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342章

宋朝败家子-第342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性非常好,于是可以将中空的钢管在一定温度下可以持续延伸,直至达到绣花针细度,然后再进行斜口裁剪。

    虽然针头的规格不一,但是用来注射人体绝对没问题。

    后来他们又发现,将这种焊管通过减径、校直、缩管、隔断、去毛刺、研磨、倒角、煮洗消毒,烘干等各种工序,造出来的针头规格统一。刺入人体后疼痛感小。于是,玻璃针管正式问世。

    两支针管,一支是天花病毒,一支是天花疫苗。可是谁来做这个实验小白鼠,这下众人犯了难。

    除非找个死士,可是他们都是一群医者仁心的太医,用活人做实验,每个人都下不去手。这要是一旦失败,就是一条生命的代价。

    众人还没等着商议,史成礼已经拿起一根针管将天花疫苗注射进了自己的胳膊。

    太医局的太医们登时大惊,赛华佗大叫一声:“史学士、不可!”

    可是史成礼已经将针头拔了下来,他微微一笑,故作轻松的道:“没什么感觉,三日后,我再试试这天花病毒。”

    “这!”众人一脸惊恐,同时心中又暗暗佩服。史成礼能不顾性命以身试药,实乃在世神农品尝百草。

    1796年5月,一个名叫爱德华·琴纳的英国乡村医生,在一个小男孩菲普斯身上完成了牛痘的接种。

    当詹纳用第二根针扎菲普斯的时候,他向其体内注射了大量天花病毒,但菲普斯仍然保持着健康。尽管困难重重,不过这种冒险的治疗方法还是使这个孩子获得了奇迹般的免疫力,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终于成功了。

    三日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史成礼同样将天花病毒注射进了自己体内。接下来的时日最是煎熬,他被隔离观察。

    太医局的同僚们隔着玻璃窗户对他观察,第一天,史成礼在读书,第二天、他在画画,第三天、他在吟诗

    接下来的日子里,史成礼能吃能喝能睡觉,大约过了天,他不但身体一切如常,还胖了三斤。

    这个轰动京城的消息比瘟疫传播速度还要快,人们争相奔走相告,朝廷已经研制出来天花疫苗了。什么叫天花疫苗,天花疫苗就是打一针就不会得天花,就不怕这种可怕的疾病了。

    为什么百姓如此激动,因为大宋朝的医疗体系相当发达。甚至是后世所仰望的高度,他们第一个办了官方免费医疗体系,朝廷极为注重医学。百姓看不起病可以免费拿药,重要的是每当发生大的疫情,朝廷都会派驻医官,抓药拿药全部免费。

    崇宁元年,朝廷下令“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这安济坊,就是官办免费医疗机构。

    安济坊是宋徽宗时期才设置的,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并未置安济坊,但是石小凡已经上书赵祯了。不日,朝廷就会开设安济坊,免费注射天花疫苗。

 第七百五十六章 免费医疗

    宋朝民间的医院被称为养病坊、安济坊或养济院,有中央朝廷独资修建的,有地方官员集资建立的,相当于公立医院,也有地方富豪投资私建的,也就是私立医院,另外还有官员和富商合资的公私合营医院。

    不管公立还是私立,这些医院都具有慈善公益的性质,目的是为了让那些没钱看病的贫苦人获得必要医疗帮助,完全免费。

    卫国公府,石元孙在敲着桌子,他在盘算,石元孙盘算的是这次准备出多少钱。

    陈留县瘟疫来势汹汹,在这个时候,东京城自发组织的开始募捐。养病院已经开始接收病人,百姓们空前团结。大家都在为医院捐款,以防止瘟疫。

    “老爹,别算了,孩儿已经决定了,就出这么多。”

    石小凡觉得出钱不多,不过是百八十万两罢了,石元孙却是疼的吐血,八十万两啊,足足够在东京城建十所大医苑了。

    宋代最早的病坊设立于宋真宗时期,当时被称为“养病院”不但提供医疗帮助还提供食物和住所,在安济坊,病人按病情轻重分室居住,重病患者会住在隔离病房,而病危无法医治者就会住进“将埋院”,病人死亡之后还会负责处理后事,提供棺材并将其妥善安葬。

    照顾病人的为僧人,政府提供免费医疗,但并不免费使用这些劳力,安济坊对从事医务工作的僧人有着明确的管理和奖赏制度,每年年终要考核,确定级位升降,三年治愈千人便可获赠紫衣和祠部碟各一道。、

    要知道这赐紫衣是皇帝赐予僧人或道士恩典及荣宠的标志,祠部碟则是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的凭证,可免地税及徭役。

    私立的病坊一般来说自给自足,但是宋朝政府有时也会给私立病坊进行拨款以保证地方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些慈善医院的制度并没有因为后来宋朝的朝政危机而被废止,南宋也一直保持这个传统,仍然把建立“安济坊”作为重要的安民养民措施。

    石小凡就是,他把钱就捐给了这些私立病坊。甚至就连宦官和宫女也开始享有医保服务,宫人疾病由太医负责诊治,而救治效果会直接影响太医的业绩考核,按照石小凡的建议,朝廷设立了保寿粹和宫专门“以养宫人有疾者”,馆内专设良医,保证宫人享有良好的医疗资源和医疗环境。

    药品是进行统一管理的,设有官方的药局,以国营的方式制药卖药,控制药品质量,严惩,同时允许各地人到本州县官办卖药所批发成药出卖,卖药之所和制药之所被称为“医药惠民局”及“医药和剂局”。

    虽然政府会通过医药买卖增加收入,但每年夏冬要向官员赠送药物,而遇到大灾大疫时,医药局则会免费向百姓提供汤药或是拨付药费,同时太医局会选送优秀的医生前去为百姓诊治。

    几乎所有的史学家,你让他选择的话,他们都会选择穿越到大宋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自由、开放、包容、仁慈、富饶。

    钱是石小凡赚的,石元孙即便是心疼,也无可奈何:“八十万两,凡儿,你可想清楚了。”

    “还想个屁,就当是为你孙子孙女儿积德行善了。以后造桥铺路,乐善好施的事得常做。”

    一听说是为了孙子孙女儿,石元孙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好好,对,为了蓁儿和飞儿,再多钱咱也出!”

    旁边刘德旺牙疼的咧咧嘴,八十万那,够花十辈子花不完的钱,小公爷一开口就捐出去了。

    疫苗被一匹匹的生产出来,针头不够没关系。没有针管的,就在皮肤的表面弄出一道划痕。然后再往破损的地方涂抹牛痘液,这个办法一样接种,赵祯就是选择此法。

    宫里的人全部都被接种了疫苗,皇子赵昉首当其冲,他可是重中之重的保护对象。然后就是一众嫔妃,甚至是曹皇后、郭皇妃、张贵妃等人,全部都被接种了疫苗。

    可赵祯是天子,天子不能损伤的。龙体不能损伤,赵祯又怕死,最后史成礼无奈,只好去求恩师想办法。

    “恩师,官家想接种疫苗,怎奈龙体不得损伤,学生无法,特来求恩师指点一二。”尽管现在已经是名震京师的神医了,在石小凡面前,史成礼还是恭恭敬敬不敢失了丝毫规矩。

    “废物!你他娘的为师白教你了。我怎么就收了你这么个不中用的劣徒,这点事也来烦我,你是为师下的蛋啊!”

    狗腿子们吓了一跳,这可是名震京师的活神农,就连官家如今对史成礼也是礼遇三分。也就小公爷敢这么骂他,还骂的他没脾气。

    对于史成礼来说,恩师的责骂让他欣喜不已。骂你,证明恩师在乎你。哪天恩师不骂你了,那才是对你失望透顶。

    “恩师教训的是,学生愚昧。”

    “为师便教你一个乖,既然官家龙体损伤不得,你就拿个刀背在官家手臂划拉几道,然后将牛痘涂在官家手臂上,效果也是一样。”

    这个法子本是简单,可是谁有天大的胆子,敢在赵祯胳膊上划拉几道伤痕。而且这比打针痛苦的多了,虽然在手臂上划几道不破皮不流血,但是皮肤破损那种火辣辣的疼痛感绝不好受。

    史成礼吓得浑身一哆嗦,恭恭敬敬的施礼道:“恩师明鉴,学生、学生实在是惶恐畏惧。”

    “不中用的东西,”石小凡又骂了一句:“算了,明日等为师进宫,看为师亲自为陛下种痘的。”

    石小凡早就想这么干了,这个抠门的皇帝,从自己身上划拉走了多少钱。你是皇帝,我不敢对你怎么样。拉不长你也捏不扁你,哼哼,现在你落在我手里,看我怎么收拾你。

    赵祯怕死怕的要命,宫里的人都注射疫苗了,唯独他这个天子不能打。这让他心慌慌的,是吃不下睡不着。

    直到石小凡入宫,跟他说不用打针,不会损伤龙体。只需在陛下胳膊上划拉几道,跟刮痧似的便可,这让赵祯大喜过望,当场就要接种疫苗。

 第七百五十七章 经济战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可败家子禽兽不如,当石小凡拿出手里的刮痧器具的时候,赵祯吓了一大跳:“你、你干什么!”

    刮痧器具赵祯见过,铜钱、瓷碗、瓷调羹、木梳背小蚌壳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诸如此类。可石小凡手里拿着的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小块缺角的瓦片。

    要命的是这瓦片布满棱棱角角的毛刺,这一道划下去,火辣辣的疼。

    “陛下,您是天子,不能伤及龙体。这玩意儿好,一划下去,不破皮不流血,只是稍微疼一点。”石小凡尽量不让赵祯看出来自己的幸灾乐祸。

    可这瞒不过赵祯的眼睛:“你故意的,朕要诛你九族。你、你看你都笑了,你他娘的是不是早就等这一天很久了?”

    赵祯当众爆粗口,旁边陈琳只好不合时宜的咳嗽了一声。你是皇帝,怎么能说这种市井粗话来。

    “天日可鉴,臣绝没有这个想法,臣以陈琳的脑袋发誓,臣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

    “你他”赵祯气的差点又要骂出来。

    “陛下稍安勿躁,这可是种痘。必须让疫苗经肌肤进入陛xiati内方可有效,臣也很无奈啊。”

    最终赵祯妥协了,他伸出手臂,让败家子用个缺角的瓦片在胳膊上划拉,那滋味,欲仙欲死。

    赵祯想弄死他,分分钟弄死。这手臂火辣辣的,感觉不是自己的了。

    还好,直到赵祯手臂出现一道道淤痕,石小凡这才取过药箱,用棉签蘸取牛痘疫苗,涂抹在了赵祯手臂上:“陛下,涂上这个,您会有些许不适。三日后便可大功告成,自此您就不用怕天花了。”

    石小凡抬起头来的时候,赵祯一脸的不怀好意:“小凡,朕有个差事派给你,陈留”

    还好石小凡反应的快:“陛下,这痘吧种上是没问题。可臣听说有的人体质不好的,还是会有过敏反应。不过陛下放心,只要臣在京城,时不常的观察着,定然无碍。”

    本来赵祯想把这败家子派到陈留县去防治疫情的,听败家子这么一说不由得将信将疑起来:“过敏,什么过敏,过敏了又如何?”

    “过敏嘛,就是身上浑身难受,感觉有一万只蚂蚁在撕咬你。不过陛下放心,臣只要在陛下身边,陛下绝对不会过敏。”言下之意就是,你把我弄走,就有可能过敏了。

    赵祯拿他没办法,恨得牙痒痒:“石小凡,朕谢谢你啊!”

    这话说的咬牙切齿,哪有半点感谢之意。旁边陈琳都吓得一哆嗦,这种事,普天之下也就只有驸马爷能干得出来。

    怕赵祯会秋后算账,石小凡慌忙搬出自己的历史功绩出来:“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什么救驾勤王的,什么造船造炮的,还不都是为了朝廷。比如现在,臣宁肯让陛下嗔怒责骂,为了您的龙体,臣也得给您施痘。”

    果然赵祯一听,脸色稍微缓和起来:“嗯,百姓们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还不忘关心百姓疾苦,赵祯果然是个好皇帝。石小凡尚未回答,旁边陈琳躬身道:“回陛下,城内百姓皆在接种疫苗。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的人已经带了数车疫苗奔赴陈留县了,而且、而且奴婢听说驸马爷捐了几十万两,给了陈留县,以便在陈留设置养病坊和安济坊。如此一来,陈留县的那些灾民也有了安置之地,城内百姓无不感恩。”

    陈琳这么一说,石小凡立刻昂首挺胸,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这让赵祯有些感动:“嗯,你捐了这么多钱,朕也不能不表示一下,这样吧,朕也捐二十万,以接济百姓之困。”

    在朝廷和民间的支持下,这一场席卷东京城的天花瘟疫终于被遏制住了。为此,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牛痘疫苗,凡是接种的人全部免费,由朝廷免费发放天花疫苗。

    甚至朝廷将这项措施列入了官员考核制度,凡是州县百姓,都得接种,若是地方官员完不成任务,轻则追责,重则判刑。

    因为这是纯福利性质,不能收取疫苗钱财,使得地方官员失去了捞钱机会。但是在朝廷高压之下,他们又不敢不去办,一时之间,全国都开始普及这种牛痘疫苗。

    甚至是契丹和西夏听说此事,纷纷派出使者入宋,想求宋廷也给他们送一些天花疫苗来。

    朝廷这些官员已经有些飘了,许多人开始膨胀,他们现在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了。想答应契丹和西夏的请求,做一回救世主,免费赠送疫苗。

    谁知被石小凡知道以后,他去了垂拱殿将一众官员骂的狗血淋头。你们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忘了宋辽之争,忘了宋夏之战了么!

    免费,只是对大宋子民的。你们这么伟大,何不自己出钱给契丹和西夏送疫苗去。

    朝廷没钱,能给他们疫苗已经是人道主义了,还想免费?做梦呢吧。

    你们想免费赠送,好啊。先问问那些马革裹尸、埋骨边疆的将士答不答应,他们用血换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