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9章

宋朝败家子-第79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西夏必须答应将牛驴骆驼之类的大型动物放开交易。而作为回报,大宋将玻璃、丝绸布匹、茶叶、瓷器、以及五谷之类的东西同西夏进行交易。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贸易战,到头来,赚便宜的是大宋。

    掐住了他们的经济命脉,才能获得主动权。

    为什么契丹后来数十年没能南下攻宋,没有必胜把握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是契丹的经济命脉已经掌握在大宋手里。

    开始契丹也是自己印钱来着,后来宋朝货币逐渐侵吞了契丹市场。最后契丹甚至直接取消了铸币,以宋币为国内流通货币。

    这是非常危险的,不过那时候的人没有懂得经济战的。他们认为大宋富庶是因为宋朝人多,其实榷场每年都为大宋朝获得巨额利润。

    边关,只是暂时的安定。契丹刚灭了萧太后专权,耶律宗真无暇顾及边关之事。再者,边境有狄青这员猛将,着实让人胆寒。

    而西夏那边,李元昊得了大宋新开的五处榷场,终于可以和大宋开展经济贸易。用牛羊换取生活用品,也不敢再来骚扰宋境。而是转过头,一边修建宫邸一边收拾后院吐蕃诸部。

    东京城的人们都换上了棉衣棉裤,有钱的大户人家都是貂皮裘衣的。

    薛昆看中了一处宅子,就在皇宫南边,离着上朝也近。

    他投资西山玻璃厂的三万贯家财早就回了本,还分了不少钱财。

    这日薛昆准备去看看那处宅子,那处府宅是朝中老臣右谏议大夫王静斋的。

    王老爷子年逾七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赵祯已经批准他告老还乡了。

    而王静斋也是个倔驴,非要回山西老家,说是落叶归根。这不,就想把京城这处宅子给卖了。

    都是同朝为官,人家出的价钱也合理,七万贯钱。薛昆没讲价,一口应承了下来。

    他走到一处大街,街道上一处气派的府邸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

    “你个没良心的,你说好要娶老娘的,如今认识了怡红院的骚妾狸,你就想喜新厌旧是不是!”

    薛昆脸色一变,他想要离开这里,可已经看到了那妇人。

    陈飞燕,薛昆和离的前妻。

    如今她跟了京城织布大王张发奎,没想到眼前这座气派的府邸竟然是他张员外的家。

    陈飞燕显然也已经看到了他:“你、你……”她看到了薛昆的官服。

    薛昆没有换衣服,而是下朝后直奔王静斋家里。

    因为他听王静斋说,有不少人再看他这处房子。夜长梦多,如果合适就先把它买下来。

    东京城从来不缺有钱的人家,王静斋这处宅子价格公道,位置又好,许多人都惦记着。

    若不是看在同僚的份上,王静斋不会留给薛昆的。

    “哦,官家明察秋毫,已经将我官复原职了。”薛昆淡淡的说道。

    陈飞燕嘴角动了动,这是自己自找的。

    当初薛昆入狱,她以为这个男人这辈子就完了。她多方打听,知道是铁案了,于是急着去牢内和离。

    谁知道人家摇身一变,又官复原职。悔恨、愤怒、恶毒,交织在一起。

    “若不是你个废物,老娘我会有今天?你给我滚,滚!”突然陈飞燕对着薛昆咒骂起来。

    对她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错的,唯有自己是正确。

    “哈哈哈,薛昆,你官复原职又怎样。不过还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我可是织布张的正牌妇人,整个京城的织布都是我们家的,哈哈哈……”

    薛昆皱了皱眉头,他不想理这个疯女人。突然他对眼前这个女人感到悲哀,自己以前怎么会喜欢上她?

    离了主街,身后还是传来陈飞燕恶毒的咒骂声。

    王静斋的府邸并不是很大,也不特别奢华。但是幽静古朴,无形中透着一股书香气息,薛昆一眼便看中了。

    “晚生薛昆,前来拜见王大夫。”薛昆一抱拳。

    家丁看到薛昆一身官服,慌忙让开路:“请!”

    “可是薛昆来了?”一进府,王静斋就在下人搀扶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了出来。

    薛昆慌忙应过去:“王大夫安好。”

    “这宅子,你可看中?”王静斋拿拐杖指着家里。

    府宅带着后院,有好几排屋子。东边一拍是下人住的,院子不大,但也绝对不显得拥挤。

    古朴、干净,还有浓浓的书香气息,这是带给薛昆的感觉。

    “王大夫好一处美宅啊,这里安静清心,质朴无华,好宅子!”

    王静斋脸上露出了笑容:“算你识货,我老了,儿子在山西为官。家人都已经搬了回去,我呢是真不舍得卖,可留着也没什么用了。薛昆啊,咱们虽然同朝为官,但交往却是不多吧。”

    薛昆笑着扶着他:“是是是,王大夫两朝元老,晚生一向仰慕。”

    王静斋点点头:“嗯,你我虽说交集不多,然我却知你也乃性情中人。咱们君子人君子约,你若看中了,咱们即刻立个契约,房子就这么定了?”

    薛昆大喜:“好,王大夫怎么说,晚生就怎么做。”

    王静斋招呼着下人:“六福,拿契约来。”

    一名下人拿着两份契约和笔墨走了过来,王静斋拿起契约:“契约已经拟好,你看看没有什么问题咱就签字画押了。”

    薛昆接过契约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本定好的这处宅子七万贯,怎地突然改成了五万贯。

 第一百七十八章 书呆子

    “这、王大夫,您这是?”

    “君子人,君子话,此宅给予有缘人。薛昆那,老夫一生自认为官还算清廉,希望你也能不忘初心。官家是个难得的仁君,仁则天下安。希望你能尽心辅佐官家,也不枉咱们读了这半辈子的圣贤书啊!”

    薛昆一惊,看不出这王静斋竟然还能说出这番话来。

    是啊,当初哪个读书人不是胸怀大志,想金榜题名为国为民做些名垂千古的事。可是一旦爬到权利的位置,面对权利金钱的诱惑便会堕落。

    “王大夫见教的是,晚生定会谨遵教诲。只是,这宅子咱们说好了七万贯,怎敢让王大夫吃亏。”

    “我说过了,此宅给予有缘人。是给予,不是赠与。所以你还得给钱的,我一把老骨头了,钱财乃是身外物。可家里还有一大帮子家眷养活,五万贯依然是多了。如果行,你便签上字。”

    话说到这份上了,王静斋又是当世大儒,说出的话不容反驳。

    薛昆笑了笑:“好,王大夫既然这么说,那我就签了。”

    薛昆签完字,契约一人一份,还有一份给了开封府衙门备案。此事就这么结了,铜钱需要去钱庄兑换,这个自有衙门公正。

    签好合约,薛昆恭恭敬敬垂在下首,本寻思王静斋还有什么话要训诫。或者说,请自己吃茶之类的。

    谁知道王静斋看了他一眼:“这契约已签,你不走还想留下来打秋风不成?”

    薛昆一愣,王静斋拐杖一杵:“老夫亏了两万贯,心中正自不快活,你还想留下来吃茶啊。走吧,走吧。”

    君子人,君子交。薛昆有些后悔没早认识这个饱学老儒,当下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晚生告辞。”

    看着薛昆出门的背影,王静斋叹道:“真像我年轻时候啊,但愿他也如老夫所愿,不敢苛求名垂千古,但求行事无愧于心。”

    路过大街的时候,陈飞燕已经不再织布张门口叫骂了,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薛昆很是高兴,这处宅子可是自己梦寐以求,他要急着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杨婉兮。

    谁知道薛昆回来一说,杨婉兮不但没有显出开心,反而有些不乐意的样子。

    “这个,买下了宅子,咱们便可以搬过去,你们娘俩也不必再住着陋室了。”薛昆高兴的说道。

    杨婉兮摇了摇头:“我和豆花不去,你买下这么一座高门府邸,自是恭喜你了。”

    薛昆大惊:“为何?”

    “我们都是穷苦人家,过惯了穷日子,官人如今得了良田美宅,还请早日搬出去便是,以免惹人笑话。”

    这到底闹的什么鬼,女人心海底针,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论怎么说,杨婉兮就是不答应跟着搬过去,问的急了,她骂了句“傻子”然后哭着回屋了。

    薛昆加倍莫名其妙,郁闷了一晚上。

    石小凡是不想去上朝的,每次上朝起的比鸡还早不说,朝堂上那群王八蛋聒噪个不停,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国事。

    当然对于石小凡来说这些国事都是让人头大的,他开始同情起赵祯来。什么九五之尊,四海之主。每日面对各地这些奏疏,还不头都大了。

    什么江浙税收已经进行大半,什么鲁中干旱,今年似乎有粮食减产征兆。什么寮人不服管教,时常与当地官员产生摩擦之类。

    幸亏是站着上朝,要是坐着或是跪着,石小凡早就睡着了。

    即便这样,他在早朝上也是昏昏欲睡,呵欠连连。

    双儿来了,这个家让石小凡心安了起来。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折磨。

    比如,往常他睡到日晒三竿也没有人敢来叫一声小公爷起床了。

    “小公爷,起床了!”双儿来叫了第三次了。

    “不起,睡会儿先。”石小凡蒙着头。

    “天都快亮了,你再不起床,耽误了上朝了。”

    “上什么朝,大半夜的,黑漆嘛乌的上什么朝!”石小凡被折磨的一骨碌爬起来。

    双儿就不说话,站在那儿冷冷的看着他。

    “唉哟我的姑奶奶,上上上,上朝上朝!”石小凡一百个不情愿的爬起来。

    双儿立刻高兴了:“小公爷我来给您更衣,小公爷您饿不饿,要不要我路上跟您带点点心?外面冷,轿子里要多备一些木炭。还有,这官服要体面些,便穿在身上就跟个大马猴似的被你弄得乱糟糟”

    女人总喜欢啰嗦,石小凡起床还是闭着眼的。任由双儿折腾去吧,狗腿子们早早被叫醒了,天还没亮,黑灯瞎火的去上朝了。

    石元孙接过下人递上来的官帽,整了整衣衫就要去上朝,刚到门口轿夫已经准备好。却看见前面儿子的轿子已经远去了,石元孙一愣,这败家子,转性了?

    管事刘德旺看出来了:“国公爷,是双儿。小公爷是不肯起床的,也没人敢叫,双儿叫了几遍,他就起来了。”

    石元孙“嘿”的一声:“好,终于有人治他了。”

    照旧是朝堂上那些聒噪,石小凡无精打采呵欠连连的站在那儿,石元孙实在看不过,悄悄拿笏板捅了捅他,石小凡这才吧唧着嘴睁开了眼睛。

    “退朝!”随着陈琳一声喊,石小凡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瞬间精神了。

    这就好比上学或者上班,时间过得缓慢而消沉,猛然间放学铃声响了下班时间到了,这人立刻也就精神了。

    “终于散朝了,哈哈。”石小凡放飞了自我的感觉。

    “石兄弟。”有人叫住了他。

    石小凡回头一看,薛昆哭丧着脸。

    “咋地了老薛,让人给煮啦?”

    薛昆悄悄把他拽到一边:“我不是买了右谏议大夫王静斋的宅子么。我想让豆花母子搬过去,谁知道不管我怎么说,豆花娘就是不肯,看起来还有些不高兴的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你活该!”石小凡大叫一声。

    薛昆吃了一惊,慌忙捂住他的嘴:“嘘~,你小点声。”

    石小凡气不打一处来,将他手一把拿开:“你个王八蛋,豆花娘是你什么人。”

    “啊?”

    “啊什么啊,人家没名没分的就跟你去你的大宅子?”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薛昆眼睛一亮,随即大喜道:“我明白了!”

    “酸儒,酸不可耐!榆木脑袋,书呆子!”石小凡骂骂咧咧,扔下愣在当地的薛昆下朝去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猪猴不到头

    挨了败家子一顿骂,薛昆心里舒服多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杨婉兮不肯跟自己去新宅子了。

    是啊,人家没名没分的,跟你去了算是怎么回事。

    这还望轻了说,望重了说你这是有违人伦,被御史参你一本够你喝一壶的了。

    书呆子!

    娶豆花他娘,这事得提上日程了。

    薛昆没招,把石小凡给请去了,让这败家子来主持。

    杨婉兮正在家里洗衣服,豆花跑前跑后的在帮倒忙。

    院子里的井水是新打的,薛昆心疼她,雇了七八个人挖了大半个月,然后用石头一圈圈砌上来,水井甘甜。

    一个木质架子,上面用一个手摇式轱辘提水。架子下用麻绳上拴着一个木桶,转动木制摇把,就可以把井水提上来。

    杨婉兮再也不用出去挑水,在家就可以洗衣。

    薛昆可谓心细如发,在井口盖了木板。平日不用的时候,就将井口盖上,怕的是豆花在井口乱跑。

    “哎呦我说薛大官人啊,您这么大身份怎么住这么个地方。”门外一个老婆子声音响起。

    “我们就喜欢这地儿,媒婆子,八字生辰都告诉你了,麻溜的。”石小凡的声音。

    然后,薛昆带着石小凡等人来了。

    媒婆子巧舌如簧:“这位想必就是小娘子了吧,我滴个天爷,老娘我做了半辈媒婆,还没见过这么水灵的小娘子。”

    杨婉兮一愣,慌忙木盆里的扔下衣服带着豆花走了过来。

    “奴家见过小公爷。”

    石小凡“嗯”了一声:“薛昆兄弟不是买了宅子么,我就寻思该把你们的婚事给办办了。这不,媒婆给你们找来了。”

    这败家子开口就是这么直白,谁受得了,况且还是礼教大防的大宋朝。

    杨婉兮羞的满脸通红,幸亏媒婆出来打圆场:“好好好,这等大喜事,我得先问问小娘子,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

    说着媒婆拽着杨婉兮进了屋,薛昆呆呆的站在当地。石小凡越看越不顺眼,照他屁股踢了一脚。

    嗯,薛昆虽然官职不大,未来也可说前途无量。堂堂礼部员外郎,敢踢他屁股的,也就败家子一人。

    薛昆愕然回头,石小凡怒道:“看什么看,你个书呆子,就不能主动一点啊!”

    这真是打击人,我薛昆还能怎么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