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279章

宋朝败家子-第279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嫕儿你留下,朕还有许多话跟你说。”

    赵祯就这么一个妹妹,这次去了山西这么久,赵祯自然有些担心。他问了一下这败家子对她好不好,又和她聊了一些家常,比如皇子赵昉的事,到了傍晚时分,赵嫕才回了石府。

    石元孙笑的合不拢嘴,酒桌上和儿子石小凡推杯换盏:“好好好,儿啊,你这次山西之行朝野上下可以一片赞颂啊。”

    “老爹,这些都是浮云,喝酒!”

    赵嫕回来的时候,石小凡已经喝的微醺。败家子正和自己的老爹石元孙在那吹牛,而他身边放着的,赫然就是那把尚方宝剑。

 第六百一十九章 夫唱妇随

    这混蛋,什么弄丢了尚方宝剑,这尚方剑不是好好的待在他身边么。

    “老爹,看到没有,尚方宝剑!”石小凡拍着手里的剑。

    石元孙醉眼朦胧:“嗯,我知道啊,你去山西官家赏你的么。哦不对,你问官家要的,喝酒!”

    同样石小凡醉醺醺地摇头:“不对,我告诉你老爹,官家想收回这尚方剑。嘿嘿,我和官家说,丢了。”

    石元孙一惊:“丢了?那你这……”

    石小凡一脸奸计得逞,笑的猥琐又荡漾:“嘿嘿,老爹你这就不懂了吧。尚方宝剑多好的东西,比官家都好用。我就这么还给官家了,岂不可惜。我说弄丢了,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我再拿出来,”

    石元孙一惊更甚:“你、这可是欺君之罪,既已经丢了,何故你又再拿出来?”

    “老爹你是不是傻,这尚方宝剑还有咱家的免死金牌都是将来咱家的传家之宝,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会再拿出来。再说了,就算是再拿出来,我就跟官家说,我又找到了啊。只是公务繁忙,最近没来得及。”

    石小凡洋洋得意,石元孙目瞪狗呆。整个东京城,怕也就儿子敢这么作死。

    “那、你跟官家说弄丢了尚方宝剑,官家就没治罪与你?”石元孙不无担心的道。

    弄丢了尚方宝剑,在别人怕早就咔嚓一刀死罪难免了。石小凡却笑嘻嘻的道:“丢了宝剑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官家会比咱们捂的严。还有,我跟官家说是地动救百姓的时候埋在废墟底下了,情有可原嘛。”

    “小凡。”这是赵嫕走了进来。

    石小凡和老爹石元孙一怔,石元孙喜道:“来来来,公主快坐下吃酒。”

    石小凡想去摸那把尚方宝剑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尴尬的将宝剑举在手中冲她微微一笑。

    臭不要脸的石元孙落井下石起来:“公主你来的正好,你看凡儿胆大妄为,竟然骗官家说这尚方宝剑弄丢了。实则被他藏起来跟我在这显摆呢,告诉官家收拾他。”

    石小凡一愣:“老爹,我是您儿子么?”

    “是啊。”石元孙点点头。

    “亲生的?”

    “你娘对我忠贞不渝,你个龟儿子!”石元孙骂道。

    “那你让官家收拾我,这可是欺君之罪!”

    石元孙才不管你欺君不欺君,欺君的事你还干的少了?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不再搭理他。

    赵嫕伸出手:“拿来吧。”

    石小凡无奈,唉,没想到自己算计了半天,最后栽在老婆手里。他无奈的将尚方宝剑递过去,可惜了这宝贝。

    什么叫夫唱妇随,在赵嫕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石小凡以为她会拿到宫里去给赵祯,谁知道赵嫕只是把尚方剑轻轻的拿在手里,然后轻轻的敲了敲石小凡的头:“小凡,你是不是傻。”

    “哎,我是你家官人。”石小凡不满的说道。

    赵嫕拿着尚方宝剑坐了下来:“你私藏尚方剑,你以为我哥会轻易饶了你么。”

    石小凡眼睛一亮:“公主,你有什么好办法?”

    赵嫕白了他一眼:“这剑是咱们为山西百姓立了功应得的,我哥要是问起来,就说是我藏起来的,看他能拿我怎么样。”

    石小凡与老爹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心下大喜,果然公主还是自家人啊!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得水。这话一点儿也没错,上了贼船的赵嫕早已忘了她哥哥。

    其实石小凡藏下这尚方宝剑心里还真没个底,即便以后拿出来嚣张,可是被赵祯知道了怕也吃不了兜着走。

    赵嫕就不一样了,她是赵祯亲妹妹,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这事若是赵嫕藏起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我石小凡是不知情的,我说在山西的时候这尚方宝剑突然就不见了呢,原来是被公主藏起来了,我是无辜的。

    这样以后再拿出尚方宝剑出去嚣张,赵祯也是无可奈何。

    石小凡大喜:“来来来,公主,你现在可是咱家的大恩人。”

    石元孙立刻马屁走起:“对对对,恩人,绝对的大恩人!”

    东京城一片和谐,石府幸福美满。而在西夏,不安分的赵元昊又开始生事。

    元昊多次派间谍前往宋朝边境探听虚实,大宋宝元元年,元昊下决心要攻占鄜延路,但他的部下各部族首领意见不统一,因而元昊不敢贸然行动。

    后赵元昊派人去五台山供佛,回到西夏后,他了解到宋朝河东地区防备甚严,于是元昊召集所属各部族酋长在贺兰山聚会,与他们共定誓约:准备联合起来,先进攻宋朝的鄜延路,从德靖、塞门、赤城三个地方同时入侵宋朝。因为这三地并没有大宋战略部队,也就是说这三地没有大宋火器。

    元昊会上宣布,如果有人敢来劝谏他不要侵略宋朝,定斩不饶。元昊的叔父山遇惟亮,当时他与弟弟惟水分别掌管左、右厢军队,元昊多次想进攻宋朝,都被山遇阻止。这次山遇知道元昊决心已定,不可能再作劝谏了。

    赵元昊之所以敢如此嚣张,因为西夏的火药技术以及有了突破性进展。尽管不愿意,石小凡改变了大宋的兵器,使得大宋朝提前进入了火器时代,也使得契丹和西夏进入了火器时代。

    历史在发展,西夏在火器技术上,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成就。还有契丹,耶律宗真也一直在或明或暗的研究火器,因为他们都发现了大宋朝火器的犀利。契丹和西夏之间,与大宋早晚会有一战。

    赵元昊非常反感叔父山遇在这个问题上不服从自己,于是他对山遇的弟弟惟序说:“你告发你哥哥山遇谋反,就把山遇的一切官爵都给你,否则,你们将有灭族的危险。”

    赵元昊残暴,惟序是知道的。于是他将元昊的话如实地转告了山遇,山遇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宋朝。山遇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亲戚二十余人和一些珍宝、良马投降宋朝,同年九月到达宋朝保安军。

    知保安军朱吉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延州知州郭劝,郭劝与延州钤辖李渭讨论此事,他们认为山遇是诈降,于是下令将山遇逮捕起来,然后命令延州监押韩周派兵将山遇一家护送到夏州,山遇等人被押解到宥州后,元昊担心山遇引来宋朝大军,他亲自率军到达宥州,准备与宋军开战,结果宋军除了护送人员外,并无大军尾随于后,于是元昊下令诛杀山遇及其投奔宋朝的其他人员。

    元昊下令诛杀山遇的事传到东京城,朝野哗然!

 第六百二十章 添堵

    山遇惟亮,他原本是投奔大宋请求庇佑。结果呢,知保安军朱吉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延州知州郭劝,郭劝与延州钤辖李渭两个昏官竟然将山遇逮捕起来,让监押韩周派兵将山遇一家护送到夏州,山遇等人被押解到宥州后,被元昊派兵追上斩杀。

    石小凡终究还是没能阻止赵元昊称帝的步伐,作为一代枭雄,赵元昊是无法屈人之下的。

    而山遇惟亮看的透彻,他以西夏经济过于依赖大宋,如称帝则必将引起宋夏战争,经贸断绝,国家必困为由坚决反对赵元昊称帝,无奈赵元昊其意已决。

    赵元昊命人将山遇惟亮绑在山坡上,然后命用乱箭射死。山遇惟亮死后不久,元昊便准备称帝建国,改元“天授礼法延祚”。

    垂拱殿,赵祯冷冷的看着群臣,将奏疏扔在了桌子上:“延州知州郭劝,钤辖李渭,即刻缉捕押回京城发大理寺受审。对于赵元昊欲要称帝一事,列位臣工有何高见?”

    “开战,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必然歼灭之。将西夏纳入大宋版图,打!”范仲淹是主战派,欲灭了西夏而后快。

    右司谏韩琦比他更激进:“调西北军,火枪大炮的轰过去,捣了兴庆府。”

    赵祯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问道:“卿家们还有别的意见么?”

    监察御史张茂,朝中并不受待见的人物,屡败屡战。大概是想刷一把存在感,这种人在朝中有很多:“陛下,臣以为此事是西北边防军种世衡的失误,朝廷既然把西北军务交给他,他没能阻止住山遇惟亮的遇害,理应下旨斥责。”

    把给别人添堵作为毕生事业,这是张茂的人生座右铭。一事无成,屡屡犯贱且乐此不疲。

    就连赵祯也不喜欢他,张茂这么一说,赵祯生气的道:“西北边防这么大,赵元昊又是从宥州赶上杀了山遇惟亮的,与种世衡何干。”

    张茂却不依不饶:“陛下,西北军隶属种世衡统辖,他自然难辞其咎。”

    韩琦是个急性子,他忍不住冷笑道:“张御史此言倒也有理。”

    张茂一听大喜,居然有人同意自己看法的:“对对对,宥州虽说不是种世衡的范围,可赵元昊能带兵长驱直入我宋境,种世衡也算的无能了。”

    “这,这算是什么话。”群臣一听立刻反对起来。

    “就是,宥州之错在于朝廷为布重兵,种世衡只是镇守边防,此事若强加在他头上,是否有失公允?”

    “岂止是有失公允,岂非寒了西北将士的心!”

    韩琦四方一拱手:“既然张御史说是种世衡难辞其咎,那推荐种世衡镇守西北的那个人,是不是也得受处分?”

    张茂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是谁推荐的种世衡,自然也是脱不了干系。”

    突然张茂脸色变了,说完这句话他才知道自己闯了祸。是谁推荐的种世衡,不是那败家子么?

    一想起败家子,张茂忍不住打了个冷战。这,这人可是惹不起。

    果然韩琦冷笑道:“张御史说山遇惟亮的死种世衡难辞其咎,那么推荐种世衡镇守西北的是驸马爷。张御史的意思是,驸马爷也脱不了干系了?”

    张茂大惊:“我、我可不是这意思,我,这……”

    韩琦微微一笑:“这个没关系,张茂乃是监察御史,有弹劾职权。回头下了朝我就去跟驸马爷说说,让他来入宫请罪。”

    张茂面如土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惹那个败家子?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朝中许多早就看张茂不顺眼的家伙,纷纷煽风点火起来。

    “对对对,这事应该告诉驸马爷。”

    “没错,既然世衡都有罪了,推荐他的驸马爷怎么能跑得了,张御史厉害。”

    “若是说驸马爷也有责任,那驸马爷可是陛……”这人想说石小凡是赵祯提拔的,那赵祯也有责任了?幸亏他见机的快,话到嘴边慌忙收了回去。

    张茂擦汗了,想起败家子的手段,不擦汗是假的。

    石小凡一回京,原本死气沉沉的朝堂立刻又会鸡飞狗跳。赵祯不知该是喜还是忧,败家子一回来,朝堂为威严就会荡然无存。

    众人说了半天,却都跑了题,赵祯不由得恼怒起来:“好了好了。”

    “肃静!”下首的陈琳喊了一声。

    百官立刻醒悟过来,这朝堂又成菜市场了,于是人人都闭了嘴。

    “诸位卿家,都决定开战了?”赵祯又问。

    赵祯其实并不想开战的,至少不想全面对西夏开战。大宋如今是强盛,可是一旦全面开战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角逐。此消彼长,战争除了死人消耗的还是国家的经济。

    朝廷好不容易攒下来了两年的家底,为了打穷的叮当响的西夏耗空国库,赵祯有点不舍的。

    至于能不能拿下西夏,赵祯不担心,百官也不担心。以大宋的军事实力,夺取西夏是迟早的事。

    总算有人站出来说了点正事,包拯,虽然这位包青天不懂军事,可他推荐了一个人:“陛下,臣以为此事还是询问一下驸马爷,或许他有些主意。”

    额……赵祯感觉有点不爽,这大宋朝到底是谁的天下,怎么离开了这败家子就办不成事了?

    实际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离开石小凡许多事还真是就难办了。眼下赵元昊欲要称帝了都,似乎开战是唯一的出路。

    可赵祯不想开战,说不定败家子还真有办法,他只好无奈的问道:“石小凡呢?”

    同样是有些膨胀的石元孙站了出来:“回陛下,犬子去了城北大棚看水稻去了。”

    赵祯立刻又不乐意了:“眼下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有心思看什么水稻。这些粟米粮豆的有什么好看的,他还能种出花来么?”

    飘了鸭的石元孙施了一礼:“陛下,犬子说,他种的水稻,亩产可达八百斤。”

    此言一出,群臣登时哄笑起来,八百斤?你咋不上天,大宋朝最好的水稻田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

    三百斤的水稻田已经是极限了,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而一石到底有多少斤,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史书争议颇大。

    较为合理的是宋代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33石,合今市制亩产309斤,比唐代降低75,比汉代增产17以上。

    一个亩产二三百斤的稻米,到了败家子这里成了八百斤?真要如此,那西夏和契丹还打什么仗。真要如此,天下则无挨饿的百姓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能者多劳

    亩产八百斤,百官知道败家子喜欢说大话,赵祯也只是当个玩笑:“卫国公,什么水稻就先别管了,让他入宫,朕问问他西夏赵元昊称帝的事该怎么做。”

    石元孙只好施了一礼:“诺。”

    城北,石小凡不止是来看杂交水稻,他还想利用水力做个锻造机甚至是水力驱动的机床

    有了水里锻造机,可以加工各种零部件,当然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