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614章

宋朝败家子-第614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这人是谁啊,这么大手笔出口就是二十万。有人认出他来,此人是京城最大的皮货生意老板,人称皮货王的王各壁。

    隔壁老王,这老人一出二十万。登时鸦雀无声,然而仅仅过了两秒,那矮冬瓜急切的举起牌子:“我出二十一万!”

    “我,我二十二万!”大肚子擦了擦汗,他也举起了牌子。

    这次无人再敢肆意加价,只是一万一万的叫。而且声音没有之前热烈了,众人都是考虑许久,才敢叫出价格来。

    “三十万!”有人再次一口价喊了出来。

    三十万,从二十二万一下子又跳到了三十万!

    又是隔壁老王,又是他淡淡的举起牌子,轻描淡写的喊了一声,三十万。

    求月票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天价

    三十万!整整三十万贯,石小凡都被震惊了。这两处宅子居然被要价要到了这么高,然而,接下来更激烈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皮货王王各壁刚喊完,下一个人立即举牌:“三十五万!”

    石府东院立刻炸开了锅了,三十五万。比市价都高出四五万,众人议论纷纷,出价的又是何人呢?

    众人寻声望去,居然是织布张张发奎。这厮娶了薛昆的前妻,后来做布匹生意破了产。被石小凡安排到了城北负责水力纺车,结果这些年织布张风生水起,又重新创下了好大的家业。

    这次他是感恩,来帮石小凡的忙的。其实石小凡的这两处商铺,满打满算在京城撑死值三十万贯,而张发奎开口给了三十五万,这是想帮石小凡了。

    石小凡看到了他,织布张冲他挥手致意。

    人们议论纷纷,谁这么冤大头,居然肯花这么高价买这两处铺子。三十五万啊,估计这人得快破产了吧。

    在东京城能一下子拿出三十五万贯的人家,也是凤毛麟角。

    然而人们嘀咕了这个时代的那些富商大贾的势力,即便是张发奎尽最大的能力出价三十五万。还是有人出价比他高,因为来福敲第二锣的时候,又有人加价了。

    “三十六万。”举牌的依旧是王各壁,隔壁老王。

    “皮货王疯了吧,三十六万啊。他花这么多钱,买这两处铺子,值么?”有人开始怀疑起来。

    谁知又有人接着道:“你懂什么,按照市价来说,这两处铺子撑死三十万。可要看给谁了,若是你买来出租做房东,也就值这个价。可你要是用来做生意,三十六万我看并不贵。”

    “三十六万还不贵?三十六万贯啊,当年给契丹的岁币也不过区区三十万缗。”

    那人又冷笑一声:“你知道个屁,你知道这皮货王一年在京城进出多少皮货生意。基本辽北女真和西夏的皮货都被此人垄断,甚至于高丽都有他的业务。像是南大街这种繁华地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是皮货王拿着大把的金银去买,再高的价格那些房主怕也不会卖吧。”

    质疑的那人这才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对于咱们来说,这两处铺子就值三十万。对于皮货王这种做生意的,尤其是需要南大街这种位置的商人。再高的价格对他们来说也值,因为这地界是他们花钱都买不来的。”墨雪

    “你总算明白了,旁人若是有这么两处铺子,若非急用钱谁肯变卖。留给子孙那才是年年收租,金钱又不断绝也。若是卖了,即便是卖个高价也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再者,这南大街是京城皮货生意集散地,你看看吧,再高的价这皮货王也得要。”

    这让说的倒是没错,有商铺的都是东京城的土豪。人家也不缺这点钱,铺子卖了就没了。若是留着收租那才是细水长流,万一子孙后代出个败家子,至少还能有个铺子而不至于家道中落。

    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富不过三代的例子比比皆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再说卖铺子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是败家子中的败家子行为。但这事发生在石小凡身上,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他本就是个败家子。

    南大街作为京城最繁华的贸易集散地,不止是皮货,还有药材、茶叶、绫罗绸缎、古董珍玩等等,在这里都是交易的如火如荼。

    很快,又有人出价了:“三十八万,我出三十八万。”

    惊喜一波接着又一波,最后各个富商大贾又开始新一轮的加价。可这个时候,这两处铺子的价格已经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了。因为价格炒得太高了,他们也一样,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不过这难不倒这些富商们,他们开始联合。石家出售的不是两处铺子么,几个富商开始凑在一起出价,得了铺子以后几家一起平分。而织布张张发奎只能给石小凡一个抱歉的眼神了,因为接下来的价格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四十九万,这位掌柜出价四十九万贯,四十九万第一次,四十九万第二次”来福嗓子都喊哑了,四十九万啊。他激动的敲锣的手都有些颤抖了,这么一来,石家根本就不必破产,就完全能支撑起这次出兵的开支。

    “五十二万,我们最后的底价是五十二万!”这次举牌是三家一起的,皮货王还有药材李,另外一家是鼓捣茶叶的精瘦老者。三家一起拍卖,想来是一起共有这两处铺子,而五十万贯钱,也是这三家富商出得起的最高价了。

    “五十二万第一次、五十二万第二次、五十二万第三次,成交!”咣咣咣,随着来福三声锣响,最终这南大街石家的两处大铺子,以整整五十二万贯的天价,卖给了这三家富商。

    沸腾了,所有人都沸腾了。五十二万贯啊,本来石小凡家资殷实,这次出兵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压力。可自从他把西山给了朝廷,又在城东投资了巨额财产以后,石家的现金流其实并没有多少了。

    这次败光家业,也实属无奈之举。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南大街的两处铺子,就卖了整整五十二万两。在石府作为公证的衙门笔吏,更是喜笑颜开。大宋朝商铺出售是需要房契地契,还有专门的衙门人员进行公证备案的。而且,你们交易的金额越高,衙门收取的赋税也会越高。

    商铺交易要纳税的,这次衙门可以有一笔巨大税收了。他们的俸禄也会跟着大涨,是以这几个笔吏也是大为惊喜。最震惊的还是石小凡,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拍卖会能让他这两处铺子拍出一个天价来。

    赵嫕也是无比震惊,她和石小凡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均是相视一笑。既然拍卖会是这种结果,那么接下来石府的其他产业,也完全可以用这个套路,就不必再低价出售了。

    石家在南大街的两处铺子卖出了天价,这在东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粮草

    文德殿,赵祯一脸的惊讶:“五十二万?”

    陈琳点点头:“是的陛下,整五十二万贯。就这,拍中之人还喜笑颜开。”

    没错,皮货王他们此时的心里乐开了花。旁人笑他大傻瓜,他们却觉得值,非常值!

    以前他们的皮货只能批发给京城的散户,那些散户再做二道贩子在京城零售。有时候还得受到京城散户联合压价,而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零售店。像是南大街这么繁华的地方,他们不必再受散户的制约,反过来他们自己可以控制散户的价格了。你不来我这里批发,我就自己搞零售。

    赵祯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没想到这败家子还有这种手段:“这小子,还真有他的。”

    陈琳也高兴的说道:“是啊陛下,以后朝廷可以学上一学他的拍卖之法。”

    赵祯心中一动,比如以前朝廷抄了某个狗官的家,籍没的家产比如府宅要么赏赐给其他臣子,要么低价售卖。如果按照石小凡的办法进行拍卖,说不定也能拍出个不可思议的天价来。

    “嗯,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小子有钱了,朕有点后悔了。”赵祯说。

    “陛下您后悔什么。”陈琳问。

    “朕是不是有些胡闹了?”

    陈琳一愣,这话他还真不好接,于是只好沉默。

    拿着十万大军让这败家子去折腾,岂止是胡闹。列祖列宗们泉下有知,估计能背过气去。你这不是拿着江山当儿戏么,若石小凡有野心

    军饷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粮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的粮草,得动用大量的民夫。有人说三大战役是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这一点不夸张。

    然后就有人雪中送炭了,城北,皇恩县。

    农桑状元丰乐,也就是皇恩县的县令,他帮了大忙。实际上,皇恩县的百姓来帮了大忙。

    如果说整个城北数十万百姓最感恩的一个人,绝不是皇帝赵祯,而是他们心目中的巨神石小凡。能被称之为神,可见这厮在城北百姓中的影响力。

    随着皇恩县的人口不断增多,土地被大量的开发。各种农作物简直就是逆天的产量,这个县城的百姓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完全都是驸马爷的功劳。

    这在东京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北的百姓把石小凡当成了神,当成了大恩人来供奉。城内的百姓四处传唱着这是个败家子,无恶不作的败家子。为了打仗,家产都败光了。

    然后,城北的武大郎他们来了。武大郎带着城北的几个村子的村长,一起找到了石府。狗腿子旺财在大门口发现了他们:“武大郎?你们怎么来了。”

    初进城的他们有些拘束,武大郎看着门庭若市的石府,看着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他用袖子擦了擦鼻涕:“旺财兄弟啊,是你这太好了,我们想找驸马爷。驸马爷可在府上么?”热搜

    旺财有些为难,大军出征在即,小公爷彻夜未眠的忙于各种事物。石小凡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这对于一向懒散的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这一切,只为了大军早日集结开拔,到一线天夷平了土匪。

    “那个武大郎啊,你们有什么事么。”

    “有啊,我们听说驸马爷要打仗。这怎地打仗还得自己出钱出粮,朝廷就不管了么?”武大郎手揣在袖子里,一脸的懵逼。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都知道石小凡要出征。只是为什么打仗要石家自己出钱,这扯淡的让他们莫名其妙。这消息是丰乐透露出来的,只是这位丰县令没敢说太多。

    欲言又止的丰乐让武大郎他们加倍的莫名其妙,于是他们成帮接伙的来到了京城,想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展将军在一个叫一线天的地方被土匪给杀害了,这事朝廷帮不了忙。小公爷只好自己出钱出粮,借了朝廷的兵马,去剿匪。展将军的人头都被土匪挂在了寨门上,我们小公爷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让这群土匪们血债血偿!”

    看着义愤填膺的旺财,武大郎他们大吃一惊:“展将军遇害了?!”

    展云鹏他们是认识的,展云鹏到过城北,帮助过百姓。武大郎他们一听,登时震惊不已,有几个人已经开始擦眼泪了。

    百姓们质朴,他们总是这么的富有同情心。再闻听展云鹏这个好人遇难,无不扼腕感叹。

    武大郎一惊,随即明白了为什么驸马爷要打仗了。同时,他们又被石小凡的义举深深的感动了。这种事,也就是驸马爷干得出来。抛家舍业倾家荡产的为展将军报仇,驸马爷当真是义薄云天啊。

    “好,既然是这样就太好了。我们来就是想帮助驸马爷的,原来丰县令是这个意思。”武大郎突然高兴起来。

    这下轮到旺财一脸懵逼:“武大郎,你这什么意思。展将军都没了,你还说太好了?”

    “不不不,旺财兄弟你误会了。驸马爷不是要去打仗报仇么,我们皇恩县的百姓都商量好了,打仗需要粮草不是。这些大军的粮草,我们皇恩县的百姓给包了。”武大郎胸口拍的邦邦响。

    旺财大吃一惊:“啥?”

    “运粮啊,你们打仗不得运送粮食啊。我们皇恩村这么多百姓,家家户户派出个壮劳力,用独轮车给你们运粮。我们那儿的粮食多得很,家家户户粮满垛。我们算了一下,一家出个二百斤那是小菜一碟。”

    旺财由震惊变为惊喜,他急匆匆的拉着他们:“走,这就随我去找小公爷!”

    十万大军的开拔当真是无数令人头大的事情烦扰着石小凡,朝廷不管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军饷问题解决了,粮草也可以到市面上购买。哪怕花钱购买官粮,这都不成问题。问题是,粮草运输怎么运,哪有这么多马车牛车甚至人力独轮车的。

    就在石小凡焦头烂额之际,旺财带着武大郎他们进来了,旺财惊喜的叫道:“小公爷,武大郎他们来了。”

    s:求一下月票。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开拔

    武大郎?他这个时候来干什么。石小凡同样的有些吃惊,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好几个村的村长。

    “武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么。”石小凡问。

    这让武大郎他们感激涕零,驸马爷都这样了,自己一屁股焦头烂额的事,却还惦记着他们:“驸马爷,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百姓们都是来帮你的,我们听说驸马爷遇到了难处,大伙儿商量了一下就来了。”

    石小凡一愣神,旺财跟着说道;“小公爷,皇恩县的百姓听说您要出征,他们都决定作为运输粮草的民夫,给大军搬运粮草。还有,他们每家每户还给咱提供粮食。”

    石小凡又惊又喜,他看着武大郎,武大郎点点头:“放心吧驸马爷,您的事就是大伙儿的事。您够义气,我们也不能被人说闲话不是。我们城北皇恩县的百姓别的没有,要粮食有粮食,要人有人要车有车。”

    什么是雪中送炭,大概这就是了。能得到城北的帮助,军饷和粮草的问题就都被解决了。困扰多日的难题,原来就这么简单。

    接下来,就是准备大军出征的事了。十万大军开拔,要从不用的地区调拨各个兵种。虽然不像是打仗那般令行禁止,可也得按部就班。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军等各个兵种抽调,还得枢密院颁布调兵军令,有三衙统辖。

    曹小梅回了娘家,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