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12章

宋朝败家子-第712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朝廷还是决定出兵广南。”

    石一飞点点头:“嗯,出兵广南,是该打一仗了。这个侬智高嚣张跋扈,造反也就罢了居然还要称帝建国,这次又来攻打咱们。那就该出兵,是时候了。主帅的人选,范相公有合适的人没有?”

    范仲淹大吃一惊,这臭小子怎么知道他们来找他就是问主帅的事。范仲淹等人对他愈发的看中了,旁边的文彦博说道:“小衙内,就是尚未有合适的人选,我等几个老家伙才来问问你的。”

    赵嫕吓了一跳:“这个,如此重要的国事,几位相公难不成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么。飞儿还是个孩子,他又能有什么主见了。诸位相公,莫要再说笑了。”

    陈执中低着头,文彦博沉默不语,范仲淹也有些羞愧,他对着赵嫕施了一礼:“回公主殿下的话,承蒙陛下厚爱,将国事托与我等几个老家伙。可臣等着实羞愧无地,小衙内年纪虽轻,然比起乃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朝廷万难决断之事,驸马爷出手必有解决。如今驸马爷不在,臣等只好来求助小衙内。多一个人多一条意见,且此事关乎社稷,臣等是商议了许久,才有此决定的。”

    范仲淹不卑不亢的一番话,算得上是极大的抬高石一飞的身段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几个老家伙脸皮都不要了,赵嫕还能再说什么。她不解的看着儿子,难道说儿子当真会有什么出其不意的计策不成?

    石一飞聪明是极聪明的,但是这种军国大事去问一个孩子,这就扯了吧。突然赵嫕又是一惊,脱口到:“等等,你们可不能让我的飞儿领兵。”

    没错,这像是几个老家伙想干的事,他们不会赶鸭子上架让石一飞这个孩子去领兵打仗吧。即便是不会做主帅,让他做个智囊或者监军啥的,一来危险不说,二来这、这一个孩子领兵打仗,闻所未闻的事。直如儿戏,即便是再聪明,也不可能去领兵的。

    赵嫕情急关心,范仲淹只好笑了笑:“公主放心,小衙内如此年纪,臣等再怎么糊涂,又怎敢将国之利器放在他身上。臣等只是来听一下小衙内的意见,并无其它。”

    赵嫕“哦”了一声,这才松了口气:“嗯,一飞,你实话实说便是,若没有好的意见,就不要胡说八道。”

    她还真怕儿子明明是个草包却要装的高深,这会害死人的。你有想法最好,没有就干脆说不知道。

    谁知石一飞只是笑了笑:“放心吧娘,”然后转头看着范仲淹:“范相公,杨文广杨将军何在?”

    杨文广,杨家将战神,他不是出征过交趾么。为什么不派他去,石一飞仔细一想便知其理:“哦,我知道了,杨将军去不了了对吧。”

    定然是了,若是杨文广能出战,你们几个老家伙就不会找上门来求我了。果然,范仲淹等人的眼神中充满了赞意,这小子还真是聪明。

    马车被放过巴豆的陈执中似乎把那件事也给忘了,他叹了口气:“是啊,杨文广病重,这次是领不了兵了。”

    “不知小衙内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能代替这次去广南征讨侬智高。”文彦博笑眯眯的问。

    赵嫕隐隐有些不爽,这种事你们居然来问石一飞这么一个孩子。这不是胡闹呢么,他一个小孩子知道些什么了。若是小凡在或许能有别的法子,大

    不了小凡自己披挂出征,你们现在问一飞,他能知道什么了。

    谁知石一飞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个简单啊,让狄青狄将军去不就行了。”

    谁?

    范仲淹几个面面相觑,这小衙内不会是烧糊涂了吧。如今狄青狄大将军正在辽北边境镇守,说不定此刻已经做了先锋攻打契丹去了。你现在说让狄青去,这小子不会是拿他们几个老家伙开涮吧。

    “你这、”陈执中刚要发作,他又开始责怪范仲淹的草率了。是他非要主持说来驸马府问问这个孩子的,这个小败家子又能想出屁的主意了。

    范仲淹拦住他们,看着石一飞说道:“小衙内,这军国大事非同儿戏,你说的狄青狄将军尚在北边,如何来的了京城。”

    “谁说他来不了京城,七日之内狄青必到。”石一飞轻描淡写的说道:“范相公你们尽管放心好了,你们只需整备军马粮草,直待狄将军回来,让他披挂出征便是。”

    这狄青,真的能回来?

    没有人相信狄青能回来,完了,八成这小衙内和他爹一样,疯病又犯了。范仲淹无奈的摇摇头,陈执中一脸的愤怒,文彦博则是满脸鄙夷。

    不该相信范仲淹的,这不是来自取其辱么。这小败家子摆明了就是拿他们几个老家伙开涮的,什么神童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是范仲淹。这小子分明就是一肚子坏水,故意调戏几个老家伙好看热闹的。

    就连赵嫕都皱起了眉头,她觉得儿子这玩笑开得有点过分了:“一飞,休得胡闹!”

    石一飞回过头:“娘,我没有胡闹,狄青确实这几日就会回来。想来此时已经在路上了。”

    范仲淹到没有去责备这小子,他只是叹了口气,对着赵嫕施了一礼:“公主殿下,臣等告退。”

    陈执中和文彦博两个家伙也对着赵嫕施了一礼,然后众人辞别了驸马府。自始至终,三人再也没有向石一飞看上一眼,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即便是被戏耍了一番,他们也不能跟个小孩子一般见识。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未卜先知

    范仲淹他们几个老家伙头也不回的走了,看来是高看这个小衙内了。陈执中和文彦博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范仲淹更是羞愧,都怪自己异想天开。朝中依仗那个败家子习惯了,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石小凡。

    如今情急之下,败家子不在他们以为小败家子得有两把刷子的。谁知道孩子终究是个孩子,只会把他们几个老家伙耍的团团转。

    陈执中更是生气,他家拉马车的那匹老马被人下了巴豆。当时他是报了官的,他就不相信在宫门外这么显眼的位置,那几个侍卫就看不见?

    现在想想,多半是那些侍卫知道是谁干的,可没人敢说罢了。难怪皇城司那几个逻卒查起案子的时候和开封府推诿扯皮,八成他们也是知道内情。

    越想越气,陈执中怒道:“希文先生(范仲淹表字),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嫌咱们几张老脸不够丢人是不是。看到了吧,那个小衙内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兜了半天的圈子,我还以为这小子有多少能耐。说了半天,就是拿咱们哥几个当猴耍。”

    范仲淹同样有些懊悔,他不该去的。这小子确实胡闹,狄青怎么可能回京,赵祯要想北伐,狄青这种大将必须用来做先锋。再说,赵祯又不知道广南的事,怎么可能把狄青调回京城。

    文彦博在一旁煽风点火:“哼哼,我看啊老陈你的马车就是这小子放的巴豆。他倒是聪明的很,把自己撇的干净。你若不信,去问问那位小千金,保证跟你说实话。”

    一说这事,范仲淹有些恼怒:“行了,大皇子也在府上,你们还想查什么。这事都过去了,眼下咱们该想的,是让谁领兵。”

    范仲淹也看得出来,放巴豆那事大皇子铁定参与了。所以这种事最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便是。

    陈执中叹了口气:“诺大个朝廷,竟然无可战之将,实属恨事也!”

    可能有人会奇怪,大宋朝除了狄青和杨文广他们,就没有能打仗的人才了?这不是扯淡么,泱泱大国,能征善战之将才比比皆是才对。

    还真没有,领兵打仗的固然所在多有。不世出的战神,还真是百年难寻。南宋初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岳飞、韩世忠、宗泽等等。

    可到了宋孝宗赵昚登基,他是给岳飞平了反。赵昚也确实是南宋难得的有为之君,他一心想北伐收回失地,确实也执行了。

    结果呢,虽然宋孝宗豪情万丈,奈何朝中已无可战之将。最后对金朝的北伐,也已失败而告终。若岳飞在世,韩世忠复生,北伐岂能如此悲剧收场。

    当然,隆兴北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能打的战将,也是其中之一。

    文彦博想了想,也跟着叹息道:“既无可战之将,咱们只有让齐星河领兵了。”

    齐星河,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赵祯北伐,留有此人守卫京城。齐星河此人没有什么大能耐,胜在稳重。让他攻城不行,但按部就班的守城绝对没有问题。

    范仲淹却知道,齐星河这种将领是不适合领兵征讨的。可朝中无可战之将,也就只能如此了:“好吧,咱们先把京城戍卫部队整备集结一下,怎么也能凑个三万大军。再调拨广南沿路州县,粮草备齐,只能出征。”

    石府,赵嫕看着笑嘻嘻的石一飞,登时气不打一处来:“说,是不是你给陈相公马车下的巴豆。”

    这是石一飞倒是肯承认:“是啊娘,是我和大皇子一起干的。”

    “你!”赵嫕气的去找桌子上的鸡毛掸子,这皮猴子实在是调皮的过分了,不收拾不行。

    不同于石小凡小时候的溺爱,石一飞是挨过打的,只是这种挨打更像是恐吓的意味多一些。一看母亲拿起鸡毛掸子,他吓得捂着屁股就跳了起来:“娘,你先听我说,听我说啊

    。”

    赵嫕当然不舍得真打儿子,她拿着鸡毛掸子恨恨的怒道:“说,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石一飞眼珠一转:“那个,是陈执中在背后骂你。”

    赵嫕一怔,停下了手:“什、什么?”

    “这老东西,我有次在茶馆听曲的时候见到过他。他在和谏议大夫黄三郎吹牛皮。说什么他新娶的一房小妾乃是东京城最漂亮的美人儿,比驸马府的公主都漂亮,当时孩儿就怒了。京城第一美人明明是我娘,他的一个小妾算什么美人了。还有,俩人聊着聊着就说起我爹的坏话,说我爹以没成亲之前行为有多么的不堪,孩儿当时就气炸了肺。哼哼,给他马车下巴豆那是轻的。”

    说自小妾是东京城第一美人,陈执中这话是说过,但绝没有说比赵嫕更漂亮这句话。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听儿子这么一说,赵嫕倒是消了一半的气。再听说陈执中在背后说石小凡的坏话,赵嫕就忍不住了:“好歹他也是个宰相,怎么能在背后编排他人是非。”

    石一飞点点头:“是啊,他说的还是我爹,这当然不能忍。”

    “不对,”赵嫕猛地醒了过来:“谁让你去茶馆的,好啊,你小小年纪居然敢去那种地方,你给我过来!”

    “娘,我是去茶馆听说书的。爷爷都同意了,您干嘛不让我去。”看事不妙,这小子慌忙将石元孙搬了出来。

    赵嫕有些无奈,她放下鸡毛掸子:“那我问你,你为何要跟那几位相公们说狄青要回京。你不知道的事就说不知道,干嘛戏弄他们。”

    “娘,我没有戏弄他们,是真的狄青要回来,是我爹告诉我的。”

    “你、你爹?”赵嫕更加吃惊了。

    只见石一飞点点头:“是啊,我爹出征的时候就跟我说过,他们这一走广南那边定要出事。到时候我爹会跟陛下说让狄青回京,若是朝中想对广南开战,就让狄青领兵出战。”

    赵嫕倒吸一口凉气,石小凡,他很么时候会算命了,居然未卜先知。

 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刮目相看

    石小凡这个开了挂的人生,竟然能准确地预测出广南会有叛乱。这让赵嫕对他是有敬又爱,这人简直就是活神仙啊。

    “这么说,狄青真的会回京?”

    石一飞点点头:“放心吧娘,我爹走的时候是这么跟我说的。”

    没有人质疑石小凡的话,他说狄青会回京,就定然会回京。而赵嫕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只是,儿子给陈执中马车下巴豆这事,赵嫕则忘记了惩罚。

    其实石一飞没挨过打,每当赵嫕真的生气了,他就兔子一样跑去找石元孙保护。石元孙这家伙,对儿子溺爱,对孙子孙女儿加倍溺爱。

    范仲淹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京城剩下的也就是一些二流部队。挑挑拣拣的,也能凑个两三万人出来。大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强干弱枝,除了京城的禁卫军,地方上能打的军队并不多。

    与其劳师动众的从地方上征兵,都不如直接从京城调拨开拔。军队战斗力再怎么弱鸡,好的禁卫军平日也没少了训练。而禁军将士对于这次出征也是斗志高昂,无他,仅仅是大宋朝对于军队的高福利制度。

    大宋朝少有的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北宋规定,诸路募兵由长吏或都监施行,以“兵样”或“木挺”为标准,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者充厢军。

    总的来说,禁军的战斗力是最强大的。宋朝完全是当兵完全是出于自愿,入伍之后国家集中大量财力、物力  ,供养,当兵俨然成立一种新的职业。

    募兵制这一征兵制度在我看来对生产是积极的,特别是对百姓来说,募兵制的提出让他们不再与家人分离,极大了减少了普通百姓的徭役,这样一来便充分的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反过来推动了宋朝的经济发展。

    弱宋,都以为大宋朝战斗力是弱鸡。实则这其中有很多的误解,重文抑武的初期国策并没有错,宋太祖时期,对军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采用各项制度来防止骄兵的诞生,并且训练艰苦,造就了太祖时期强盛的军队战斗力,例如平定蜀国仅仅只花了两个月时间,用兵七千人,再例如和辽国定州之战,仅用三千精兵就大败敌人六万部队,这无一不说明太祖时期部队战斗力强大。

    只是任何一个时代,到了后期战斗力必然下降。宋朝的军队以枪和弩手为主战兵,床弩和投石机为辅助。枪的种类也多,有超过数十类,主要是为了配合阵法。已经很接近于现代战术了。

    宋朝318年,灭掉了辽,金。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国318年干掉了两个俄罗斯,同时又和越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