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686章

宋朝败家子-第686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倒是没错,曲沙棘功夫还是不错的,曾经有过几个恶霸在楚家小酒馆闹事,被曲沙棘三拳两脚给打发走了。曲沙棘没学过正统的功夫,只是年幼的时候,有个化斋的和尚路过白驼镇,他教授了曲沙棘几招功夫。

    放羊的时候,曲沙棘百无聊赖,没事就练练拳脚。没想到几年下来,竟然大有长进。

    一听楚嫣然这么说,凉成狗立刻不乐意了,他拍着胸脯说道:“我也会保护你,你放心。”

    楚嫣然嫣然一笑:“好好,你也能保护我,这行了吧。”

    梁成功立刻又高兴了,他笑眯眯的说道:“嫣然,我姑父在清灵县县衙当差,我爹说这两日全家就去清灵县躲着,哪里有驻兵,这白驼镇太不安全了,你跟我们一起走吧。”

    楚嫣然皱了皱眉头:“你、你们要离开白驼镇?”

    凉成狗点点头:“是啊,都说这契丹人早晚要打过来。你看那孙家村,据说全村老少都没剩下几个。再不跑,这白驼镇怕也是凶多吉少。我爹妈已经准备好了,这两天就走,去投奔清灵县我姑父那里。我跟我娘说了,嫣然,你和我们一起逃命去吧。”

    “可、可是我爹爹怎么办,还有曲家哥哥,他们怎么办?”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这么多,咱们小命要紧啊。我求了我娘半日,我娘这才勉强答应带着你一起走的。”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白驼镇的官兵

    梁成功一直在劝说着楚嫣然,希望她跟自己一起走,去清灵县。哪里有大宋的驻军,有他亲戚可以收留。

    曲沙棘心下黯然,她能跟着成功走也好,毕竟敌人打过来,白驼镇就成了人间地狱。唉,自己终究是比不过人家。算了,只要嫣然能过的幸福,我便成全了他们吧。

    想到这里,曲沙棘自怨自艾起来。自卑使得他想退出这场三角恋,于是,躲在树后的他,决定悄悄离开。

    就在这时,只听楚嫣然又道:“不行,除非你们答应也带着我爹爹,否则我是不回跟你走的。”

    梁成功一听急了:“你怎么还是不明白,我姑父那里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是我跟我娘说,你、你是我”

    “我是你什么?”楚嫣然问。

    “是、是我未婚妻。”梁成功低声说道。

    “你!”楚嫣然满脸通红,气的一跺脚,转身就跑。

    曲沙棘一惊,慌忙在树后缩了缩身子,他眼睁睁的看着楚嫣然跑远回了家。而梁成功,则呆呆的站在白桦树林原地,一脸的不知所措。

    三人各怀心事,回到镇子里的时候,官兵来了。

    来的是大宋的官兵,一个年轻的将领,仅仅带了两个随从。这名将领年轻到让人瞠目,他看起来不过区区十五六岁年纪,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满了年轻的活力。

    他骑在马上,尽管尽量显得自己老成一些,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孩子。

    官兵的到来,吸引了一众百姓的围观。至少,看着身着兵服的,他们的心里多少有了一丝安全感。人越聚越多,有的开始窃窃私语。

    “好年轻的小将军,这是朝廷派兵要来保护咱们么?”

    “怎么就来了三个,这怎么保护咱们。契丹兵成千上万的,最少应该来几千人吧。”

    “几千人?你想什么呢,咱们白驼镇一共才多少人。来这么多咱供养的起么,三个兵是少了点,可总比没有强吧。”

    “就是,这小将军年纪太小了,这能打仗么。”

    “里正何在!”这少年将军环顾四周,并不理会众人的窃窃私语。

    白驼镇的里正,是个贩卖药材的,大家都叫他黄药师。可惜,他没有东邪那样的功夫,也不住在桃花岛也没有女儿叫黄蓉,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白驼镇,也没人把他当个官看待。巴掌大的白驼镇,大家都是互相熟识的邻居,只不过因为黄药师识字多些,是大家眼里的文化人,是以大家才推举他为里正罢了。

    “黄药师呢?他去哪儿去了。”

    “不知道,一大早就没看到他,这老家伙不会跑了吧。”来

    “你跑他都不会跑,村头张寡妇家的母猪难产,黄药师去给张寡妇接生去了。”

    人群中立刻发出一阵哄笑声,似乎人们已经忘却了大敌压境的恐惧。黄药师是往榷场贩卖一些药材糊口的,是镇子里唯一的郎中。

    只是,他的医术很怪,他没学过什么医术,只是靠着对药材的了解胡乱下药。更多的,他担任兽医的职责多一些。

    虽然是个半吊子兽医,诊治方法也往往药不对症。可没办法,谁让他是镇子上唯一的一个郎中呢。其实黄药师从来不承认自己是郎中,只是大家伙儿都以为他是郎中而已。

    人群中的笑声,使得说话那人加倍大起嗓门:“你们笑什么笑,本来就是,我就看着黄药师给张寡妇家的母猪接生去了。”

    人们再次的哄笑起来,其中一个灰袍老汉笑道:“树根,这黄药师到底是给张寡妇接生啊,还是给张寡妇家的母猪接生啊,这你得说清楚咯,不然可闹起误会就不好了。”

    黄树根,和黄药师本是一家。他听得众人的嘲笑,登时怒了:“自然是给母猪接生,你们都在瞎说些什么,当心张寡妇知道了,撕了你们的嘴。”

    此言一出,众人登时神色尴尬了起来。原来这张寡妇乃是白驼镇有名的恶婆娘,一张嘴能骂天骂地骂鬼神,谁要是招惹了她,她能骂臭你祖宗十八代连着骂上三天三夜且不带重样的。

    这白驼镇,张寡妇可是招惹不起的人物。黄树根这么一说,众人登时闭了嘴。

    这是有先例的,曾经张寡妇家里丢失过一只老母鸡。在巴掌大的白驼镇,丢失了一只鸡那可是大事。消息很快传遍了镇子,旁人家丢只鸡也就罢了,张寡妇家的鸡,丢了可是大事。

    果然,自打丢了鸡,张寡妇就挨家挨户的去寻找,一家家的找,找了半天没有发现任何踪影。于是,她就开始骂了,这一骂不打紧,白驼镇可遭了秧了。

    张寡妇是白天骂了晚上骂,上午骂了下午骂。整整骂了半个月的街,估计号称骂神的石小凡,见了她也得甘拜下风。

    招惹了这婆娘,那怕是在白驼镇不会有好日子过。张寡妇无牵无挂的,跟人耍起光棍来,是无人招架得住的。

    后来实在没办法,身为里正的黄药师,只好自掏腰包去给她买了一只老母鸡抵数,这才平息了风波。就这,张寡妇还骂骂咧咧的继续骂了三天,说什么这只老母鸡不如她以前养的那只小花能下蛋。

    这少年将军正是镇守清灵县的种谊,听着百姓们的嬉笑,他略显稚嫩的脸上不动声色:“谁去把里正给我请来啊。”

    众人这才发现,这个小小年纪的将军,竟然有种不怒自威的威严。黄树根施了一礼:“我去,我去叫我二叔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辰,只见这黄树根引着挽着袖子的黄药师急匆匆的奔了过来。黄药师一来,围观的百姓慌忙闪开了一条路。

    “我是清灵县安平军指挥使种谊,你是此地里正?”

    黄药师慌忙陪着笑,施礼道:“是是是,原来是小将军,小人正是白驼镇的里正。”

    “将军便是将军,为何要加一个小字!”种谊身后的士兵怒喝道。

    种谊从小跟着父亲镇守边关,最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小将军。自己年纪虽小,却是满腔热血豪迈。君不见当年霍去病,十七岁便名满天下。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招兵

    “是是是,是小人失礼了。不知将军来此,是为了保护白驼镇百姓的么?”

    众人向黄药师投来赞许的目光,黄药师在耍着他的小心机。你这个小将军既然来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白驼镇不管吧。你若连百姓都保护不了,还算的什么狗屁将军。

    种谊毕竟是太年轻,不自觉地就着了他的道儿:“我不能在此久留,我还有要事在身,白驼镇此行,我们另有目的。”

    “这个、”黄药师显得有些尴尬起来:“将军既然不能久留,那白驼镇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可都是大宋的子民。没有将军的保护,百姓岂非是砧板上的鱼肉。将军岂不闻七十里外的孙家村,多少惨案的发生,无辜百姓岂有罪焉,将军既不能保一方平安,如何报效朝廷。”

    黄药师够孙子的,这一番话就把种谊怼在这白驼镇了。其实也不能怪他,白驼镇的百姓若无官兵保护,契丹兵一旦打进来,那就是等死的份儿。

    如果有官兵驻守,契丹兵攻打的时候,就会有所顾虑。毕竟,在拿下西夏之前,他们是不太想和大宋正面开战的。孙家村惨案,契丹的指挥官萧慧,已经派使者出使大宋了,美其名曰是个误会。他们把孙家村当成西夏人了,结果,大宋这边当然不买账。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滋扰边关。

    种谊听他说完,当即翻身下马走到了黄药师跟前,小小年纪已然自带气场,黄药师竟不自觉的退了一步。

    “身为大宋将士,保土卫国乃是职责所在。我要保,保的是大宋整个边关,而不是你一个白驼镇。这次我来,并不能在此地就留。我来,是招兵。”

    招兵?众人面面相觑,原来这个将军是来白驼镇招兵的。像是白驼镇这种地方他们都来招兵,像是黄药师这种聪明人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为什么这么说,白驼镇基本上都剩下些老弱病残,年轻人根本没有几个。像是曲沙棘和梁成功这种独子,他们也不会去当兵。

    就连荒凉的白驼镇都来征兵了,证明前线的战事,开始吃紧了。契丹势大,打进西夏一路势如破竹。

    吃掉西夏,接下来他们会反手对付大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契丹不会容许大宋一直这么强大的。两只猛虎一旦开战,势必造成生灵涂炭。

    耶律宗真心中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西夏,而是日渐壮大到他们已经遥不可及的大宋。为此,耶律宗真时常寝食难安、魂牵梦萦,他知道,契丹和大宋早晚都有一战。

    在如今这个大宋皇帝手里,契丹和大宋有可能会这么长期和平共处下去。可以后呢,自己百年之后,或者宋帝赵祯死后呢,没有一个皇帝会和赵祯一样仁厚吧。

    其实现在朝中的主战派就有不少,他们也觉得大宋如今兵强马壮,何不吞并了契丹西夏乃至大理一统天下建一个空前盛世。可赵祯不同意,他不想眼看着起战事而生灵涂炭。

    石小凡也心慈手软,说实话赵祯并不算是一个雄主。石小凡也不是什么好臣子,他们能做的,只是想让事情有他本来应该有的那个样子。

    契丹也好、西夏也罢,大家和平共处,能让百姓安居便可。网

    可他们没想过,大人物的豪迈,小人物的悲哀。那些掌权者,百姓的性命不过是他们获得权力的筹码而已。没人在乎死多少人,他们想要的,是整个天下。

    耶律宗真也知道困难重重,与其就这么坐以待毙让契丹落后下去,倒不如趁此机会放手一搏。

    他想发动侵夏战争,一部分原因也实属无奈。如今的契丹国内矛盾尖锐,他们没有大宋实行庆历新政的胆识和魄力,就造成了贫富差距的加大话。

    穷着愈穷,富着愈富。官僚阶层享受着不该有的待遇。百姓,被层层盘剥,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牛羊,只能沦为权贵阶层的牺牲品。替他们做牛做马,许多契丹的汉人纷纷南逃,更是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

    再就是北面日益强大的女真,虽然由上次大宋出面,女真暂时消停了。可完颜乌古乃一直是耶律宗真的心腹大患,这些长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神出鬼没。打起仗来不要命,凶狠无比。

    他们就像是蝗虫,一小队女真人并不可怕。一群几百上千人的时候,契丹大军就明显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的注意力,耶律宗真只好开启了征战之旅。贫民百姓没有出头之日,当兵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在战场上,立了功就可以免税。杀敌还能升迁,或者获得更多的奖励。于是,耶律宗真发动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西夏。

    反观大宋这边,着实岌岌可危。边关缺少将士,绵延的边境线,许多地方都需要镇守。尤其是一些战略要地的关隘,更是不能少了兵员。

    主力部队基本都在内地,若是调到边关驻守,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首先粮草军饷都得跟上,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时间,等宋军主力到达边境,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是赵祯的失误,也是石小凡失误。他们总认为天下太平了,不会有什么战事了。只保留地方不对,省下边关的开支,可以藏富于民。

    实际上赵祯确实也做到了,大宋朝民间财富的积累,几乎以几何倍数的增长。钱庄国库贯朽粟陈。京师之钱累巨万兆,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史记·平准书》中对文景之治的描述,用来描述大宋,丝毫不为过。

    契丹对边关虎视眈眈,边境许多没有宋军驻守的地方,还有一些防御薄弱的地方,实则岌岌可危。

    当此危如累卵之际,招兵充盈军队,是目前最迫切的一件事。

    种谊镇守的清灵县,手下也不过百余人,要想防御住契丹大军,必须就近招兵。白驼镇虽然人口稀少,可情急之下,种谊还是来了。

    第二章求月票,谢谢、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提亲(三章求月票)

    招兵的告示,很快在白驼镇张贴了出来。可是,应征者却寥寥无几。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封建时代,当兵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一种最低贱的职业。

    兵痞,当兵的都是一些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甚至是一些地痞流氓或在社会上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去当兵。

    尤其是大宋,许多惯犯违法乱纪的人,才会被抓起来发配边关充军。是以,军队往往鱼龙混杂,许多百姓对于当兵,是本能的抗拒。

    好在到了赵祯一朝,情况有所改变。主要是镇守边关的将领,遇到一个好的将领,能够约束住部下。官兵,有时候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