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13章

宋朝败家子-第413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吧,大权在握的高智昇把相位传给了儿子高昇泰,保定皇帝段正明禅位高昇泰,结果高昇泰做了两年皇帝就挂了。

    临死之前大概是天良发现又或者是迷信鬼神,高昇泰遗言:“吾之为君立国,皆正明皇帝强我为之。原因段氏之弱,群臣之意。今吾突遭风癖,知天命在即。吾死,子孙只许佐国,而不得立君,国归段氏,慎勿背我。”然后又对儿子说:“永为段氏良臣,还位正淳,勿违我言。”段正淳是段思廉的孙子。

    很面熟吧,保定皇帝段正明禅位让高昇泰做了两年皇帝。高昇泰死后传位给了段正淳,段正淳之子呢就是段誉。

    其实段誉本名叫段正严,既不会凌波微步也不会六脉神剑。不过他倒是个长寿皇帝,活了整整94岁。

    扯得有点远,石小凡在山西事宜一了,剩下重建家园的事交给了展云鹏的神卫军,他带着狗腿子浩浩荡荡的回了京。

    鉴于这厮在赈灾中立下的功劳,忻州城内八万多百姓,地震伤亡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一人。仅五人失踪,能做出这么大成就,赵祯龙颜大悦。

    紫宸殿内,赵祯亲自接待了石小凡:“告诉朕,你是怎么做到的?”

    “什、做到什么。”

    “救人啊,朕就知道没派错人。伤亡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一人,仅仅五人失踪者,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把灾民都叫救出来。”

    “臣正要跟您说呢,狗子。”

    赵祯大怒:“你敢骂朕!来人,拖出去,砍了!”

    石小凡吓了一跳:“陛下,臣’这个臣不是那您。臣的意思是说,是狗子救了这些百姓。”

    赵祯一愣,狐疑的看着他:“你什么意思?”

    “是臣在会州城认识的那个大哥,也就是救了曹小梅那个人。是他带了一千多号人去了忻州,还带了十几条狗子。这些狗子可是搜救能手,只要鼻子趴地上这么一闻,就能闻到那处废墟下埋着人。百发百中,绝无失算。”

    “有,有这么厉害?”赵祯有些震惊,狗子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臣想让朝庭建立一个搜救犬培训基地,就在会州。让我大哥负责训练,等将来没个州县都普及开来。狗子不但能搜救,还能协助衙门破案,寻找犯罪嫌疑人。”

    “你大哥?”

    这败家子居然还能称呼别人大哥,这个眼高于顶的混蛋,微服出宫的时候都敢大言不惭的叫自己为六子。

    石小凡嚣张的很,敢把赵祯称呼六子。不过他有着自己充分的理由,我是败家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若是对你太恭敬,不免惹人怀疑你的身份。我只有时不常的呵斥你几句,叫你几声六子,旁人才不会怀疑你的身份。

    这让赵祯很是无奈和愤怒,东京城认识这个败家子的人不少。他若是对自己恭恭敬敬的话,肯定会惹人怀疑这没错。

    一个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的败家子,突然对一个六公子恭恭敬敬,那这人来历不免让人想入非非。

    所以俩人出宫的时候,这混蛋时不常的六子长六子短的挂在嘴边,赵祯既愤怒又无奈,只好接受了这个屈辱的称呼。

    “他救了小梅,那就是我石小凡的救命恩人,臣叫他一声大哥理所当然。”

    “这个朕听说过,你不是在会州给他置办了不少街铺田产么,听说你买下了半个城,哼哼,你可真是大手笔啊。”

    赵祯语气不妙,石小凡心中一凛:“这个,知恩图报向来是臣的本性。就像陛下对臣,那可以说也是大恩人,所以臣才对陛下死心塌地的尽忠职守。”

    这马屁拍的,赵祯“哼”了一声:“此人既然有这等本事,那就把训练搜、搜救犬的事交给他吧。”

    石小凡大喜:“多谢陛下,只是,这狗子必须是大理国那边的土狗。然后与野狼杂交,这样培育出来的狗子才最适合搜救人物。”

    “大理?”赵祯皱了皱眉头:“朕听说他们刚废了天明帝,立了兴宗段思廉。大理小国,不知居安思危,倒是混乱不堪!”

    赵祯自己就是皇帝,自然对他国废帝立新君之事感到不满。说白了,人家这是谋权篡位。

    “陛下,咱们管他乱不乱干嘛,先把狗子弄到手再说。”

    s:许多读者反感科普,其实我也反感。可是科普相对于字数来说算是少的了,我若是巴拉巴拉的一通介绍岂不是更啰嗦,剧情需要,以后科普会尽量简洁一些。

    要掉到第三了,麻烦您施舍一张吧。

 第九百一十七章 让你蹦跶

    狗子,云南犬和野狼杂交经过培育可以训练成优秀的搜救犬。这种搜救犬无论是服从力、耐力还有搜索能力与现代的搜救犬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石小凡想让赵祯下旨,让大理国进贡这种狗子。有了搜救犬,可以参与许多救援任务。甚至,可以作为警犬。

    赵祯有些心动:“南诏大理,现在国事由他们的国相高智昇主持。大理一直对咱们不敢失了礼敬,咱们也不可太过苛刻,若是如契丹一般广开鹰路,怕伤了两国和气。他们数次遣使来,咱们也该回一下礼了。”

    大理地处西南边陲,虽然存在感不高,但实力并不弱,是当时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的一霸。鼎盛时期的大理占据着云南、贵州大部、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以及老挝和越南的部分地区,人口多达数百万,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加上大理国地形复杂,气候湿热,士兵又能征善战,所以想拿下大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元朝灭大理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别说一直被动挨打的宋朝。如果宋朝打大理,谁输谁赢还不一定,打着打着说不定就会搞出个什么曲靖之盟或者昭通之盟什么的。

    大唐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南诏,大理国的前身南诏国,曾经是唐朝的藩属国,但是,南诏在历史上,曾经数次攻击大唐,给大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后大唐的灭亡,都与南诏不无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大理皇帝日子并不好过。国内六大家族势力强盛,有时候皇帝还得看他们的脸色,宋朝可不想惹火烧身去招惹这个大麻烦。

    比如在北宋年间,大理使者来了大宋十几次,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宋皇帝册封大理为大宋的藩属国,但是这来了十几次,皇帝也只接见了两次,也就是说,大宋这样一个精神文明和经济基础十分雄厚的国家时看不上那一片山区的!

    果能够得到大宋的册封的话,就可以提升自己的统治地位,如果国家内部有事的话,就可以像大宋提出借兵的请求,但是大宋那边不答应也是因为不想招惹麻烦,因为面对大辽和西夏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因为失去了燕云,大宋的都城没有任何屏障,敌国的骑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威胁到开封城,所以大宋就在北方一代布置很多的兵力,但是就算是这个样子也只能勉强应付!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是不可能分出兵力去帮助大理解决内部斗争的,况且如果这次事情失败的话,对于大宋来说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南诏那样的事情,不能在出现第二回了!

    大理国内部矛盾很多,来请求大宋的册封就是其中的一个势力想要借助大宋的名头造势,大理的皇帝是是最想接受大宋册封的,接受了册封,大理国皇帝就是大宋朝的藩属国。这样,那些地方豪强家族势力就不敢把皇帝怎么样了。

    大理皇帝一旦被册封,那就是大宋朝的人了。他们若是敢造反,那就是与大宋为敌,可大宋不想惹麻烦,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册封。

    如今不一样了,现在的大宋只有欺负别人的份儿,谁敢招惹。赵祯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想册封大理。

    “陛下想册封他们,那就册封好啦。一个区区的宰相算个屁,权臣自古以来没有好下场。不是乱臣贼子为后世唾骂,就是下场死的很惨。”

    石小凡这话里有话,一是同意赵祯册封大理皇帝事宜。二来这是对赵祯表忠心,权臣注定为后世唾骂,要么没有好下场。

    赵祯却并没有猜忌的意思,他淡淡的道:“权臣也有好坏,只要忠君体国,如前朝郭子仪一般,做个权臣也未尝不可。”

    “陛下,恕臣之言,这人都是有私心的。万一一个诱惑不住,岂不背负了千古骂名。”

    这话就有些大胆了,太祖皇帝赵匡胤不就是没有经得起诱惑,黄袍加身夺了柴家天下做了皇帝么。不过赵匡胤人家多少还能遮掩,不是自己想当皇帝的,是被逼无奈黄袍加身的。

    其实这不过是欲盖弥彰,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没有他暗中授意谁会吃饱了撑的这么干。搞不好这就是陷你与不义,所谓黄袍加身,很多人怀疑都是赵匡胤暗中指使罢了。

    好在这事没有证据,石小凡这么说赵祯也并没有生气,他只是问道:“那你有没有野心?”

    换成别的臣子,赵祯是不会问出这句话的。这是在猜忌臣子,即便问出来了,做臣子的也会吓得肝胆欲裂,魂不守舍。

    石小凡却只是笑嘻嘻的道:“臣一无军权二无威信,陛下还不放心么。”

    “你个王八蛋鬼精的很,朕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故意为之。”

    这是句玩笑话了,赵祯当然知道,这败家子没有权利的野心。石小凡是个什么东西,他还是了解的。这败家子觉得,世界上最苦的差使莫过于做皇帝了,怕是求他他也不会干。

    果然石小凡说道:“陛下,臣要做皇帝也不会做大宋的皇帝。臣把你当好兄弟,四海九州有的是地盘。臣真想做皇帝就会北上或者西进,要么就是出海,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这做皇帝哪有臣逍遥快活,你看臣想蹦跶就蹦跶,想跳就跳。”

    这倒是真的,有人沉迷美色,有人贪慕权利、还有人喜欢财宝。石小凡对美色并不痴迷,家里有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了,对财富,怕这混蛋早已富可敌国了吧。

    唯独权利,石小凡不喜染指甚至是厌恶。直到现在,除了有事被临时指派个职务,他头上还仅仅顶着一顶驸马爷的头衔。什么征西大元帅,什么使辽正旦使,都是临时委派的,早就被撸下来了。

    赵祯深深地嫉妒起来,这么看来,这混蛋却是比自己逍遥快活的多,这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朕就给你找件差事让你蹦跶,你去大理!”

 第九百一十八章 臣保举一人

    “去大理?这山高皇帝远的,南方多远啊,臣刚回来啊,陛下做人还是厚道一些的好。”

    “朕就不是一个厚道的皇帝,你想怎么样!”

    “臣拉不长你也踩不扁你,还能怎么样,您是天子,我是臣啊。”

    赵祯笑了笑:“这就对了,你只要听话,朕自然不会亏待与你。”

    “就是陛下这句话,搞得我老是去那些充军发配的地方。这个大理,臣是真不能去,说啥也不去,坐天牢也不去。”

    “石小凡!”赵祯恼怒的看着他:“是不是朕给你脸了,你算是什么臣子,不去也得去,否则朕杀了你。”

    做皇帝就是好啊,想杀谁就杀谁。不过这句话石小凡没敢说出口,他有自己别的理由:“陛下,去大理无非就是册封,然后就是要狗子这事。随便派个人去就行了,我看吕相公就不错,臣留在京城还有别的事要干。”

    “别的?你还有什么屁事!”

    “发电啊陛下,这个您这皇宫是换上电灯了。可这京城夜市,百姓可一直嚷嚷着要通电的,还有这个臣还想让东京城的百姓都通上电呢。”

    “这个不用你操心,朕会找人去做,你去大理,传朕的册封圣旨比什么都重要。”赵祯看他这是在耍赖了,这败家子总想找个借口,就是不肯去。

    “好吧,陛下难道忘了,要在宫中建七层高楼的事了么。臣去了大理,这房子什么时候能盖,臣可说不好。还有,胶州海带那事,投资还是出了些问题的。”

    “你敢威胁朕?”

    “臣不敢,臣的意思是,这可等不得。您可要知道,这胶州海带不是那么好种植的,没有人教授,可种不出来。前日,那个谁,胶州那边还来电话问如何做种帘的事。”

    石小凡确实在威胁,他在逼迫赵祯。你让我去大理可以,首先你要在皇宫中建造七层大楼的事黄了,再就是胶州湾咱们投资的海带。

    海带养殖场赵祯可是下了血本的,他和石小凡俩人投了巨资。因为赵祯知道,海带一旦种植成功,其利润可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败家子就掐着这两件事,死活要留在东京城,就是不肯去大理。

    赵祯犹豫了,去大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只要镇得住大理国的那六大家族。册封大理国皇帝的事就好办了,然后就是让他们进贡狗子作为回报。

    “朕再想想,再想想。”

    “不用想了陛下,那个吕相公最合适,铁齿铜牙吕夷简,东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吕夷简听到这话估计得气死,这败家子让谁去不好,偏偏让自己去。

    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去大理,在古代南方有许多毒瘴,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瘴”并非一定就是“气”。

    宋方勺《泊宅编》载:“虔州(今江西赣州)龙岗、安远二县有瘴,朝廷为立赏添俸甚优,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率不敢留,甚则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遣而已。”中医中的瘴,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而南方多丛林,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容易滋生瘴气。南方多瘴,瘴气是山林恶浊之气,发于春末,敛于秋末。各路的瘴气都是清明节后发生,霜降节后收藏,独有自南交(越南南部)以南以西的瘴气却不如此,可以说四时都有的。四时不绝,尤其以冬天、春天为最厉害,与别处不同。

    多瘴的地方,它那个山岭差不多是纯石叠成,一无树木,雨淋日炙,湿热重蒸,加以毒蛇、毒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