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679章

宋朝败家子-第679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慢走,驸马爷慢走。”

    侍卫们甚是恭敬。

    石小凡可以自由出入宫门,但是每次来也得搜身。

    而且,他即便是进了宫,也得通报之后方可见驾。

    比如赵祯在文德殿或者紫宸殿,须有下面太监禀告,驸马爷觐见。

    赵祯点头答应之后,石小凡才能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参见。

    虽然这只是一个形式,但是宫规必须遵守。

    赵嫕除外,这是她自己的家。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需通报。

    甚至她可不经宣召,直接去赵祯工作的地方。

    放眼整个大宋,唯有她享此殊荣。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官家亲妹妹呢。

    赵祯并没有在文德殿,他去了坤宁宫曹皇后那里。

    因为没有孩子,曹皇后把嘉平县主视如己出。

    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很是讨人喜欢。

    清冷寂寞的后宫之主,这个孩子给了曹皇后莫大的安慰。

    如今谁曾想这孩子失踪了,曹皇后是夜夜魂牵梦萦日日寝食难安。

    赵祯只好安慰她:“皇后,小凡会把这个案子给破了的,你不用太担心了。”

    曹皇后向来坚强,赵祯从未见过他流泪。

    就连当年楚王谋反,直打进内宫,赵祯和皇后岌岌可危的时候,曹皇后依旧临危不乱。

    没想到这次她拿出手帕轻轻的擦了擦眼泪:“这许多时日过去了,就怕是驸马破了此案,嘉平这孩子也凶多吉少了。

    凶徒敢明目张胆在皇城作案,定然是穷凶极恶,嘉平才八岁啊,他们怎就下得去手。”

    “陛下,皇后娘娘,公主和驸马来了。”

    一名宫女前脚刚来通报,后面赵嫕就和石小凡进来了。

    一看到石小凡,众人都有了些希望。

    曹皇后慌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小凡,可有进展?”

    曹皇后说的是案子,石小凡有些尴尬,到目前为止他还毛都没有发现。

    曹皇后却在期待,期待着能从石小凡口中得到好消息。

    可看他的神色,曹皇后知道案子没有这么简单了。

    她心中一沉,原本慌乱的心加倍忐忑。

    还好,一旁的赵嫕说道:“哥,小凡想了一个办法,或可一试。”

    赵祯忙问:‘什么办法?

    ’这不只是破了这件案子这么简单,嘉平是县主,关乎皇家颜面的。

    还有勇敢候夫人,若是此案破不了,或者传出什么噩耗,丢的也是皇家的脸面、朝廷的脸面。

    是以,在这件事上,赵祯也非常着急。

    天子脚下的京城都这么不太平,更别提地方上的百姓了。

    还有,京城这么多的外国商人,被他们看见了,传将出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尽快破案,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哥,小凡已经查出,凶手是团伙作案。

    而且,掳走这些女子的,也是有些女人。”

    曹皇后吃了一惊,怎么会是女人,而赵祯皱了皱眉头:“女人?”

    赵嫕点点头:“正是,他们先是在闹事制造混乱,造成挤踏现象。

    然后趁乱对目标下手,凶手都是女子,这样受害者就不会防备也不会喊叫,她们还以为是来帮自己的。

    就这样,她们轻而易举的就把受害者带走。

    嘉平就是这样失踪的,在张美人和她被人群冲散的时候,凶手过去把嘉平拽走的。”

    原来如此,赵祯和曹皇后互相对望一眼,这么说,并不是张美人有意为之。

    确实是嘉平走失,与张美人没有多大关系。

    “那、那怎样才能抓住凶手?”

    曹皇后急问,这才是她最关心的。

    赵嫕笑了笑,对着他哥哥说道:“哥,小凡想,若要抓住凶手,必须逼迫凶手露面。

    小凡说,若是朝廷在京城举办个什么祭祀活动,则就能把凶手诱出来。”

    其实这些都是赵嫕想出来的主意,她偏偏说是石小凡的主意。

    可见,赵嫕是对他多么的关心。

    自己的丈夫在他人面前长脸,这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

    曹皇后说出了她的担心:“可这事凶手会中计么,咱们偏偏在这个时候举行个祭祀活动,凶手肯定会怀疑其中有诈。”

    赵嫕只是笑笑没说话,她温柔地看了眼石小凡,满眼的幸福。

    石小凡却有些难堪,他轻咳一声:“咱们可以举行个祭祀傩神的活动,祭祀傩神是需要戴面具的,这给了凶手下手的机会。

    只是,给咱们的抓捕带来不小的难度。”

    “这个好办,朕可以多派人手,让他们混迹在人群中。

    一旦凶手出现,即刻将他们部捉拿。

    只要抓住了他们,就能解救出那些被掳走的女子。”

    石小凡摇了摇头:“陛下,大张旗鼓恐会泄密。

    凶手能在京城肆无忌惮,恐在咱们朝廷布有内鬼。

    布局太大,容易泄密。”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事情败于泄密。

    若是让京城禁卫军乔装假扮混迹人群,万一其中有凶手的内线,这事就前功尽弃。

    “那怎么办,你有什么好法子不成?”

    赵祯问。

    赵嫕说道:“除非把哥哥你的宫卫调出去,这些人都是信得过的。

    由宫卫们乔装打扮,布下天罗地网,咱们再派几个诱饵,一旦凶手露面,咱们就可以下手了。”

    “不行!”

    曹皇后猛地站了起来,果然她坚决反对:“宫卫都调出去了,谁来保护皇宫安。”

    上次颜秀四个人就杀的宫中七零八落,若是再把宫卫调走,宫里的安如何保证。

    天大地大,也大不过赵祯的安。

    曹皇后不敢冒这个险,赵祯想了想,他却同意了:“好,朕可以把宫卫调出去。”

    曹皇后大惊:“陛下”赵祯摆摆手:“别说了,朕意已决。

    宫里的安让叶青再派些人手,这事就这么定了。

    咱们不能再耽搁,朕会下旨,明晚在京城祭祀傩神,乞求上苍保佑大宋平安。

    小凡,你务必要把凶手给我抓住。”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妖教

    朝廷下诏,今日京中多变。

    为保我大宋江山百姓,朝廷决定举行傩神祭祀大典。

    以祈求上苍保佑,保佑百姓安康,五谷丰登。

    在这个时代,愚民是很多的。

    实际上大多数的百姓,对鬼神之术是深信不疑。

    有时候,这也成为统治者的一种工具。

    利用迷信,达到统治的目的。

    祭祀傩神,百姓们一听,登时来了精神。

    随着大宋的越来越富庶,民间的资本积累越来越多,京城涌现出一批批的土豪,他们都占了新政改革的光。

    即便是那些普通百姓,只要肯努力,除了好吃懒做的,都是家有余粮百姓安居。

    祭祀傩神这种活动,一般都是民间自由组织。

    官府出面的,还是第一次,是以这次活动声势浩大。

    而为了不引起凶手们的怀疑,祭祀活动故意在晚上举行。

    夜市们的小商小贩怎么肯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各种小吃各种美食还有杂耍玩具应接不暇。

    在一处隐秘的角落,这里位于东京城的一处独立的民居。

    户主是个员外,姓李。

    没有人知道李员外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有不少隐形产业,家资殷实。

    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东京城一处普通的院落。

    因为李员外好客,家中门客络绎不绝。

    不过来的都是一些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也有一些上层社会的人,甚至高鼻阔目的外国商人都有。

    都知道李员外生意做得大,什么茶叶、木材、毛皮等等他都贩卖,是以家中客商居多也属正常。

    嘉平县主赵小颖走失之后,朝野震动。

    禁卫军满城寻找,官兵也搜过这里。

    李员外的家并无特别,除了几个家眷就是一些家仆。

    家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官兵搜了一次也就走了。

    此时,李员外的家门紧闭,院子里也静悄悄的。

    倒是有几个家丁在门口看门,屋子里,李员外手持蜡烛,吹熄了客厅的油灯。

    他拿着蜡烛,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然后在床板上一按,机括声响,他的卧室居然出现了一条地道。

    李员外轻手轻脚,举着蜡烛走进了地道内。

    地道狭长,却并不潮湿,想来另有通风的地方。

    地道和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一般,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地底竟然四通八达有数个房间,里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大厅,可容纳数百人。

    如此巨大的工程,似乎并不是屋主所建,却也不似天然形成。

    以李员外的势力,也造不出这么宏伟的地宫。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造这么大的地宫,光是往外运土,就会引起旁人注意。

    唐末,天祐四年四月,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

    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朱温弑君篡位,结束了唐王朝的国祚。

    当时军阀割据,朱温知道自己的帝位随时可能不保。

    而开封府乃是国都要地,于是他在城内布置重兵。

    为了抵挡其他藩王军队,他在开封城内深挖地道,以备御敌。

    当时朱温建立的后梁根基不稳,尤其是李茂贞、李克用、王建等藩王虎视眈眈,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开封晚唐的时候只是不起眼的城市,朱温以开封为基地,二十余年血战,抵御群雄。

    他害怕开封城万一有一天被敌人攻破,于是深挖地宫作为藏身之处。

    谁知,地宫尚未建成,朱温便被儿子所弑。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到了大宋一统中原,关于地宫的秘密也就无人知晓了。

    殊不知,这个占地甚广的地宫,竟然成了一个妖言惑众、横行不法的一个秘密组织的老巢。

    这个组织叫白衣教,乃是一个妖言惑众的妖教,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

    白衣妖教,夜聚晓散,传习妖教者,绞;从者,配三千里;妇人千里编管。

    大宋朝对于这种妖教的处罚绝不手软,太宗、真宗时期,官府严厉打击白衣妖教。

    这个教派以至灭绝,没想到,在这天子脚下的东京城,几十年后竟然死灰复燃。

    这个李员外,就是白衣妖教的重要组织成员之一,他是此教的善财大师。

    李员外持着蜡烛来到这处地宫,大厅内,十几个白衣女子持手而立。

    后面,陆陆续续的站着几十个教众。

    阴影中的一张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身穿白袍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的面目罩在布袍的阴影中,显得格外神秘。

    这人大概是他们的教主了,此人唤做十方上仙,乃是白衣教的教主。

    这些人深谙装神弄鬼的真谛,越是神秘越容易让人敬畏。

    再给自己弄个响亮的名头,什么十方上仙,都是狗屁。

    妖教中的成员却不做此想,李员外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上仙,今日城中举行祭祀傩神大典,咱们是否要行动,还请上仙示下。”

    阴影中的男子故作神秘,半响才懒洋洋的手指一抬,下面的人立刻恭恭敬敬的抱拳低头。

    “这个时候祭祀,会不会醉翁之意不在酒。”

    声音低沉,让你听不清此人的真实声音。

    李员外加倍恭敬了:“回上仙的话,京城禁卫军并无调动。

    皇城司和开封府似乎也没有什么大动静,他们只是派了一些逻卒和差役维持治安,和往常并无两样。

    上仙,您要练功,时不我待,要不属下”这位所谓的十方上仙轻轻抬了抬手:“不必了,你不宜抛头露面,朱雀玄武。”

    两个高鼻阔目的女子站了出来,对着他一拱手:“上仙。”

    这俩竟然是波斯女子,她们也是这个白衣妖教的成员。

    代号叫什么朱雀和玄武的,波斯女子居然用这种代号,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十方上仙是什么意思。

    “你们两个,带人在城中看看。

    便宜行事,一发现不对劲,立刻撤出。

    此非常时期,咳咳、切记咳咳、小心咳咳”这个号称上仙的妖教教主,说着居然咳嗽了起来。

    看来他是重病缠身,他掳走这些女子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七星连珠

    白衣妖教,以长生不死为幌子,蛊惑教众聚众闹事。

    他们行踪诡秘,入教者对于教首上仙顶礼膜拜,不惜散尽家财进贡教首。

    教徒捐钱越多,证明对上仙越是忠心。

    越会得到上仙的庇佑,得保家人平安。

    他们的目标是以求长生,现任教首十方上仙就是因为乞求长生,以至于练功走火入魔得了疾病。

    根据白衣妖教流传下来的教议,七星连珠之时,得四十九名女子至阴之血混合而成的丹药,服之可益寿延年长生不死。

    并且,可治愈百病。

    而十方上仙练功走火入魔,教中上下无不心急如焚。

    于是有人提议,需取四十九名至阴女子之血,为教首炼丹治病。

    眼下离着七星连珠的日子不远了,教中加上本教教徒,还有掳来的女子,也不过凑足了四十五人,还缺四名女子做药引。

    由于各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不同,它们在天空中的排列组合呈现千姿百态,“七星连珠”是其中比较罕见的一种。

    根据计算,以七星的张角小于30°来统计,从公元1年至3000年,一共发生39次“七星连珠”,其间隔从上百年到三四十年,平均77年出现一次。

    古人迷信,对此以为异象。

    除此之外,还有五星连珠、六星连珠、九星连珠等等。

    而需要用来做药引的女子,必须年轻貌美,不得超过三十岁。

    他年轻的也不行,像是嘉平县主这样的,八岁算得上是勉强合格。

    若不是时间紧迫,教众急眼了,他们也万万不会去掳走嘉平县主。

    等他们抓回来才知道,这个小女孩竟然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