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633章

宋朝败家子-第633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小梅的脸上还挂着泪痕,可已经破涕为笑,如春花绽放,美艳不可方物。

    “扶老子去车上,来福,拿金疮药。”石小凡疼的呼吸都不敢大口。

    狗腿子们手忙脚乱,旺财看着那些个饥民,目露凶光:“小公爷,我把他们都给杀了。”

    对于旺财他们而言,是没有什么是非观念的。敢招惹他们家小公爷,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一样照杀不误。

    石小凡忍着剧痛:“闭嘴!把食物给他们留下,咱们走。”

    看得出来,这些饥民并非刻意刺杀自己。这些人,只是已经被折磨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癫狂状态了。石小凡又怎么能去再忍心处置他们,自生自灭吧。他没有更大的能力再去救助这些人,狗腿子们扶着他。旺财忿忿不平的收起刀子,而那些饥民们似乎恍若未觉。

    临上马车,石小凡回过头:“你们拿着食物往北走,走出这里,或许能有一线生机。柳河县,那里有人有粮食,能到柳河县,你们就会活下来。”

    饥民们不知所措,或者说是不为所动的或站或坐在那里,他们像是一群失去了思维的僵尸。

    直到石小凡上了马车,这些饥民们才敢去抢夺地上狗腿子们留下来的食物。可、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背上行囊北上求生,没有一个人。

    如果他们拿着这些干粮,跋山涉水的北上,或许能到柳河县,那里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到了。可没有人这么做,他们抢夺了干粮以后,只是死死的抱在怀里。或者拱进乱草堆里,身子朝里屁股朝外。

    在极端的环境下,不知死伤了多少无辜百姓。活下来的,就他们几个。而这些人,已经不像是个人了。或者,他们没有了再去寻找活路的勇气。就这样吧,混吃等死。哪一天熬不下去了,死在这里。

    石小凡自己都受了伤,无法帮助他们太多,他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狗腿子来福进去帮他上药,虽然石小凡一直在强撑,实则受伤不轻。这一叉再用点力,还真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幸亏众人早有所备,知道这一路会有意外。翰林医官院最好的金疮药,石小凡自制的酒精、甚至还有棉签。来福小心翼翼的给他清洗了伤口,涂上金疮药。然后用纱布把他的腰部缠了起来,石小凡不想躺着,他就坐在马车上,曹小梅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陪着他。

    赶着神手朱大昌更是加倍的小心,生怕马车的颠簸,触动了小公爷的伤口。众人一路南行,终于到达了唐州。

    s:月初,疯狂求月票。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龙潭(急求月票)

    石小凡其实伤的着实不轻,一路之上伤势反复。好不容易到了唐州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似乎是刚刚经历过战乱,满是废墟的城镇。而石小凡的伤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他终于可以勉强下地活动了。

    唐州知州苏青海,石小凡见到他的第一眼,对他印象着实不错。唐州城外,苏青海早早的就在迎接了。

    这么多官员,像是这么艰苦朴素的,石小凡还是第一次见。苏青海的官服似乎是常年没有换了,有几处甚至是打了补丁。官服上打补丁,苏青海是第一人。官服虽破,倒是洗得干净。

    苏青海有些赫然:“驸马爷,唐州百姓遇灾,下官实在无力添置新衣。这官服上打了补丁,可给朝廷丢脸了。”

    苏青海旁边的官员跟着道:“回驸马爷,苏知州把自己的俸禄都贴给受灾的百姓了,家中,实在是唉”

    石小凡笑了笑:“苏知州,你这打了补丁的官服,在我看来却比那些衣着光鲜的朝官们要干净的多了。走吧,带我去府衙。”

    “驸马爷谬赞,下官愧不敢当,请!”

    “老苏啊,你这城内是怎么回事?”

    “驸马爷明鉴,连年大旱,城中百姓无以为继。不免有刁民闹事,焚城者有之,盗抢者有之。去年城中大乱,下官好不容易才弹压下来。加上流年灾患,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百姓逃的逃散的散,这唐州城就这样了,下官有罪啊。”

    石小凡“嗯”了一声:“你有没有罪我会查清楚的,走吧。”

    无论怎么看,这苏青海都不像是个狗官。就连着唐州的府衙,看起来都残破的很。这种残破无关于灾害,而是许多年没有修缮,就连府衙门口的那口鸣冤鼓上的红漆,都已经斑驳陆离。

    石小凡不禁感叹:“老苏,你这够勤俭的。我走过南闯过北,像是你这样的官员,我还是第一次见。”

    石小凡伤势初愈,走的并不快。旁边的曹小梅等人都有些惊讶,石小凡很少对人这么客气的。这次他居然称呼苏青海为老苏,曹小梅知道,若不是对对方有好感,石小凡绝不会如此称呼他人的。

    比如他会叫包拯为老包,叫韩琦为老韩。而不相熟的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石小凡一般称呼其官职或姓名。他与苏青海仅一面之缘,就热情的称呼其老苏来。看来,石小凡对这个苏青海是非常欣赏的。

    “驸马爷过奖了,这唐州百姓尚且在水深火热中,下官不敢有奢靡之心,里面请。”

    嗯,府衙也很简朴。看得出,苏青海是个朴素的人。就连石小凡自己都不禁感叹,大宋朝还是有清官的。只是,这样一个艰苦朴素的清官,为何甄洪会弹劾他侵吞了赈灾粮呢?

    要么,这苏青海真是自己看到的那样,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清官。要么,就是老奸巨猾深藏不露的狗官。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暂时还不好说。

    来到府衙,石小凡一幅公事公办:“老苏,我来问你,赈灾粮的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苏青海欲言又止:“此事说来话长,驸马爷远道而来旅途劳顿。下官给您安排了下榻之所,待驸马爷休息一下,若不嫌弃,晚上下官请驸马爷吃顿饭,咱们详谈一下。”

    石小凡点点头:“也好。”

    不知道有多少富商大贾、权贵高官,甚至于皇亲国戚请过石小凡吃饭,每一桌都是山珍海味,珍馐佳肴。

    而苏青海请他吃的,居然只是一碗杂粮面。倒是有一碟咸菜,还有两半蒜。

    狗腿子们有些震惊,你是来搞笑的吧。还是在侮辱我们家小公爷,吃这个?

    石小凡也愣了一下:“老苏,你说请我吃饭,就是吃这碗面么。”

    苏青海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驸马爷海涵,唐州大灾,下官实在不想在铺张浪费。且下官这个、这个也确实是手头有些紧张,驸马爷恕罪。”

    “我们苏知州的俸禄都拿去赈济灾民了,而且我们苏知州平日、平日吃的还不如这个呢。”旁边一个家仆小声的说道。

    “闭嘴!”苏青海恼怒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对石小凡挤出一个笑容:“驸马爷,实在对不住了。”

    石小凡“哦”了一声:“挺好,我也很久没吃面了,那就来一碗。”

    说着,石小凡坐了下来,毫不客气的拿起筷子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狗腿子们面面相觑,这样的官员还是第一次见。这苏青海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不想要自己的前途了。

    这也就是石小凡,换成别的官员来,怕早就拍案而起拂袖而去了。你一个堂堂的知州再怎么穷,也不至于请你的上司吃一碗杂粮面吧。

    看起来,石小凡吃的很惬意。苏青海也跟着在对面坐下来,笑着说道:“我们这衙门没有厨子,都是下人自己做的,驸马爷且讲究些。只是,这杂粮面煮的确实地道,配上这咸菜,那是一绝啊,驸马爷您尝尝。”说着,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在了石小凡碗里。

    石小凡愣了一下,只好吃了一口,然后忙不迭的点头:“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

    本来是要商谈赈灾粮的事,可苏青海一直没有开口,石小凡也没有问。二人的话题,似乎都离不开桌子上的这两碗面。

    苏青海也开始吃,二人稀里哗啦,似乎这碗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下官刚来苏州上任的时候,有个老者拦住了去路,他给下官递上来的,就是这么一碗杂粮面。”

    石小凡停下了筷子:“哦,还有这等事。”

    他知道苏青海有话要说,所以故意不问,就是等着你自己来说。

    果然,苏青海又道:“那老者跟下官说,知州老爷既然来赴任,老朽便代唐州百姓献上这碗杂粮面。吃了这碗面,就是咱们唐州人了。知州老爷为民做主,百姓也会把你当自家人。”

    话里有话啊,石小凡终于明白了对方请自己吃这碗杂粮面的意图,当下他笑了笑:“面不错,我吃了这碗杂粮面,那也就是咱们唐州人了。”

    苏青海大喜,二人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而石小凡的内心却在波涛汹涌,这京西南路果真是荆棘丛丛,看来查这个赈灾粮一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s:可以投月票了,拜托各位了,谢谢大家!

    《宋朝大官人》,推荐给大家,另外可耻的求月票,月初十万火急的求月票。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唐州谜案

    苏青海不可谓不聪明,在石小凡看来或许也叫阴险。只是他还看不透,这苏青海真的如自己标榜的那样是个清官,还是个人面兽心的禽兽。

    二人话说到这份上,石小凡还是没有问赈灾粮的事,而苏青海最先坐不住了,他脸色一变:“驸马爷,赈灾粮一案,下官要弹劾他转运使甄洪中饱私囊,倒卖赈灾粮,望驸马爷严查!”

    “这个不忙,你且把事情经过说与我听听。”

    石小凡很沉静,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苏青海,一般人自己都能看透对方个不离十。而对于苏青海这个人,石小凡还真是捉摸不透。

    苏青海脸色愤愤起来,他猛地一拍桌子:“回驸马爷,庆历七年八月,朝廷拨付第一批赈灾粮,共计十一万石。由转运使甄洪筹集,经襄州到达唐州。然而,押送赈灾粮的京西军指挥使段天德将赈灾粮押送过来,下官当时也清点入库了。可、可谁知,谁知等下官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十一万石粮食中,只有一万石麻袋里面的东西是粟米。剩下的那十万石粮食,全是谷糠和沙子掺在一起的假货。”

    “行了行了,别拍了!在拍下去,这桌子也被你拍碎了。不是我说你老苏,这事能怨的了人家甄洪么。你是这唐州知州,你干什么吃的?接货的时候你为何不查看。在你的地盘出了事,这就是你的责任!”

    若是追究责任的话,苏青海还真是脱不了干系。首先粮食已经入官仓了,这时候你才发现不对劲,不是你的责任是谁的责任。

    苏青海叹了口气:“也是下官愚昧,那甄洪是下官的顶头上司啊。粮食运到的时候,下官也确实去现场看过,还挑了十几袋粮食打开看了,确实是粟米无疑。谁知、谁知入了库之后,等、等发放赈灾粮的时候,它、它就全变了呢。”

    这就奇怪了,石小凡也纳闷起来:“也就是说,这批粮食入官库的时候正常的,等你开始往灾民手里发放的时候,就变了?”

    苏青海点点头:“正是如此。”

    “你何时下发的,赈灾粮。”

    苏青海有些嗫嚅:“庆历七年九月、九月初开仓的时候还好好的,十月底再开仓的时候,就没了。”

    九月初发放粮食还正常,到了十月底,不到两个月时间,官库的粮食就没了。这中间,那就是大有蹊跷了。

    “那你怎知就甄洪侵吞了呢?”石小凡又问。

    苏青海怒道:“这唐州官仓就连下官都不能私自开启,须有襄州甄洪的凭证才能打开。我问过那管粮仓的库卒,他们一口咬定是半月前有京西军的人,拿着转运使的公文凭证,一车车的把粮食给运走了。说是运往各县赈灾,可、可下官对此事一无所知,各县也未收到一粒粮食。”

    “苏青海,你给我在这扯淡呢。你的意思是说,在重兵把守的官仓,他甄洪大摇大摆的带着人拿着凭证去把官仓的粮食运走,换成了假的?”

    苏青海低下了头:“没、没有,官仓那边除了几个库卒,并无重兵把守。”

    石小凡一惊:“官仓这么重要的地方,没有重兵把守?那人呢!”

    “下官该死,把、那他们都调拨到各县赈灾去了。这才给贼人钻了空挡,十万石粮食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你还真是死不足惜,我问你,那些库卒呢,他们怎么说?”石小凡愤怒了,不管这事是不是甄洪捣的鬼,他苏青海确实都脱不了干系。只是不知为何,赵祯竟然没治他的罪。想来也是这案子没查出来,暂时没动他。

    苏青海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下官该死,下官本想将官库的那六个库卒抓回衙门细细审问。谁知、谁知他们都突然暴毙,被人下了毒手。”开心

    石小凡拍了拍额头:“这么说,是死无对证了。”

    苏青海沉默,半响才道:“此案与甄洪绝脱不了干系,那调粮的公文凭证还在下官这儿。”说着,苏青海将一份引着京西南路转运使授印的调粮公文拿了出来。

    石小凡接过凭证,确实是京西南路转运使的授印。上面还有甄洪的签字。到底是不是甄洪干的,似乎一目了然

    “好吧,这事我会查清楚。若真是甄洪干的,老子把他的狗头拧下来当球踢。老苏啊,你起来吧,带我去看看此案的卷宗。”石小凡说。

    苏青海慌忙站起身,招呼身边的师爷:“蒋功,带着驸马爷去巡检司,查看一下。”

    苏青海身边的师爷叫蒋功,他慌忙躬身施礼:“驸马爷,请。”

    卷宗很模糊,基本和苏青海说的一样。赈灾粮入库的时候正常,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被盗了个空。从卷宗上来看,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石小凡挠了挠头:“这卷宗的文笔很俊秀啊,谁的字,苏知州的?”

    蒋功慌忙笑道:“驸马爷谬赞了,是小人的。小人别无所长,唯好书法。”

    石小凡“哦”了一声:“你的书法倒是不错,这里还有甄洪的公文么。”

    “有的,平日与转运使的来往公文都在这里,小人给您找找。”

    蒋功翻箱倒柜的扒拉,将襄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