了出来,朝廷组织了数支采矿队按照石小凡给的图纸去寻找银矿。

    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到了东京城,在已查明的银矿产地中,以共伴生银矿为主,独立银矿仅占少数。其中重要的独立银矿和共伴生银矿有:广东凡口铅锌银矿、河南破山银矿、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江西银露岭铅锌银矿和鲍家铅锌矿、湖北银洞沟银金矿,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广东庞西洞银矿、浙江银坑山金银矿,江西虎家光银矿、广西凤凰银矿,这些矿藏储备量惊人,都是拜石小凡所赐。

    满朝哗然!

    这么巨量的白银储备,对大宋来说简直就是守着一座座金山银山。

    东京城南桐柏县破山银矿区是较大规模的共生银矿床,位于桐柏县城北48里。在秦岭褶皱系东段,河前庄背斜的南西翼。区内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的歪头山组,由一套火山—沉积岩组成。银矿主要赋存于歪头山组:上段,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为上含矿层;中段,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为下主要含矿层。

    这个消息传到东京城,朝野震惊!

    银矿属于官方开采,私自开采银矿是死罪。很快,朝廷派驻大量民夫来到破山银矿区开始开采白银。

    相对于铜钱来说,白银的优势尽显。用不了多久,白银就会取代铜钱成为大宋朝的主流货币。

    s:每日四更送上,求!

 第四百九十四章 碰瓷

    如今是景祐三年,石小凡穿越来的第三个年头了。这一年,朝廷发生了许多事。

    这一年是石小凡丁忧的第二年,丁忧完三年,石小凡就可以迎娶赵嫕,二人就会结为夫妻,过上那没羞没臊的生活。

    白银开始在市面上流通,而大宋朝还真是富得流油了。有钱了怎么办,自然是花,让钱动起来。

    要致富先修路,皇宫外一车车都水泥拉了过来,将宫门口修缮的光滑平整。

    皇宫扩建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除了闹瘟疫的时候停了一段时间,皇宫扩建工作一直并未停止。

    石小凡带着赵嫕出去玩了,二人现在越发的没规矩。感谢这个开放的大宋,宋初时代还有盛唐逸风,这个时代相对自由一些。

    来福赶着马车,在东京城内行驶着。

    街道繁华,人来人往,是以马车行的并不快。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妪颤颤巍巍的走在马路中间。来福一看不妙,慌忙勒住马车。那马长嘶一声,停了下来。

    马车内的石小凡和赵嫕被突然的急刹车一晃,赵嫕差点被轿门撞到头。

    石小凡大怒,他掀开轿帘破口大骂:“来福你个王八蛋,干什么那!”

    然后他就看到马车前面那老妪了,老妪行动迟缓,类似于一只树叶上的蜗牛。

    蜗牛缓缓回过头,呆滞的看了一眼马车,然后“啊!”的一声,扔掉手里的拐棍躺在了地上。

    石小凡大吃一惊:“怎么、怎么了这是?”

    于是他下车,来福也吓得停下马车跟着走了下来。

    这时候围观的百姓纷纷聚拢了起来,人们在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石小凡抢过去,他要扶起那个老妪:“老大娘,您没事吧?”

    老妪哼哼唧唧:“哎哟,哎哟,我的琵琶骨啊,我的波灵盖啊、还有我那小蛮腰啊,疼啊!”

    嗯,小蛮腰?

    石小凡差点吐了,他明白了,碰瓷。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赝品瓷器,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言辞”地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成功的几率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没想到啊,这大宋朝都能遇到这个。这人倒是无师自通,演技精湛。

    于是原本打算伸出手的石小凡停了下来,来福也凑过来道:“小公爷,这人想讹人啊。”

    狗腿子们从后面跟了上来,老妪有些孱,她怎么能想到,对方这么多人。

    好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掉了满嘴牙齿的她,料想旁人也不敢把她怎么样,毕竟这么大年纪了。

    “哎哟,哎哟,撞死人啦!老婆子不行了,哎哟撞人啦!”

    “行了,别喊了,”石小凡不想跟这种人一般见识:“说吧,多少钱?”

    老妪一怔,她碰瓷多年,技术精湛。富商大贾达官显贵她都遇上过,哪一个不是跟自己讨价还价。

    这人上来就开口问多少钱,我还价的意思都没有,不是土豪就是冤大头。

    老妪心中一喜,伸出五根手指:“最少五百文。”

    石小凡一怔,古人实诚啊,本指望看她这么大年纪了,大不了破财免灾。

    谁知道这厮开口居然只要五百文?

    其实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五百文已经不少了。

    “来福,给她两贯。”

    两贯……

    围观的众人都惊呆了,两贯钱啊。这谁啊,这么败家子。有钱也不至于这么花的,很明显这老妪是个骗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