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304章

宋朝败家子-第304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累计花费了2000余万两银子。

    作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每次江南之行,必定浩浩荡荡、前呼后拥。他第一次下江南,身边人数最少,也有2000余人。其后5次下江南,每次随行人员都保持在3000人以上的规模。

    这还只是随从人员。乾隆皇帝所到之处,要动用数千民夫,为他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因此,乾隆皇帝的随行人员总数达到1万人以上,加上船只和马匹,看上去犹如一条长龙,遮天蔽日。

    什么康乾盛世,不过是自吹自擂,满清害我汉人不浅,这些都是民脂民膏。

    赵祯虽然不会那么铺张奢靡,还是引起不少群臣反对,尤其那些以喷子为职业的台谏们更是唾沫横飞。

    好在等他们听了赵祯说此次东行一切从简,沿途不得扰民,不得搭建行宫、更不得宴请陪同后,喷声这才消停了些。

    其实喷归喷,喷子是台谏的职责所在。真正决策权还是在皇帝手里,赵祯若是对于谏言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的坚持出巡,群臣也是没有办法的。皇权集中的时代就是这样,只要你想,皇帝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不过等赵祯又说这次出巡不用国库一文钱,而是由卫国公一人包揽的时候,登时鸦雀无声了。

    卫国公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多钱他都能拿的出来。众人回头一起看着一脸黑线的石元孙,无不羡慕嫉妒恨。

    ……

    密州,京东两路转运使祝从武守的滴水不漏,秋银案毫无进展。石小凡明查暗访,得不到丝毫头绪。

    他来到密州越久,越觉得山东这潭水越深。安化军团练使公冶正清对自己阴奉阳违,这石小凡已经感觉出来了。

    看来安化军是靠不住了,此时只有等待国威水师早点到来。本来石小凡要去胶县指导钢铁厂炼铁的,可他终究是不死心,非要将当年秋银案给翻出来不可。

    “沈中亭、崔欧,你二人明日启程去胶县,先去敦促一下钢铁厂冶炼,顺便看看船厂设置在哪里合适。旺财来福,明日随我去祝府,咱们再去会会这位转运使。”

    石小凡在府邸吩咐着众人,沈中亭和崔欧领命,第二日便与石小凡带来的另外几个徒弟去了胶县。

    而狗腿子旺财和来福,则跟着石小凡去了祝从武府上。

 第六百七十三章 鸿门宴

    狗腿子们上次跟着石小凡去过祝府,他们也已经感觉出来了,这个京东两路转运使在处处提防着他们家小公爷。

    当然旺财这种无脑货是感觉不出来的,像是来福之流就不一样了,他已经深深的感觉出来石小凡和祝从武的明争暗斗。

    “小公爷,要不要把尚方宝剑带上?”来福不放心的问道。

    “不用,咱们又不是去赴鸿门宴。就算是鸿门宴,这是大宋的地盘,他一个小小的转运使还翻不了填!”

    帖子早就下了好几天了,祝从武邀请石小凡到府上一聚。在没有摸清对方目的之前,石小凡并没有立即答应他。

    他想了几天,若是在秋银案上有所突破,这个宴会他必须去。

    石小凡没有拿尚方宝剑,但是火枪他带在了身上。像是安化军这种地方厢军武装,他们是没有资格拥有火枪这种热兵器的。

    石小凡不想扩大热兵器的发展,因为他知道,一旦热兵器普及,引发的战争都是惨烈的。

    大宋朝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地方武装力量薄弱,只有禁卫军和西北边防军才能拥有火器。

    祝府,家丁早已进去禀报。祝从武慌忙出来迎接,他显得热情奔放:“哎呀驸马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来来来,今晚在下在府中设了宴席,咱们不醉不归。”

    石小凡也是热情如火:“哈哈哈,祝转运使客气了,久闻密州海鲜甲天下。我这还没尝尝呢,请!”

    “请,请!”祝从武热情的招呼着。

    到了府厅,石小凡才发现祝从武不止是宴请了他,还有公冶正清以及不少安化军将士。

    这还真是一场鸿门宴,石小凡一来就咬着秋银案不放,这几日不是查阅卷宗就是派人出去打听当年的案子。

    如此步步紧逼之下,祝从武也不装了,摊牌了。他和公冶正清就是蛇鼠一窝,而且,安化军的大部分将领都在宴上。

    目的很明显,你石小凡若是想在山东待着,若是想让安化军听你调遣,你就乖乖做你钢铁厂的事,乖乖做你造船的事。

    至于秋银案子,你若是再这么查下去,我让你在山东地界寸步难行。

    石小凡冷冷的道:“公冶正清,你不在安化大营待着,带着将士们来这里做什么。”

    公冶正清居然不站起来参拜,而是大大咧咧的坐在那里:“驸马爷,我们是地方厢军,比不上京城的禁卫军规矩多。虽然朝廷将安化军调拨给了驸马爷,可是军规中并没有规定我们地方厢军不能参加祝使的宴请啊。”

    “就是就是,咱们这些地方军军饷比不上人家,装备又不行。我们呀,也就是维护维护地方治安。驸马爷若是以禁军规矩约束我们,我们怕是难以做到。”

    “是啊,若是给老子和禁军那么高的军饷,让我干什么都成。可是咱们的军饷连人家三成不到,今日祝使看得起兄弟们,兄弟们怎好不来。”

    一个粗犷将士举杯站起来:“废话少说,我樊茂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只听公冶将军的,只佩服祝转运使。来来来,既然驸马爷来了,咱们大伙儿就敬他一杯!”

    北宋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两种。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主要用途是“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

    而厢军,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看来厢军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故也称“役兵”。

    由于厢军与禁军的俸钱悬殊,大约相当于承担同样任务禁军的一半左右,禁军还有其他优厚的待遇,如禁军在置营地有营房以供兵士家属居住等。

    这就造成了这些地方厢军军纪散漫,厢军为驻州之镇兵。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

    厢军不习武技,主要供地方当局役使,选壮勇者入京师充禁军。赵祯中期为对付农民起义,始教厢军习武。

    所以这些人宁可听从公冶正清和祝从武的,却对这个皇亲国戚的驸马爷并不感冒。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密州山高皇帝远,一个皇亲国戚的驸马爷并没有什么多大本事。

    可他们错了,错就错在他们不知道败家子的厉害。别说在这小小的密州城,就算是在东京城,哪个大小官员见了他不躲着走。

    突然“砰!”的一声,公冶正清面前的盘子被打的稀碎。

    众人大惊,有的吓得从凳子上摔下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再一看,只见驸马爷身边的家丁端起了枪。

    来福的枪口尚在冒着烟,看来适才这一枪是他放的,来福的枪膛指着公冶正清:“瞎了你的狗眼,竟然敢对我们小公爷无礼,你是不是活腻了!”

    公冶正清吓得双手发抖:“火、火、火枪?”

    祝从武也是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这位驸马爷居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在宴会上开枪。败家子大名,果然名不虚传。

    “驸马爷,您、您这是作甚,来来来,快请上座。”祝从武慌忙赔了个笑脸。

    石小凡却变了脸,他冷冷的盯着他,只看得祝从武浑身发毛。

    而那些安化军将士立刻老实了,他们个个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嚣张。

    石小凡没说话,冷冷的看着每个人,众人目光竟然不敢和他相触,纷纷低下了头。

    终于石小凡一摆手,狗腿子们这才收起了枪。然后石小凡也毫不客气的坐上了主宾位置,他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来了个反客为主:“怎么,想给老子设鸿门宴啊?啊!你们这群狗一般的东西也配?”

    祝从武见势不妙,慌忙走过去:“驸马爷息怒息怒,这公冶将军喝醉了酒。这个呵呵,喝醉了,这才冲撞了驸马爷,还请恕罪赎罪!正清,还不快给驸马爷赔礼!”

    这个敢把郓城县令脑袋砍下来的驸马爷,终于让公冶正清害怕了,他端着酒杯:“末将醉酒无状,还请驸马爷恕罪。”

    石小凡微微一笑,突然又换成了一副笑脸:“喝酒?”

    公冶正清更是心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喝、喝酒,末将自罚三杯,自罚三杯。”

    就在公冶正清将酒杯放在嘴上的时候,石小凡阻止了他。桌子上放着一个酒坛,石小凡将酒坛子重重放在公冶正清跟前:“你喝了这坛酒,我就原谅你,否则适才你羞辱老子的事没完。”

 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不信

    这些人原本是想来给驸马爷个下马威的,公冶正清他们主动了祝从武许久,终于等到了石小凡来赴宴。

    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没能给人家下马威,反而被败家子给收拾了。

    一坛子酒,看着舌头都发麻。公冶正清咽了口唾沫,他抱起酒坛子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哈哈哈,好,痛快!这才像个样子,来来来,大家一起干!”

    既然是鸿门宴,大家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石小凡故意给公冶正清个面子,他倒要看看对方是什么目的。

    这酒度数并不高,和现代啤酒差不多。所以这一坛子酒干下去一多半,公冶正清还算清醒:“驸马爷大人大量,末将多有得罪,末将再给你赔礼了!”说着抱起酒坛子又要喝。

    石小凡一把夺过来:“公冶兄弟说哪里话来,老子看你也是好爽之人,这半坛子酒就别喝了,来来来大家一起干杯!”

    气氛再次热烈了起来,适才剑拔弩张的尴尬一扫而空。

    其实大家都是各怀鬼胎罢了,一看石小凡不再生气,祝从武大喜,于是众人纷纷劝着酒。

    酒过三巡,石小凡已经微醺,这个时候祝从武突然笑着说了句:“驸马爷,您看这秋银案子朝廷都已经结案了。何况匪首镇山龙和都巡检使高光军已经被正法,驸马爷何必还咬着这件案子不放呢。再说这人证物证都没了,这也是无从查起啊。”

    石小凡一愣,停住酒杯不饮,他脸上的笑容也再次僵住。

    气氛再次紧张了起来,终于说到正题上了。祝从武在投石问路,同时也在警告石小凡,这案子你查不下去的了。

    石小凡嘴角一翘,眯着眼睛笑了笑:“查,查不下去那就不查咯。”

    祝从武一听大喜:“对对对,不查了,不查了。驸马爷来山东是有要事在身,胶县钢铁厂和市舶司才是重中之重。”

    来客的诸将纷纷附和起来:“对对对,只要是建造钢铁厂的事,我等自会尽力配合。”

    “就是,造船和炼钢我们都听驸马爷拆迁。”

    “可是,”突然石小凡拉长了声音高声叫道:“秋银案老子可以不查了,可景祐二年山东丢失的那六十八万两秋季的税银,哪儿去了?”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鸦雀无声起来。而石小凡说完这句话,眼睛却死死的盯着祝从武。

    祝从武也没有说话,过了半响他才笑道:“这个在下也是不知了。”

    石小凡又哈哈一笑:“来,喝酒!”

    六十八万两官银,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你像石小凡千万贯家产,其实现银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朝廷发行的交子银票。

    六十八万两就是将近七万斤的白银,这么一大笔银子,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因为是官银,这样的银子都是被打了印记的。而且市面上并未流通,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批银子被私藏了起来,并未动。

    喝到最后,众人都醉了。石小凡和祝从武勾肩搭背,二人好不亲热。

    “老祝,大家都是好兄弟,你实话给我说。那批秋银哪儿去了,你老实交代,我保证既往不咎。”

    “驸马爷喝醉了,本官哪里知道这秋银藏在哪儿了,若是知道,本官早就着人去查了。”

    “哈哈哈,你不说,你不说就算了。老祝,我想,我想参观参观你的府邸。”

    石小凡扶着祝从武,祝从武扶着石小凡:“驸马爷若是不嫌弃这房子破旧,尽管、尽管参观便是。”

    他们二人互相搀扶着,一步三晃。狗腿子们和祝府的几个家丁跟在后面,其他公冶正清他们几个人早就趴在桌子上烂醉如泥了。

    “老祝,你这房子不错,着实不错。”石小凡四下看着,然后笑了笑:“我想到后花园看看。”

    “这个,驸马爷,你我都醉了,改日再来不迟。”

    “怎么,老祝你这是瞧不起我,你不让我看,我偏看。”石小凡不顾祝从武阻拦,将他一把推开,摇摇晃晃的往后花园走去。

    祝从武一怔,随即无奈的跟了上去。

    祝府的后花园不小,装饰的也非常讲究。假山鱼池,亭台楼阁也是一样不少。

    石小凡似有意似无意的四下看着,突然东边假山旁边有个低矮的铁门吸引了他。

    铁门不稀奇,稀奇的是贴门口还站着两个家丁。

    “驸马爷请看,在下这鱼池修建的如何,这可是苏州著名的工匠给砌的。这里面我养了不少锦鲤,还有、还有你楼,也着实花了不少心思。”祝从武在介绍着他家的后花园。

    石小凡只是“嗯嗯”的点点头:“不错,着实不错。”

    祝从武笑了笑:“当然,这比起东京城是差的远了。这后院其实别的也没有什么了,不如咱们到前院看看,在下还收藏了一些古玩字画,请驸马爷品鉴品鉴。若是有喜欢的,驸马爷可以拿去。”

    祝从武似乎故意在转移石小凡的注意力,这让石小凡微微一笑,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看飞碟!”石小凡指着天上。

    鬼知道这败家子指的是什么,在这个时代众人也不知道这飞碟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可祝从武还是不自觉的顺着石小凡指引的方向看了过去。

    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发现石小凡不见了。

    祝从武一抬头,只吓得魂飞魄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