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673章

宋朝败家子-第673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举人家在何处。”石小凡急问。、

    那短衣帮愣了一下:“我就在丁举人家做工,晌午刚散工。此时孔乙己就被关在柴房,说是晌午过后先写服辩,估计然后就是打了。能在丁举人家偷东西,这次孔乙己死定了。”

    石小凡一把抓住那人:“赶紧带我去丁举人家。”

    那人吓了一跳,他不明白为何这位财神爷会如此激动:“这、这”

    “这什么这,快走!”

    大概是昨日受了恩惠,又或者是因为觉得穿长衫的主顾招惹不起。这短衣帮的家伙,只好叹了口气,带着石小凡他们去丁举人家走去。

    丁举人家乃是当地大户,石小凡他们来到门口的时候,被家丁拦住了去路:“干什么的!”

    大嘴巴子式的招呼,在任何一个朝代都适用。来福可不知道这是哪里,他只知道有人敢这么对他家小公爷说话,那是纯属找死。

    于是,来福一把抓住那家丁,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我家小公爷的路你也敢拦,找死!”

    这大嘴巴子扇的家丁晕头转向,他看了一眼撒腿就跑,想来是回去禀告丁举人去了。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家丁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内堂,见到丁举人一脸惊恐的说道:“外面闯进来一个白面公子,来头不小。小人刚去问了一句话,就被打了一个大嘴巴子。”

    丁举人大怒:“谁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来人,看看去!”

    家丁捂着半边脸颊:“老爷,好像是京里的人,草着一口京片口音,咱们还是先问清楚吧。”

    丁举人一听大惊,京片口音。京城来的?

    东京城是一口普通话的,虽然和京腔有些区别。但在这个时代,说普通话的来历不凡的人,大多都是京官之类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咸亨酒店,有人怀疑石小凡他们是京城来的大官。

    首先石小凡他们的气势就不是一般人,再加上穿长衫的上人,又一口流利的京片话。而且敢明目张胆闯进丁举人家里打人的,单从这几点不是王爷怕也得是个贝勒。

    丁举人越想越惊:“快,快出去迎接!”

    奇怪,月票这是怎么了。这才是月初啊,已经凉成狗了。读者大大们,月票改规则之后收入已经少了许多,再不给月票支持一下作者要吃土了。

    在此拜托各位了,求求你们投一下月票吧,谢谢你们了。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要人

    其实在大宋朝时期,那时的普通话就是“官话”  一般性每个朝代所用的官话都是他们都城人用的方言。

    唐宋时期,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

    其实来福一个大嘴巴之后,他的口语只能说是接近京片子,仔细听还是能听出差别来的。

    但在鲁镇在这种小地方,谁特么听过普通话了。除了官老爷们,京城来的官员都是一口京腔外,没人说这些官话。

    家丁挨了一个大嘴巴子,又跟丁举人这么一说,丁举人慌了。他慌忙奔出屋外,在院子里见到了石小凡等人。

    一打眼,不用开口,丁举人就看得出来石小凡不是一般人,当下他恭恭敬敬一拱手:“不知公子驾临寒舍,有何指教。”

    石小凡冷笑一声,傲慢的看着他:“你便是丁举人?”

    他说的很慢,骨子里就对丁举人瞧不起一般。这让丁举人加倍的吃惊,要知道,在地方上,一个举人可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就像那范进中举,做过知县的张乡绅都亲自登门拜访赠送银两。

    而眼前这个人物,不但不正眼瞧自己,语气也是傲慢至极。再看石小凡身边的曹小梅,更是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甚至站在一旁的狗腿子来福,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目空一切的德行。

    其实这不过是石小凡他们的本色而已,别说是你一个丁举人,就算是皇亲国戚石小凡对他们也是这幅表情。

    丁举人那里知道这些了,他听了家丁的话,铁定认为石小凡他们是京城来的亲王贝勒,当下恭恭敬敬的施礼回道:“在下正是,不知公子尊姓大名,驾临寒舍又所为何来。”

    “我是谁你不必问,我来问你,孔乙己是被你抓了吧,我是来要人的。”

    “这个,还请公子恕罪。这孔乙己在我家偷盗书籍,被下人抓了个正着。我本打算送与官府,公子既然想要此人,总得说出个理由来吧。这盗窃乃是重罪,县衙也不会徇私枉法。”

    虽然畏惧石小凡等人的来历,其实丁举人已经算是客气的了。毕竟他并不知道石小凡真实的底细,是不是亲王贝勒,倒也难说的很。除非,对方肯自报姓名。

    石小凡继续冷笑一声:“一个小小的举人,好大的胆子!本王这次来是奉老佛爷之命办一件大事。此事绝密。不能道与外人知,否则抄家灭族!孔乙己我必须带走,如若不然,我看你这个举人的功名是不想要了,要不回头我回去打个招呼,革去你个功名?”

    丁举人魂飞魄散,吓得一个哆嗦噗通一声跪下:“这、这在下绝不敢说出半个字。来人,快快!快把人给放了!”

    是什么让丁举人如此恐惧,是老佛爷。此人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石小凡对于这个老娘们是没什么好感的,今日还打着她的旗号在这唬人。若不是任务只是让孔乙己高中,他还真想去京城会会这个老娘们,给她一个大嘴巴子然后闪人。

    石小凡终于满意的点点头:“你不必打听本王身份,也不必知道本王是谁,老佛爷听说绍兴出了个人才。老佛爷爱惜人才,这才派本王来打听打听。到底此人是真有真才实学,还是不学无术,改日县试自见分晓。”文笔书吧

    谁?孔乙己,就他还是个人才?丁举人一脸懵逼,这老佛爷从哪儿打听来的消息。孔乙己是个什么东西,丁举人还是心知肚明的,当下他大着胆子问道:“回公子爷的话,孔乙己此人并无真才实学,他连个童生都不是。不知、不知这老佛爷是如何得知此人才华的?”

    既然是诓骗,那就使劲吓吓他,石小凡冷笑道:“老佛爷如何得知,还得跟你说么!哼,老佛爷做梦梦到的,说是绍兴鲁镇出了个才子,姓孔的老者。我是打听了许久,才找到此人。”

    做…梦?丁举人又有些凌乱了。但这种宫中秘事确实知道的越少越好,负责性命不保,当下唯唯诺诺,连声称是。

    不多时,家丁将浑身是血的孔乙己拖了出来。丁举人擦汗了,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人物,见到孔乙己这幅惨样会不会发飙。

    还好,石小凡只是淡淡的看了孔乙己一眼,然后对丁举人一拱手:“把人带走,告辞!”

    来福过去拖起孔乙己,还好他的腿还没被打断,若是迟了被丁举人打断了腿,那可就无法参加科举了。

    就这样,石小凡大摇大摆的将孔乙己从丁举人家里带走了。

    可丁举人并不是傻子,石小凡等人来路不明,他必须打听清楚,于是吩咐身边下人:“去打听一下,此人什么来历。”

    和石小凡一起来的那个短衣帮大着胆子上前:“回丁老爷的话,此人昨日来的鲁镇,在咸亨酒店请了店里所有人吃酒。听、听店里的人说,好像是京城来的大官。”

    丁举人闻言大吃一惊:“此话当真!”

    那短衣帮点点头:“咸亨酒店的人都这么说,他好像专门为找孔乙己而来。”

    “那他姓什么叫什么?”

    短衣帮想了想:“好像,他说他姓石,别的就没说什么了。”

    丁举人有些失望,姓石,京城没听说有姓石的王爷贝勒,那么说此人是报的假名字。

    连咸亨酒店的人都说他是京城来的,看来是老佛爷派来的没错了。

    丁举人只感觉脊背发凉,冷汗直冒,幸亏自己没把孔乙己的狗腿给打断了,否则他还真是大祸临头。

    这是一个误会,却坐实了石小凡是京城大官的身份。不但丁举人毕恭毕敬,此事甚至传到绍兴知府耳朵里去了。绍兴知府一听说此人身份,那更是又惊又喜,拍马屁的机会来了。

    一定要想办法见识见识这位石大人,将来若是能在老佛爷面前美言几句,岂不前途无量

    s:拜托各位,月票,急求月票!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县试

    绍兴知府梁国治,亲自到了鲁镇拜访石小凡。然后,他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谁让你来的!你来作甚,你个小小的知府脑子是猪头做的啊。老佛爷让本王我微服私访低调行事,你们这些王八蛋大张旗鼓的干什么!”

    梁国治擦擦汗:“是是是,公子说的是,下官草率了,草率了。”

    “滚!”石小凡在客栈,差点摔了杯子。

    “下、下官告退,告退。”

    梁国治屁滚尿流,慌忙带着手下仓皇而走。

    这下更出名了,堂堂知州都对这位京城来的大官毕恭毕敬,鲁镇的人都知道,来的这位石姓官员大有来头。受于时代的限制,绍兴离着京城十万八千里,旁人也无法证明石小凡的真实身份。

    况且石小凡打出来的名头是明察暗访,不得惊扰地方,这是老佛爷的旨意。就算是有人怀疑,也不敢去查。

    最重要的是,丁举人信誓旦旦的说此人是皇亲国戚无疑。而丁举人的判断源自于咸亨酒店短衣帮们的臆测,在一连串的误会中,坐实了石小凡的高贵身份。

    唯独苦了的,是尚自鼻青脸肿的孔乙己。他被石小凡关在了客栈,每日都是诵书背课,孔乙己是个懒惰的家伙,如是几日他就呆腻了。

    “孔乙己,眼看这便到了县试的日子,你再偷懒我打断你的腿!”对付这厮,唯有用些手段了。

    孔乙己哭丧着脸:“恩人,这些经书讲义我都看了许多。想来心中已记下,就、就不必再看了吧。”

    石小凡冷笑一声,对着狗腿子来福说道:“看着他,他若敢偷懒,揍他。”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的孔乙己,对于挨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同的是以前因为偷盗挨打,如今因为偷懒挨打。

    在石小凡的教诲和来福的拳脚之下,孔乙己忍着苦每日在房中高声朗读,要么奋笔疾书。

    眼看着县试的日子到了,在每日拳脚相加之下,这孔乙己居然进步飞快。其实他只是迂腐了些,学问还是有的。

    不过这种八股文考试让石小凡怒火万丈,读书人;  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生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这是最八股取士的莫大讽刺。

    八股严格  句句要出自典籍,对字数  段落要求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之为“八股文”。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每四股中还要求“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形成对偶排比。

    这种文章完全套用古人思想,毫无新意,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顾炎武讥之曰:“代古人语气为之”,生气全无。

    这种科举制度用的“子曰”的比较多,这倒是适合孔乙己。而石小凡给他的那些试题,孔乙己确实已经做得滚瓜烂熟了。

    这日,石小凡来把孔乙己提了出来:“今日县试开考,我已替你报了名。来福,你带他去参加县试。”

    来福应了声,拽着千不甘万不愿的孔乙己去参加县试。一路上,孔乙己嘟嘟囔囔牢骚不断。百度

    “有辱斯文,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呜呼,君不见,世有斯文屬孔顔”

    来福大怒,举起他的拳头:“你再给老子我呜呼,我叫你一命呜呼!”

    来福想死,真的。

    整日身边有这么一个迂腐不堪的家伙,动不动之乎者也,子曰呜呼的,就跟一只苍蝇整天在你耳边嗡嗡嗡来福最大的愿望就是抓住这只苍蝇,挤破它的肚皮,再把它的肠子扯出来

    孔乙己是畏惧来福的,因为这个有辱斯文的家丁,会一言不合就用拳头招呼自己。来福这么一恐吓,他总算是闭了嘴。

    可谁知,到了县试的地方,还是出了问题。

    县试为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是预备考试,通过才能取得府试资格。

    县试由县官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在考前由县署公告考期,考生向县署礼房报名。报考人填写亲供、互结、具结,在这里出了问题。

    石小凡替孔乙己去礼房报的名,在报考人一栏里,石小凡把孔乙己的姓名给写错了,他写成了孔乙己。

    孔乙己,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其实孔乙己另有名字,这不过是他的绰号。

    因为名字对不上,负责搜查考生全身的搜子,高低不让孔乙己进去:“对不住,名字对不上,小人不敢做主。”

    这时候,就需要银子来打点了。来福往怀里一摸,丢给这搜子一锭银子:“去,把教官监试叫来。”

    搜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揣了银子去把监试叫了过来。见识一脸的不耐烦,直到来福将他一把抓到了一边,二人在窃窃私语的密谋着什么。

    这幅嘴脸熟悉至极,来福在往他手里一片片的塞着金叶子。终于,监试眼睛亮了,他揣起金叶子来到孔乙己面前:“姓名。”

    “孔鄂。”

    监试摆了摆手,然后清了清嗓子:“今有考生孔鄂进场参加县试,搜身。”

    入场前,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怀挟抄写等纸张入场。

    每场一天,黎明前,由县官点名,考生带考篮,内装文具食物,戴校卡、准考证入场。如考生多,预先分排,每排五十人,院中立有糊纸灯牌,容易看清,依次渐行,点名入场。

    孔乙己是没抱有什么希望的,毕竟考了几十年,他连个童生都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