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10章

宋朝败家子-第710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突然的变化让秦晋国长公主有些措手不及,这萧太后变脸比翻书还快。适才还是一副如丧考妣的德行,如今突然变得热情又和蔼可亲起来。

    秦晋国长公主当然知道,这不过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利用罢了。萧太后如今在朝中无依无靠,她这个太后犹如空气一般的存在。皇帝之所以把他留在身边,不过是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孝敬母亲的罢了。

    太后看中的,不过是萧惠在朝中的影响力。既然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秦晋国长公主也就没必要太过低声下气。于是,她自己站了起来,对着萧太后福了一福:“如此,便多谢太后恩典。我会转告我家夫君,若能得太后天恩得逃不死,他日定然对太后娘娘感恩戴德。今日大恩,我全家上下绝不敢忘。”

    萧太后笑得加倍暧昧了:“放心吧,这事我会记在心里的。不过,皇帝到底赦与不赦,这个我可就无能为力了。”61

    秦晋国长公主又施了一礼:“不管结果如何,太后大恩都绝不敢忘。我代表萧家在此起誓: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先小人后君子,长公主很清楚萧太后的为人。若不发这个毒誓,她是不会尽心尽力帮这个忙的。果然,萧太后一听更是喜悦:“哎呀,我不过是随便说说,长公主何必发这么大毒誓。你等着,这几日便有消息。”

    辽皇帝耶律宗真很是烦躁,皇宫大殿之中,皇太弟耶律重元及北院大王耶律仁先坐在下手。众人都在为这次侵夏失败而懊恼,尤其是耶律宗真,分分钟想弄死萧惠。

    北院大王耶律仁先突然开口:“陛下,这次咱们伐夏失败,军中将士多有不满。如何安抚三军,还请陛下明示。”

    皇太弟耶律重元也跟着道:“皇兄,安抚三军无非就是发饷安置。可如今国库空虚,咱们也没这许多钱安置。昨日京中便有士卒闹事,都被抓起来了。可无粮无饷,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本来这次出征西夏,耶律宗真给予二十万大军的承诺是,每名士卒分发三个月军饷。累积战功者升迁嘉赏,阵亡者朝廷发放抚恤金。掳来的俘虏可为家奴,缴获的战利品越多,你的功力也就越大。

    结果,现在不但没有灭掉西夏,反而使得自己损兵折将。军饷已经大半年没发了,许多将士早已穷的过不下去了。可那些官员依旧醉生梦死,奢靡浪费。

    军队的糜烂,吃空饷克扣军饷的例子比比皆是。回京的将士,有些都是临时征调的,现在朝廷无力安置,他们又无钱回乡,于是就经常闹事。

    虽然抓了一批又一批,可治标不治本,只会使得士兵们的厌烦情绪更高。这个朝廷,实际上已经无力维持了。

    耶律宗真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若不是因为国内矛盾尖锐,他也不会如此急躁的去进攻西夏。可朝廷没钱,又该当如何。一些留在京城无法安置的士兵,再闹下去容易哗变。

    耶律宗真叹了口气:“朕在宫中在缩减一些开支,先把留在京城将士们的安家费给发了吧。”

    皇太弟耶律重元及北院大王耶律仁先二人面面相觑,皇帝这话说的太简单了。你知道滞留在京城无法返乡的将士有多少么,就你宫里那点钱根本不够分的。可二人都没敢跟耶律宗真说这句话,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心中其实也是雪亮的。耶律宗真这么说,只不过是顾及他皇家面子罢了。

    突然耶律仁先心中一动:“陛下,为今之计,只有咱们再次出征,这样才能安抚将士。”

    耶律宗真皱了皱眉头:“还打,西夏穷的叮当响,咱们出兵的军费都捞不回来,怎么打。”

    “陛下,还有大宋啊。咱们只要抢了大宋一座城池,可就够咱们吃的了。”耶律仁先说道。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攻宋计划

    对宋开战,似乎是目前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大宋可是富得流油的,坦白说就是不差钱。拿下他们一座城,足以让他们的将士吃饱穿暖。

    耶律宗真犹豫了,大宋陈兵边境的事他不是不知道,本来他是想派出使者,去表示求和的。就像是对孙家村一案表示歉意,同时大辽愿意做出相应的补偿。

    只要两国不开战,怎么都好说。宋皇帝赵祯是个弱鸡,他是不会想开战的。这是契丹上下的一致看法,他们觉得南人再富有再有钱,农耕民族骨子里就习惯安居乐业。那个宋朝皇帝赵祯,不是一向以宽仁自称么。

    殊不知,这次大宋是铁定了要打的。只是发动一场战争并非易事,后勤粮草正在源源不断的集结中。一旦禁卫军在边境休整完毕,他们将一线横推了。

    “重元,你对这事怎么看?”耶律宗真问道。

    皇太第耶律重元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皇兄,对宋开战倒不失为一个法子。咱们可以且战且和,谈谈大宋的虚实。看看他们到底是真的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能打,还是徒有虚表,实在羸弱不堪。”

    “什么叫且战且和?”耶律宗真问。

    “就是一边打一边求和,看看大宋那边的动向,避重击虚,挑他们虚弱的地方去打。”

    耶律仁先猛地站了起来:“陛下,打檀州,天时地利人和!”

    檀州,幽云十六州之一。当初大宋出兵替契丹平定了女真叛乱,作为补偿,契丹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为此大宋付出了巨额银两,赎回了十六州。

    这处战略要地,可凭借天险抵御北方铁骑。但是,大宋占据十六州之后,考虑到契丹方面的友谊,最终在布置兵力面前选择妥协。作为突破口的檀州,兵员有限,乃是契丹南下的最佳位置。

    攻下檀州,则十六州危矣。拿下十六州,契丹铁骑可以横扫中原,大宋的军事实力再强大,可他们的机动性不如契丹。

    契丹骑兵的机动性,不必携带粮草,一路抢掠。这是宋军无法比拟的先天性优势,更重要的,檀州是最薄弱的地方,极易攻打。

    还有就是,这些年听说大宋方面将檀州经营的风生水起,许多富商大贾在边境交易的重要场所。此地富裕,拿下檀州可给三军将士补充给养。

    而石小凡他们的禁卫军,仅仅到达了雄州,即便是知道了檀州出事,想驰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到的。

    石小凡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货色,读过史书的他也知道,燕云十六州曾经被大宋收复过,那就是金朝的崛起灭掉了契丹,当时宋徽宗把十六州给赎回来了。可当时十六州的不设防,给了金人机会。62

    在宋代时,从山后进入中原,一般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从塞外经过山西的云州,云中南下,从雁门关穿越句注山之后进入太原盆地,从太原盆地继续南下,穿越太岳山的南北关,进入隆德府。到达黄河北岸的济源、怀州一带,然后渡过黄河,向东京城进攻。这条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脉和高地,行军并不容易,对于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条路则是从河北地区南下,经过华北平原,渡过黄河,向东京城进攻。这条路对于金人更加容易,因为它主要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宋军的防线主要靠平原上一个个城市之间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御屏障。不过,  金人如果想要从这条路进攻,必须首先翻越燕山山脉占领燕云十六州,才能进入华北平原。另外,营平滦三州也给金人提供了另一条出兵线路。不管是占领燕京,  还是从营州出兵,难度都比第一条线路低很多。

    公元1125年,也就是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军的东路军攻破檀州,越过了燕山,一路打进了东京城。结果,不久北宋便宣告亡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次契丹选择主攻的方向,就是燕云十六州的檀州为突破口。

    耶律仁先的建议使得耶律宗真重新又开始激动起来,他看着自己的亲弟弟:“重元,你以为如何?”

    耶律重元这次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皇兄,臣弟甘愿做先锋。”

    打仗,是目前能解决契丹问题的唯一捷径。改革耶律宗真是没有这个魄力的,一来朝中上下没有改革的决心,二来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谓的改革,无非就是触动大地主阶层的利益,然后平均减轻百姓的负担。任何时代的改革,都是会遭到上层社会的抵御。

    唯有开战,可以快速的转移国内矛盾视线。你想发财想赚钱,想升官想衣锦还乡,跟我出去打仗。拿下大宋这块肥肉,则人人衣食无忧矣。

    据说大宋富的满街都是金钱,遍地都是美女。抢上一把,那就是人生巅峰。首先比打穷的叮当响的西夏要划算多了,攻下一座城池,就够你衣食无忧。

    “陛下,太后娘娘求见。”一名太监来报。

    这就尴尬了,太后去见皇帝,居然还要求见?一般是皇帝见太后叫求见。太后是长辈,又是皇帝母亲,一般太监要么说太后娘娘来了,或者说太后娘娘有事要来见陛下。

    求见,这个‘求’字就足以证明,这个所谓的太后在宫中的地位有多卑微。

    太后?她来做什么。谁都知道,太后和皇帝不和。她居然这个时候来见,旁边的耶律仁先有些尴尬,他慌忙起身施礼:“陛下,臣先告退。”

    到了殿门口,北院大王耶律仁先和萧太后碰了个面。耶律仁先慌忙施礼,萧太后轻蔑的看了他一眼,二人擦肩而过。估计此时耶律仁先的心中也是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皇帝母子之间闹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黄太弟耶律重元和耶律宗真是一母同胞,他对自己的母亲多少还是有一丝敬意的,当下耶律重元慌忙站起施礼,叫了声:“母亲。”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南下

    当初,萧太后想废了自己的大儿子耶律宗真,然后立年纪幼小的重元为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继续把持朝政不想把权利交出去。

    皇权,自古就在诱惑着人们的。父子相残兄弟操戈,甚至于母子反目。而耶律重元却把母亲想废帝的消息通知了哥哥,加上石小凡的提醒,这才使得耶律宗真提前有所防备。终于先下手为强,将母亲贬为庶民。

    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萧太后“哼”了一声:“重元,你还真是不错。为娘的得好好谢谢你,皇帝,我来是有事求你。”

    终归是自己的母亲,耶律宗真施了一礼:“母亲但有所命尽管吩咐便是,何来求之一说。”

    萧太后不想跟儿子继续争执,她直接单刀直入:“你既然还认我这个母亲,那我就请你帮个忙,放了萧惠。”

    此言一出,耶律宗真兄弟二人大吃一惊。萧惠,他什么时候和太后搅合在一起了,萧太后这么一说,耶律宗真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一切都瞒不过萧太后的眼睛,她冷冷的说道:“我也是受她人之托,皇帝既然不同意,这事也就罢了,就当是我从来都没有提过。”

    “儿臣尊听母亲大人的话便是。”耶律宗真突然说道。

    这让旁边的耶律重元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哥哥居然一口答应了下来,只听耶律宗真接下来又道:“不过萧惠死罪难免活罪难逃,他犯下如此大错,朕会夺去他的韩王封号,降封魏国王便是。儿臣会告知天下人,是母亲大人替这厮求了情,不然朕定然是要了他脑袋的。”

    耶律重元终于明白了,皇兄这是做给世人看的。他是想让世人看到,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并非像是外人传说中的那样充满敌对和隔阂。本来他是下旨处死萧惠的,结果因为皇太后的求情,使得其免死,这不是最好的证明皇帝和太后之间其实关系还是融洽的最好例证么。

    杀一个萧惠简单,但得不偿失。好歹萧惠也是驸马都尉,杀了他只能消除耶律宗真的怒气,对于朝廷并没有什么益处。而且萧惠其实还是挺能打的,此人曾力战破高丽奴古防守之军,只是这次指挥失误而已。

    傲慢轻敌,是萧惠最大的错误。他错误的以为西夏主力会用来对付耶律宗真的中路军,过于傲慢轻敌。其实不止是他这么想,当时耶律宗真自己也以为他带领的中路军会遇到西夏主力。

    既然这次太后来替他求情,耶律宗真一猜就知道是秦晋国长公主来求得情,萧太后也没有隐瞒。考虑到他们母子二人的关系屡遭诟病,耶律宗真还是决定释放萧惠以作他用。

    听到皇帝这么说,萧太后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如此,便多谢皇帝了。”

    耶律宗真也起身施了一礼:“母亲但有所命,儿臣自当尊从,母亲在宫中可还住得惯?”

    萧太后一怔,没想到儿子居然会这么问自己,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有些难堪的道:“还、还好,总比被贬为庶民给先帝收陵要强。”备用站

    她这么一说,耶律宗真也显得有些尴尬起来,他轻咳了一声:“既如此,母亲、母亲便在宫中安心颐养千年,儿臣会命宫人好生照顾母亲的。”

    这算是稍微的和解信号了,虽然母子二人依旧隔阂,相见之下依旧尴尬,总归这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旁边的耶律重元心中感动,也跟着说道:“母亲,皇兄对您一片赤诚,母亲大人自当好自为之。”

    萧太后半响不语,她抬起头悠悠的看了眼殿外,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我知道了,做你们该做的事吧。”

    萧太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实际上耶律宗真也不想母亲表现的太过热情。二人之间的隔阂毕竟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这样其实挺好,对他母子二人都好。表面上过得去就行,至于母子之间的感情,只要是夹杂着皇权利益的存在,他们母子之间注定不会有什么感情的。

    很快,耶律宗真便颁布旨意: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阪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朕欲斩之。然太后菩萨慈悲,不忍多造杀孽,今得太后恩典,又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降封魏国王。

    此时在朝中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群臣没有想到,原本被定了死罪死定了的萧惠,居然因为太后的求情而赦免。这让那些原本说皇帝和太后不和的人们,个个都闭了嘴。

    同时,耶律宗真下诏,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