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482章

宋朝败家子-第482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找死了,杨文广带着七千大军倾巢而出,从永平寨出发穿过雨林,直扑交趾国老巢,交趾国都升龙城。

    这次大军行军缓慢,因为带着重武器,大炮!深入交趾境内之后,一路上根本就没要遇到像样的抵抗。实际上是他们不敢抵抗,在燧发枪和手榴弹面前,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劳的。

    就这样,大军直逼升龙城,李日尊慌了。

    升龙城王宫,往日雄心万丈的李日尊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这么快,这么快,为什么他们进军这么快。我的番军呢,为什么不来护驾!”可乐文学

    文明殿大学士裴嘉叹道:“国王,没兵了,咱们已经没有兵力可挡了。别说是番兵,就算是天子军,宋人手里的火器,又有谁能抵挡。”

    番兵,就是地方武装。天子军,是李日尊京城的禁卫军。在军事方面,李日尊成立御龙、武胜、龙翼、神电、棒圣、保胜、雄略、万捷,皆左右,黥其额‘天子军’。

    也就是说,他成立了这些个军队种类,在士兵脸上刻着天子军三个字。其实这不是什么荣耀,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称之为黥首。

    李日尊这么做,也是效仿的汉人,在士兵脸上刻字,防止打起仗来的时候他们逃跑。

    他把自己的军队分弓箭手、兵骑马队、象队、掷石兵等。一般军队又分为二类:一是禁军组成的正兵、二是地方兵组成的番兵  ,“分为别队,毋得相杂,以防其变。”,  分左右前后四部,合为百队,一旦发生兵变,  可互相掣肘,便于王室调遣。

    左威卫范彛拱手道:“国王陛下,臣闻宋人火器犀利无比。如天雷滚滚,似闪电耀天。非是将士不肯力战,着实是挡不住啊!”

    李日尊大怒,冷冷的看着他:“范彛,你敢怯战。”

    在李日尊看来,将士屡战屡败不是因为宋人武器装备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将士畏战。他身在交趾,只是听部下说把宋人的武器吹得神乎其神。这不是瞎扯淡么,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种厉害的武器,定然是部下想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宋人武器,从而脱罪。

    右威卫陈改也跟着道:“陛下,非是臣等怯战。着实是因为宋人武器厉害,臣在占城东侧和宋人交过手,他们的火器咱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根本挡无可挡啊。”

    就在这时,太尉郭擎日慌慌张张走了进来:“国王陛下,祸事了,祸事了。宋人由杨文广带领的杨家将,已经到城外不足百里了。陛下,咱们投降吧。”

    李日尊登基后,以裴嘉祐为文明殿大学士,范彛为左威卫,陈改为右威卫,刘庆为左清道,王行为右清道。改神卫匡圣都为拱圣广德都。阮道成为太师,郭擎日为太尉。龙瑞太平二年,修大内诸殿,赵祯封其为郡王。

    群臣一听,无不大惊失色。宋军打进来了?这么快。

    李日尊惊恐的睁大了眼睛:“什么!不可能,咱们的将士是泥巴捏的么,宋军怎么可能这么快!”

    就是这么快,若不是跟着大炮等辎重,此时的杨文广已经兵临升龙城下了。这个时候,李日尊身边已经无可调用之兵,他交趾国本来就国土狭小人口稀少。思禀等人的三大主力三万余人折在了邕州,剩下的国内地方番兵都是草包。

    目前来看,唯有这升龙城一万三千禁军是最后的老本了。但愿自己能仗着城墙之利,挡住宋军的进攻。

    毕竟,那宋军的杨家将是孤军深入,李日尊不相信杨文广攻不下升龙城他不扯兵。只要自己在京城用城墙挡住宋军,不出一个月他杨家将粮饷跟不上必然会撤退。到时候自己再和宋人和谈,就有了谈判的资本。不然,若是就这么开城投降,那自己还有什么资格和宋人谈判,搞不好这交趾国,都被宋人侵占了去。

    s:求月票、订阅下载。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兵谏

    打,打个大西瓜。没有兵员怎么打,守吧。能守得住升龙城,就算是胜利了。

    “传旨,关闭城门,命令将士,上城墙备战!”

    随着李日尊一声令下,升龙城全城戒备。城中谣言四起,消息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宋人要打进来了。传说中那些宋人三头六臂,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指谁谁死。这特么,不知道是他们的想象力有多丰富,这不是哪吒么。

    没错,在交趾人眼里,宋军就是哪吒,要命的是还是一群哪吒。一个哪吒就已经上天入地,一群哪吒还不得把升龙城给掀了啊。

    杨文广进军速度并不快,而升龙城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听说国王下令,要做好闭城一个月的准备。于是,街面上开始了哄抢。

    粮食、草药还有各种生活物资水涨船高。要命的是你拿着钱买不到粮食,围城一个月啊,谁家不准备点存粮。不然就等着饿死吧,于是街上乱了。

    尽管朝廷已经派出正兵维持秩序,然而这些天子军自己都开始哄抢,城中鬼哭狼嚎乱作一团。为了安抚军心,李日尊亲自到城墙上督战,国王的到来,多少给了这些将士们一丝安慰。

    这些交趾天子军倒也同仇敌忾,准备与宋军决一死战。只有几个理智的有识之士,比如左威卫范彛、右威卫陈改他们知道,一旦宋军兵临城下,他们半天都扛不住。

    可国王心意已决,李日尊脾气暴躁谁敢再劝,劝下去怕会被即刻斩首。

    出了王宫,范彛找到了陈改:“陈兄,陛下不听劝诫,咱们升龙城百姓不能跟着遭殃啊。”

    陈改点了点头:“我知道,可国王执意要死守,我等又奈何。宋人的火器我见识过,就算是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咱们也非其敌手。我听说那宋人皇帝仁厚,这次本就是国王之祸,咱们就不该去招惹大宋。”

    “我倒是有一个法子,不知陈兄意下如何?”范彛试探着问道。

    陈改一愣:“范兄此话怎讲。”

    “兵谏。”

    陈改吓了一大跳:“范、范兄莫不是说笑,兵谏,会死人的。”

    兵谏,指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听从规劝。语出自《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十九年春季,楚文王发兵抵御巴军,在津地被巴军打得大败。回国,鬻拳不开城门接纳,楚文王就转而进攻黄国,在踖陵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楚文王回国,到达湫地时得了病。夏季,六月十五日,楚文王死去。鬻拳把他安葬在夕室,然后自己也自杀身亡,死后被安葬在地下宫殿的前院里。

    当初,鬻拳坚决劝阻楚文王,楚文王不听从。鬻拳拿起武器对准楚文王,楚文王害怕而被迫听从。鬻拳说:“我用武器威胁国君,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于是就自己砍去一足。楚国人让他担任卫戍楚都城门的官职,称之为太伯,并且让他的后代执掌这个官职。

    君子说:“鬻拳可以说是爱护国君了,由于劝阻而自己使自己受刑,受了刑还不忘记使国君归于正道。”这就是鬻拳兵谏的故事。

    说白了,就是用武力逼迫李日尊就范,让他主动开城投降,听候宋军的处置。问题是,这个李日尊不是楚文王。他没有楚文王的胸襟,以李日尊的个性,八成会立刻剁了范彛和陈改。

    兵谏不同于谋反,谋反是杀了君王取而代之。兵谏是还尊你是君王,但是你得听我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你是君王也得听我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是兵谏,君王得有容纳你得胸怀。若是没有,他会杀了你,连个渣渣都不剩。

    很显然,李日尊没有这个胸怀。这也难怪范彛提出来的时候陈改吓得面如土色。

    范彛叹了口气:“可若不如此,咱们就是在拿着整个升龙城跟着一起陪葬。宋军的火器一旦盖过来,咱们拿什么抵挡?”

    “这”陈改想了一下:“若真要兵谏,你我绝对不成,咱们还得找些别人,只有拉拢的人越多,咱们才能成功。”

    这时候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太保李常杰。

    这个李常杰是谁呢,李常杰《越史略》作“阮常杰”,原名吴俊,后改姓李,字常杰,交趾李朝将领、宦官。

    李常杰在李太宗时期出仕为官,后净身为太监。到了李日尊时期,晋升太保。此后,李常杰参与三次对占城的战争,又率兵入侵宋朝,成为李朝与宋朝交战的主要将领。

    此人是李日尊心腹太监,也是驻守升龙城的主要将领。只要他同意兵谏,则李日尊也没有办法,日后即便是追究下来,还有李常杰顶着。

    “李常杰,若是想兵谏,唯有此人能成功。只要他答应了,咱们就可以逼迫陛下大开城门,向宋人乞降。只要咱们不抵抗,向宋人俯首称臣,想来那些宋人也不会过分逼人。”范彛说道。

    陈改还是有些担心:“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李常杰能听咱们劝诫么。若是他不肯,咱们怎么办。”

    范彛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你我只有赌一把了。如若不然,等宋人火器打过来,升龙城就完了。”

    为什么君王明知道宦官干政的风险,最后还是信任宦官。因为比起那些武将来说,宦官更能靠得住。

    作为李日尊的心腹,李常杰对他倒也忠心耿耿。太监没有子嗣,一般不敢篡位夺权。武将则不然,他们权利大了以后容易谋权篡位。

    此时的李常杰正在城中宫门外布置防御,范彛和陈改找上了他。

    “范将军,陈将军,你二人不去城上固防,来这里做什么。”一看到这二人,李常杰就皱起了眉头。

    范彛和陈改互相对望了一眼,范彛一拱手:“李太保,末将二人有事想和李太保商议,不知可否有空?”

    “到底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陈改跟着道:“这个……李太保,今夜戌时,咱们聚兴楼一聚,如何。”

    李常杰知道,当此非常时刻,这二人神神秘秘的来找自己,定然是有什么要事。他又看了眼二人,想了想道:“好,戌时我定然会到。不过,二位还是想想,怎么保住咱们升龙城吧。”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空有报国志

    李常杰不好对付,听他的语气,似乎并不想开城投降,这让范彝和陈改心头凉了半截。

    二人离开了宫门,一起上了南城。城墙上,交趾的天子军们还在忙碌着固防。没有人会想到,这些所谓的城防工事在宋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可他们认为固若金汤,终究是交趾的国都,高大的城墙可挡十万大军。宋军区区几千人就想攻城,只等国王一声令下怕先把你们给灭了。

    李日尊认为是属下怯战导致的溃败,君王这么想,下面的士兵自然也跟着这么想。大多数人都认为,传说中的宋军火器不过如此。

    除了城中那些愚昧的百姓,把宋军神化成了三头六臂,会喷火会吐电的怪兽。所以,这些天子军的将士,大多数人还是信心满满的。因为国王这么说,他们也就这么信了。

    愚蠢,是要付出代价的。范彝和陈改是知道的,他们和宋军交过手。拿着火器的宋军,压根就不是人。

    李日尊带着侍卫在城墙上来回巡检,看到范彝和陈改的时候他大怒起来:“诸将都在固防,将士都在守城,你二人干什么去了!”

    很显然,李日尊找他俩很久了。毕竟范彝和陈改是左右威卫的将领,这俩阵前竟然没了踪影。

    范彝慌忙拱手:“回国王陛下,臣等到城中去了,一来要安抚百姓,二来还要维持城内秩序。以免宋军来时,咱们自乱了阵脚。”

    李日尊闻言这才神色缓和了起来:“陈改,你二人到东城看看。预计快的话明日宋军就到了,只要咱们守住了城门,不出一月,宋军必然退兵。”

    范彝和陈改施了礼,点了几名将士,一起去了东城。

    入夜,二人依照约定来到了升龙城聚兴楼,戌时到了,可还是没见到李常杰的身影。

    陈改有些急了:“范兄,怎么这李太保还没来,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范彝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他又不知道咱们的目的,估计是被什么事给绊住了吧。”

    眼看过了一刻钟了,聚兴楼外还是没有半个人影,二人又焦急起来。

    升龙城内早已人心惶惶,这聚兴楼若不是因为两个将军来饮酒早就关门大吉了。这个时候,人人自保尚且不暇,谁还顾得上营业。

    终于,外面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响。不多时,李常杰来了。

    范彝和陈改慌忙起身相迎,二人一拱手,李常杰还礼,然后双方坐了下来。

    “范将军、陈将军,我刚从宫里出来,还有其他要事。咱们就长话短说,二位有什么事直说吧。”李常杰倒是干脆利落。

    范彝和陈改互相看了一眼,范彝最先拱手开口道:“既如此,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李太保,实不相瞒,我二人与宋人交过手,宋人火器厉害,咱们万万不是对手啊。”

    陈改也跟着说道:“是啊李太保,那宋军手里拿着的火器,擦着伤碰着就死。就连盾牌,都抵挡不住啊。且不说他们手里的火器,还有他们腰间挂着的铁葫芦,扔出去之后,房子都能给炸飞。”

    李常杰开始还在认真听,后来越听越玄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陈将军,本来我敬重你是条汉子。怎么自从与宋人交过手之后,竟然变得如此怯懦。说起话来也越来越没谱,宋人三头六臂上天入地不成,你是说他们手里的家伙能把盾牌射穿,腰间的葫芦能把这聚兴楼掀飞?”        陈改愣了一下,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没错。”

    “哈哈哈……”李常杰大笑起来,突然又收起了笑容:“陈将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没想到你二人也是胆小如鼠的宵小之辈,你们是被宋人吓破了胆吧。什么火器犀利,无非就是火油吧,若说是火油,咱们难道就没有了。”

    范彝一拱手:“李太保,非是我等夸大其词,我二人句句实言,还请李太保三思啊。”

    李常杰心中一动:“你二人到底什么意思?”

    完了,这李常杰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