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88章

宋朝败家子-第788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朕的旨意,谁也不许探视。

    更不可优待,犯人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难怪一个小小的知州都能如此嚣张,这个败家子都要上天了。

    一起石小凡做大牢,名义上坐牢。

    实际上在牢内吃香的喝辣的,过得那叫一个逍遥快活。

    这次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是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了。

    “陛下您别急啊,这怎么一言不合便着急呢。

    且听臣说,听臣说完。”

    石小凡慌忙道。

    这个败家子,若不是前线打仗,正此用人之际,他非得给石小凡点苦头尝尝。

    石小凡踢了跪在地上如一滩烂泥一般的刘弘,刘弘这才挺起腰杆,继续跪地道:“回陛下,臣知宋辽必有一战。

    即便是没有,也得未雨绸缪。

    于是,臣便私自修建了这铁塔。

    众所周知,契丹骑兵厉害,若有对付骑兵之法,唯有使其战马不能机动。”

    赵祯皱了皱眉:“怎么,你的意思是,你能用这个铁塔,让契丹人的战马动弹不得?”

    刘弘哆哆嗦嗦的回到:“铁塔自是不能阻止战马的,然战马怕一样东西,那便是三角铁蒺藜。

    将铁水注入模具,便可大量复制。

    将三角铁蒺藜散布与道路,则使战马受伤无力再战。”

    中世纪的欧洲战场战况非常激烈,几乎各个角落都有战争。

    因此各种各样的特色武器与装备便应运而生。

    三角钉是最常用的中世纪武器之一,它也被称为战马陷阱、乌鸦脚等等。

    三角钉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伤害行进中的马蹄,从而阻止前进的军队骑兵等。

    只要将少量三角钉分散放置在一个目标范围内,敌军就可能由此中招,从来大大满足了防御的目的。

    我国古代也用这东西对付过骑兵,只是受与古代冶铁技术的限制。

    这种东西制作的并不多,可此时的大宋经济腾飞,冶铁业制造业都有着空前的发展。

    像是铁器,在此时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不然,刘弘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花费巨资去造个铁塔。

    “这么说,你刘知州做这个铁塔,是为了将来做成铁蒺藜对付契丹骑兵。

    只是,你为何不直接做成铁蒺藜,反而要造什么铁塔呢。”

    赵祯冷冷的看着他。

    “回陛下,之前宋辽两国处于和平时期。

    双方没有在边境陈兵,若是臣大张旗鼓的造出铁蒺藜,不免引起契丹人的反应。

    是以,臣思前想后,还是做成铁塔比较方便。

    只要战事迭起,随时便可以将铁块融化,做成三角铁蒺藜,到时候扔到三军阵前,则契丹骑兵无所用也。”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三角铁蒺藜

    有一件事赵祯特别奇怪,为什么明明闯下的大祸,犯下的重罪。

    一到了石小凡这里就反转成了好事,就成了功劳了呢。

    这个败家子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

    为什么他就这么幸运。

    就连造个铁塔,都能他娘的和抵御契丹扯上关系,还让赵祯无可辩驳。

    石小凡一脸的轻松,刘弘却是瑟瑟发抖不住地擦汗。

    半响,赵祯才说道:“这么说,朕是误解了你,修塔确实是抵御契丹了。”

    刘弘其实也知道,赵祯并不相信自己的鬼话。

    可眼下,这事就是这么机缘巧合。

    契丹大兵压境,骑兵是极难对付的。

    就算是有火器,在平地作战就连石小凡都没有把握取胜。

    而有了三角铁蒺藜,则可以遏制住骑兵。

    “臣不敢,臣惊扰了陛下,让群臣误会,臣有罪。”

    按照石小凡的吩咐,刘弘老老实实的回答。

    谦卑的老实人才能活得久,这一点刘弘很清楚。

    果然,赵祯脸色顿时缓和了起来。

    “朕会处理,雄州知州刘弘。”

    刘弘慌忙跪地施礼:“臣在。”

    “刘知州未雨绸缪,修铁塔已御契丹,实属大功一件。

    朕自有封赏,你且退下吧。”

    还还真是有功无过了?

    刘弘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颤抖着磕了个头:“万岁,陛下万万岁!”

    真的,刘弘是哭着走的,扶着墙走的、梦游一般魂不守舍的游走的。

    驸马爷,不是人啊。

    这不是骂石小凡,这是夸,夸他。

    驸马爷不是人,是神!还是令人仰望,高高在上的巨神!没错,这就是石小凡。

    一个能把坏事变好事,弯的都能说直的的人。

    谁能想到,作死一般修了个铁塔,居然到了他嘴里,摇身一变成了大功一件了。

    实际上,这座铁塔确实是大功一件。

    整座塔拆除后的钢铁,为后来抵御契丹骑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此时来看,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不可思议。

    狗一般的刘弘,感激涕零的扶墙走的。

    赵祯相信了么,不,他并没有相信。

    刘弘一走,赵祯就冷了的看着石小凡:“你干的好事,有必要么。”

    石小凡只好苦笑:“陛下,刘知州虽是个狗官,好在与民无害。

    再者,他不过是修了个铁塔而已。”

    石小凡知道瞒不过赵祯,所谓的修塔抵御契丹云云,不过是瞎扯淡的托词。

    赵祯之所以选择相信,是因为想给这个败家子个面子。

    赵祯“哼”了一声:“不过修了个塔,你知道那个铁塔花了多少银子,整整七十万两。

    够他一个小小的知州,死上十次了。

    你想救你的人,朕就成全你。

    不过石小凡,朕可不会白帮你的忙,说吧,你想怎么报答朕。”

    “好吧,陛下威武,什么事都瞒不住陛下的慧眼如炬。”

    难得拍马屁的石小凡挠挠头,然后说道;“那就打吧,耶律宗真围困永清县,意图围点打援。

    那么咱就给他来个瓮中捉鳖,将计就计。”

    瓮中捉鳖的意思赵祯懂,什么是围点打援他就不知道了,当下他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说人话。”

    “辽帝是想围困住永清县,围而不攻。

    等待咱们援军去支援永清的时候,他们在半路阻击咱。

    平地作战,契丹人骑兵优势尽显。

    我军虽有火器傍身,然对于契丹骑兵的冲击,依旧无法阻挡。

    尤其是兵团式冲锋,上万支骑兵猛冲的时候,火器的威力是有限的。

    搞不好,在敌人滕盾的保护下,一旦冲出一个缺口,近距离作战咱们是要吃大亏的。”

    耶律宗真一开始,石小凡就猜出他的军事部署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道了对方围点打援的目的,就有针对性的想办法,给他们来个反包围。

    赵祯也听明白了,他点点头:“嗯,然后呢。”

    “然后咱们就去支援永清,不过咱们也是支而不援。

    利用咱们步兵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优势,在外围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

    将永清城外的契丹骑兵反包围起来,咱们这个包围圈越大,防守越是薄弱。

    防守薄弱,则敌会趁虚而入。

    于是,这三角铁蒺藜就派上了大用场。

    臣估算了一下,刘弘这狗东西修建的铁塔,融化后做成的铁蒺藜,再加上周边各铁厂生产的镔铁,在们在契丹骑兵外围遍撒这种铁蒺藜。

    则完全能挡住骑兵的冲击,到时候咱们仰仗火器之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点点缩小包围圈。

    那时候,耶律宗真岂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么。”

    这战法足够的大胆,也足够厉害,耶律宗真不是想围困永清县么,那就让他围。

    等耶律宗真的骑兵围住了永清县想围点打援的时候,宋军并不急于支援。

    而是将部队散开,一点点向着永清县靠拢。

    到时候在各骑兵道路遍撒铁钉,耶律宗真想逃,都逃不掉了。

    只是这战术亘古以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赵祯有些犹豫:“这、这能行么?”

    “陛下权且安心,一定行!”

    之所以闻所未闻的战术,是因为没有人会有这么大手笔,一下子造出这么多铁蒺藜来。

    冶铁技术自唐宋开始发展,到了石小凡生活的这个时代,冶铁业更是蓬勃发展。

    而石小凡改进的高炉冶铁技术,可以说是使得钢铁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钢铁,在大宋已经成了稀松平常不过的东西。

    加上刘弘这个狗东西阴差阳错的存了这么大一座铁塔,融铁为钉,遍洒边关,骑兵没有了机动性的优势,便成了没牙的老虎,待宰的羔羊。

    说干就干,刘弘这个狗东西修建的那座铁塔,被征集来的民夫们大卸八块。

    这些拆卸下来的铁块,被重新塞进了窑炉进行冶炼。

    雄州城内外,遍地兴起一座座窑炉。

    这些窑炉,将融化后的铁水倒入模具,冷却后,一支支带刺的三角铁蒺藜就简单的做了出来。

    在加上附近各地的冶铁厂,数百万甚至于上千万只铁蒺藜,源源不断的生产了出来。

    随着规模的加大,产量也在不断攀升。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围城

    当当当、叮叮当整个雄州城热闹了起来,铁匠们忙得热火朝天。

    许多没有从事过冶铁行业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到炼铁的大军中来。

    炼铁有赏,朝廷有补助。

    做出来的铁蒺藜,朝廷高价回收。

    这需要朝廷巨大的资金支持,对于富庶的大宋来说,完全能够承担的起。

    如果这些还不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那么接下来,朝廷可谓祭出了杀手锏…免税!没错,凡边关从事冶铁行业者,免税。

    且一人从事,全家免税。

    这对以赋税赖以生存的封建王朝来说,对百姓们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

    只要你家里拿出一个人,不管你是挖矿也好,铸造也罢,只要是和铁器沾边的行业。

    你的家人就可以免租,种地免租、做生意免税。

    一时之间,雄州周边冶铁业云集。

    许多村庄的小作坊,都用泥胚建个砖窑。

    将粗铁熔炼,倒入预先做好的模具中。

    待得冷却之后入冷水中淬火,很快,一车车的三角铁蒺藜,就这么被造出来了。

    关键问题是,铁蒺藜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

    你造的丑也好俊也罢,粗糙要好精致也罢,这些都无所谓。

    对于大小也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挡住骑兵,在战场上有作用就行。

    铁蒺藜的发展,也造就出来一些民间的人才。

    他们改进了一些工艺,使得产量更是巨大。

    到最后,多到以至于许多村子的铁蒺藜无处安放,只好露天堆积在外面。

    还有的,用来撒在进山的道路上,以达到防止山贼的目的。

    至于村落周围,那更是布满了这些神出鬼没的东西。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他们有的将铁蒺藜撒在地上,然后盖上碎草,不知情的人别说是骑马,就算是步行,都有可能被这种阴损的玩意儿刺到。

    这一招对付山贼极其有用,雄州周边偏远地区,民风彪悍的地方常有山贼出没。

    那些地方都是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山贼们躲进去,很难追缴。

    附近的村子时不常被山贼们光顾,他们抄家抢东西,此地百姓深受其害。

    自从有了这些三角形的铁蒺藜,这些村民们都自发的将这些东西撒在山贼们经常出没的地方。

    结果就是,许多下山劫掠的山贼纷纷中招。

    有的连人带马被困在当地,然后被村民用铁锹耙子抓个正着。

    抓住的山贼,一起押送到县衙,接受大宋律法的审判。

    目前,依旧有七股大小山贼,因为在山上实在混不下去了。

    下山招降了,他们在山上缺吃少穿的,想下山抢上一把。

    又不知道哪个该死的村民在某个路段放上了这种该死的暗器,不是脚被扎穿,就是马匹受伤。

    尤其是马蹄,踩中这种铁蒺藜之后往往被刺的鲜血淋漓。

    而这匹马,当场也就报废了。

    劳动人民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他们不但发明出阻挡战马的铁蒺藜,更是造出一些专门用来对付人的。

    这种三角铁蒺藜更小更尖,锋利的尖刺埋入松散的草中或者土中。

    人一不小心踩上去,立刻就被刺的哇哇大叫。

    这个时候的百姓,脚上穿的粗布鞋根本就不妨刺。

    这些小的铁蒺藜防不胜防,以至于许多以抢掠为生的山贼在山上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好被迫下山投降。

    耶律宗真信心满满,骑兵八万,西路军除去步兵、辎重、后勤等所有的精锐骑兵,倾囊而出。

    八万铁骑,尘烟滚滚势在必得。

    金人曾有骑兵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耶律宗真的契丹骑兵,足足有八万人之巨。

    八万人的骑兵,就得有十几万匹战马。

    试想一下,十几万匹战马在奔腾,遮天蔽日黄沙滚滚,这将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宋军那边似乎毫无动静,或者说,他们还来不及反应。

    毕竟,两条腿走路的宋军,比起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契丹骑兵来说,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宋军就没有骑兵了么,有,而且人数不少。

    坦白说,二十三万禁卫军中,骑兵占了至少四分之一。

    可宋军的骑兵,和契丹的骑兵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用骑兵对冲的战术,根本不划算。

    总的来说,宋军还是以步兵为主,步骑结合的战术。

    在耶律宗真的想象中,八万铁骑来攻,永清县县城的天武军必定会被吓掉了裤子。

    他们甚至于会躲进城内闭门不出,然后盼天盼地的乞求宋军的援兵来支援。

    然而,到了永清城外耶律宗真就失望了。

    永清县的宋军似乎麻木了一般,自从上次被萧成柏带人来围过一次之后,他们还是老样子,在城外继续布置了八道战壕防线。

    即便是遮天蔽日,如黑云压顶的八万契丹铁骑的到来,也没有吓住永清城的宋军。

    他们该防守的防守,该抵御的抵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